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古代文学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古代文学知识转变思考
能否享受文学生活是衡量人生活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到个人,大到民族,都是如此。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懂得享受文学生活的民族,文学承载着民族文化,传达着民族的心声,是国人的精神家园,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为建设好这个家园出力。这一道理古代文学研究者都懂。但是如何出力,很多人可能没有思考过。我想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国人提供新鲜而准确的古代文学知识,用理工科学者的话就是“注意知识的转化”。知识是生活前提,没有某一方面的知识,就没有某一方面的生活。目前古代文学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取得了大量新的成果,但是很少有学人致力于把这些成果转化成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果是,古代文学研究日新月异,进入教育系统和公众传播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却陈陈相因,甚至存在许多不准确之处。首先说不新鲜。解放后的前三十年,在特殊意识形态作用下,古代文学研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阐释模式,以人民性为内容标准,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艺术标准来评价所有的作家作品。“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成了不可移易的经典描述。那个时代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那种特殊的阐释模式在古代文学研究界已被彻底抛弃,但是在众多中小学教科书中(包括部分大学教科书中),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的传授中,李白仍然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仍然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次说不确切。笔者几年前偶尔翻女儿新发的初中语文课本,是苏教版的(很权威的版本),课文选有柳宗元的《黔之驴》,心里很高兴。我在1984年考研时就是靠这篇初中时背的课文而答上“默写唐宋八大家一篇古文”一道大题的。可再看一下课文所归入单元,就高兴不起来了。单元名称竟然是“动物世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语文读本3》对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赴河陇》、《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作背景交代是“:唐代开国以后,西域边关战事不断……”这一描述对第二首诗比较合适,对第一首就不是那么合适了。“河陇”虽然在西部,但毕竟不能和“西域”混为一谈。再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语文3》中对“秋兴”的解释:“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解释未必错,但很不贴切。“秋兴”是因秋景引发的诗思,强调秋景的兴发感动,而非先有诗兴再借秋景以抒怀。
造成上述知识陈旧和错误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很少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写。现有的编写者多是学习现代汉语的、现当代文学的和语文教学法的。由于知识结构所限,或是没有能力到众多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中找寻新知,或是不愿去寻找新知,有的甚至对教材中选不选古文都产生了质疑。一位曾主持中学教材编写的现当代文学学者就公开表示没有必要把古文选入中学课本。理由是课本使用者是现代人,用的是白话文,何必要学古文?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心编写的,由开明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读本》,共有六本,就一篇古文也没选。细碎的学科设置造成学者通识贫乏固然是形成上述局面的一个原因,但古代文学研究者在知识普及和转化方面意识不强,努力不够,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大多数古代文学研究者非常重视创造新知,却不太重视将新知转化为常识。而常识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大多数人对众多领域的了解仅限于常识。如果你和一个不研究古代文学的人讲:宋以后也有好诗,甚至不比唐诗差,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其实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都不如编一本《宋诗三百首》,或《元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清诗三百首》。如果选出来的诗真比《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好,甚至超过那三百多篇唐诗,就会大大改变人们对这些朝代诗歌的印象。在很多人那里,五万首唐诗就是三百首唐诗,二十五万首宋诗就是三百首宋诗。文学史从来都是选家的文学史。但近些年来学者很少把精力花在选注选讲上。人们完全可以再选出一本与《唐诗三百首》不重复的水平丝毫不降低的《新编唐诗三百首》,但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大众了解唐诗还在使用清人的选本。
既然大众所需古代文学知识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知识选择好,更新好,传播好,就十分重要了。当你知道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都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时,当你知道需要这些知识的读者数以亿计时,难道你还能说这是不值得花费精力的小事吗?广大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发起一个“重读名篇,清理常识”活动,以几十年研究古代文学积攒起来的功力,把常见的名作重新读过,把积非成是的说法翻过来,把最新获得的知识加进来,把精彩动人的地方讲出来。常见的东西不见得没有问题。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一首是否表现男女调情的欢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否表现了一个女子苦闷的情思?李商隐《登乐游原》是否在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都有问题。刘禹锡善唱《竹枝词》,白居易《忆梦得》诗题下自注云:“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欢快的情歌如何能唱入令人愁绝的曲调?“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定是在使用南朝乐府的双关手法吗?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明明是写一个新嫁娘晨起刻意打扮,怎么就成了表现闺中女子的愁绪呢?更何况这首词是被人以“中吕宫”的欢快曲调演唱的。李商隐《登乐游原》写诗人因心绪不佳而登乐游原,登上后欣赏夕阳美景留恋不舍,怎么就成了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呢?要注意把那些得到学人公认的成果转化成知识。例如关于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事迹的考证就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韦应物家族墓志的发现,我们就知道了韦应物的字是什么了。类似这样,孟浩然的字是什么?《菩萨蛮》是不是李白所作?学术界都有了相对一致的意见,应该成为可以传播的常识。
要注意把古代文学作品的表现经验传达出来,以提高民族的语文能力。例如发掘唐人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写景,如何抒情,如何叙事,如何议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如何使学生学会读诗,把诗歌的好处读出来,进而能以恰当的语言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如何使唐诗的名言警句成为今天生活的话语,为我们今天人们的生活增加艺术的品味等等,都是需要学人花大力气琢磨的。由于考试的需要,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参的编写者一贯的想法是力图使语文变成一门他们所认为的科学,要在具有高度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中找出类似于数学公式的东西来,结果眼睛只盯在字、词、句、篇(主要是层次结构)上,至于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审美韵味则说不好,也压根儿不想说。完整的艺术品被拆碎得不成片段,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变成了兴味索然的东西。古代文学研究者有责任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p#分页标题#e#
古代文学研究者要积极宣传新的知识,自觉维护已有的常识,积极参与到各层次的教材和普及读物的编写当中,通过各种手段向“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施加影响。例如袁行霈主编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里的古文选取眼光就明显高于以往同类教材。《文学遗产》应该开辟专栏,发动学者监督大中小学教材中古代文学知识的使用情况,发挥权威刊物的批评和引导作用。批评可以避免知识上以讹传讹,引导可以使师生在教和学中有所归依。古代文学研究者要进一步改进古代文学知识的宣讲方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很吸引人,但讲古代文学时多爱讲故事,成了另一种“说书”,没有达到宣讲的最高境界。宗教界人士特别注意宣讲,历史上曾留下“石点头”、“天花乱坠”的故事。星云大师一场演讲下来,很多人立刻跟着出家。这种能触动人心的宣讲经验值得借鉴。应该把众多优秀作家作品的真精神讲出来,讲得令人心驰神往。古代文学研究界应该出现一批这样的宣讲家。
民族地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与思考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落实在课程层面。然而,就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现状而言,存在课程边缘化、教材选用不科学、执教者素质参差不齐、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本文认为,重振古代文学基础地位,强化高师古代文学教材的适切性,提升执教者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推进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方为新时代高师古代文学改革发展的可行之径。
关键词:高师古代文学;立德树人;现实偏差;反思与提升古代文学是高师文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古代文学因特殊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保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上责无旁贷。如何提高古代文学课程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的重大课题。
一、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的现实问题
古代文学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实际教学往往难以达成课程目标。面对师范专业综合改革、教师资格证“国考”与师范专业认证评估等新形势,古代文学教学积弊,都让该课程教学举步维艰。
(一)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生对课程认知“代沟”严重。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成果,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内核。由于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内容与当下生活甚少产生直接联系,距离感凸显,成长于文化多元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将古代文学视为“老古董”,加之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地位价值认识严重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学生只满足于每周有限的课堂学习,鲜有学生主动阅读古典文献。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教师实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突出感受便是课程内容讲不动,学生的回应与互动逐年减少。一些本是常识性的古代文学知识,学生却闻所未闻,师生互动时,一些学生茫然无措。课程教学自然陷入困境,乃至举步维艰。课时过度压缩。课时过度压缩实际上是专业培养顶层设计层面课程边缘化。以F大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总时数由最初的两个学年270学时逐步压缩至现在的一个学年144学时,除去各种假期冲课,实际学时更是少得可怜。课时大幅缩减,课程的核心内容难以展开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低。
(二)教材选用缺乏科学论证
民族地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与思考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落实在课程层面。然而,就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现状而言,存在课程边缘化、教材选用不科学、执教者素质参差不齐、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本文认为,重振古代文学基础地位,强化高师古代文学教材的适切性,提升执教者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推进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方为新时代高师古代文学改革发展的可行之径。
关键词:高师古代文学;立德树人;现实偏差;反思与提升古代文学是高师文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古代文学因特殊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保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上责无旁贷。如何提高古代文学课程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的重大课题。
一、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的现实问题
古代文学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实际教学往往难以达成课程目标。面对师范专业综合改革、教师资格证“国考”与师范专业认证评估等新形势,古代文学教学积弊,都让该课程教学举步维艰。
(一)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生对课程认知“代沟”严重。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成果,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内核。由于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内容与当下生活甚少产生直接联系,距离感凸显,成长于文化多元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将古代文学视为“老古董”,加之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地位价值认识严重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学生只满足于每周有限的课堂学习,鲜有学生主动阅读古典文献。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教师实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突出感受便是课程内容讲不动,学生的回应与互动逐年减少。一些本是常识性的古代文学知识,学生却闻所未闻,师生互动时,一些学生茫然无措。课程教学自然陷入困境,乃至举步维艰。课时过度压缩。课时过度压缩实际上是专业培养顶层设计层面课程边缘化。以F大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总时数由最初的两个学年270学时逐步压缩至现在的一个学年144学时,除去各种假期冲课,实际学时更是少得可怜。课时大幅缩减,课程的核心内容难以展开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低。
(二)教材选用缺乏科学论证
提高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
一、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现状
(一)没有足够重视预习和自学
预习和自学是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沟通的必要前提,但是自学和预习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重视。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学和预习的重要作用,大部分人也从来没有做过自学计划,教师也只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学生提出自学的要求,高校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二)实用主义价值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在受到就业形势不利的影响下,很多学生比较重视哪些实用性强的课程,而漠视古代文学类课程这些基础课程。他们认为古代文学著作已经离新时期距离越来越远,也不适应于现在的新环境,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对古代文学类课程的关注度越来越低,教学成果越来越差。
二、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措施
(一)充分协调古代文学授课各个教学要素
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论文
一、高等教育转型背景下高师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的职业思考
(一)是语文教师的素质基础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从高考改革中可以清楚看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大量的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知识)及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而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侧重培养的就是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及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有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无疑是对本科生知识与技能的检阅与训练,并将惠及今后的教学。
(二)有益于语文教师的晋职论文写作
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最实际的问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称评聘,教学科研论文是其晋职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说,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将会为他们日后的职称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三)与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关系密切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看,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量增加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分量增加了;今后的高考中,语文总分将大幅提高;随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也尤显重要。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充分的古代文学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恰恰给毕业生提供了一次专业知识梳理与综合运用的机会,这对毕业生今后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古代文学地域文化教改分析
一、地域文化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之必要性
1.全面学习与了解古代文学的需要。程千帆先生指出,中国文学中方舆色彩,细析之有先天后天的差异,先天者,原乎自然地理;后天者,原乎人文地理。无论自然还是人文原因,中国文学充满了地域色彩,这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研究中受到了重视,但教学中以时间为脉络的分期与讲授方式,造成学生对古代文学地域性特色了解的缺乏,必然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某一地域为窗口,在教学中渗透与引入其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帮助学生透视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从而弥补单一时间为轴来审视古代文学的发展之缺陷。因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不能忽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引入,这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特点提出的要求。
2.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依赖地域文化资源。现今中国高校教学改革出现面向经济、文化建设,面向地区发展服务的大趋势,古代文学作为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学科,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使传统课程教学焕发新的活力,从而也使学生从书本知识的单一获得转向实践考察理解与现实运用。这一实践教学的开展就要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依靠地域文献资源、地域文化生态资源、地域戏曲资源等开展实践教学。同时,每一所高校,都会受到其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浸润,校园文化、师生语言、衣食住行等都会带上地方特色,这些为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展开实践教学无形之中提供便利。
3.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保护的现实需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强和提升其人文底蕴,这也是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之一。而在教学中最能引起其兴趣同时又切实可行的途径是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对象,激发、培养其传承和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文化保护事业中来,成为本地文化保护的青年主力军。这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发动学生在文化保护的目标驱动下自主地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考证等方式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地方文化做积极、深入的了解,必将提升他们的地方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对地方文化保护来说,高校生源与毕业生就业地的选择都会带有当地地方色彩,从而使得高校学子在校期间与毕业后都会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势必对地方文化的建设发展、地方文化的宣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和推广作用。
二、地域文化渗入古代文学教学
地域文化以各种形式留存在今天的生活中,笔者认为适合引入教学的文化载体形式以传世文献、文化名胜古迹与地方戏曲三种为主。
1.传世文献资源的引入。许多高校都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对古代文人而言或为居留之地、或为漫游之所、抑或贬谪之驿,往往留下了大量吟咏佳作。以湖南衡阳为例,许多唐宋文人都曾过往,如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宋之问、张说、储光羲、齐己、苏东坡、秦观、辛弃疾等等,而留下吟咏之作的文人从汉代至清朝一直没有中断过,这些都是记录衡阳历史文化的珍贵传世文献。在教学中,将这些有关衡阳的地域文献资源渗入课堂讲解或作业中,来自衡阳和湖南的同学会对这些地域文献怀有乡土情结,更容易产生认同和求知欲。这类地域文献是我们探寻古代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重要文献。教学中,地域文献资源的引入,可以从多方面探索进行:首先,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课堂分析。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代表性地方风物,课堂讲解分析时可着重分析,同时让学生由此展开材料搜集与寻找,并形成对此作专门探讨的小论文或文章。从而强化学生地域文化意识,也使他们由一般性知识点接受转变为自己动手开展研究性学习,达到深刻理解和领会。例如笔者在课堂讲授到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衡阳雁去无留意”等涉及“衡阳雁”的诗词时,会引入学校所在地衡阳的雁城文化,激发他们对衡阳雁文化认知和了解的兴趣,再布置相关作业让他们通过文献查找来完成。其次,地域文化的专题讲授。学生们因为对本地文化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讲授有关本地文化的形成历史、传播与接受情况,如文人的贬谪与流寓带给地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历代有哪些文人居住和来过,他们的作品对当地文化的传播会产生什么作用。这些探讨利用得更多的是地方文献资料,因而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同时介绍哪些文献中会保留有关本地的文化资料,是以哪些文献载体为主,并结合今天传承和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对以往仅仅存留于故纸堆的概念性知识有更深刻的亲身感受。例如南岳衡山是许多文人都曾吟咏过的,那么我们可围绕唐代文人对南岳衡山由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的文化形成中有何作用的议题来深入探讨。再次,地域文化名人的学习社团。许多城市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本地历史文化名人,许多都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名片,学生也成立一些社团和兴趣小组专门学习和探讨这些名人留下的相关著作。比如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是衡阳人,学生就成立了船山学社,进行学习调研活动,加强对本地文化的了解。
高职院校古代文学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重实践操作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快发展给教育体制带来了很多变化,经济转型期间对技术型人员的需要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职教育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重视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而像中国古代文学这样以传统文化知识为内容的学科不免受到一定冲击,课时就相应的有所压缩。而对于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古代文学好像是一门与现代社会距离最远的课程,来自就业工作的压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明显出现一种功利性,他们更关注与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渐渐消退。
(二)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对传统阅读方式带来冲击
20世纪90年代,网络开始兴盛,迅捷、便于沟通联系等优势被80、90年代的学生所推崇。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阅读很大程度上脱离书本,转而依赖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这样的阅读方式优点是方便、快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但是因为有图像、有视频,有各种评论,人们在阅读之后就不会有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因此阅读就流于形式,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传统阅读是基于书本和文献资料的阅读,它能带给人丰富的思考空间,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各个朝代,不管教学内容有何变化,但是阅读和记忆文本却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深层阅读得到思想升华的一门课程。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曾言:“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可见,先辈们很早就悟出了古代文学学习的经验,那就是要阅读文本。如今的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他们从小就受到图像阅读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传统的阅读方式,而对于古文的之乎者也更是头疼,不阅读,不懂文义,何谈喜欢呢?
(三)教师教学手段的陈旧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潮流
半个多世纪以来,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在讲课方法上基本还是沿袭传统,以老师为中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张嘴,一支笔,一个本”的授课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长处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方便教师掌握、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但是不足之处则是完全由上课教师主导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阻碍。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很明显已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如今这样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授课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工作思考
[摘要]作为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学习内容,我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在高校的开展过程之中遇到了多重阻碍,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教师,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国古代文学的高校教学工作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
新时代条件下,各国丰富的优秀文化融入中国,我们在吸收借鉴的同时也应对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不忘且应该进行传承,发扬。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对于促进高校生延续我们的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此展开自己的论述。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概述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
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大学生进行古代文学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多方面获得成长和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单分析:首先,对大学生进行古代文学的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规范的古代文学知识系统,大学生在中小学时对古代文学已有所接触,在高校进行系统的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将知识进行重整和归纳,从而形成整体的系统;其次,对大学生进行古代文学的教学,能够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他们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深刻了解,能够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所传播,使优秀的文化蔓延至整个社会;最后,对大学生进行古代文学的教学,还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古代人的生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大学生对于古代历史的了解,能够促使他们对现在的生活进行思考,从而为追求更加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提供动力。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