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古代文学常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古代文学知识转变思考
能否享受文学生活是衡量人生活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到个人,大到民族,都是如此。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懂得享受文学生活的民族,文学承载着民族文化,传达着民族的心声,是国人的精神家园,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为建设好这个家园出力。这一道理古代文学研究者都懂。但是如何出力,很多人可能没有思考过。我想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国人提供新鲜而准确的古代文学知识,用理工科学者的话就是“注意知识的转化”。知识是生活前提,没有某一方面的知识,就没有某一方面的生活。目前古代文学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取得了大量新的成果,但是很少有学人致力于把这些成果转化成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果是,古代文学研究日新月异,进入教育系统和公众传播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却陈陈相因,甚至存在许多不准确之处。首先说不新鲜。解放后的前三十年,在特殊意识形态作用下,古代文学研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阐释模式,以人民性为内容标准,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艺术标准来评价所有的作家作品。“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成了不可移易的经典描述。那个时代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那种特殊的阐释模式在古代文学研究界已被彻底抛弃,但是在众多中小学教科书中(包括部分大学教科书中),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的传授中,李白仍然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仍然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次说不确切。笔者几年前偶尔翻女儿新发的初中语文课本,是苏教版的(很权威的版本),课文选有柳宗元的《黔之驴》,心里很高兴。我在1984年考研时就是靠这篇初中时背的课文而答上“默写唐宋八大家一篇古文”一道大题的。可再看一下课文所归入单元,就高兴不起来了。单元名称竟然是“动物世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语文读本3》对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赴河陇》、《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作背景交代是“:唐代开国以后,西域边关战事不断……”这一描述对第二首诗比较合适,对第一首就不是那么合适了。“河陇”虽然在西部,但毕竟不能和“西域”混为一谈。再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语文3》中对“秋兴”的解释:“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解释未必错,但很不贴切。“秋兴”是因秋景引发的诗思,强调秋景的兴发感动,而非先有诗兴再借秋景以抒怀。
造成上述知识陈旧和错误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很少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写。现有的编写者多是学习现代汉语的、现当代文学的和语文教学法的。由于知识结构所限,或是没有能力到众多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中找寻新知,或是不愿去寻找新知,有的甚至对教材中选不选古文都产生了质疑。一位曾主持中学教材编写的现当代文学学者就公开表示没有必要把古文选入中学课本。理由是课本使用者是现代人,用的是白话文,何必要学古文?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心编写的,由开明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读本》,共有六本,就一篇古文也没选。细碎的学科设置造成学者通识贫乏固然是形成上述局面的一个原因,但古代文学研究者在知识普及和转化方面意识不强,努力不够,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大多数古代文学研究者非常重视创造新知,却不太重视将新知转化为常识。而常识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大多数人对众多领域的了解仅限于常识。如果你和一个不研究古代文学的人讲:宋以后也有好诗,甚至不比唐诗差,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其实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都不如编一本《宋诗三百首》,或《元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清诗三百首》。如果选出来的诗真比《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好,甚至超过那三百多篇唐诗,就会大大改变人们对这些朝代诗歌的印象。在很多人那里,五万首唐诗就是三百首唐诗,二十五万首宋诗就是三百首宋诗。文学史从来都是选家的文学史。但近些年来学者很少把精力花在选注选讲上。人们完全可以再选出一本与《唐诗三百首》不重复的水平丝毫不降低的《新编唐诗三百首》,但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大众了解唐诗还在使用清人的选本。
既然大众所需古代文学知识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知识选择好,更新好,传播好,就十分重要了。当你知道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都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时,当你知道需要这些知识的读者数以亿计时,难道你还能说这是不值得花费精力的小事吗?广大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发起一个“重读名篇,清理常识”活动,以几十年研究古代文学积攒起来的功力,把常见的名作重新读过,把积非成是的说法翻过来,把最新获得的知识加进来,把精彩动人的地方讲出来。常见的东西不见得没有问题。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一首是否表现男女调情的欢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否表现了一个女子苦闷的情思?李商隐《登乐游原》是否在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都有问题。刘禹锡善唱《竹枝词》,白居易《忆梦得》诗题下自注云:“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欢快的情歌如何能唱入令人愁绝的曲调?“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定是在使用南朝乐府的双关手法吗?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明明是写一个新嫁娘晨起刻意打扮,怎么就成了表现闺中女子的愁绪呢?更何况这首词是被人以“中吕宫”的欢快曲调演唱的。李商隐《登乐游原》写诗人因心绪不佳而登乐游原,登上后欣赏夕阳美景留恋不舍,怎么就成了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呢?要注意把那些得到学人公认的成果转化成知识。例如关于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事迹的考证就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韦应物家族墓志的发现,我们就知道了韦应物的字是什么了。类似这样,孟浩然的字是什么?《菩萨蛮》是不是李白所作?学术界都有了相对一致的意见,应该成为可以传播的常识。
要注意把古代文学作品的表现经验传达出来,以提高民族的语文能力。例如发掘唐人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写景,如何抒情,如何叙事,如何议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如何使学生学会读诗,把诗歌的好处读出来,进而能以恰当的语言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如何使唐诗的名言警句成为今天生活的话语,为我们今天人们的生活增加艺术的品味等等,都是需要学人花大力气琢磨的。由于考试的需要,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参的编写者一贯的想法是力图使语文变成一门他们所认为的科学,要在具有高度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中找出类似于数学公式的东西来,结果眼睛只盯在字、词、句、篇(主要是层次结构)上,至于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审美韵味则说不好,也压根儿不想说。完整的艺术品被拆碎得不成片段,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变成了兴味索然的东西。古代文学研究者有责任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p#分页标题#e#
古代文学研究者要积极宣传新的知识,自觉维护已有的常识,积极参与到各层次的教材和普及读物的编写当中,通过各种手段向“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施加影响。例如袁行霈主编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里的古文选取眼光就明显高于以往同类教材。《文学遗产》应该开辟专栏,发动学者监督大中小学教材中古代文学知识的使用情况,发挥权威刊物的批评和引导作用。批评可以避免知识上以讹传讹,引导可以使师生在教和学中有所归依。古代文学研究者要进一步改进古代文学知识的宣讲方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很吸引人,但讲古代文学时多爱讲故事,成了另一种“说书”,没有达到宣讲的最高境界。宗教界人士特别注意宣讲,历史上曾留下“石点头”、“天花乱坠”的故事。星云大师一场演讲下来,很多人立刻跟着出家。这种能触动人心的宣讲经验值得借鉴。应该把众多优秀作家作品的真精神讲出来,讲得令人心驰神往。古代文学研究界应该出现一批这样的宣讲家。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讲授继承探析
内容摘要:古代文学发展的广泛关联性和明显的前后传承性、古代文学学习的主体自我体验性及古代文学作品解读的知识积累要求等学科特点,决定了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必定要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具有相对稳定的继承;而新的时展和形势要求又势必带来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新变。古代文学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转变教育理念、学习并熟练掌握新的教学手段,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进行更深入的、契合本学科的思考和探索,做到传统性继承与现代性新变的融合,真正利于新时代古代文学的教与学。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传统;继承;新变
自高校教学改革提出和实施之初,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反思就相当深入,其中对古代文学教学中传统讲授方式有着极大的争议,专家学者发文著论全面分析,多半认为传统的古代文学讲授教学方式不能与时展同步,单向式的满堂灌、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性思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等,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同时提出种种改革的设想: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等等。这些反思和改革提议极具参考价值,但是,在古代文学的学科研究和发展的进程中,师生之间的知识传承,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即老师讲授文学史的发展+学生诵读相关作品,一直是有效和必需的。面对新的时代和形势发展,讲授式教学传统需要进行更赋效能性的优化,要在打好牢固的学科基础之后进行新变和继续发展。
一.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与教学方式的传统性
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关联性和明显的前后承继性特点,要真正理解某一个时代的文学特点就必须同时了解关乎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各方面对文学发展产生极大影响的横向体系的知识;同时,也要了解这个时代文学发展与之前的文学样式之间的纵向关联。对这些问题,用传统的讲解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为清晰、直接的认识。同时,古代文学的学习有极强的自我情感体验性特点。“古代文学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性”,“学习古代文学离不开理性的分析,更离不开情感的浸润。古代历史事件只有冷冰冰的时间地点,古代文学却饱含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体温。学习古代文学就是与古人进行情感交流,古代文学的常识需要记忆,古代文学作品则需要体验,只有情感和审美体验才能“激活”古代文学作品,所以‘常识’服务于‘体验’———让情感体验更深刻,让审美体验更细腻”[1]。比如对一个作家的了解和认识,单纯的理论性讲解,必定只能是流于表面的现象认识,要真正理解这个作家的创作和作品特色,必须要有对其具体作品的解读和作品内在意涵的深入体认、跟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横向关联或者对同一类文学样式的纵向联系中才能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个过程,不单纯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对作家及其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美好情感、高洁情操和良好道德情操的体认、浸润、自我转化接收的审美鉴赏过程。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做PPT、让学生收看视频等被动式的外部接收方式,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传统的阅读、背诵、思考等方式却可以达成预期效果。因为“解读作品的过程就是作者与读者对话的过程,每个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独特的体会”[2]。古代文学作品解读的知识积累。对古代文学史的认识,建立在对一个时代一个个作家的具体创作的了解认识基础之上,而古代文学创作的前后传承性特点,又形成了古代文学语言内涵的象征性、丰富性等特点。真正读懂古代文学作品必须要具备基本的文化、文学常识,而这种能力非一朝一夕的学习可以完成,也不是一次教学手段多样、漂亮的课堂可以完成。基于这些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古代文学的学习其实并不冲突,反而在某些时候传统的课堂宣讲方式更利于古代文学的学习。
二.高校学生的特点与教学方式的新变
高校学生眼界开阔、见识丰富、思维活跃,对待学习的态度多了几分随意性和灵活性,对于踏踏实实、一板一眼记诵品读的古代文学学习,大多数学生有天然畏惧或不接受。而现代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获得更方便快捷,再加上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思辨能力的增强,也让他们不能安于传统的刻板的教学形式,希求富于变化的、有新意、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是时代的发展必需,也是适应当代学生的特点利于学生发展的必需。于是,翻转式、对分式、混合模式等融合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科技教学手段的教学改革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也开展起来,课堂教学的多方位互动、有趣有料、信息量的多寡等成为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有的,但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来讲,多变的形式、眼花缭乱的信息和便捷的知识获得途径,更不利于学生通过踏实的自我阅读和思考形成自己的体验,而这却是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学习的最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传统的讲解方式和阅读要求,可以有效地弥补这种缺失。同时,高校学生具有基本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具有相应的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和分析的基本功。所以,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化的课堂形式、教学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其思考、分析、研究的习惯,就是最合适的。总之,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古代文学的教学都具有良好的融洽性,把传统与现代化的教学真正地揉和,做到既有利于教师传授古代文学知识,又利于学生在积累知识之外提升审美能力、情感感知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才是真正符合当代化要求的教学方式。三.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古代文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比例设计上,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学。传统的教学方式自有其优势,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总体的系统性结构的建立、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的社会历史文化基础、某一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与特点形成等,在系统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而阶段式文学史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往往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再有,关于作品的解读,现在网络上有众多的相关课程视频可以让学生观看,各种相关文档供学生参考,但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所起的作用并不大。笔者认为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要有更高的要求,有更好的设计,做到既保留传统教学中最有效的部分,又有顺应新时代课堂需求的新变,真正成为利于教又利于学的有效的课堂。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探讨
一、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的方法
(一)创新鉴赏思维
人们提升自身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思维品德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进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这为我国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有利于传承和宣扬传统文明,高校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可以对人才培养起到弱小的推动感化。因此,必须要创新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思维。在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中,大多是运用呆板的解读和引见方法,这不利于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社会方法的有效融合。现在的古代文学作品受到了应试教导的影响,高校开展的鉴赏更关注测验结果,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外延挖掘比较少,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作者的立场、情绪和经历,所以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必须要创新该课程的教授和教化方法,在教授和教化活动中融入新思维和新思路。通过创新鉴赏思维,学生可以得到新的常识和新的视野,并站在更宽广的角度去剖析、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接受新的教授教化理念[1]。当然,教师也要对自身的文学作品鉴赏思维进行创新。教师要学会思考、自立开掘,自觉打破传统鉴赏形式的束缚,结合时代的思潮和自身的研究方向,形成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新目标和新思路。
(二)改变鉴赏视角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大多是结合当时的文明、风俗、美学等角度展开的,在鉴赏时可以联合社会开展抱负需求选择文学作品的鉴赏视角,将审美与实用性联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将审美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将审美性作为侧重点。通过作品的讲读和分享,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才华和审美情味。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中也要重视其实用性,通过文学作品的外延来指导学生的抱负和生活,将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融入到学生的抱负生活中来[2]。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还需要融合实际与实际有效性,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常识展开实际写作,就鉴赏的作品写一些读后感和不美观后感的文章。这样有利于检测其进修质量,鼓励学生发明文学作品鉴赏的新方法。
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性思维
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当下部分偏远地区由中师升格的高职开设的语文教育专业,旨在为偏远地区培养中小学语文老师。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互联网+教育时代,学生的信息来源和学习方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古代文学》课程也必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学科式教学内容,从学科教学的理论性向高职教学的技能型、实践性转变,即以成果为导向。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史为纲、以时期为序的内容建构体系,采取分文体的方式,把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按照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个部分进行优化整合。既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紧紧围绕学生对经典作家作品的鉴赏、理解、分析这个中心,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学素养,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服务。
【关键词】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改革
一、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中国古代文学》成果蓝图
①掌握够用的古代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学发展轨迹,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进一步学习提升打好基础。②能自主朗诵、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熟练运用相关名词术语,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完成对具体作品的解读、鉴赏和分析。③掌握学习间接经验的思维方式,能够发现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提炼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古为今用。
二、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体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删繁就简,围绕高职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够用为度、紧凑集中、以作品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整合和改变。那就是采用分体教学,把古代文学的内容按照题材和古代的实际情况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个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学作品以古诗词为主,古代文学发展中古诗词的数量也是最大的。因此诗歌单元是课程的教学重点,总课时108个,其中第一学期54个课时用于学习诗歌,第二学期学习其他三个部分。
民族地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与思考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落实在课程层面。然而,就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现状而言,存在课程边缘化、教材选用不科学、执教者素质参差不齐、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本文认为,重振古代文学基础地位,强化高师古代文学教材的适切性,提升执教者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推进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方为新时代高师古代文学改革发展的可行之径。
关键词:高师古代文学;立德树人;现实偏差;反思与提升古代文学是高师文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古代文学因特殊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保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上责无旁贷。如何提高古代文学课程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的重大课题。
一、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的现实问题
古代文学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实际教学往往难以达成课程目标。面对师范专业综合改革、教师资格证“国考”与师范专业认证评估等新形势,古代文学教学积弊,都让该课程教学举步维艰。
(一)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生对课程认知“代沟”严重。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成果,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内核。由于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内容与当下生活甚少产生直接联系,距离感凸显,成长于文化多元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将古代文学视为“老古董”,加之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地位价值认识严重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学生只满足于每周有限的课堂学习,鲜有学生主动阅读古典文献。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教师实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突出感受便是课程内容讲不动,学生的回应与互动逐年减少。一些本是常识性的古代文学知识,学生却闻所未闻,师生互动时,一些学生茫然无措。课程教学自然陷入困境,乃至举步维艰。课时过度压缩。课时过度压缩实际上是专业培养顶层设计层面课程边缘化。以F大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总时数由最初的两个学年270学时逐步压缩至现在的一个学年144学时,除去各种假期冲课,实际学时更是少得可怜。课时大幅缩减,课程的核心内容难以展开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低。
(二)教材选用缺乏科学论证
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育革新
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基础在于建立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主要强调职业技术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学生必须接受比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更多的实践训练。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必须改革,我们的教学必须降低理论性的密度和难度,必须突出技能性和实用性。也就是说,讲文学就必须注重对作品的分析,将培养体会、理解、鉴赏文本能力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但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增强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从教能力服务。鉴于以上考虑,我们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整合和改变。那就是采用分体教学,把古代文学的内容按照题材和古代的实际情况分为诗歌、词曲、散文、戏剧、小说五个部分,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对理论教学部分进行改革的同时,我们还要有针对性的建构一套实践教学体系,集中体现高职教育的技能性和实用性特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提高他们的从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实践教学在整个《古代文学》教学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一、诗歌部分 作为广义的概念,诗歌在中国古代涵盖了古诗、词、曲、民歌等内容。从认知、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说,古诗、词、曲的实现途径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目标:识记、背诵名篇;理解、鉴赏古诗;对古诗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下面依次谈谈具体操作。 1.识记与背诵。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就按学号顺序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导老师,按照系部制定的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在两年理论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依赖于这一前提,二者紧密配合,互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定阶段的内容结束后,老师给出必背篇目,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本组小组长那里背诵过关,小组长做出详细记录并评分;小组长集中到学习委员那里过关并评分;学习委员的背诵情况则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进行不定时不定人数的随机抽查背诵,抽查到的同学的背诵情况若与小组长记录情况不符,本组同学需抽时间接受学习委员的检查过关。这种方法比之期末试卷中的填空默写更能落到实处。此外,职业技能训练中每学期都有古诗背诵的任务。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1.课前预习。在每次课前一周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读法意义、文章大意结构以及相关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自主学习,并分组整理学习成果。 2.汇报学习成果。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分组解决上述基本问题,采用面对全班讲解的方式,过后老师不再重复,只对缺漏的部分做出补充。 3.提高与升华。解决基本问题之后,针对选文中涉及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论辩,如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称霸天下,让学生结合战国历史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树立自己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口头讨论之后,形成文字,在此过程中学习古人立论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点燃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课堂气氛也从之前老师一言堂时的沉闷而变得比较活跃。 三、小说与戏剧部分 小说和戏剧都属于叙事性文体,很多古代的小说和戏剧也都搬上了现代荧屏。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1.小说 唐传奇、明清小说的故事是学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大家互相讲一讲小说所写的故事、对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主题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只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主题趋向进行总结和点拨。这样就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避免了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了,会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p#分页标题#e# 2.戏剧 戏剧部分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它与现代影视在性质、作用上有一致之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把握古代戏剧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电影《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古代戏剧唱段、扮相等,虽然主要是京剧,但已经足以让学生对古代戏剧有所认识了。看完之后,就结合影片内容讲解古代戏剧的一些常识,并让学生写观后感。 3.综合性实践活动 小说、戏剧部分结束以后,布置学生按照分组,每组同学选取古代小说或戏剧中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的舞台剧。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在班上表演并上交剧本。学生通过选题、改编、分派角色到具体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乃至心理活动,不止对戏剧和小说的文体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古老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亲近感。 四、小结 总之,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并基本上形成一定的体系。各文体的实践性学习各成体系:既有分散进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又有相对独立、承担多项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同时,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与职业、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实践学习双线并行、互相配合。经过这一系列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古代文学“高山仰止”、望而生畏了,而是从内心里感受到了古代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力,甚至喜欢上古代文学。这正是我们古代文学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发掘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她进入现代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民族地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与思考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落实在课程层面。然而,就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现状而言,存在课程边缘化、教材选用不科学、执教者素质参差不齐、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本文认为,重振古代文学基础地位,强化高师古代文学教材的适切性,提升执教者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推进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方为新时代高师古代文学改革发展的可行之径。
关键词:高师古代文学;立德树人;现实偏差;反思与提升古代文学是高师文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古代文学因特殊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保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上责无旁贷。如何提高古代文学课程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的重大课题。
一、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的现实问题
古代文学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实际教学往往难以达成课程目标。面对师范专业综合改革、教师资格证“国考”与师范专业认证评估等新形势,古代文学教学积弊,都让该课程教学举步维艰。
(一)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生对课程认知“代沟”严重。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成果,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内核。由于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内容与当下生活甚少产生直接联系,距离感凸显,成长于文化多元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将古代文学视为“老古董”,加之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地位价值认识严重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学生只满足于每周有限的课堂学习,鲜有学生主动阅读古典文献。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教师实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突出感受便是课程内容讲不动,学生的回应与互动逐年减少。一些本是常识性的古代文学知识,学生却闻所未闻,师生互动时,一些学生茫然无措。课程教学自然陷入困境,乃至举步维艰。课时过度压缩。课时过度压缩实际上是专业培养顶层设计层面课程边缘化。以F大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总时数由最初的两个学年270学时逐步压缩至现在的一个学年144学时,除去各种假期冲课,实际学时更是少得可怜。课时大幅缩减,课程的核心内容难以展开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低。
(二)教材选用缺乏科学论证
刍议古代文学教科内容的革新
一、确定重点,遴选作品
古代文学课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统课程中时数最多的。但随着高校课改的进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向实践倾斜,很多传统的理论课被大量削减课时。比如语教专业的古代文学,目前已压缩至98课时(本科院校为200课时左右),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系统地讲授古代文学的发展史,详细地介绍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其结果要么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囫囵吞枣,难以消化,要么根本完不成授课任务。
要解决“容量大、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正确处理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合理分配两者的课时。文学史犹如一条奔流的大河,文学作品就是那涓涓浪花,就学科性质而言,文学作品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且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相比文学史难度更大,故而教学要以作品为本,以史论为辅,时间分配上约为7:3。其次应分别确定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重点。文学史中涉及基本知识、发展规律、文学流派等的内容要以点带面地讲授,至于背景知识、作家生平等可以让学生自学。作品选则要以经典性作品做点的示范解读,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做面的铺开训练,可以讨论、自学,注重点面结合。在选择阅读的作品时,还必须关注中学语文教材,了解学生的既有知识。对入选中学课本的作品一般不再重点讲解,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某些有一定难度、深度或者存在争议、有最新研究成果的作品在大学阶段可再次讲授。当然,教师可跳过常识性问题,引入学术前沿信息,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和分析的深刻性,提高课堂的层次。
比如在上《诗经》这一章节时,一共4课时,我花了大约1课时讲授了《诗经》的基本概况、风雅颂的含义和赋比兴的手法,其他诸如《诗经》的编集、地域、四家诗、对后世的影响等文学史知识都布置学生课外自学完成。作品方面,主要选取了《芣苢》、《君子于役》、《采薇》三篇作品进行示范分析,并引导学生略读鉴赏了《氓》、《七月》、《子衿》,继而选择中学课文中的《蒹葭》,让学生抛弃成见,换一种角度进行解读,讨论诗中的象征含义,同学们反映热烈,各抒己见,开拓了视野又锻炼了创造性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职业能力,注重师范性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具备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师范技能是其胜任日后工作的基础。因此,为了学生的成才和就业,增强其与本科学生的竞争力,我们的古代文学课必须改变长久以来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外,更应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要将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调整为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两大模块。
实践训练分别为对应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比如作品的朗诵、读背、口头讲解、摹拟教学,专题的小组讨论,写读书笔记、小论文,古诗的摹写或改写等,教师可根据课时内容安排相应的训练活动。这样既能打破老师的一言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注重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在这儿专门讲讲这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得最有心得的一种训练活动,笔者称之为“课前五分钟口头训练”,即利用正式上课前的五分钟,让一位同学上讲台完成某一项口头训练活动。语教的“古代文学”安排了三个学期,所以训练的内容每个学期都不同。第一学期为自由讲解古诗,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用楷书抄在黑板上,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带领全班同学再读一遍,继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讲解赏析,讲完后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后老师总结;第二学期为小学古诗讲解,形式与第一学期相仿,不同的是作品必须来自小学语文教材或课标推荐背诵的篇目中,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讲解时必须和台下的同学有互动;第三学期为片段教学训练,学生选择一篇小学古诗文,备好课后截取某个局部的内容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