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古代文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古代文学德育渗透思索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现象剖析
1.1具体表现
1.1.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
我国传统德育范围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的德育因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并没有完全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着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隶属于广义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目标是人的道德的养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从小学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视了真正的德育目标。
1.1.2重视适应现实而忽视德育的底线———求真
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为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线———求真,说真话者不如说谎话者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青年人失去热情纯真,变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为就业现状艰难,将“求真”引向了一个误区:摒弃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结果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谋得职业,不管什么虚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所以,回归德育的本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进行德育建设,首先要抓住德育之关键,目标才会明确,才不会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浅析
摘要:在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中,通过对文学史料的发掘与探究,可以极大的丰富和拓展文学研究的素材,它能够对片面或模糊的历史记载进行修正以及补充,有时甚至可以推翻以往的研究结论,所以说古代文学史料对古代文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文学史料又不能等同于文学研究,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古代文学包括古代文学史料,古代文学史料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发掘古代文学史料对研究古代文学的意义,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为古代文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料文学研究分析
研究古代文学史,必须以文学史料为基础。否则,就会陷入到意图哲学和相对主义的误区之中。可是,被发掘出来的文学史料相对于全部的历史真相而言,又是局部的、片断的,虽然具有强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却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学史研究。所以,在研究文学史的过程中,不排除某些结论中含有研究者的个人情感、经验积累、专业学识等主观因素,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承认并重视研究者主观作用。但是,通过对史料不断的体悟与分析,又会出现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来推翻之前的观点和结论。所以说,文学史料与文学研究具有同构性和统一性,文学史料是文学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
1文学史料是文学研究的基础
对一份文学史料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史料的确认、体悟分析、价值评判、表述四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阶段的划分只是相对而言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它们之间的衔接紧密,属于一种层层推进的关系,很难明显的割裂开来。
1.1确认
文学史料的确认阶段主要是针对史料的真实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真伪性、著作者、朝代背景等方面。文学史料的确认过程与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建立在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判断与甄别,摒弃主观因素的干扰。所以说,也可以将文学史料确认环节归属到实证研究的范畴。
古代文学细节描写
一、文学作品细节描写的价值 文学创作离不开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突出主题。文学作品中,情节很容易构建,但是细节描写却很难把握。而细节描写又是情节构建的基础。情节的构建离不开细节的描写。细节描写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够使作品充满活力,而且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加彰显作品主题。 但是,那些脱离中心思想,不能为作品主题服务的细节描写,无论描写得多么精致巧妙,都只能构成整体情节的累赘。对此,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明确指出:“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奥妙美丽,假如它不是为了最完善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 第二,凸显人物。优秀的细节描写能很好地凸显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风貌。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一系列的动作的细节描写,扶、蹲、跪、夹、洗等,将一个细致、热心的鲁迅形象充分展现于读者面前,使得形象有血有肉,丰富饱满,凸显了人物性格,甚至成为人物性格的代名词和化身。 第三,精致反映时代。文学作品中优秀的细节描写还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从细节描写中,能够窥见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生活面貌。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鲁迅通过对比手法,对祥林嫂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祥林嫂由外而内的巨大心理变化进行了刻画,可以说,深刻反映了当时封建礼教对妇女残酷破坏的社会现实。 第四,揭示本质。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内在的本质特征。如《儒林外传》中,吴敬梓对严监生死前有着这样的描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过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严监生临死前节省灯油这一细腻的细节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凸显了人物性格,揭露了人物的本质。 二、古代体育文学中的细节描写 古代体育文学中,有着很多的细节描写,主要集中于各种体育活动的描写上,包括足球、击壤、马球、拔河以及围棋等。 足球。作为当今最为流行的体育活动之一的足球,古代称之为蹴鞠,而关于这一活动的描写可谓是最为丰富精彩的。“蹴鞠,促六反。蹴尤蹋也。”(《别录》•汉•刘向)有关蹴鞠的细节描写以及专门以蹴鞠为写作题材的古代文学作品,在体育文学中占有相当比例。出现于各种文学体裁中,包括诗歌、辞赋、散文、戏曲以及小说等。比如,有关足球记载的最为重要的文学文献《鞠城铭》,其中就有着这样一个描述:“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鞠城铭》•李尤)这是有关足球运动较为早期和全面的记载和描述。这段描写对早期足球运动的比赛场地、规则、方法以及裁判等都有着详细的描述,对了解我国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击壤。关于击壤的最早记载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艺增》,其中有“尧时一老农击壤于路”的相关描述。所谓的击壤,类似于当今的保龄球运动。三国魏邯郸淳的《艺经》曾有相关记载,讲述古代农民在劳作之余,将一长方形木块侧立于地,然后立于三四十米外,拿另一木块进行远距离抛掷,中者为胜。击壤流行于魏晋时期,在一些当时的诗歌中也有反映,如,“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声”(谢灵运《初去郡)、“玄龆巷歌,黄发击壤”(张协《七命》)等,明代刘侗在其《帝京景物略》对当时小儿的“击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二月二日龙抬头……小儿以木二寸,制如刺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古称击壤者耶!”可见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击壤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 马球。有关马球运动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连骑击鞠壤,巧捷唯万端”(曹植《名都赋》)中的“击鞠”就是指打马球。马球运动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直至唐代才得以发展完善和成熟,流传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封演《封氏闻见记》中曾记载,唐太宗在安福门楼目睹西域人打马球后,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此外,王定保在《唐樜言》中也曾提到,唐代所有新及第的进士都要在当时著名的月登阁参加马球比赛,当时的职业球手,即神策军,也参与其中,其场面非常壮观,前来观看比赛的群众摩肩接踵,盛况空前。 拔河。拔河运动盛行于唐代,进士薛胜曾专门以拔河为题材写过辞赋《拔河赋》,对当时拔河的盛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然后一鼓作气,再鼓作力,三鼓兮其绳则直。小不东兮大不东,允执厥中……身挺拔而不动,衣帘袒以从风……可以挥落日而横天阙,触不周而地动……左兮莫往,右兮莫来。秦皇鞭石而东向,屹不可推;巨灵塌山而西峙,嶷乎难摧……超拔山兮力不竭,信大国之壮观哉!”可谓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当时惊险的比赛情形,入木三分地展示了运动员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状态。 围棋。围棋的发展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唐代,时至今日,依然流行于世。“每出游,必携围棋短具,画纸为局,与棋子并盛竹筒中,系于车辕马鬣间,道上虽遇匹夫,亦与对手。胜则征饼饵牛酒,取饱而去。”(《云仙杂记》)对于唐代围棋的流行盛况,可见一斑。且当时的围棋已经开始向下层社会发展,“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张籍《美人宫棋》)反映了当时社会唐代妇女对围棋的喜爱。宋代以后,文人下棋以示其才的现象更是普遍,如,“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寄蕲簟与蒲传正》),“君谈似落屑,我饮如弈棋”(《次韵钱穆父会饮》)等。#p#分页标题#e# 古代体育文学中,关于各种流行于世的体育运动都有着详细的记载和描述,除了上述的几种外,还包括射猎、举重、跑步以及游泳等,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三、体育文学中细节描写的价值 体育文学中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对当时的体育发展状况有着充分的了解,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如宋代潘阆的词《酒泉子》中,对钱塘观潮这一盛况有着这样的一个细节描写:“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充分了展示了弄潮儿面对着一丈来高汹涌而来的潮水,手执红旗,迎头而上,而不使旗湿的精彩画面,一个“向”字,巧妙地刻画了弄潮儿的从容勇敢的形象,读之,使人仿佛置身于当时惊心动魄的弄潮场面。 一些体育文学中,通过对环境的细节描写,来表达当时作者或清爽、或愉悦、或闲时的心情以及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和理念。如晋代张华的《游猎篇》开篇便道:“岁暮凝霜结,坚冰沍幽泉。厉风荡原隰,浮云蔽昊天。玄云晻合,素雪纷连翩。”可以说,充分反映了当时作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与观念。还有很多类似的文学作品,在对体育活动的细节描写中,蕴涵着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以及因地制宜等自然观念。 有的体育文学中,侧重对场地、比赛规则等细节方面的描写,读之,使当时体育活动穿越千年呈现于眼前,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史料参考价值。 如上文中提到的李尤的《鞠城铭》中对蹴鞠场地、规则、裁判等的细节描写。 还有文学作品通过对体育活动的细节描写,对作品人物的健康体魄和矫健身姿进行刻画和有意凸显。 如著名的《白马篇》中,曹植先对人物的身世、经历做了简要描述,紧接着,便写道:“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于是,一个身姿矫健的少年英雄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呈现于读者眼前,而这些都是通过作者对人物在骑射方面的细节描写所达到的效果。 还有的文学作品在体育活动的细节描写中蕴涵哲理,使人在感受当时的体育情境的同时,引人深思,增人神智。如众所周知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作者最后有着这样的一段描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深思,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那些勇于攀登、不畏路途险恶的人,才会成功抵达峰顶,一览众山小。 此外,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中,运用双关的表现手法对体育活动进行描写,使读者情不自禁地产生联想,这种情况尤以弈棋类体育文学为甚,表面上写的是关于博弈,但是却用军事术语进行描写,让人联想到战争博弈,有时也会使人产生有关人生哲理方面的联想和思考。如《弈旨》(班固)、《围棋赋》(马融)、《弹棋赋》(蔡邕)、《奕势》(应瑒)以及《打马赋》(李清照)等。 总之,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广泛地反映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以体育为题材的作品,在通过对体育活动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示了人类健康的体魄、愉悦的心情、开阔的思想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熠熠发光。
古代作品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一、李香君刚毅不屈 在明末动荡的社会中,个人的命运不能不受国家命运的支配。李香君虽然身在媚香楼,过着令自己烦恼不堪的妓女生活,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在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面前,她挺身而出,不惧个人生死,颇有男子汉的大烈风骨。当自己的丈夫侯方域因为权倾一方的阮大铖迫害而远避灾祸,李香君说:“(小旦)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生)说的有理。(愁介)只是燕尔新婚,如何舍得。(旦正色介)官人素以豪杰自命,为何学儿女子态。”在危难面前,侯方域迷恋婚后的甜蜜生活而不肯离去,李香君没有沉迷其中不能自省,而是审时度势,严肃清醒,短短的话语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刚毅勇敢的决心和性格。大丈夫不争一时之得失,而是“放眼量风物长”,告诉侯方域来日方长,不可贪恋新婚而丧失与权贵作斗争的时间和机会,为的是侯方域的前途。 当侯方域走后,她守节自重,面对丁继之、卞玉京等人的提亲要求,言辞决绝:“奴家已嫁侯郎,岂肯改志。”忠贞不移,掷地有声。当对方百般劝说,不肯善罢甘休,她直言相告:“可知定情诗红丝拴紧,抵过他万两雪花银。”一颗刚毅之心即使任何富贵权势都不能使之变色。当他们百般威胁,李香君不改其志:“尽你吓唬,奴的主意已定了。”在威胁面前,杨龙友有些软弱,李香君表示:“案齐眉,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宫纱扇现有诗题,万种恩情,一夜夫妻”“(旦)呸!我立志守节,岂在温饱。忍寒飢,决不下这翠楼梯。”义正词严,凛然有声。“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铮铮誓言仿佛利剑,直刺对手心胸。 一计不成,杨龙友和李贞丽马上露出了人性当中最丑陋的一面,想强行逼迫李香君成亲,于是,杨龙友没有了读书人应该有的斯文知礼,而是狰狞残酷,他要抱李香君下楼,在生死存亡的那一瞬间,李香君奋死抵抗,拿出侯方域送给自己的定情之物诗扇当做“防身的利剑”,为了不负誓言,倒地撞头,誓死不从,表现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毅坚贞性格。 二、李香君忠君爱国 当阮大铖为了自己的地位,以重金收买促成侯方域的婚事,侯方域在权贵面前,政治节操如墙上的风草,来回摇摆,丧失了文人应该有的气节与胆魄。当阮大铖送来“却奁”,侯方域在阮大铖、杨龙友巧如簧舌的鼓噪下,言语失衡:“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同相见,即为分解。”李香君则一阵见血,直言相告:“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处也?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第七出却奁)一番犀利的话语,让李香君是非分明、大义凛然之性格跃然纸上。她无私无畏,果敢坚毅,她知晓阮大铖投靠阉党,为非作歹的罪行,通过一番表白,使侯方域与之划清界限,不与之同流合污,目的是通过保全侯方域的政治名声,而为自己和同道者反抗黑暗势力保全一些力量。这种忠君爱国的性格是李香君性格当中最重要的组成。当侯方域远离自己,远走避祸,她虽内心不舍,伤心难过,但为了国家和黎明百姓,她愿意以自己的柔弱之躯扛起生活的重压,此时,她五味具杂,言辞真情:“欢娱事,欢娱事,两心自忖;生离苦,生离苦,且将恨忍,结成眉峰一寸。”虽然新婚燕尔,但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她没有在贪恋与迷失中不能自拔,而是劝说丈夫离开自己。 面对投靠阉党的阮大铖的拉拢和迫害,她将自己的命运紧紧与侯方域,与复社相系,与黑暗势力展开了一场毫不妥协的斗争。综上所述,李香君虽然身为一位青楼女子,但是,在那种严酷黑暗的社会当中,有着清醒的头脑,不与之同流合污,远远胜于那些青楼之女。她忠于爱情,为了爱情,勇敢站出来,与邪恶势力战斗到底,毫不屈服。在大是大非、关系国家命运的事业上,她头脑清醒,不为所动,像一束亭亭玉立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她的思想行为光彩照人,熠熠生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一朵靓丽的花朵。 作者:岳振清 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洼子店中学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一、处理好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材主要分为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两大部分,历史跨度大、作家作品多、内容纷繁复杂。教师应遵从文学的本质,以史为纲,以作品为根本,处理好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去体验古代作家们的丰富情感,自觉地与其进行个人思想碰撞,培养健康的人格。
(一)以史为纲,注重文学史的整体性、发展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中国整个历史时期中的文学状况。这就要求我们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文学的演变,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学习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专题,以中国古代爱情主题短篇小说为例,其发展分为几个阶段,从六朝志怪小说到唐传奇、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再到《聊斋志异》,基本按照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路线,引导学生对于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加以阅读分析,就不难理清文体发展的脉络以及古代作家进步的理想。
(二)精选作品,要求学生精读、吟诵
对于如何选择作品,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要有当代意识,精选那些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名篇名著进行重点讲述。如在讲授《诗经》时,重点选取其中的《关雎》、《静女》、《蒹葭》、《氓》等作品,体会古人对于爱情的执著与无奈。讲先秦历史散文时,重点讲《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体会烛之武外交辞令和爱国心。讲先秦诸子散文,重点讲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对当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影响。对于一些篇幅很长的作品,可以选取其中的片断进行重点讲述。古典诗词具有音乐美、情感美,吟诵诗词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以情绪感染,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学生在反复体味、吟诵中,作品融为自己思想情感中,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的对接
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综述
一、古代文学作品的经、史、子、集四部
1、经部
比如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在其表象特征上尽量委婉含蓄,在意境的追求上,则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还追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均体现出了其思想上的折中与中行,也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因此,对于古代先秦时期儒学思想以及宋明时期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的范畴以及审美观念。同样的,儒家思想对于刘勰《文心雕龙》一书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其构成了该书最核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文心雕龙•序志》中就已经写到,“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是作者进行创作的基本方法。这充分地说明了刘勰对于儒家思想的认同及推崇。因此,只有对儒家经典的主要思想及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掌握,才能充分地体会到《文心雕龙》这本文学理论著作中的主要思想,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进一步的发展。
2、史部
史部主要收录的是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杂史类、别史类、时令类、职官类、地理类等十五类。在此部分,《史记》是不可不读的。《史记》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或是“太史公传”,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同时记录了各大家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也就是所谓的“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在《史记》中,我们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大江东去楚王流芳”的项羽、“文武双全英风伟概”的蔺相如、“戎马一生终难封侯”的李广李将军、“旷世奇才悲凉收场”的淮阴侯韩信等诸多英雄人物。我们均深刻地感受到其浓郁的悲壮色彩,画面宏廓,意蕴深远,悲剧气氛浓烈且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我们在对其中的主要人物有了通彻的了解之余,也为司马迁的个人经历感慨万千。除了认识伟大的人物,我们还可以从中全面地认识一些成语或是名言警句。比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等等。《史记》不仅开辟了通史体裁,建立了史学的独立地位,更对古代的小说、戏曲、传纪、散文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比如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传》便是取材于《史记》,《赵氏孤儿》《霸王别姬》同样也是取材于《史记》,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说过“读史可以明智”。毋庸置疑,《史记》对于人们进行国学研究,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子部
子部收录的主要是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类书。包括有儒家类、兵家类、道家类、释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学类、杂家类等十四类。对于古代文学思想的研究,首先是从体验文学作品开始。体验文学作品,除了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外,还需要具备超群的审美能力。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深入作品之中,才能捕捉作者的内心感受,才能从作品中取得共鸣。从而在情感上受到感动,在感动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再通过透彻的理解进行评价,进而得出作品中所蕴含的主要思想与情感价值。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以儒家和道家为例进行解析。在子部这一部分中,儒家崇尚的是“礼乐”和“仁义”,提倡的是“中庸”和“忠恕”。而道家推崇的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老子与庄子是该思想的主要代表。其中特别是以《庄子》一书为代表的著作充分反映了其主要思想及倡导的理论。《庄子》一书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这一书中,其内容大量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生动传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艺概•文概》中曾说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可见庄周已经将文学语言发展到一种非常高深玄远的境界,对之后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庄子》一书,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哲学上同样成绩显著。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与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并称为“老庄哲学”。在其思想中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同时又是相对的。“道”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范畴,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主要观念。庄子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生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倡导要顺应天道,摒弃人为。在其《齐物论》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其主观思想便是按时顺命、逍遥自得。没有充分地了解庄子的主要哲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就无法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及其精神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也就无法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古代文学芭蕉题材象征
一、芭蕉题材和意象创作的发生、发展
芭蕉的开发利用可以追溯到汉代。《三辅黄图》记载芭蕉在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园林种植:“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蕉十二本……”[1]汉末芭蕉食用价值也得到开发,《三国志•吴书•士燮传》:“燮每遣使诣权,致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2]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早期的佛经常用芭蕉阐释佛教教义,比喻空、不实等意义。此时佛经一般都是直译,将印度等地佛经中芭蕉的意义直接移植过来,成为芭蕉文化内涵重要的源头之一。以上文献记载都不是文学描写。任何事物都是由实用或宗教走向审美,芭蕉也是如此,这一阶段可以称作芭蕉的前文学时期。芭蕉在东晋才成为文学题材和意象。东晋卞承之(?—407)《甘蕉赞》是芭蕉题材作品的发轫之作,“扶疏似树,质则非木。厥实惟甘,味之无足。高舒垂荫,异秀延瞩。”全面描画芭蕉的形状、枝叶、果实,展现了芭蕉浓绿潇洒之态。此后有谢灵运《维摩诘经十譬八赞•芭蕉》、沈约《修竹弹甘蕉文》和《咏甘蕉诗》、徐?《冬蕉卷心赋》,另外还有13篇作品运用芭蕉意象,基本上遍及诗文赋各种文学样式。《文心雕龙•物色》云:“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研草木之中。”又曰:“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3]此一阶段的芭蕉题材创作基本是处于写物图貌,追求形似的层面。唐五代时期是芭蕉题材创作的发展期。由于唐代文学的繁盛,以及写景、咏物题材的兴起,芭蕉题材和意象的数量都明显比六朝时期有所增加。唐诗中芭蕉题材诗歌(含红蕉)共有17首,诗文中含有芭蕉的128首;全唐五代词中芭蕉题材词1首,文中有芭蕉意象的9首;芭蕉题材赋1篇,另外有13篇文提到芭蕉。唐五代芭蕉题材和意象的文学作品共有168篇,前代的总数量只有18篇,只占唐五代的10•7%。初盛唐时期只有沈?期、骆宾王、张说,岑参等少数几人的诗作中有芭蕉意象的出现,没有专题吟咏之作。中唐之后,白居易、柳宗元、姚合、李绅、钱起、杜牧、韩?等18位文学名家都有专咏芭蕉的诗赋创作,运用芭蕉意象的诗词文则更加普遍。值得一提的是,中唐之后,具有丰富情韵的“雨打芭蕉”意象出现,成为文人喜爱表现的对象,相关作品有26篇。杜牧《芭蕉》:“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的故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这是第一首以“雨打芭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夜雨芭蕉”激起诗人辗转反侧的客子之思,情景交融,极富神韵。另外“芭蕉喻空”、“蕉叶题诗”、“未展芭蕉”等景象也多有表现,为后世的创作奠定基础。
宋金时期是芭蕉题材创作的高峰期。宋诗题目中含有“蕉”字(排除地名、物名,下同)的共94首,篇中含有“蕉”字的共616首,以芭蕉为题材和主要意象的共有112首。宋词中含有“蕉”字的共117首,其中以芭蕉作为题材和主要意象的4首。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比前代有明显的增加。宋代文人生活比较安逸,多爱营造宅院,栽种花草,宋人有多首以种蕉为题材的诗作,如苏辙《新种芭蕉》、张耒《种芭蕉》、孙观《入秋初种芭蕉》、李纲《从志宏求芭蕉》、曾几《种芭蕉》等。文人亲自栽种把玩的经历,使得对芭蕉的审美认识更加细腻、丰富、深入。杨万里是一位爱蕉之人,有四首专咏芭蕉之作,另外有十首诗歌写到芭蕉,其《芭蕉雨》描摹“雨打芭蕉”声音的高低起伏,体悟其音乐之美。另外,其“芭蕉分绿上窗纱”(《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更是神来之笔,情趣盎然,可谓“极有思致”[4]。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遗貌取神,重在神韵,芭蕉承载着词人国破家亡后的无限哀痛,凄婉感人。宋学兴盛,芭蕉获得了“比德”意义。北宋张载《芭蕉》:“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诗中用“新枝”、“新心”比喻“新德”、“新知”,“借物形容人心生生之理无穷”[5],“观物性之生生不穷以明义理之源源无尽”[6],体现了理学家德智并进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宋人还多用芭蕉象征赤子之心和超拔人格,宋韦骧有三首咏芭蕉的诗盛赞芭蕉的“品格”,如《自宝丰镇移红蕉于永阳后圃》:“为爱红蕉品格殊,移根千里涉崎岖。不知今岁秋阳里,能有丹心似旧无。”诗中将芭蕉人格化,赞扬其“品格殊”,“移根”千里之外仍然期待其“丹心”似旧。元明清时期芭蕉题材的创作基本延续宋金时期的情况。这一时期,南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芭蕉在园林中的运用更加普及,芭蕉题材和意象文学作品也为数不少。明清时期涌现了较多的题咏《芭蕉图》、《蕉石图》、《芭蕉仕女图》、《蕉荫图》等绘画的诗歌,题画诗的增加丰富了芭蕉题材和意象的创作。另外,随着俗文学的兴盛,芭蕉在戏剧、小说中大量出现,对场景营造、人物刻画、情节推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有意味形式”的意象符号。《红楼梦》中多处写到芭蕉,如“怡红院”中和海棠对植的芭蕉,探春自号“蕉下客”。这些芭蕉不但是重要的景物描写,而且还暗示着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戏剧中也出现了以《秋夜芭蕉雨》、《蕉帕记》为题的创作。
纵观古代文学创作,芭蕉作为意象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作为题材的意义。芭蕉的专题创作相对贫乏,名家名作不多,而“雨打芭蕉”、“蕉叶题诗”、“蕉叶覆鹿”等景象都是文人乐于吟咏和使用的意象,多有名篇名句,从而奠定了芭蕉意象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芭蕉意象在整个植物意象群中,居于二三流的位置,无法和梅竹兰菊等平分秋色,这和其分布区域、实用价值等具有一定的关系。芭蕉是热带植物,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长江以北栽培就难以成活。芭蕉属于草本植物,可食用和可用来纺织的品种都是生长在热带地区。我国古代以北方为文化中心,因此,芭蕉分布区域的局限性影响了人们与芭蕉的接触。东晋“永嘉南渡”之后,芭蕉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成为文人乐于观赏和表现的对象。此后,随着南方经济文化的兴盛,芭蕉也获得更多文学表现的机遇,尤其是中唐之后,芭蕉已经广为人们所熟悉,成为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之一。#p#分页标题#e#
二、芭蕉的美感
尽管相关创作起步较迟,但千百年来还是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作品,表达了人们对芭蕉形象的深切认识和美好感受,体现出丰富的观赏经验和审美情趣。下面分别从芭蕉的叶、花、姿态等方面的美感以及整体显现的独特风韵加以论述。
(一)蕉叶美
微信与古代文学传播及创作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能够借助手机实现沟通、阅读、信息接收和文件传输等多种操作,在这种背景下,微信的出现和普及,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本文以古代文学在微信平台的传播和创造现状为切入口,具体探讨了微信时代人们利用微信传播和创作古代文学时面临的问题,以及微信平台为古代文学传播、创作提供的有利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符合文化创作和传播规律的微信运营方式。
关键词:微信;古代文学;传播;创作
目前,微信作为一款最受欢迎的手机应用软件,几乎成为手机必装常用软件,受众市场广泛,用户人数众多,传播效果惊人。据调查,除了即时交流之外,微信最受欢迎的功能是朋友圈和公众号功能,这两项功能使微信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催生了很多新鲜的“微信文学”,并为这种“微信文学”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但由于微信平台创作门槛低、微信用户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微信文学”带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
一、人们利用微信传播和创作古代文学时面临的问题
(一)传播和创作受应用限制
人们利用微信进行古代文学创作和传播,主要借助微信平台的三项功能:朋友圈、微信群和公众号(订阅号)。由于微信软件的设计初衷是互动交流,因此决定了其传播方式的私密性,虽然以上三种传播手段已经由“点到点”的传播扩展到“点对面”的传播,但微信用户对于古代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仍旧受到一定的平台限制。
1.朋友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