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古代汉语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古代汉语论文

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

第一篇: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体会

1引言

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技术课程,高校中开设的电气类和自动化类等专业都要学习电子技术这门课,作为一门基础性基础课程,其教学要适应就业方向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电子技术这门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2改革教学模式

第一,以学生为出发点。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活动时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子技术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技术,且在我们生活的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探究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实践活动环节,给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完成设计任务。第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电子课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除了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以外,还可以帮助小组其他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从他人身上学到一些优点;此外,还掌握了电子技术设计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去查阅和收集资料,选择要用的仪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认识到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在合作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是非常为有利的。

3改革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选用生活中的工程实例作为教学素材。教师在开展课题设计或探讨活动时,应该选取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例,选取的素材要有研究的空间,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虽然,每一学科的教学和发展都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教学的内容也不是说变就变的,但是教师要学会灵活的变通。当前社会的科学和技术正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更快,如果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教学必然会滞后性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深度地挖掘教材内容,并将一些新技术和新知识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实践研究活动掌握更先进的电子技术,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电子技术人才。

阅读全文

我国课程教学改革实践(10篇)

第一篇:电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摘要:

电机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电气设备,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各个方面。《电机技术》这门课要学习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电机的使用方法。传统的《电机技术》课程教学方法重理论而轻实践,所以需要在《电机技术》的教学中改革。作者通过多年讲授《电机技术》课程进行的教学实践改革探索,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设计等方面详细地进行阐述,总结出一套切实遵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到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电机技术》教学改革;现场教学;实践操作训练

《电机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变压器、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直流电机四个部分,重点要学习四种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运行原理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通过学习要学会所学的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然后在知原理、懂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学习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为学生将来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笔者变传统的重理论教学为开展现场教学,结合工程实际,对照实物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实物进行动手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几年的教改做法进行总结,以便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突出工学结合的思想。

阅读全文

古代文学教育革新思路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

阅读全文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首先,古代文学课程是一种传统的课程,相关教材种类繁多。但任何一套教材的内容,都与编者的学术视野有关,不同的编者对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看法也有不同。所以,选择一种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还必须参考其他教材。另外,任何教材的编写,在时间上通常都比较靠前,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可能收入教材之中。所以,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主动搜集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其灌注到教学之中。实际上,要真正将古代文学课程教得有自己的特色,在内容上还少不了教师自己的研究心得。对教材上或其他成果的内容的讲授,离不开教师的辨析,尤其是教材上有表达错误的地方,教师还必须进行内容纠偏,并提供相关论据材料。比如当下多数高校选作教材的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述及元杂剧《东堂老》时有这样的文字:中国传统观念,向来重农抑商,……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便是总把商人作为讥讽和鞭挞的对象。……而秦简夫的《东堂老》第一次正面塑造了李实这样一个见财不昧、有情义、重言诺、诚恳可信的商人形象。从这段文字内容看,编者实际上认为在《东堂老》之前的中国文学中,是没有商人正面形象的。这种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不要说远在汉代司马迁《史记》中,就有“富好行其德”的商人范蠡形象,就在元代之前的南宋,洪迈小说集《夷坚志》中就有不少品格高尚的商人形象,如《荆山邸客》中的韩洙、《画眉山土地》中的杨文昌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管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被多数高校选为教材,像以上所举的纰缪之处也在所难免。针对所选教材内容的不足,教师必须借鉴其他多种教材,搜罗相关知识的论文论著成果,包括自己的研究心得,一并提供给学生。其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虽然以古代文学史教学为主,但不能局限于此,还应当与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的部分内容整合起来。没有大量作品作支撑的文学史教学,往往容易陷入空洞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不明所以,容易感觉枯燥而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有时还必须结合古代汉语知识具体分析文学作品的构成,否则难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往往闹出笑话。实际上,只有作品决定了作家本身的价值,而非后世某人或某群人的评判;也只有作品所具有的感人力量,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古代文学史完全可以看成是古代文学作品形态流变史,抓住古代文学作品,才能统合古代汉语、文学评论等知识。所以,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文学作品选,是极为重要的。笔者曾经加入过网络诗歌群,看到一些自称是中文系毕业的群友,写作出的“律诗”竟然不讲平仄,不讲押韵,也不讲对仗,不过是七言八句而已;同样,写作出的“词”也只是按某一词牌的句数和字数填写,根本不考虑平仄、押韵与对仗等要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可笑现象,与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失误是有极大关系的。在当下的中文系课程教学中,关于律诗与词的格律知识,属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但显然诗词是文学,硬是将律诗与词的格律知识,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中剔出,容易导致学生顾此失彼,将本应综合一体的知识断为两截。这样的安排,也就难怪中文系培养出的学生在写作古诗词时闹出笑话了。鉴于当下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内容上的偏颇,笔者认为,将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选与古代汉语部分内容重新整合,教师授课时也时常加入自己的研究心得,打破教条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大胆主动地学习乃至研究古代文学,对于提高中文系学生的古代文学修养,应是必需而切实有效的作法。

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便是教学方法了。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但目前许多学校为节省开支或过多开设选修课,压缩了古代文学课程的学时,这样,教师们按教材逐章讲授都讲不完,更不要说再根据不同线索进行串讲来组织复习了。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因课时减少的缘故,显得无法适应。但是,多数教师仍不放弃传统的按部就班的讲授方式,往往是讲到哪儿就算到哪儿,没讲完的就让学生自习。这种态度相当消极,学生多数都表示不满。为适应学校缩减课时的变革,承担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当配合当前市场要求,将古代文学的教学往实用化方向引导,主动改变教学方法,使得校方、学生与市场都能满意。在更少的学时内教完课程,最方便可行的莫过于直接采用串讲的方法。然而,学生对基本内容都不够了解,采用这种办法授课,没有基础的学生一定会如坠五里云中,晕头转向。或许有人说,让学生提前预习,用串讲法就没有问题,可现实是学校开设了更多的课程,学生课下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用来预习每门功课的。所以,用串讲法的同时,还必须对代表性作品作深入剖析,即与精讲作品法结合起来。比如说,以文体为线索来串讲,当讲到宋词时,可选柳永、欧阳修、晏几道、苏轼、秦观、黄庭坚、周帮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张炎等“本色”的代表作品进行比照式串讲,从而厘清宋代“本色”词发展的脉络;还可选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晁补之、贺铸、王安中、朱敦儒、张孝祥、陆游、辛弃疾、刘克庄、蒋捷、陈子龙等“诗文化”的代表作品进行比照式串讲,从而厘清宋代“非本色”词发展的脉络。教师在分析具体作品之前,对篇幅较短便于诵读的诗词,可以让学生当堂集体诵读一遍,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对篇幅较长的小说、戏曲,则可提前指定有代表性的篇目让学生课后阅读,待上课时让一名学生简述故事情节,这同样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并对教师分析具体的作品产生兴趣。在教师分析若干类型的作品之后,也可尝试让学生当堂分析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感悟或分析的能力。当然,若要使学生通过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获得更大的收获,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古代文学作品内容“对话”,让学生在一个学期内交上几篇模拟古人作品的作业,以增强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过,在初学阶段要求每位同学都去模拟古人写作,或许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可以作为加平时分的条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提交古体习作。另外,在抒情性较强的文体教学过程中,可尝试让学生进行作品朗诵;在故事性较强的文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课下将故事进行改编,或者以小组方式分角色表演。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多方面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同时增强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总之,通过以古典文学作品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在有实感的前提下认识古代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真正使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适应市场化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中文系学生才不至于只会空谈文学发展的规律,拿古代作家的辉煌成就来吹牛,而是以自己实际提高了的思想情操与语言文字表达水平,来为市场服务。而上文提到的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写作律诗与词不顾平仄、押韵、对仗之类的笑话,也可声销迹灭。

总之,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离不开教学内容的整合。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搞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不仅涉及到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职业精神,也涉及到教师各人的专长,还涉及到学校领导对教学力量的分配与组合。比如说,如果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师们分别在某一文体研究方面有所专长,则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不一定要按时代分段来进行,中文系领导可以重新安排每位教师专门从事一种文体教学,而学校教务部门也应给予认可,不可以将实际效果更好的教学模式视为异端而加以干涉或惩罚。

作者:昌庆志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阅读全文

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的互为关照

摘要: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心态特征,包括思维模式,意识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等。在现在已知的语言体系中,汉语具有独特的,且与其他民族语言所难以理解的面貌,这同汉民族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本论文以汉语语法为视角,浅析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间血肉交融的关系。

关键词:汉语语法;民族文化

一种民族的思想意识在确立的过程中,必然的会决定并伴随形成独特的感受把握客观现实的认知方式,它是长期积累,多方面实践培植起来的民族心智方法论。作为汉民族文化中流砥柱的儒家思想,它时时刻刻影响着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意识形式。在儒家文化的关照下,传统的中国人更加注重对自身的一种探索,这是一种内敛的思维方式,孔老夫子就曾说他要多次反省自身。这同西方文化中追求外向,追求从众多具象中剥离抽象真理是不同的。如果说西方人是注重理性分析,严密逻辑的话,那么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明显就更感性了。而这两者的截然不同势必决定了两种文化之下的语言也是大相径庭的。

一、重意轻言与非形态

与西方民族语言相比较,汉语是非常典型的非形态语言。汉语音节一般组成为声韵两分,形成表意语素,这与西方语言以多音节词为基本单位的情况是大为不同的。所以汉语词的音节特征决定了汉语言不能像西方语言那样进行自由的形态变化。这是从语言本身来看,汉语的基本特征,如果结合民族文化来看,就更能理解汉语中的重意轻言。由于汉语没有词类的显性标志,在思想认识方法上没有建立借助语形深入分析的意识观念,故我们汉民族没有在早期便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语法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汉民族注重悟性思维而不注重对思维对象进行抽象的分析推理。为了表达的言简意赅,往往用事物性状和征喻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体验。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一贯贬低语言作用的同时,他们的语言作品却呈现出严谨的组织规则与惊人的表现力。所以,不难看出,传统中国人更多的注意的是意蕴意象,内心的感受,而不热衷于对物质世界进行精密科学的描述。他们在利用语言,但在思想上却不愿为其所囿,于是总是在做着超形质重精神的努力。因此汉语不必象西方语言那洋有严格的性、数、格的形态变化,而注重意合法,力求简约,所以汉语多省略句,多跳跃式结构,多不完整句,词类则不太稳定,多活用兼类。正是因为汉语言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进行汉语教学的时候,或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要结合汉语的重内在意蕴与意象的特点。例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之八)如果按照正常的语法顺序的话,这句诗歌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但是诗人的诗意却是回忆长安美好的景物(香稻和碧梧树等),诗人首先想到的是香稻和碧梧,所以才把它们放在句首。如果改成正常语序,就会失去原诗的美好境界和韵味。

二、重简轻繁与非逻辑化

汉语句法组织结构有着鲜明的简易性的特色,很自然,这种特色也是与汉民族文化中重实用的传统思维模式有关。从古代汉语,到近代汉语,再到如今的现代汉语,随着单音节词向着双音节词的转变,行文上看似有所增繁,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词汇系统上,其内在的句法简约特征实际上是没有改变的。即在繁复的语意信息中选取最核心的有限词语在表述中予以凸显,这就是吕叔湘所说的“占据一点,控制一片。”该段文字多为动词性词语的组合,于汉语记叙性语句是有着典型意义的。词语短小,文字极简,意义间跨度大。这都是在汉语中才会出现的现象。汉民族文化中的务实性,简易性的特征给汉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是汉语少了一些赘疣性的条件规定附加,词语凭意会便可以随意组合,于整体语意表达更加富有弹性与张力。另一方面呢,由于句法过于灵活,词语组合太过粗疏,相应的会使语意不够严谨。综合起来看,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就是重整体综合,轻细节分析。这是一个几千年来习惯定型了的思路框架。它在思维与语言这种统一体中呈现表里状态或明显或隐晦地存在反应着,并以强大的力量制衡着我们民族认识、反映事物的方式。汉语作为一种有着厚重文化积累的民族思维形态,不断表现出它的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语言时,既要有一定的创新和规范,也要兼顾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也体现着我们语言本身有着强大适应性与应变力。

阅读全文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探索

摘要:

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科,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学学语文时,也会有所涉猎。目前,有很多大学生认为古代文学是一门陈旧的学科,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无用”之学,如果教学方法得当,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古代文学课程将成为一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学科。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新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其课程内容丰富而又博大精深。有体现民族精神的上古神话、有字字珠玑的诗词歌赋、有引人入胜的四大名著、有代代相传的爱国精神,可以说,古代文学是一门包罗万象、意蕴深厚的学科。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优势非常明显,其地位也不可替代。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一部分学生在没有接触古代文学时内心非常抵触和排斥,排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高中语文的后遗症,为应付高考,很多同学不得不背诵大量的名篇名句,这使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一些古诗文的时候,他们没有多大的兴趣,更多的是对来自背诵的恐惧;(2)古文基础差,很多高校配备繁体字版的作品选,学生看不懂或是看着吃力;(3)有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除了“之乎者也”没有别的内容,都是陈旧观点,是对未来就业没有帮助的无用之学。因此,当下的古代文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

一、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采取的新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训练。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又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使学生夯实这一基础学科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非常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更加合理,针对以上内容提出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创新。

阅读全文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究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的重要领地,在一流课程建设的重大战略契机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尤其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将健全学生人格与教授专业知识相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将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先进理论相结合,将文学本位与地域文化、学校特色相结合,是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有效途径,对深化教学改革内涵、建设一流课程意义重大。

关键词:一流课程建设;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路径

一流课程建设是当下高校教学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大战略契机。2017年8月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决策,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教育部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一流课程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其中,教学内容改革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与核心,是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改革的基石。以下从立德树人、沟通古今、融汇中西、体用结合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路径创新。

一.强化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与教授专业知识相结合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多侧重文学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与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特别多、教学课时比较少有关。古代文学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辽宋金元文学、明清文学,部分高校还会将近代文学纳入其中,可见,古代文学包含了自上古至近代两千多年的历史,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文学本身而言,囊括了众多的文学作家、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化思潮等。显而易见,古代文学的课程内容具有历时悠长、涉猎广泛、内容繁多、文义多元等特点。因此,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往往以知识讲授为主,而减少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析,从而忽视了古代文学作品蕴含的文化精神,以及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与培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仅就《论语》而论,即蕴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入则孝,出则弟”的孝道规范,“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坚毅果敢,以及“学而优则仕”的兼济情怀等文化精神,另有君子品格、学习方法等不必赘述。更遑论先秦诸子、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瀚如烟海的文学经典。这些文化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格精神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是立德树人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一把钥匙。因此,在一流课程建设的战略契机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思政。具体来说,既要饱满地完成专业知识的讲授,又要深刻挖掘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时刻以树立学生美好品德、健全学生人格精神为教育目标,并体现在教学实践之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教学目的。

二.注重古为今用,将古代经

典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距今时日久远,与当今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譬如就语言的读法来说,古代汉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等四声,而如今普通话中已无入声字,而且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古代汉语中的平声、上声、去声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文字理解上的障碍。再如,古代文学中的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玄言诗、盛唐气象、古文运动等文学风格或文学现象,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文化思潮等密不可分,解读古代文学需要知人论世,文化语境的不同又加深了对古代文学理解的难度。又如,律诗和词的创作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讲究平仄格律和对仗押韵,这在今天已经很少被创作。另外,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更加剧了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脱离。因而,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古代文学式堆里的“死”学问,不具有时效性和实用价值,从而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古代文学经典也成为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案头作品。鉴于此,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亟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具体来说,应增强现代教学意识,第一,吸收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更新教案与课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用新方法、新材料来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常学常新的学习态度和用现代意识、现代材料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第二,强化实践教学,挖掘古代文学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契合点,用现代方式解读和演绎古代文学,使古代文学“活起来”,以最终达到古为今用、沟通古今的教典时,除了传统的阅读欣赏、评论鉴赏之外,还可以强化视听体验、经典再创作体验。比如,观看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进行比较研究。再如,化用诗词进行现代广告语的编写,对古代戏剧作品进行改编、续写等剧本创作,拍摄抖音等微视频演绎古代文学经典等。总之,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力求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结合,赋予古代文学新的视野与功能,使学生置身古代文学的情境之中,感受古代文学的时代魅力与现代价值。

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探究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教师讲授为主体的传统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混合教学模式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稳步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突出智慧教育,注重过程性考核,紧紧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其内容上起先秦下至近代,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历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古代文学跨越时间长,涉猎面广,容易导致知识点分散,学生把握起来难度较大。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传统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足,师生互动有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无法平衡课程建设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因此,必须有效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根据教育部建设“新文科”计划,以“融合式教育”思想为导向,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学习过程,最终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立体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化,从而形成符合“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的混合式课程,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打下厚重的传统文化功底,同时具备创新创意思维,实现高阶思维能力。

一、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

1.课程群建设。从学生实际出发,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横向上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文论、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要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群体系。程千帆先生曾说:“要学好文学,一方面要注重文学理论,一方面要注重材料。文艺学能使我们看问题看得很深,文献学能使我们看问题很具体、很扎实。”中国古典文献学为中国古代文学提供文本支持,是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是古代文学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此外,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还包括版本研究、目录研究、校勘研究及作家生平和作品年代的考证等,这些都以文献学为支撑。古代文论为古代文学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古代文学离不开古代文论对作品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古代汉语中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识为正确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扫清障碍。中国文化概要课程的内容与古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个朝代的文化背景是各阶段的文学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土壤,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在纵向上,在古代文学课程结束后设置相应选修课。坚持以作品为中心,以叙事、抒情为线索,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方向的选修课包括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等;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研究方向的选修课包括《诗经》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等。各门课程相互联系,彼此呼应,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1]

2.构建树状教学流程,优化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构建树状教学流程。树状教学流程的最下端由基础知识层面、知识扩展层面、问题综述层面组成;中间部分由问题研讨层面和理论视角层面组成;最上端由综合创新层面组成。首先从抓基础知识入手,扩展知识层面,培养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的综述能力,进而开展专题研讨,通过深刻的理论分析达到综合创新的目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教学内容。首先,精选教材内容,重点介绍文学史各个时期的经典名家、名作,重点介绍各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其次,以文本为中心,紧紧围绕文学创作来阐释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于文学史知识的碎片化解读难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因此要突破过去那种按照时代顺序将一个个作家、作品简单排列在一起的模式,换之以纵观审通变,以横观较短长,按照历史的脉络如彩线串珠般将文学作品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能够针对所学的内容画出思维导图,从而搭建起课程本身的知识框架。再次,注重训练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解读。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启发式教学。如涉及唐传奇中侠义题材的小说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将唐传奇中的侠客和《史记·游侠列传》及后世金庸小说中的侠客做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唐传奇中侠客的突出特点,进而分析其独特的社会背景,挖掘其内在的深层文化;讲《水浒传》的时候,引导学生分析《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概括作者的女性观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在讲《西游记》的时候,引导学生分析《西游记》和明代心学之间的关系,探讨《西游记》深刻的哲学意蕴。加强学生多角度评价作家、作品的训练,突破单一的固定标准化答案的模式,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以情境为基点,以交互方式开展教学,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构造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所包含的美学、艺术、情感产生共鸣及思考。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始终伴随作者强烈的情感活动,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方式,使之与课程内容完美契合,将画面、声音和影像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趣味性。如在讲解《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经典戏剧时,可以适当插入视频、音频,通过欣赏优美的昆曲,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了解了戏曲的艺术形式,同时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最后,加强课程思政的渗透,在具体知识的讲解中融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精神核心,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文化品格。[2]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教”向“学”转变,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加强课内外实训,通过写读书笔记、热点综述、学科论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创新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解决作品难、费时间、不好理解的问题;加强学生互动,消除“一言堂”的弊端,锻炼学生思维及表达能力;增加案例教学,避免平铺直叙。根据不同内容分别采用讲授、讨论、任务驱动及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方法,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对文学概况、文学思想、文学思潮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采用讲授法;对于诗词等短小作品的鉴赏分析采用讨论的方式;对于容易理解,不存在争议的内容,如作家生平与创作的关系等内容采用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明清文学部分的重要长篇小说的解读等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