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分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分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分析(3篇)

第一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思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但是在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管理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风险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风险点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的是由国家统一所有,政府部门分级来监管,单位占有及使用的管理体制,主要职责是替政府履行公共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拥有着很庞大的国有资产,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管理好这些资产,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严格履行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国有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尤其重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要求事业单位全面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从根本上摸清“家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一)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严格履行国有资产审批程序,将管理工作具体落实至各部门,甚至于个人,实行归口管理,合理的设置各岗位,并且具体的明确各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有利于各部门间的相互监督与牵制,使得国有资产从购置到处置,各部门与各管理人员都环环相扣,国有资产的具体情况清晰明了,切实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有利于反映国有资产的真实价值,能有效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同时做好资产信息系统的统计、登记、报告、分析、上报等工作,及时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基础数据,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三)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务人员要依据各个部门的资产使用需求情况做好资产的合理计划,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紧密联系,可促进资产合理配置,特别是对于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超标准配置的资产,保管部门可以依据各个部门的资产使用情况需求,合理调剂使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保证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改善社会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要,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几个关键点

(一)首先注重内部环境的建设,严格遵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同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适合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各业务部门也要有本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管理办法,并根据规定组织实施。做到有法可依,归口管理,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个人。(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国有资产的购置、验收入库、保管、维修等,国有资产的购置要注意选择供应商,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了解,避免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符合政府采购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购置,国有资产的验收与入库,要注意对资产的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保管人员要由专人负责,及时做好国有资产的日常维修维护工作等。加强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资产清查核实、严格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与统计报告,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制衡性等原则,切实做好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三)强化国有资产的相关手续报批程序,事业单位配置及处置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配置及处置规定限额以下的国有资产,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应严格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借事项,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事项时,要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四)对收入部分要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理,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及出租、出借等取得的收入,不得搞预算外资金,应纳入单位预算,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对于国有资产的处置收入,不得隐瞒、坐支、截留、挪用,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五)按照同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将资产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对于报废、处置等事项,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后进行处理,出具资产报表,对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全方位动态管理。(六)积极实施有效的手段,比如努力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共享机制,充分有效利用存量资产,特别是闲置的、运转低效的国有资产,能够使其充分发挥使用效率,做到物尽其用,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财政资金。(七)事业单位应随时接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有疑问要咨询,通过上级部门指导,可以规范本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有些事业单位内部基础环境薄弱,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认识不足,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不重视,管理比较松弛,职工对国有资产的认识淡薄,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没有达到最优,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甚至根本没有建立相关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而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管理机构,但管理人员责任感不强,管理意识淡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较低,各部门职能分工、职责不明确,形同虚设。(二)有的事业单位只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对于存货、固定资产、资产挂账等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存在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审批手续不完善等问题,更不用说监督职能了,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保管部门相互脱节,导致资产配置与使用不相符,有的部门资产长期闲置,有的部门资产不足申请配置,造成浪费,不能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利用率低。(三)目前有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应收款项”长期挂账,甚至长达十余年;有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从购置到处置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的帐务处理或者直接只计入“支出”,没有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不体现资产直接计入费用;有的事业单位“基建帐”游离于“大帐”之外或者只将工程款计入大帐“在建工程”,而“设备投资”“待摊费用”则不在大帐中登记等问题,使得国有资产的信息失真。(四)有些事业单位在做预算时,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相分离,预算管理工作仅仅依靠单位的财务人员来编制,而财务人员对各个部门的资产使用配置情况并不是全面清楚了解,可能造成有的部门资产重复配置、剩余浪费、资产使用率不高,有的部门资产紧张缺乏,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四、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内部环境建设,扎实资产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领导应对资产管理有充分认识,加强各业务部门及全体员工的意识,必要时成立资产管理小组及监督小组,负责对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对单位财务人员及具体保管部门要提高业务水平及道德素质,做好资产的记录,归档,切实做至账表、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二)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申请、定价机制、验收保管、采购退货等相关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三)严格国有资产审批手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督职能

事业单位应严格资产管理流程,特别对于采购业务,可根据自身特点及业务需求设置资产专门管理部门,并由专人统一对资产进行管理。设置资产采购流程图,首先由业务部门根据实际需求,履行采购申请手续,经有关领导批准,采购部门依据采购制度进行采购,由保管人员对采购物品进行清点核对,相关领导批准后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依据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经领导批准审核无误后进行付款,使用部门依据实际需求,提出领用申请,经批准后办理领用手续。各业务部门分工明确、落实到人。

(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要做好资产的使用登记工作,资产的来龙去脉要清晰,各部门提出的申请计划,对于确实需要进行配制的,根据部门实际真实情况进行购置,对资产的归属、使用情况、性能等应清楚标记,做好资产管理的后续工作,促进资产合理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应策略探究.《财经界:学术版》,2016(23)

[2]王艳秀,浅谈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会学习》,2016(18)

作者:曹海霞 单位:太原动物园

第二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地改进措施,以期为事业单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规模不断扩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与此同时,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办公设备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大幅攀升,固定资产构成日益复杂,固定资产总额更是占到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而探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观念不强

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单位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履职时往往不清楚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任期内往往沿用以前的做法,不单设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通常由办公室负责管理,并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职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至于领导本人更是忙于行政或外部事务,根本无暇顾及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离任时同样不清楚所在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与兼职管理人员工作绩效关联不大,加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兼职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是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的事,与己无关。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

正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规模较大的单位有相对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也存在许多漏洞。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根本没有,即使有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是多年前制定的,与当前的固定资产管理不相适应。对于许多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在执行时往往也很不到位,有的单位购置一些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被领导当作私有资产对待,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几年不盘点一次,有的需责任人承担责任的固定资产损毁并没有按照有关制度要求赔偿,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甚至固定资产流失情况频频出现。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账务处理不规范

财会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往往不受重视,单位在安排财会人员时,一般对其素质要求不高。许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虽然持有会计证,但会计科班出身的并不多,许多都是从其他部门半道转行过来,缺少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学历普遍不高,职称层次也偏低,而且事业单位普遍缺少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后续教育和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国家财经制度不熟悉,领悟不深刻,致使对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把握不准确,比如有些需要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业务,会计人员没有及时入账,甚至一直不进行账务处理;有些不需要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业务,会计人员反而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准确进行账务处理等。

(四)固定资产处置随意,流失严重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要求,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也大幅提升,各类设备淘汰速度加快。对于淘汰的旧设备,国家政策规定有明确的处置程序,但由于单位领导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对国家有关政策学习不够,对淘汰的旧设备未能按规定程序处置,往往不是丢在一边不加以管理,就是不经报批擅自对其进行违规处置。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由于采购固定资产用的是财政资金,因此无论是使用部门还是单位领导,在采购环节都积极争取。但采购到单位以后,对固定资产的后续维护维修往往不及时,使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提前报废,浪费国家财政资金。一些事业单位无视国家的法规法纪,擅自对固定资产进行出租、出借、转让等,甚至相关手续都没有办理,以致流出的固定资产无法按时收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在思想上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正确看待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重要价值。事业单位主要领导要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负起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要负分管责任,分管领导要切实指导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履行好管理职责。其次,要明确并考核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职责,并根据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奖惩。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国家法规政策及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其明确职责,并充分认识到履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的重要性。再次,要强化固定资产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对固定资产使用者要加大宣传,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责任意识,营造“爱护光荣、损坏可耻”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切实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优化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先行是关键。事业单位首先要认真梳理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不合时宜的制度要及时修订或废止。各事业单位要在主管单位指导下,根据“责、权、利”对等原则,结合对本单位固定资产清点核查情况,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购置、验收、领用、维护、调拨、处置、盘点等制度,使固定资产各个环节的管理有章可循,从而提升固定资产科学管理水平。

(三)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核算和日常监督

会计人员素质的欠缺,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效。固定资产核算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环节,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事业单位现有会计人员素质偏低这一状况,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他们的日常教育和培训,组织他们集中参加学习,并制定激励制度促使他们主动去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提升固定资产核算水平,夯实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而且能切实发挥会计核算中监督职能,及时发现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处置流程

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与会计核算系统紧密结合,通过规范的会计核算信息,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流转状态,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监管。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要统一管理,坚决杜绝不规范处置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学习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的有关法规政策,吃透相关精神。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在相关法规政策中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处置的纲领性文件,单位领导及管理部门必须吃透相关精神,才能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处置流程。其次,要认真梳理固定资产处置方式,针对不同处置方式,找出风险控制点和关键节点,进而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处置流程,达到规避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的。再次,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检查,对于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处置,任何个人都不允许擅自调整处置流程,鼓励全员监督,确保处置流程规范。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有效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翠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16,(12).

[2]马小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完善路径[J].财会学习,2016,(04)

作者:赵萍 单位:连云港市急救中心财务处

第三篇: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也越发壮大,一系列诸如增值、保值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问题也随之而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现的问题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事业单位应该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重视起来,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改善。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管理;核算

随着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中设备的数量、种类的急剧增加,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事业单位也需要增强关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其进行改革的重要部分,优化固定资产也是当前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其增值、保值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一、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管理及其核算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核算意识淡薄

很多的事业单位管理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并不是很注重。管理人员因为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调整单位员工职务时,通常也只是对接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对固定资产相关性的移交工作没有明确核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资料就很难保证其完整性。同时事业单位大多的财务工作人员会计基础比较差,工作处理不好很容易会在记录单位固定资产账目的时候出现错误,这样很容易会出现账目不符等一系列的情况,也就严重的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效果。很多的事业单位还在沿用旧的核算管理制度,其会计固定资产管理其核尚未健全,单位相关部门的职责未明确划分,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也尚未跟上,导致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工作繁杂混乱,如注重资产的购置却又疏忽对其管理,很难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性,也严重影响到单位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资料不够准确

有些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不清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具体的业务、性质、资金来源、用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相关部分的报账因为单位会计的职业素质不高,并不热悉单位内很多的会计核算业务,导致报账时需要填写关于资产的性质、开支渠道、资金来源往往不能准确的填写。以上提到的两个原因直接制约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不当的现象,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很多的固定资产出现会计信息的失真状况。

3.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时效差

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需报给财政部门进行审批,如车辆、房屋、土地等。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资产在一定的限额内可以由各厅局的本级报给本省的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审批,但是一旦超过规定的限额就要交由财政厅进行审批。而很多的财政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审批的工作时间实在是太长,效率也太低,单位很多时候上报专项资产处置后,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得到批复,时间久了,很多固定资产会存在丢失损毁等情况,也就造成了新的账实不符的现象。

4.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理不到位

长期以来,很多的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只是注重购置资产,却又疏忽对其的管理,单位的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长时间就会出现对账不到位的问题。也就是单位固定资产的账卡不符,或是有账无卡,或是有卡无账,有的是由于单位疏忽管理固定资产,长期没有对其进行清理盘点,或者是盘点的不够彻底,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物出现不符的问题,这就导致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清查时无从下手,资产管理从一开始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后期的清理核对工作量就会大很多,也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二、优化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的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遵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在单位固定资产的业务运作过程中,建立一套严格而行之有效的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明确财务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审核工作应该与资金的会计工作进行分离,以保证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平稳、安全地运行。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应该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建立好内部的相关业务规范。同时单位管理员也要注意建立好考评制度,在单位工作人员中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的人员管理,争取会计核算中心最大化的高效、准确的的工作服务。

2.加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的根本,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基础。为了事业单位能够有效地运用固定资产,各项工作能够按计划进行,单位要先让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运算过后,将其作为单位的各重大经营决策支持,防止固定资产受到损失。保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实际上也是保证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提高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是单位会计工作的两大重要工作,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是处理单位日常的会计业务,如记账、编制会计报表、汇报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则是通过单位财务会计的报表、账簿等相关数据,分析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而为单位的领导进行决策提供相关数据,方便单位领导者的实际管理。因此,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其提供的会计报表、账簿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进而影响到事业的相关决策。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财会人员的业务学习,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保驾护航。

4.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

事业单位要转变以前单位“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加强对单位固定资产的督查工作,加强工作人员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认知度,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只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将单位的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同时,要对工作岗位进行有效的配套管理,才能够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和长期化。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加强重视和管理。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该将单位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核算体系、资产管理系等紧密结合,强化管理,才能有效的避免单位管理固定资产出现问题,也才能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杜艳霞.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合并核算探析[J].中国市场,2016(34):76-76.

[2]马新敏.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对比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5):201-201.

[3]于凡.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究[J].中国经贸,2016(13):262-262.

[4]王晓雯.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5(8):272-272.

[5]阮媛.当前时期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5(9):176-177.

作者:孙宝涛 单位:沂南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