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简析(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事业单位也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新财务制度下,行政事业的资产管理方式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其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的要求,以提高国有资产得到使用效率。文章从新财务制度为背景,深入分析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式方法的有效策略,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策略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制度改革以后,事业单位原来的资产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其要求,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必须认清资产管理工作的不足,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不够重视资产管理
新财务制度下,某些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意识薄弱,其往往过于重视资金而忽视了资产,这种传统的资产管理观念引起很多问题。资产管理的职责分配不明确,分工也不明确,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事业单位一直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的财务制度,对于新购进的资产只进行简单的登记,没有继续跟进管理资产的使用情况。一些内部资产长期闲置,没有得到及时地管理与维护,导致资产的丢失和损坏,经常发生账账不符的现象,导致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不高。闲置资产不能合理分配到相应的部门,因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根据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形成了国家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用和使用的管理体制,这样的管理制度框架比较粗略。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管理的统计工作过于简单化,没有对提高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管理工作效率做出具体的规定,不能优化配置资源,形成资产的浪费。事业单位进行资产管理的意识薄弱,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出现挪用、私自占用国有资产现象的产生。因此,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三)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
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资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不足,无法满足新财务制度的高要求。财务资产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符合自己岗位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了解政府采购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更全面的知识,财务、资产管理人员必须全面发展,拥有广泛地知识,才能使购买、使用和处置资产的工作符合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程序。不同的资产管理工作有不同的科室分管,对其工作人员的培训也由不同的科室来开展,培训内容不够系统,资产管理人员掌握最先进得到资产管理办法缺乏及时性,更不用说运用了,这不利于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所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事业单位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资产、财务管理工作没能密切联系
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只是完成各自的工作,没有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比如,资产的使用情况没有及时地反馈给财务部门,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料和数据,财务部门也未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资产管理部门也不够重视资产的清查工作,对资产的盘查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导致财务报表对于反映单位资产的情况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在编制预算购置资产的时候,由于信息的不充分,经常会出现资产购置不合理的情况,可能使单位资金不能被合理使用或者造成资产浪费的不良现象,预算的执行效率低。
二、新财务制度下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资产管理的意识
要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分配,把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事业单位要对管理层做好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资产管理得当重要性,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让全体工作人员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促进全员参与资产管理。把具体的岗位职责相应落实到位,,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工作人员参与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在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系统,对资产进行动态控制,尽量避免登记性错误,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并准确地向财务部门上报资产的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增强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提高财务部门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合理性。
(二)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必须建立更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才能适应新财务制度提出的较高的要求。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认清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构建更完善资产使用和处置等方面的登记、盘查等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要明确资产管理的权责,规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加强对各岗位的监督和考核,增强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责的独立性,使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预算、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之间要密切联系,做好工作衔接,使部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还要重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系,结合内外部监督,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避免贪腐现象的产生。
(三)结合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
事业单位还要结合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要分别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以提高各种资产的利用率。第一,固定资产。把固定资产做好分类,对租借的资产、报废的固定资产等制定出详细的管理流程,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第二,无形资产。统一无形资产的评估标准和合理选择评估方法,还要做好无形资产的维护和保障工作。第三,现金。建立完善的现金管理制度,对现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控制,加强监管。
(四)优化对国有资产的配置
事业单位要及时整合国有资产,增强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也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促进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促进资产管理信息传播的速度,有利于优化闲置资源的调配,实现资产跨部门、跨系统整合,增强资产使用的灵活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五)重视资产盘查工作
做好资产的盘查工作,使资产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以适应新财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的不断变化。因此,各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和方法来进行资产盘查,明确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使账实相符,增强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给决策者提供更真实有效的信息参考。
(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资产管理人员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保障。因此,事业单位要给资产管理工作配备专门的人才,并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不断更新其知识体系,以更好地适应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事业单位可以构建一个平台,增强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使资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以提高资产管理工作得到效率和质量。更要重视对资产管理人员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其责任感等职业道德水平,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杜绝贪腐现象,使资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三、结语
新财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具备更高的资产管理水平,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因此,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改革应建立在我国现有国情基础之上,同时事业单位也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新财务制度的要求,构建更完善、更科学、更系统的资产管理高效机制,促使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为我国国有资产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骆严;焦洪涛.政府资助项目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障碍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5.
[2]卢明霞.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及建议[J].经济师,2013,(9):117-117.
[3]李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风险与防范[J].会计师.2017,(13).
[4]黄建宁.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其措施[J].中国总会计师,2016,(7):88-89.
[5]胡育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若干思考[J].新会计,2015,(08):53-54.
作者:李冬青 单位:新疆实验中学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摘要: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需根据资产数额及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制定统一的管理目标及科学化管理制度对相关管理工作加以实现。本文主要以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并逐步的对相关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明确阐述,以此为其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知识方面的部分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视角;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逐步受到各地区各级政府的实际重视,成为现阶段相关单位工作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开展对相关工作项目规范性及标准化要求较高,部分地区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开展难以达到相关标准,对此为进一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管理突出矛盾问题,对其管理模式及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势在必行。
一、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
1.“认知高度”不足
“认知高度”即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及其风险意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普遍存在漠视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等问题。部分单位领导理念落后,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简单,内控制度为单纯的财务风险或廉政风险防控;部分单位即使制定内控制度也忽视其有效性,造成资源浪费;部分领导将内控制度与财务核算、财务预算制度混淆,存在无制度有执行的现象。另外,单位工作人员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践行风险意识薄弱,具体表现在:对待在职培训态度冷漠;不能及时准确编制预算和配置资产;不能按时盘存国有资产数量、检查资产质量以确保资产安全;对内控建设多以应付检查的被动甚至抵触态度。
2.“部门权责”弱化
部门权责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权责分为及人员编制等多个方面。现阶段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体系变革使经济发展成为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国有资源管理也自然倾向于经济体系建设。对于部分权责及人事配置等问题,无法按照实际标准进行执行,即使采取多种手段对权利机制进行制衡,也难以有效避免经济体制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权责问题的影响,使经济体系建设成为弱化部门权责的重要因素。我国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方面,有完善的审批管理机制,对相关工程秩序及作业项目制定等有严格监管,但受权责弱化影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岗位实际竞争激烈,少数岗位存在一人多用状况,相关人员对岗位工作的执行与管理也难以达到规范化水平,使内部作风腐化,严重影响有关管理工作及调度工作的开展。
3.“人才策略”缺失
人才策略缺失使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开展过于缓慢,难以充分的发挥良好的管理职责效益。首先是财务管理工作,实际管理模式差异的影响,部分地区的试行的人才政绩考核,实际上在管理落实方面,无法充分的发挥行政管理优势,管理制度运用的失衡考核机制失去考核管理的实际公平性,从而造成人才的过度流失,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相关工作无法按照预定计划进行,进一步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效率。其次在行政职业单位的管理规划方面,也未能有效重视对人才管理的实际应用,使其在实际岗位工作方面,无法切实的发挥自身价值,久而久之使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了,工作心态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继而更为深入的加剧人才策略缺失问题的发生。虽然人才策略确实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仅产生间接影响,但长期的人才匮乏,亦可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标准的执行难上加难。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逻辑路径
1.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意识的强化至关重要,使行政事业单位在相关业务开展方面,能够对风险问题加以重视,提高抵抗风险的实际能力,做好风险评估,降低风险产生的基本概率,对相关风险的产生要及时的给予规避,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际损失,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管理项目的开展能够与实际目标保持一致。在进行重大项目作业方面,要采用市场调研及可行性分析等多种方面对风险问题进行研究,提高资产配置的实际合理性,使风险的产生能够控制在相对较低的阶段,积极开展风险管理教学,使相关从业人员认识到风险规避的实际重要性。
2.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实际上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及方案,从而使相关人员能够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及其内容进行执行,以此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办事及管理效益,突出工作开展的实际有效性。由于我国各地区实际情况均有明显差异,因此在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方面,要依据当地经济状况等进行明确分析,而后通过提交意见及审批的方式,对资产投资等进行合理规划,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及标准化进行,避免出现贪污腐化问题,整肃风纪,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现状。绩效评价机制运行,要切实的落实到相关管理工作内部,以明确绩效管理核心及建立绩效评价标准为核心,对绩效评价机制运用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进行验证,使绩效评价机制可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均发挥实际作用。
3.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健全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水平,保障国有资产管理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对室内单位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使各部门间信息沟通更为流畅,有效降低传统信息管理模式的实际局限性,使信息共享与管理更为便利。行政事业单位部分信息处理保密性较高,传统的信息管理与共享不仅效率低下,同时安全性也相对较低,而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则可通过设置管理权限的方法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传输加密,使信息共享及获取指向性更强,以此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工作能力,使共享机制不仅在信息共享方面发挥作用,使信息管理等方面也可具有一定的实际效益。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效益及实际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资产应用效益。现阶段我国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总体状况较为良好,但在管理细节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与干预下,资产管理效益有效下降,对此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分析,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实际有效性将成为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合梅.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14).
[2]陈燕梅.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究[J].会计师,2013,No.169(5x).
[3]孟悦.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设计与实现路径[D].东北财经大学,2013.
作者:鲁显英 单位:临沧市民广场管理办公室
第三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思考
【摘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如何管理好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便成了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就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管理制度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包括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直以来由于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导致了事业单位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处置不及时、国有资产流失等诸多问题。随着财政部门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开展,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与问题,离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做到账实相符,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通过加强对闲置资产以及在用资产的管理,可以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增收节支工作。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在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方面存在缺陷
第一,有的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而有的单位看起来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得不到很好的执行。从本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盘点的过程看,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制度与实际执行是相脱节的,不是制度不完善就是制度过于繁琐,在执行层面缺乏可操作性。第二,资产管理责任主体不能落实到位,以及资产管理岗位在单位中的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也是造成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原因之一。有较多单位的资产管理岗位都不是由单位的“核心”人员担任,而是由单位的合同制人员担任,正式事业编制的人员不太可能去担任这个岗位,这就造成了资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或则“人轻言薄”,而造成一线的资产管理人员的建议得不到领导层的重视。第三,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有些事业单位也引入了二维码扫描的管理方式。但大多是形式大于实质,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好。单位领导认为只要在管理上投入一些资金,引入资产管理软件,就可以把资产存量管好。但在引入相应的管理软件后,资产管理人员只是做到对新购入的资产进行扫码管理,但对于资产的调动、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这些跟踪管理数据不能得到更新,由于资产数据得不到有效维护,这样时间一长,随着资产管理人员的变动、资产数量的不断膨胀,管理软件系统中也只是一个数据而已,根本就起不到很好的管理作用。最后在管理软件上的投入,包括软件购置费、运行维护费、升级费用根本就没有产生什么效益。我们很少见到有民营企业会使用二维码扫描的方式来管理资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资产管理的关键在以人,而软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
(二)只注重账实核对不重视运行效率
第一,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政府的控制下,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不必考虑资产的运营效率和投入的大小问题。这就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存在在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资产重复购置的情况。或者由于某个单位需要在某个时点突击完成某个任务,而购置大量大批或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这些资产使用任务单一、使用频率不高,购置的资产完成某个任务后就无法再“派上用场”,这就造成了有限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认为只要经过盘点核实做到账实相符,就不会承担什么责任,至于如空置的房屋、不需用的设施、设备,放着就不会“出事”,如果闲置的资产一旦出租、出售,弄不好就会戴上一个低价出租、低价转让的帽子。如果闲置资产放着不动,一旦被审计等部门发现,也最多是要求尽快处置,不会有太多问责。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一些资产使用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对以闲置资产的管理,当前如对闲置房产有些地方已经逐渐统一由机关事务局管理,但对以其他一些资产,从本人以前盘点的实际情况看,如桌椅类、待报废电脑等这些低价值资产堆积如山,这些东西不仅占用了场所,而且一等到单位“搬家”就成了一个累赘,单位不仅为此要付出搬运费,而且还要为他们寻找存放的场所,至于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途、什么时候用,则从来没有人考虑。经询问相关原因,不是说资产报废手续过于繁琐,就是认为反正放着就不会被追责,而如果一旦采取出售等手段进行处理,就如上所说,被扣上资产处理不当的帽子,担心“好心没好报”。
(三)单位资产资源、资产信息不能共享
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牵头部门进行资产整合,也没有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容易造成一方面有单位资产放着没地方去,另一方面有单位却在购置这些资产。即使有些地方政府建立有资产统一管理的平台系统,但平台系统内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并不通畅,以及软件系统的一些固有缺陷,系统内资产数据的不完善、不正确,平台系统缺少数据管理人员等诸多问题而造成基础数据不能被利用,造成了资产的数据管理系统形同虚设,不能真正发挥调剂余缺和监管等功能。
三、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资产管理法规体系以及制定切实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
在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在单位层面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适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的资产管理制度。从国家层面讲,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对于如资产的登记、配置、调剂、报废等环节要适当进行细化,要增强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可操作性。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监督的财政部门,可尝试开展对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水平方面的评定评级,并将评定评级的结果纳入到对单位领导的考核体系中去。对资产闲置以及资产购置不当的要加大问责力度,这一点尤其需要在法规体系中予以明确和细化,要让执行单位在问责过程中有依据可寻。财政等政府部门在对单位资产管理水平进行考核时,要注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制度是否建立这一层面。作为事业单位,则要做到单位的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到位、资产管理制度到位、资产管理流程到位、资产制度执行到位,要重实质轻形式。
(二)对资产的管理监督要做到静态和动态两个方位不缺失
第一,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仅要做到在数量方面的账实相符,还要对国有资产的当前状态做出较为精准的记录,做到资产状态的账实相符。在资产管理方面不仅要做好对资产的“静态”的管理,而且要加强对资产“动态”的管理。对资产的动态管理,也就是说要对资产的增减变化、资产的移动、资产的使用维护情况及资产的当前可使用状态等数据及时进行更新。有较多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平时对资产管理系统数据不问不闻,一旦等到需要进行资产盘点清查,才发现与财务记录数据都不能核对一致,而且原因大多都是对新增资产没有及时录入到资产管理系统中去造成的,也就是说,一些单位连最起码的基础工作都没有做好。第二,对于资产处置难的现状,各级地方政府的资产管理监督单位可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处置机构。建立统一的资产处置机构,可以改变当前事业单位资产处置难、顾虑多的尴尬局面。第三,资产管理监督单位必须加强对个事业单位资产日常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对评估资产管理水平较差的单位,应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对评估较好的单位,主要采取抽查的办法进行检查。对于发现事业单位的闲置资产、待报废资产、待修理资产等而没有及时移交处理机构处置的,需要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进行问责。对于造成资产闲置等原因要进行深入分析,对闲置资产价值较大(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对资产价值大小制定一个判断标准)的,要与负有责任的领导的晋升、奖金相挂钩。
(三)建立一个统一的能够共享的资产管理系统库
目前,有较多的地方已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资产管理系统,但资产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以及系统功能尚存在不足。如在系统中需要实现各类数据的共享,而不是简单把各个单位的资产数据录入到系统中。对于如闲置资产要让所有单位能够从资产管理库中方便的查询到,以便可以及时把闲置资产调剂到资产需求方。
(四)要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在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调剂资产,要注重加强柔性管理,需要减少对强制性的依赖,要注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由于事业单位需要管理的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有的价值较大,而有的价值较小,如何去管理?确实需要很多的研究。要管理好这些资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是相当大的。要靠单个政府资产管理部门去管理整个辖区内的资产,确实存在较大的困难。可尝试建立虚拟的买卖制度来调整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以提高诸如资产闲置单位将资产“交出来”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购入”系统中闲置资产的单位要给予适当奖励,并与事业单位的年终考评、领导考评相挂钩。从而解决实际资产余缺调剂实施过程中的层层阻力,以便资产管理制度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郑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商业会计,2013(6).
[2]张念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下.
[3]容平刘德祥林江.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
作者:吴学兴 单位:桐乡市振东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第四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势头十分良好,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事业单位购置了大量的办公用品,这些用品成为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固定资产种类多、类别广、数额巨大,所以事业单位在对它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纵观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发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果事业单位依然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固定资产进行低效率的管理,必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所以本文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固定资产作为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物质条件,它的管理是否得当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带来的固定资产总量的增加,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愈发困难,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事业单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必不可少的一步。因此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事业单位要保证其安全和完整,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全面,缺乏足够重视.目前许多的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比较单薄,比如重购置、轻管理,经常出现有账无物或者有物无账的情况;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一味追求奢华、多购等标准,没有考虑事业单位对该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事业单位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以及责任心,对固定资产疏于监督,容易导致固定资产大量流失。2.资产配置不合理,相关环节的体制不完善。只有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但是许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配置现状不容乐观。比如事业单位在购置相关固定资产之前,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现有存量进行考察,导致重复购置,最后部分固定资产面临闲置或者因为技术落后而被淘汰的状况,造成资产的浪费;除此之外,未经核算安排而随意购置的固定资产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量与固定资产的配比失衡,出现工作量大而固定资产配置不足等现象,没有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3.固定资产登记系统使用不规范,固定资产登记不全面。随着现代各种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固定资产登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手工的账本,但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登记系统在使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为事业单位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所以缺乏对固定资产使用系统登记的相关培训,管理人员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操作不熟练,甚至时常出现登记出错等问题;进行手工登记和系统登记的人员缺乏紧密联系,双方在登记的时候经常出现时滞问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经常对外出租、出售或者担保等,但是在对这些具体情况进行登记的时候经常漏记、不记,使得固定资产的登记不够全面。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加强监管,提高重视度。许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所以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对固定资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固定资产的管理机构,明确机构的权利和责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对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并密切关注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各个环节;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创建一个单独的账簿,明确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残值等;定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安全性。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在购置方面,各单位应该对本单位目前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经费预算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购置方案,避免重复、随意购置情况的出现;固定资产在验收的时候,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等共同参与进来,对取得固定资产的方式(自己采购、社会捐赠等)和购置的票据等进行核对,及时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情况进行入账;固定资产的管理机构在对部门配置固定资产的时候,要使工作需要与固定资产的需要相对称,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相对公平;在维修的时候,实行报损制度,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维修,明确相关责任。3.规范固定资产登记系统的使用,进行全面登记。事业单位要善于利用现代工具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规范对登记系统的使用。比如办公条件的改善使得固定资产购置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所以在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里面,可以将每一种、每一个固定资产设定唯一的编号,避免多记、漏记、记录混乱的情况出现;手工固定资产的记账人员要和系统记账人员加强沟通,比如双方可以约定一个时间段,每三天或者每一周进行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核对,在每一个会计年度来临的时候,对固定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等做出相应的报表,让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登记不完善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一个清查盘点小组,对固定资产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的盘点,将实际存量与账面对比,如果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相关盘查,寻找问题的原因。如果是人为原因,要加强对其的惩戒,故意损坏的照价赔偿,出现贿赂、私吞情况的可以对相关人员给予警告或开除的处分等。
三、结语
固定资产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所以保证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要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需要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着手建立健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并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匡洪瑶.浅谈新时期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新经济,2016(20):92-92.
[2]高嵩.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3(6):9-10.
[3]江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时代金融,2013(9):20-20.
作者:郭国福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加入WTO后,更是要面临国际上市场的竞争环境,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主要扶持企业,要想在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拥有一席之地,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片文章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中显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现状;对策
持的直属单位,资金的运转都是由政府拨款,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保护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确保事业单位的日后工作的展开和落实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是事业单位管理层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确保单位内部的资产能够长久的保值,最大程度的发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和相应的经济效益。
一、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存量不清楚,出现账实不符现象。1、账务处理不够及时,会计核算不规范。首先,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于一般的国企和中小企业,大量的资金来源都是政府,固定资产的挑拨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上级给予的配置和调配的物资,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要及时的登记,并且按照财务会计的制度进行仔细的核算,避免出现以下于账务不符合的一些帐外的资产。其次,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会对固定资产进行改革和扩建,有的单位没有按规章制度,及时的进行入账,计入固定资产的科目中,最后,对于那些时间较长的、不能使用,或者是超出了一定的年限报废的固定资产,不给予一定的处理,长期的堆放在仓库中,既不申报报废,也不处理掉,或者有些固定资产已经做了处置,账务却一直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在账目上长期挂账。2、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素质不高。第一,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在购扩建固定资产的时候,在账务上只是体现了账务的支出,对于实际的购入实物并不登记,长久以来,会出现错登记和漏记的现象发生,尤其是针对于某个人配置的办公用品,财务人员有时会漏计入固定资产的科目中,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有些并不是会计专业出身,有的甚至没有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就上岗工作。第二,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不够高。对于固定资产的等级不够重视,对于固定资产的分类不够清楚,对于一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固定资产,或者是在使用了一年一上的物资没有按规章制度在账目中体现出来,致使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完整。3、由专项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脱离监督。由于资金性质和核算方式的不同,各个单位对在部门预算中购置的资产管理比较规范,而对于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管理相对薄弱,一些单位专项的资金形成了资产长期不办理的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尤其是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不及时申请竣工验收手续和不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形成两套账目,导致监督弱化,还有部门单位在专项结束后,本应该将多形成的固定资产移交单位部门管理和使用,却借机放在帐外,用于租赁和经营,把取得的收入用于职工的福利,失去了监督管理。(二)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严重,使用率较低。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内部缺乏一定制度,对于固定资产没有统一的配置标准,或者并没有按照标准执行工作和落实工作,逐渐的事业单位之间出现了固定资产的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缺乏整体的机制,各个单位之间对于物资和项目有所争夺,各自为政,都是为求自身的方便,从自身单位的利益出发,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相互攀比的现象不断的出现,对于固定资产的实用性能不做考虑,对于物资和办公用品以为的购入,更甚的会重复的购置,导致大量的固定资产出现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固定资产的实用效率低下。(三)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中,一般对于货币的资产重视程度大,却忽略了单位内部的实际的物资,并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科学的固定资产制度,只在会计账面上有所体现,对于实物并不登记明确,对于单位内部的人员在领取固定资产的时候,记载和登记并不详细,造成资产管理的责任并不明确,外部的资产监督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利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大一部分固定资产长期闲置,甚至浪费流失。(四)固定资产管理管理不善,毁损流失严重。现阶段,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不断加剧,不但是在国有企业中,在事业单位内部也是频频发生,首先,在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用途任意的更改,没有经过资产监督部门的应允,就随便的将一些事业单位的场所的使用权出租,进行一定经营活动,获取一部分的收益,将本应该归属国家的利益,事业单位私自作为小集体的福利,进入了单位的“小金库”,根据财政部门的有关市局的调查,在政府单位的补贴中,有一部分是来自“非转经”的收入,其次,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方式不合理,把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随意的变卖和占用,造成人为的资产流失,固定资产的出租首先办理不齐全,甚至有些被经营单位无偿的占用和使用,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得不到保证,对于固定资产的保值更是无从谈起。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根据有关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考虑自身单位的实际日常工作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在购买之前的审核、购置后的登记和验收,以及后期的保存和如何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做细致的安排,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每一步的人员都能够自我约束,强化日常工作中的监督管理,重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相互结合,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把资产的真实完整作为监督的重要任务,在工作对于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优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二)加大固定资产预算的控制力度,强化配置管理。事业单位要想对于固定资产进行妥善的管理,就要进一步建立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并且能够做到科学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制定统一的配置标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和职能,对于固定资产的存量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最后确定各个部门需要的固定资产类型、种类、标准等,并且及时的报到财务部门,纳入单位的预算总结中,做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与财务部门相结合,共同工作,在固定资产的配置渠道上,追循能够调剂配置的,不重新购买原则。(三)实施产权管理,建立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通过一定的法律途径,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具备一定的处置权利,例如占有、使用、收益等等,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有最高的处置权利,并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实行固定资产单位负责人负责制,这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需要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在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上,要有统一性,谁使用税就要付相应的责任,单位内部的人员要明确各个人员额权责范围,实施固定资产的分级管理,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物尽其用。(四)加强固定资产会计管理,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事业单位要遵守财政部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财务部门会计的基础和根本工作,建立固定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目,把固定资产的数量、构建的时间、用途等等方面详细的登记在账目上,以便日后的查找,形成财务管理的数据,要切实的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存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各个环节和手续要齐全,责任分明,建立固定资产的统计制度报告,不定期对于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强化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避免无证上岗,严格按照《会计法》对于固定资产账务进行处理,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是国家政府的直属单位,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事业单位需要重视和深入研究的一项工作,这项任务迫在眉睫,形象着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会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的学习,强化固定资产的专业知识,全体员工共同协作,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邵士庆.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资产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2)
[2]李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3)
[3]孙?,张颖,康菲.浅谈优化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5(27)
作者:王利辉 单位:长春市中心医院
第六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对实验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1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良好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的资产来源,主要就是政府的财政拨款,这样的模式导致很多的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及应用过程中,不存在责任感意识。而造成此类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为:首先,是因为事业单位持续的在向财政部门要求和申请资金,这就导致在其对项目进行投资以及资产的购进中,有关标准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其次,则是由于个别的事业单位在购进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长时间内都不能够对已购进的资产实物盘点与帐实相符的工作,导致事业单位自身都不了解其实际的资产量。
1.2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
很多的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较常的出现了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缺乏联系配合的情况,尤其表现在与财务管理理念的背离方面。其具体表现在:第一,资产的管理者不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实际资产情况进行了解,且财务管理者也不清楚资产的实际应用情况。第二,在应用和处理资产时,不能按照一定的机制流程要求进行,导致出现了较多的账目不实的情况。最后,则由于其并未将捐赠的资产包含在资产管理范围中,就出现了账外资产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将此类问题进行解决,就必定会给事业单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1.3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在当前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管理的时候,只做面子工程,忽视了执行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其仅仅只看到了监管权利归属性的重要性,而缺乏对于监管责任落实的重视。仅仅只进行了预算的编审,却不能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就算会定期的开展单位资产的盘点工作,但大多是形式化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含义。其次,则表现在当前审计单位的监管力度不足上。由于在多种因素的限制影响下,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管机制本身所具有的审计监管职能就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
2提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2.1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结合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制以及来源主要则是财政预算资金。所以,一定程度上预算的管理就能够对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这种背景下,事业单位就需要与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于资产的有效安排。而在对部门的预算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还要依据单位实际的资产增量,完成对于资产配置系统性分析。此外,还应该通过对比较全面和规范性的财务制度以及资产购置制度进行有效的建立,同时对资产总账与各类的明细账进行有效的完善,将资产的预算、购置、处置评价作为重要的内容,与预算和财务管理进行融合,通过对于预算管理的有效强化,保证财务预算执行力的提升,从而对其资产进行有效的配制。还要通过进行资产清查工作,进一步的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提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2.2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健全完善
在当前的管理过程中,不能够对相关的资产信息进行记录,导致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滞后性。这种背景下,就可以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于相关信息的快速的录入,同时进行查询也更加的便捷。但还需要保证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提升,这样才能够保证单位对于其资产的存量以及使用情况等多种信息的全面了解。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当前要对国有资产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健全和完善,实现对于单位所有资产的现代化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还能够对国有资产实际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保证了其资产管理安全性的有效提升。此外,还要对资产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在信息化时代下,把握先机,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
2.3培养节约意识,实现运行成本的降低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即有使用权,又具备所有权,因此要使全体职工明确其基本理念,培养其节约意识,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节约性的应用。并对当前的资产与资源进行整合,充分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从而促使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此外,还要有正确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对有关管理人员的廉洁意识及责任意识,避免在其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资产的闲置浪费现象,对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进行有效的降低,保证其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保持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一直是作为国有资产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存在的,近些年也更加重视对其的管理。但由于人们错误的管理理念以及滞后的管理方式,导致事业单位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就存在较大的阻碍。因此,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其改革的过程中,要与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从而为国有资产体制的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扬.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6(14):21~23.
[2]赵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18):21~22.
[3]周英.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3):1~2.
作者:常宏 单位:唐山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