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资产管理策略探究(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同时也是企业完成各项工作的基本生产资料。本文分析了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应的管理与核算的改进策略,希望有助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突出问题;改进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的扩大,以及管理体制的逐步深化,固定资产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固定资产往往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价值较高,使用时间也长,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是,现如今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突出问题势在必行。文章从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一、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多元化的生产发展趋势,企业要适当的调整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其更有效的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找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
(一)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轻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重财力管理,轻物力管理”。同时,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更重视那些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工作和活动,而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这样,就导致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员配备不足,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也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导致固定资产损耗、丢失等现象。比如,企业购置的一些用于技术检测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数量多,单价高,日常的领用、归还、维修工作做的不够到位,导致此类固定资产损耗严重,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此外,一些企业对拥有的大型生产设备,在维修、保养、改良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动态跟踪管理。
(二)部分固定资产核算不力
固定资产核算不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企业中一些非生产型设备具有较大的移动性,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导致固定资产盘点的过程无法寻找到对应设备。例如,笔记本,打印机等一些小型设备。第二,单位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没有及时的统计,对一些报废的固定资产的处置具有随意性等,都会造成固定资产核算不力。第三,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方式多,相应的科目也较多,会计核算会很复杂,造成固定资产核算不力。同时,会计准则对机器设备、办公设备、通信工具、办工用品等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核算人员往往依据自已的职业判断来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从而计提折旧;并且准则取消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衡量标准,导致财务人员对于购置的资产是否属于固定资产的界定不清晰。所以,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对于企业固定资产核算造成的影响很大。
(三)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
就我国目前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形式来看,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首先,在不同时期购置的不同资产,企业没有形成统一采购的情况下,由于购置人员、购置部门不同,常常出现资产的台账与实物不相符的情况。其次,账实不清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固定资产购置的过程中,也出现在企业运营期间,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涉及的部门以及人员较多,在移交固定资产的过程当中就很有可能发生资产遗漏、丢失甚至是损毁的情况。这样造成固定资产的遗失往往不会入账,最终导致账实不清。最后,某些实物资产管理人员由于管理意识淡薄,把资产管理简单理解为资产的保管及使用,造成管理不够规范,使一些固定资产损坏甚至丢失。固定资产账实不清,对于企业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隐患,是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可能一直适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制度必须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调整而调整。当企业固定资产出现损坏需维修时,制度没有明确具体的落实细则,就造成了部分固定资产没有人维护、维修的状况。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实施的标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却经常有会计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出现,归根结底是因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其次,各个职能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目前大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并没有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二、关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问题的策略
会计核算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问题,必将对企业提高生产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针对以所分析的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应该从以下对应的几方面着手:
(一)规范企业资产购置及管理,完善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是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企业应将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贯穿于日常工作。而防止企业固定资产流失的方法之一是完善和落实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杜绝“重财力管理,轻物力管理”的现象。企业固定资产构建完成后,管理人员不能置之不理,应当定期清查、维护和维修。其次,在固定资产维护过程中实行分配到个人的制度,并将分配情况记录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只有改善企业固定资产损耗严重这一现象,才能以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仅包括资产购置管理还包括资产维修、改良、处置等流程管理及对应的财务核算管理,企业通过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做好资产的动态跟踪管理,这样才能真正的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只有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的问题。
(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核算流程
针对固定资产核算不到位的现象,我们可以合理设置帐卡,并实行网络管理。首先,合理设置帐卡,有利于正确核算资产的价值。适当的设置“固定资产登记薄”和“固定资产铭牌”,按固定资产类别标记,有助于企业各部门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在设立帐卡的同时公司应当设置总账,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其次,会计信息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应实行网络化管理。实行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应用,这样,就能及时,迅速的获取资产管理运行及实时变动的情况。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会变得轻松容易很多。这样,面对台式电脑、笔记本等数量多,单价低,管理难度大的物品,核算起来就更加容易方便,也会提升核算的效率,降低核算的失误。在年底盘点清算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核算不到位以及账实不符等现象。
(三)明确企业岗位分工及职责,优化日常管理路径
一些企业存在着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有总账,无明细账,无卡片账,账实不符的现象。为了解决企业总体资产账实不清这一现象,企业应当明确不同岗位的分工及职责,从而优化日常管理路径。在当今会计信息系统科技进步的环境下,各个部门要建立起分工协作的关系,建立合理的内部网络系统,以便于加强工作中的联系与交流。同时,也要对固定资产开展跟踪管理,及时掌握资产账目的变化情况。财务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分工,不只是完成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跟踪管理,监督检查,核实购置及使用年限也属于其范畴之内。同时,财务人员也要准确把握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实际盘点情况,这样才能在出现盘盈、盘亏的时候,将盘点结果报相关资产管理部门调查核实后进行账务处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四)完善资产的核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会计的基本职能不仅有会计核算职能,还有会计监督职能。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这两种职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因此,要使会计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当强化对会计的监督,规范操作流程,因此稽查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监察和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保证资产清查等各个环节工作真正有效。企业应不断规范操作流程,并落实到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中去,同时要健全内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部会计制度和措施,对内部会计监督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针对监督盲点、弱点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是固定资产,做好该部分的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是保证企业生产效益的前提。固定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是否合理规范,关系着企业的效益与未来的健康发展。只有使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核算工作制度化、流程化、常态化才能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才能提高公司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才能为公司带来更好的效益,保证公司长久稳定的发展。
作者:刘虎 单位: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相力华.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1(02):31.
[2]周丽丽.浅谈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J].财经界,2013(09):26.
[3]盖地.中型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14(12):18
第二篇:新金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摘要: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国有企业全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它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劳动资料,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在整个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新金融背景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环境不理想、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有效控制活动的缺失等,为此探讨如何利用不同的方式来改善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杜绝出现错误和舞弊现象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就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新金融背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强化对策
一、新金融背景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管理环境不理想。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环境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外部沟通渠道不畅通。由于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和投诉渠道,使得国有企业的道德与诚信观念不能很好的传达给外部供应商,还会使国有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员工的一些舞弊或违法行为,让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发挥不了其作用;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流程亟待完善。虽然多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非常注重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管理,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员、固定资产会计等类似的关键岗位说明书中的内容还亟待完善(比如其中对员工是否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是否掌握了关键性的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很不完善);③缺少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推广实施的渠道与机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高级管理层没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靠财务部门进行落实,并且由于缺少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这就加大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推行难度,使其不能有效地执行。
2.固定资产的管理处置不规范。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固定资产登记单,但很多国有企业却并未照此做法实施。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专业人员的日常护理,而是主要依赖于财务部门的账面资产。还有一些闲置报废的资产,在没有经过审批处理,也没有经过任何处置手续就对其随意处理,造成了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浪费。国有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大多情况下都存在不经过任何财务调拨手续就擅自对各种固定资产进行随意转移的现象,这会造成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账目不相符合的情况发生。例如,部分国有企业汽车的调配都不需要进行调配手续就随意的调配到下属的各个单位中去,导致了财务部门完全不知道企业汽车的调配情况,在做固定资产的统计时账目与实际的总固定资产不相吻合。
3.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在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下,国有企业针对固定资产的管控却很不到位,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上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如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人权责不明晰,缺乏专职人员管理固定资产等;②缺乏对固定资产使用的管理制度,具体的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等往往各自为政,沟通缺乏,管理部门缺乏对固定资产具体使用的约束和监控,往往导致固定资产出现不必要的闲置甚至遗失。同时,由于具体的使用管理制度缺乏,从而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较为随意,国有企业的各个部门间可能会处于攀比,随意报废和重置固定资产,这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的人为浪费。
二、新金融背景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强化对策
1.完善固定资产盘点,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固定资产需要定期进行盘点,以准确的了解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盘点的次数每年应该不低于一次,对盘点的人员应该实行轮换制度,同时盘点的人数最好设置为两人以实现相互监督,保证结果能够真实的反应事实。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来负责盘点工作,核实盘点的结果。各级管理层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对盘点结果进行审批。设定明确的问责机制,发生问题时能够准确的找到相关责任人,并制定合理的惩处手段,管理层对处理结果进行确认。依照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合理的处理盘盈资产、盘亏资产,并保留原始的盘点单据,为核查提供数据支持。
2.加强对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国有企业要从如下方面来加强对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1)对于缺乏有效管理措施的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应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综合管理部来实现管理,准确掌握辖区内的闲置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并制定针对性强的意见来指导其使用和处理;(2)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对闲置资产的处理能力,充分发掘其潜在价值。综合管理部应定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记录那些长期未被使用的资产,建立一个专用的统计系统来记录和管理这些资产,并对其进行维护保持信息实时有效。采用出售、出租、对外投资等各种方式及时处理那些没有利用价值或者已经损坏的固定资产,避免资产的贬值或失效等原因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充分发掘其潜在价值,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自我评估机制,建立考评机制。(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自我评估机制。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要求有合理的决策机制,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机制来为决策提供参考的信息,保证国有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够按照规范进行,保证政策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提高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为此,国有企业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来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自我评估机制:①建立长效的自我评估制度。领导小组应重视自我评估的执行情况,将该制度常态化,定期举行交流会商讨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评估管理取得的成效,制定相应的对策;②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之所以建立自我评估制度,是因为这种制度有利于发现现存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以便制定针对性强的对策。改进措施的确定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并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其次综合各种控制措施,多管齐下来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2)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机制。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方法加以改革,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考核的主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考核相关的职能部门,形成一个考核系统的基本执行力量;确定考核工作的目标、内容、要求等;制定考核的标准以及基本原则;制定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被考核对象的绩效参考因素;及时反馈和处理考核所得结果,并对其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增强考核评价的有效性。国有企业应按照自身的基本情况,综合各种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方式,考核的次数每年应不低于一次,综合运用定期和专项检查的方式,考核时应全面深入的了解,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制度加以改革使其更完善。
4.推进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加速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具体说来:(1)建立一个专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国有企业要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新的系统来记录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将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出库等环节实现信息的电子化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2)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国有企业应掌握自身的现实情况,建立一个属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在系统中开发各类功能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系统将集成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流程,从而提高企业进行投资预算管理活动的效率,以最小的时间代价完成实物信息记录、会计核算、档案管理等工作。
三、结语
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最主要的劳动工具,代表着国有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缺乏固定资产会造成国有企业不能正常运作,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我国国有企业非常重要的资产管理工作,要想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那么就必须做到合理利用并科学管理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尤其是要加大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状况信息化的力度。
作者:胡静 单位: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旭安.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J].教育管理,2012(10).
[2]周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2(07).
[3]张晓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J].中国市场,2015(30).
第三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管理效率的高低,对能否为企业生产经营发挥作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传统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希望能够提高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策
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取得企业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途径。据统计,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50%左右,而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其固定资产所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相当大,超过了50%,并且其固定资产具有规模大、价值高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结构状况、管理使用水平和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正常运营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其使用效能。
一、企业固资产管理特征
(一)企业中固定资产特征
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其实常常所说的有形资产,顾名思义就是指具有一定实际形态的企业资产。一般来说,石化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很大,在使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的固定资产在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改变事物本身的状态,但是却会发生损耗,这时候企业固定资产所具有的价值就会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固定资产中所蕴含的服务期限和会计周期没有多大关系,企业需要分批次优化处理企业的费用支出。
(二)企业中固定资产核算特征
前文提到,石化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具有很大的价值,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增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企业的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也是十分复杂的,这就给石化企业的资产核算增加了难度。再加上固定资产价值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可以选择一种固定的累计折旧的方式对转移固定资产的价值。
(三)企业中固定资产管理特征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涉及到各个项目,企业的财政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等。由此可见,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相当繁杂,管理起来也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打下坚实的保障。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许多企业对其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经营,轻资产管理”的观念倾向,这就导致企业在管理职责方面并没有明确,也没有将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位,制约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现象,如在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维护、盘点、处置等环节没有作出明确要求,这就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处于失控的状态,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设备使用效能远低于设计指标、购置成本不能有效控制等问题,从而引发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固定资产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企业固定资产流失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财务审计不严格,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评价不够真实,虚构虚增企业运营成本。还有一些不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转移、私吞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二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一些固定资产提早出现故障甚至“带病”运行,增加了维修成本。三是闲置资产处置不及时,造成人为的闲置,从而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
(四)信息系统开发滞后
目前许多石化企业采用了SAP系统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提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在这种系统下,企业在项目建设、资产交付、资产维修、资产调拨甚至资产报废等过程中,仍然需要工程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实务单位等部门的参与,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就SAP系统中的资产维修来讲,设备管理和资产模块是分离的,维修效率较为低下。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提高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在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提高领导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内容较广,倘若管理人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疏漏的情况,那么必将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除了意识形态层面的重视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从基层员工入手,把固定资产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相挂钩,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中来;开展领导与各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分级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位;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发现损坏及时处理;制定奖惩制度,奖励那些对固定资产管理作出贡献的员工,以引起员工的重视。
(二)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促使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在不断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大。比如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问题,一定要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与使用单位领导的责任;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强化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闲置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流失;健全固定资产实物、运转维护、保养等管理责任制,提高设备的产量定额、台时定额,节约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纳入生产经营考核体系,奖惩分明,保障企业固定资产不流失。
(三)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要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固定资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要采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对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评估项目成本收益,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其次,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如条形码技术,有效监督与盘查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同时,还要优化闲置固定资产的配置,如可以开展租赁或抵押业务,加强对企业闲置资产的再利用;对企业闲置的、没有使用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还可以在集团内部进行互相调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第三,企业闲置的固定资产还可以通过中介机构,面向社会进行拍卖,变废为宝,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
(四)创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可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如在处理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通过利用条形码,全面记录固定资产处理过程。也可以充分利用ERP这一先进信息系统,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科学,具体来说规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规定了对固定资产编码的使用、以供应商寄售物质的形式解决零库存管理问题、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库存材料成本、实现固定资产与财务的同步管理,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总之,ERP系统的使用能够改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账实不符的现象,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五)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和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石化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业务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更新换代,新的固定资产不断涌现,其能耗少、生产效率高、性能卓越、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导致了企业原有资产的无形减值。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多种途径来为自己“充电”,更新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企业要为管理人员积极创造各种培训的机会,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思想上,要实现管理人员的高度统一,确定固定资产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其次,要根据不同的部门进行培训,明确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加强审核与监督,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
四、结语
总之,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技术性较强的过程,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石化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严重制约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企业应该在借鉴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从多角度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如提高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
作者:皇甫雷 单位: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何德琨.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
[2]钱海燕.中小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13).
第四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策思考
摘要: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依靠政策资源等优势,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三项资产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三项资产余额持续在高位徘徊,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管理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管理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加强三项资产管理对策
一、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三项资产管理制度处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阶段,但仍存在种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伴随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与自身企业经济业务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就三项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风险措施的建立与实施而言,大部分国有企业只有一些基础的内部控制措施,缺乏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三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欠缺,注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事前预防,奖惩制度模糊,都会导致国有企业在对三项资产管理方面处于被动地位。
(二)三项资产的整体质量欠佳
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的整体质量欠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三项资产的账龄普遍较长;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的账龄出现明显的“翘尾”现象,有3年以上账龄的款项在三项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是较高的。第二方面,三项资产款项逾期现象严重;经过对国有企业三项资产中现存逾期款项的分析,可以发现,逾期款项在整个三项资产总额中的占比居高不下,比例超过五成,甚至出现账龄接近30年的逾期款项的。同时,三项资产的逾期款项都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不少国有企业将三项资产中的其他应收款作为“垃圾桶”,存在严重的长期挂账现象。以某省属国有企业为例,账龄在3年以上的其他应收账款占比接近40%,计提坏账比例高达68%。
(三)出现三项资产流失严重的情况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体现在其公益性上,由于经济形式的特殊性,国有企业有着与私营企业不同的定位,这也就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三项资产管理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资产管理。一家缺乏竞争的国有企业在做大的同时,可能导致其内部监督的失控,进而出现国有资产的浪费现象。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往往具有隐蔽性,社会公众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大额逾期款往来客户的企业性质,可以发现超过五成的逾期款项是发生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大额逾期款项的存在,难免其中存在“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可能性。
二、国有企业三项资产余额较大的原因分析
总体来说,分析国有企业三项资产余额持续高位徘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企业自身原因;国有企业自身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对往来款项未能进行及时追讨和处理,造成三项资产管理不善现象的出现。二是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管理不善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许多,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改制或重组、产权变更、与政府之间的往来款、负债方无力偿还但不破产,导致无法核销只能长期挂账、财产转让纠纷、未决诉讼等。三是会计信息化程度不够;国有企业的内部企业之间存在大量需要对冲的应收、应付等款项,但是由于自身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程度有所欠缺,内部的往来款项往往难以抵扣,导致国有企业的关联方之间出现长期挂账情形。
三、加强企业三项资产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要提高资产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切实将制度落实到位,抓住内部控制的关键风险点,从制度源头上构建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避免因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三项资产管理中出现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和资产管理的关键风险点,逐一进行自查,发现风险点时及时整改。
(二)提高清理账款的技术手段
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保持内部信息通畅,组织各级企业分析并制定款项清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往来、历史挂账和个人挂账款项,要认真理顺企业集团内部、企业集团之间关系,减轻企业的包袱。同时,国有企业要借助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建立企业集团对各级企业的监控机制,争取做到业务留痕、有据可查,切实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三)明确款项清收责任人
国有企业可以推行“老账老办法,新账新办法”,明确款项清收的责任人。结合企业主要领导的任期情况,明确法人代表为逾期款项的第一责任人,业务分管领导为逾期款项的主要责任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为逾期款项的直接责任人,对主要领导任期内产生的逾期款项进行彻底的检查。为了加大款项追讨力度,企业领导可以亲自带队,原领导已另有任用的,可暂停新单位工作,调回原单位组织开展款项追讨工作。
(四)及时做好财务核销工作
结合实际情况,对部分形成时间较长且损失事实确凿的债权,在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后,进行财务核销处理,及时消化部分资产损失,有助于通过税务机关的损失认定,进而降低企业税负成本。同时,应按照“账销案存”的原则,实行台账管理,继续对已核销债权的追收工作。对于尚未形成的坏账,国有企业应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决策层、操作层和监管层分离,做到事前把关,事中监控,事后检查,避免造成更大的国有资产损失。
(五)加强客户资信管理台账
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要做到密切关注客户的资信状况,动态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可以采取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的形式,保持对资信风险的敏感度。通过定期前往客户经营生产场所等途径,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对于资产抵押不足,尤其是经营规模小且经营状况不佳的民营企业,要严格按照合同或相关约定执行收款政策,尽量缩短款项回收期,降低企业的坏账风险。同时,国有企业可以建立客户黑名单通报制度,对于有不良记录的客户,各级企业要做到层层上报,禁止与纳入黑名单的客户开展业务。
作者:曾文媚 单位:广东国资财务会计学会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刘杏萍,陈列波.降低经营成本和三项资产途径探究—以XX企业集团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13.4
第五篇:茶叶企业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应用
摘要:
会计核算作为资产管理的有力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其数据统计结果对于企业经营目标、经营计划、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国茶叶企业的发展正面临多方挑战,采用正确的资产管理形式,保证财务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可以为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茶叶企业运用传统资产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而后指出会计核算对于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最后从建立循环账务处理程序、把握环境变化、采用科学方法以及谨慎性原则四个方面,阐释了将会计核算纳入茶叶企业资产管理体系之中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会计核算;茶叶企业;资产管理;应用策略
会计核算致力于以直观的财务报表将企业的现金流量、经营状况、盈亏数据等表现出来,具有全面性、正确性、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特征,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茶叶企业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设备落后、资金不足、人才紧缺等问题,经营者的科学管理理念较为薄弱,财务核算意识也相对欠缺,在资产管理中表现出诸如资本性支出与收入界限不清、资产设备与市场价值标准脱节、所有权模糊混乱等实际问题,轻则影响企业财务处理工作与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重则导致且破产、危机债权人与股东的合法权益,对社会的资金周转与现金流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茶叶企业应当积极学习会计核算理念,建立严谨的资金核算程序,实现企业的科学运营与持续发展。
1当前茶叶企业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起来,茶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州大地之上,我国的企业管理制度日益健全,会计专业职能不断完善,账务处理模式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茶叶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所采用的资产管理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日记总账表等,其中,大中型茶叶企业大都采用后两种资产管理形式,这两种形式的显著特点是,会计工作中不同岗位之间要有鲜明的先后顺序且衔接非常顺畅,凭证、账簿、财务报表之间要一一对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尽管这种管理方式具有很强的纠错功能,可以为资金流向“正名”,但是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形式过于传统老套,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网络时代、数字时代、科技时代的要求,很容易造成会计核算信息的缺损,不利于茶叶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也不利于茶叶企业的健康发展。
2将会计核算纳入茶叶企业资产管理体系的意义
将会计核算纳入茶叶企业资产管理体系之中,可以有效提升相关工作的专业性与效益性,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第一,可以有效提高账务人员的业务素养与工作能力。将会计核算融入资金管理体系,可以将制单、对账、总账三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统一纳入账务管理部门的管辖之中,加强岗位之间的协调合作,明确不同人员之间的责任承担,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资产管理流程的循环性会大大提高,会计人员与审计人员之间的对接更加紧密,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频繁,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账务工作的有效性。第二,可以有效防止会计信息缺损和造假。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效益的极大提升,资金流动规模呈指数模式扩大,企业利润不断增加,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开始拥有了一席之地,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在账务工作中掺假或造假,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将系统而全面的会计核算流程纳入企业资产管理体系中,可以实现财务对账与审阅工作之间的对接,令产品采购计划、生茶计划、加工计划、销售计划、宣传计划、服务计划等各个层面受到全方位的监督,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三,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会计核算的主要职能包括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和财务职能,将其纳入企业资产管理,就是要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之中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及发展愿景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日常经营管理收支、人员调动、部门统筹等做出决策,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做出规划与调整,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对财务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安排,从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3会计核算在茶叶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建立循环账务处理程序
循环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会计内部监督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的有机结合,从出纳、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融资等各个环节遏制造假行为的生成,积极促进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循环账务处理程序主要由制单、细账、总账、对账及审阅、编制会计报表五个基本环节构成。其中,制单是以原始凭证为基准而编制的记账凭证,制单人员要详细标注物资的采购及销售信息,并标明制单工作结束以后仍然需要进行的工作,并以此为据向下传递;细账包括对日记账和其他各种明细账的登记,销售与收款环节的相关账户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税费及其他应付款项,购物和付款的相关账户有预付账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在该环节,企业应当进一步明晰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责任,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审计与监督;总账是指根据记账凭证每月汇总等级,或者根据资产负债表每年汇总登记,从而加强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的科学性;对账与审阅是指对总账、细账的核对工作,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企业而言都是它们使用资金、调配资源的权威性数据参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节约企业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茶叶企业应当对这一环节给予高度重视,设立专门的监察岗位,在必要的情况下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更为专业、更为权威的会计数据审查、统计与处理;会计报表是以数据的形式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直观展现,可以用于计算企业日常经营性支出与盈亏状况,令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拥有科学的把握,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支出计划。
3.2把握会计环境的实时变化
会计环境主要由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企业组织环境等方面构成,其中,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对会计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政策环境对会计环境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牢固把握会计环境的实时变化应当从以下两个层面着手。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它是企业开展会计决策活动的前提条件,直接决定了决策活动的内容与方向,所以,茶叶企业在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无误的同时,也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当前情况与未来愿景,制定适宜的会计政策辅助自身发展。当然,会计政策并非由企业独自决定,而是要在政府的统领之下进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会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账务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对每一类会计活动加以统筹规范,而茶叶企业则应当找准自主权与规范化之间的平衡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最佳账务计算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内外矛盾,协调各方利益,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会计领域的专业理论与操作方法,牢固把握外部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的变化趋势,科学统筹管理层、决策层、实践层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3.3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简化账务处理流程、加快会计信息处理,提高企业会计数据核算的工作效率,主要应用于企业日常经营性支出和盈亏状况的计算与分析,通过会计核算,企业经营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审查财务支出,更加迅速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收支计划。会计核算方法根据会计活动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四种,茶叶企业应当从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股东、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评估机构的意见,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保证会计资料及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决策方案的持久性。
3.4将谨慎性原则纳入企业资产计量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核算的态度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在时间概念上保持谨慎,茶叶企业不能以未来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对资产进行预计,而应当在过去资产交易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也就是说,只有已经发生的固定资产购买交易才能够成为资产,而那些仍然处于计划之中的固定资产购买则不能够成为当下茶叶企业的资产内容。其二,在所有权的确认问题上保持谨慎。由茶叶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才能够称之为资产,如果企业无法拥有或控制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资源,比如某项专利权,便不能够将这项资源列入其资产范围。其三,在预期获利能力上保持谨慎。资产的本质特征在于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那些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是已经损毁或贬值的存货、被淘汰的机器设备等,都不能够被划入茶叶企业资产的范围内。依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茶叶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或实际发生的数额记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对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等进行预估。在这种以历史成本为计算基础的会计模式下,茶叶企业应当将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纳入计量体系之中,根据资产不同的获得渠道及其在经营过程中的不同作用,预期其未来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体现资产的实际价值。不过,价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所以,茶叶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一次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核查与评估,根据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做好资产减值准备,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从而保证会计数据所体现的企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4结语
有效的资产管理对我国茶叶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准确的会计核算则是资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形式的账务处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不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容易出现会计数据缺损、造假的问题,因此,茶叶企业应当将现代会计核算制度纳入资产管理的范围内,加大账务系统化处理力度,建立循环账务处理程序,深度把握会计环境的变化趋势,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立足于谨慎性原则,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与相互监督,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建立适合茶叶企业持续发展的资产管理制度,从而实现茶叶企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殷云飞 赵艳涛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S].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汪?.会计账务的处理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
第六篇: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摘要】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经营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重视,并且在经营管理的工作中总结出了许多十分有价值的管理措施和管理经验。但是据现状来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上仍有疏漏之处,有些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有助于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具有总量庞大、类目繁多,价值高等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公路及构筑物、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设备、三大系统设备、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办公设备等六大类。纵观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长期以来,由于高速公路点多线长,固定资产分布较为分散等特点,加之高速公路完工交付时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过程中,资产明细化程度欠缺,经营企业的管理者对资产实物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意识,这就导致了资产管理部门的信息延时和缺失,资产的变化情况无法及时反馈到资产管理部门,因此资产的管理资料不齐全,资产清查时工作效率较低。另外,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也没有统一的规划,资产配置欠合理,资源浪费的问题比较严重。
1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资产原始数据资料不全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缺少完整的原始数据资料,特别是在各条高速公路工程竣工后需要验收的房产和三大系统设备,由于交付时的原始资料不够详细,有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没有按照单项固定资产的明细逐一登记造册,财务核算也很笼统,给营运期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此外,有些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办法区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导致部分固定资产被费用化,久而久之,固定资产附带的另一些重要文件资料,例如各种审批文件、施工图纸等,都无从查找。
1.2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资产管理数据
随着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逐年发展,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类目繁多,仅靠人工统计数据,统计过程极为艰难,既无法及时提交固定资产的客观信息,又无法保证提交信息的准确性。
1.3不能掌握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动态变化情况
这里,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固定资产的属性。固定资产有实物属性、价值属性、收益属性、费用属性这四种属性[1]。那么,一个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四种属性的有机统一。然而,由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反馈,所以固定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收益、支出、变动情况也就无法得以准确、连续、完整地记录下来,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就不能够掌握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动态变化情况。
1.4资产清查效率低
为了保障企业固定资产的完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每年都至少要进行一次对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盘点工作。清查工作需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在进行资产盘点时完全暴露出了费时费力的缺点,直接导致了资产清查效率的低下。这种状态下的资产清查,显然不足以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的流失。
2改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2.1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有章可循
要改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制度:(1)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得以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2)对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进行规范,这样能够有效规范资产购置行为,避免大量购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减少低效无效资产,也方便固定资产的数据管理。(3)积极组织一年一度的资产清查工作,防止固定资产因管理不当而产生的流失状况。(4)制定土地确权和房产办证计划,明确产权关系,确保固定资产的合法归属。(5)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构建管理网络,确保责任落实
有了制度的保障,还必须要保证各种制度的落实,这就需要给管理部门合理分配管理范围,落实管理责任。(1)在企业各级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者指定某些特定的部门来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2)构建完善的企业资产管理网络,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3)打造信息化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固定资产的相关动态信息能够及时和反馈,还可以就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对策进行交流学习,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2]。
2.3强化全员、全过程的资产管理意识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固定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某些管理人员或某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范畴,它应当是企业全员参与的共同工作。此外,资产管理是一项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它整个生命周期里发生的动态变化都是值得企业去密切关注的。(1)事前管理,就是在固定资产购置之前,做好购置计划并将其纳入预算;事中管理,就是强化资产使用人的责任意识;事后管理,就是在对资产的报废更新以及对资产的处置时,进行严格地审核,完善报批制度,采用专家组审核机制,以及纪检监督指导机制,这样能够保证审核工作公开透明、科学严谨。(2)对固定资产进行系统性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当今固定资产管理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融合。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财务部是资产的价值属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或指定的相关职能部门是资产的实物属性管理部门,这两个部门之间应该密切合作,共同保管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
2.4开发研究管理方式,推行信息管理
如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高速公路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摆脱了低效的传统人工操作模式,采用先进的条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研发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成功地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的管理局限。将条码技术应用于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清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利用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来管理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安全、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可全员共享,真正实现了全员、全过程的资产管理。此外,信息系统还可以对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控,生命周期内的日常消耗、维修、保养、变动、出售、报废等动态变化状况能够被信息系统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并自动进行统计和分析。信息系统强大的查询功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决策的依据和参考。
2.5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企业应该加强固定资产的经营意识,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价值属性,挖掘利用价值,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让企业的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企业应当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及时清理闲置的固定资产,采用出租、转让等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于无效资产,采用报废等方式及时处理,减少资产占用,提高资产收益率。
3结束语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很高的价值,且资产总量大、类目繁多,使用处所非常分散,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快。所以,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非常有必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利用和经营,使固定资产能够发挥效用保值增值。管理好固定资产,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大有好处的。
作者:陈荣 单位: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
参考文献
[1]徐继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98.
[2]金绮丽.当代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
[3]李凤莲,袁铁权.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吉林交通科技,2009,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