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管理探索(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资产管理探索(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资产管理探索(3篇)

第一篇: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方法的影响分析

摘要:

固定资产管理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有益于优化电力企业资产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和目的。继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提出后不久,财务集约化和SAP系统在电力企业得到了覆盖式推广和应用,从而带来了资产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产生过程,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财务集约化环境对当下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财务集约化 资产管理 全寿命周期引言

在电力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占比高达80%。随着电网分布的飞速发展,主、配网工程及城、农网改造工程的加速投入,固定资产年均递增幅度达20%以上。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然而规模大、分类多、分布广、更新快的突出特点给固定资产管理,尤其是在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衔接、“账、卡、物”相符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多年来,电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经过不断地尝试创新和改进,资产管理正不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传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正经历一场彻头彻尾的改革。

1.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此前在电力企业中普遍实行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个过程按照空间或时间进行划分,各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进行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实物维护或价值管理等工作,在管理过程中涉及财务资产部门、生产技术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和单位。但由于各个部门和单位的战略目标、工作范围和职能划分的不同,其通常只着眼于自己部门的资源利用和工作绩效,不能够统筹考虑整个资产管理工作的优化配置问题,缺乏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评估机制,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足。

2.全新资产管理理念的诞生

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电力企业基于电网发展的新形势,为改变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而做出的新的尝试和创新,是国家电网公司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战略目标而做出的新的战略举措[1]。其将电网信息化、系统化融入资产管理工作的思想,实现了资产管理思想由职能划分向系统统筹的转换,极大地提升了资产管理精益化、精细化水平,有效降低了管理冗余和资源浪费,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进一步扫清了障碍[2]。而财务集约化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它借助现代信息统筹工具进行固定资产信息的高度集成,实现了价值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从全局的角度统筹并优化配置信息、管理资源,有效降低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彻底解决过去由于信息不同步、沟通不流畅、配置不合理及管理权力分散而造成的低效、无效问题[3],为全面成本管理和全面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财务集约化对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影响

3.1财务集约化使资产管理实现横向集中

由于国家电网集团覆盖范围广,地域和发展情况各异,不同的分(子)公司有着大相径庭的管理风格和经营模式,资产管理信息不互通、不共享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管理冗余,使得集团内部管理效率极为低下。财务集约化通过引入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SAP系统与生产MIS系统相互集成,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总体资源的综合统筹利用。财务集约化在SAP系统内建立了完整的固定资产台账,实现了全省乃至全网范围内的信息共享。通过在统一的SAP系统内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和管理,并通过利润中心相互区分。通过公司代码、利润中心及成本中心的运用,分割省、市、县分(子)公司的操作权限和查询权限。母公司通过灵活方便的综合查询、统计、汇总功能可即时查询和分析各分公司及子公司的资产管理状况。这就有利于母公司从规划、立项、设计、设备招投标等决策环节开始,到交付、建设、安装、投运等建设环节,最终到资产使用、维护、停用、报废等运营环节结束,真正实现全程管控,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2财务集约化使资产管理实现纵向集成

近年来,虽然电力企业不断加大信息化投入,但大部分资产管理系统模块仍处于信息“孤岛”状态。目前,计划、物资、基建、生产、财务等各职能部门各有其独立的信息系统,资产价值管理信息与实物管理信息的相互孤立,造成了极大的数据浪费,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灵活,难以为提供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财务集约化通过技术手段制造系统接口集成了财务管控、SAP系统、营销MIS系统、生产PMS系统等各个系统,通过数据联通,彻底改变了过去财务部门只管资产价值、生产部门只管资产实物,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管资产与用资产脱节的状况,实现了物资、项目、设备、资产集约化管理。

3.3财务集约化使资产管理实现流程再造

财务集约化不仅能够实现数据集成,同时能够在管理平台中融入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利用管理工具优化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节点、完善工作环节,将工作要求落实到系统操作环节中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制度执行力。在财务集约化平台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梳理和细化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同时结合固定资产全寿命过程管理的要求,突出对工作节点的控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关键流程,在关键环节进行权限控制和审批监督,减少人为影响因素。

3.4财务集约化使资产管理实现动态监控

目前,由于我国电力企业资产分布地域广、规模大、数量多、变化快,大部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静态和局部的,财务数据难以与实物资产变动保持动态实时更新。大部分电力企业所谓的固定资产管理其管理的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卡片。但是,固定资产是有生命周期的,在其从建立到报废的整个过程中环环相扣,仅仅依靠静态管理很难全面了解和评价资产状况。而财务集约化通过SAP平台实现了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实时同步和信息共享。资产从申请采购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完整地记录在案,其运行状态在资产卡片与设备台账中同步并且动态地反映着。即使某项资产的关键字段被改动过,其变更记录也将清楚地记载操作人、变更时间和更改事项。财务集约化突出地表现出与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理念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固定资产动态的、全过程、全生命的管理。

4.结论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努力的管理体系,而财务集约化这股年轻的力量给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的实现提供了优良的平台。通过细化对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各项具体措施的研究,实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无缝衔接,从而进一步推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崭新面貌和更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作者:张东平 王红梅 姚岚 刘少华 张光亚 程曦 吴周 林士明 赵雪婷 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勇,魏玢.电网企业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思考.电力技术经济.2008,20(4)

[2]蔡亦竹,柳璐,程浩忠,马则良,朱忠烈.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7)

[3]黄颖,林春红.基于财务集约化理论下的供电企业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探究.2014,42(12)

第二篇: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模式思考与创新

摘要:

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问题一直困扰着资产管理人员,由于管理模式过于陈旧,出现了管控能力不足、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研究者研究了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大大提高了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产账面相符性,由此可见,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资产管理 思考 创新

对现有的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具有一定的迫切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电力企业规模每年都在扩大,所涉及到的资产也逐年增多,如果这些资产不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很有可能会危及到国家资产安全,因此对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加以思考以及创新很有必要。

一、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难点

首先,上级部门无法对各项资产信息进行实时的管控,这主要是因为基层企业资产信息统计不到位,汇总时间比较长,因此上级部门无法随时跟踪基层单位,而基层单位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时常出现资产实物与价值不符合的情况,极其容易导致账实不符,使得资产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其次,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分析数据,而这正是电气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之一,因为电力企业需要分析的数据数量非常庞大,分析的过程也十分复杂,分析过程中,又缺少相应的维度,因此无法对资产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也无法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实时帮助;再次,电力企业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比较多,整个管理链条比较长,极其容易出现管理脱节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最后,电力企业资产信息并不集中在专门的业务部门以及专门的系统中,分布十分分散,而各个业务部门以及系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差异,数据也难以统一,因此共享十分困难。正是由于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着众多的难点,因此相关部门以及企业有必要对现有的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创新,以此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基于此,研究者运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进行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构建了资产管理信息平台。

二、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

1、总体架构

电力企业构建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运用的是信息技术,融入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该平台主要技术架构有两种,分别为展示平台、应用平台,存在两种体系,第一种体系就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第二种就是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这两种平台以及两种体系共同组成了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这其中展示平台主要负责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综合管理,其主要是由资产报表分析模块、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块等构成;而应用平台主要负责对资产管理进行审批以及相应的处理,其主要是由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资产移动盘点模块等构成。这两大平台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资产信息管理平台的所具有的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2、“双体系双平台”架构

2.1资产全寿命周期展示

“双体系双平台”是能够对电力企业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展示,则这也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功能之一。电力企业应用资产管理平台之后,能够对资产整个过程以及管理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资产管理分析报表进行核查。对于单项资产,资产管理人员会从规划计划、运行维护以及报废处置等方面进行管理,并且通过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来监督资产管理执行的效率,以此保证资产整个过程都能够得到监控。

2.2资产地理信息查询

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中,双体系双平台”架构的构建,不仅能够对资产价值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同时对资产实物信息以及地理分析信息也能够全面的掌握。这主要是因为“双体系双平台”架构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这样电力企业所有的资产状况都能够清晰在地图上显现出来,这样电力企业资产存在的价值信息、资产地理信息、资产实物等融合起来,以此方便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进行各个阶段的管理,降低资产管理成本。

2.3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力企业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总体概括来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项目管理,即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使得项目成本管理更加的科学合理;第二阶段,资产管理,电力企业应该对资产处置成本、资产的运用成本以及获得的价值进行管理,以此提高资产管理价值的最大化;第三,系统操作,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是通过系统软件进行管理,因此管理者必须能够对系统进行操作,否则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无法实现;第四,绩效评价,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对绩效进行不断的评价,才能够不断的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系统。2.4资产移动盘点电力企业资产一直都以来都无法实现年度盘点,而运用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之后,可以实现对资产的移动盘点。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融入了移动计算技术、手持尖端设备技术等,因此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移动式盘点,除此之外,还应用了二维标签技术、RFID技术,从而能够固定资产展开实时跟踪,这对电力企业资产账实相符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成效

因为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一直以来都沿用传统模式,因此构建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并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主要是以我国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秉承着解决现实问题的原则,不断探索与发展,最终建成了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所取得的建设成效如下:1、横向贯穿全寿命周期,拓展资产分析维度首先,它打破计划规划、项目建设、运维检修、财务等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各类资产各阶段的信息在统一平台下的贯通。其次,厘清资产全寿命周期流程,明确资产全寿命各个阶段的关键环节,将事前预警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实现对资产全寿命周期信息实时查询、稽核和监控。最后,加强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拓展资产分析维度。2、应用移动盘点技术,实现资产动态跟踪一是构建单个资产身份证,开启固定资产数字化管理新模式。从根本上做到现场资产、实物台账、资产台账——对应,为日后资产全过程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二是大幅度缩短盘点周期、盘点数据真实准确。应用资产移动盘点方式减少了人力成本,缩短盘点周期,提高了资产盘点的工作效率。盘点中,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人为操作,保证了盘点数据真实性、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电力企业资产管理质量,使得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各个部门进行通力合作,并且实现数据共享。但是由于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缺少经验,以此需要不断的改进,优化系统各个功能,以此保证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能够为发挥出资产管理的功能,使得电力企业财产不丢失。

作者:辛颖 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客服中心计量室

参考文献:

[1]胡建.资源性国有资产之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发展.2009(01)

[2]杨靓婧.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企业技术开发.2009(04)

[3]彭照杉,林贻武,朱佑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12)

[4]强化县级电力企业代管的管理[J].农电管理.2000(01)[5]杨纯廉.电力企业商业化营运的探讨[J].大众用电.2000(09)--108

第三篇:铁路企业资产管理浅析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铁路的投资,铁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加强铁路企业资产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总公司成立后对所占有和使用的全部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和资产清查,特别是对土地进行清查和授权经营工作,从而发现资产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和贯彻落实提高资产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

铁路企业 资产管理

本文所称铁路企业指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专业运输公司及其他由总公司直接出资的全资企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可以按照是否具有实体形态、耗用期限长短等进行不同的分类,也可以综合以上的几种方式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特殊资产等。铁路企业通过资产管理行为充分发挥资产效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使资产保值增值,更好的为生产经营服务,实现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一、加强铁路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

加强铁路企业资产管理,盘活运用既有铁路存量资源,优化利用新线建设新增资源,最大限度提高铁路经营效益,建立铁路与社会经济利益共享、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因此,铁路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必须站在实现铁路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高度,扎实做好铁路企业资产管理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资产资源、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铁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铁路企业投资发展的历史及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企业投资发展的简要回顾

20世纪50年代三年经济恢复期间,国家对铁路共投资11.34亿元,其中用于新线建设资金4.31亿元,新建建成成(都)渝(重庆)铁路、天(水)兰(州)铁路、湘桂铁路的来(广西来宾)睦(中越边境的睦南关,今友谊关)段。1953年执行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用于铁路基本建设的投资为62.89亿元,其中用于新线建设投资为29.57亿元。长达十年之久的“”时期铁路建设和运输管理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20世纪末,建成了京九铁路、南昆铁路、南疆铁路。“八五”期间,铁路建设投资0.18762亿元。截至2002年底,铁道部汇总的资产总额为0.95万亿元,2003年至2012年,铁道部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94万亿元。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铁路总公司资产超4.66万亿元。2014年铁路总资产5.45万亿,预计2015年底铁路总资产将突破6万亿,预计“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规模将高达3.9万亿。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显示,近十三年来,铁路总公司资产以平均每年约0.388万亿的速度增长,铁路企业资产数额庞大,种类繁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着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铁路企业资产类别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货币资金、存货等项目。

(二)铁路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

铁路企业在对每年快速增长的资产进行管理的同时,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有着较为健全的管理监督制度。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从购置、配置、调剂、维护、处置等各个管理环节,到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运用,计算机动态管理的实施,都有着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

1.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建立统一企业会计标准的要求,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在总公司及各级控股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通过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满足铁路企业市场化的需要,使铁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铁路企业走出去,促进铁路企业国际化发展。

2.清产核资和资产清查

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全面摸清铁路企业资产的数量、质量和状态,发现资产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核实资产的真实价值水平,完整、准确反映铁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总公司对所占有和使用的全部资产开展了以201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的清产核资和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工作包括账务清理、资产清查、资产评估、损溢认定、报表编制、中介审计、结果申报、资金核实、账务处理、完善制度等。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产效率和经营效益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土地清查和授权经营工作

铁路总公司成立之前,铁路用地多为国家征用地、行政划拨用地,在账面上有列为固定资产,也有列为无形资产,有的甚至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出来,对铁路土地使用权的管理不够统一和规范。成立总公司以后,在铁路企业开展了土地、房屋资产清查和土地授权经营工作。通过现场勘查、配合专业评估公司进行土地评估、土地证复印和扫描等大量细致认真的工作,并严格把握完善土地权属问题的解决原则和政策界限,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完成土地权属完善和土地使用权与固定资产价值分离工作,真实确认土地使用权价值。

4.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在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有力的贯彻落实,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财务等部门之间能否进行有效有力的沟通协调,共同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规范的操作。

(1)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没有明细账,有的分类不准确,有的购置的资产已投入使用多年,仍挂在往来账上,没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转账。资产的使用保管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存在资产流失的现象。

(2)铁路基本建设工程中拆除房屋、建筑物等既有资产存在的问题。资产所有单位没有在基本建设取得规划、设计时,与基建项目管理机构签订拆除资产补偿协议,没有明确被拆除资产的相关补偿办法,更没有办理被拆除资产报废手续,部分铁路企业存在资产有账无物,或被拆除资产长期挂列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现象,造成账实不符。

(3)资产后续支出存在的问题。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装改造等方式实现整体或局部更新,提高资产性能或延长使用寿命,就应将为此发生的相关支出计入该项资产成本,同时更新相关卡片、台账、技术履历薄等。如计算机应用软件版本升级,主要技术和应用功能发生重大改变,应当按规定向业务主管部门重新申请登记,审核通过后,按软件系列产品管理,在原登记号基础上进行变更登记,核发新的应用软件登记号,同时增加原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又如成段更换接触网、成段更换电力贯通线、电务整站(整套、成段)连锁设备更新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而不能简单地进行费用化,从而准确反应企业资产状况。

(4)资产购置税务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改增试点。铁路企业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始开具、取得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的核算并依法纳税。购置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所以在采购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认证,从而合理降低资产的采购成本,减少每期摊销、折旧额。实际操作中存在经办人员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后未能及时交付财务部门,超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期限,造成购置资产支付的增值税款不能进行抵扣,增加购置资产成本。

作者:徐云 单位:南昌铁路局财务处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2]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铁总财[2015]37号,2015-1-22.

[3]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铁总财[2015]45号,2015-3-10.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