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资产管理研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云计算概述
1.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这一概念最初是由Google提出的,后由于其优于传统的计算模式而迅速发展,众多的云计算厂商相继推出自己研发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渐渐地学术界也开始结合云计算的现实背景深入研究其成本、应用、性能优化等,发展自己的理论,并取得一定的技术成果。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各专家众说纷纭。已知的最早定义是美国印度裔教授RamnathChellappa在1997年提出来的,他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把云计算定义为一个新的“计算范畴/范式,其界限由经济的合理性来决定,而不是由技术的局限来决定”。后来的学者认为他的定义与2006年开始的云计算浪潮“歪打正着”。而另一个早期简单定义是“云计算是指任何能够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的设施和系统”。网格计算之父LanFoster认为云计算实质上就是网格计算的商业化延伸和发展。CloudCamp的创始人ReuvenCohen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Web的服务,目的是让用户只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钱,同时消除传统软件在硬件、软件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投资”。维基百科对云计算的定义是“一种能够将动态伸缩的虚拟化资源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计算模式,用户不需要知道如何管理那些支持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中国云计算专委会认为,云计算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整合、管理、调配分布在网络各处的计算资源,并以统一的界面同时向大量用户提供服务”。综上所述,对于云计算的概念,学术界和众多的运营商有着基本的共识:云计算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云计算也是虚拟化、效用计算、面相服务的架构等概念混合演进的结果。作为一种计算模式,云计算实现了对共享可配置计算资源的方便、且按需的访问;这些资源可以通过极小的管理代价或与服务提供者的交互作用而被快速地准备和释放。
2.云计算的特点。
2.1低成本、绿色节能。
虚拟化可以整合现有的应用部署,使云计算的设备利用率大幅度地提高,并节省设备数量,从而也极大地减少了用电量,一方面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使用者的费用。
2.2快速满足业务需求。
云计算的使用,可以帮助使用者节省大量财力和精力,使其能够将建设和管理的重点放到内部资源和业务的构建上。而对于硬件选择和软件开发等事务,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购买服务,同时,云计算还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灵活可扩展的资源。通过动态部署、动态调度、动态回收等高效的运作方式来平衡不同时段运行峰值的资源需求。
2.3有利于提高资源管理效率。
第一,云计算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使得跨系统资源的统一调配和集中运行成为可能。对于管理员而言,只需要通过一个界面就可以监控虚拟化环境中各个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也只需要一个命令就可以实现对所有机器的操作。第二,云计算服务器和存储资源池的专业管理,使得维护人员可以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维护,这种专业化、针对性的维护模式有利于提高维护的质量。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1.固定资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高校越来越离不开“财”和“物”的基础支撑,而且对“财”和“物”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渐渐地,固定资产管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而伴随着资产管理部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管理职责也相应变得更加重要。资产管理已经由单一的“管物”逐渐扩大到采购管理、调配管理、绩效考评等综合的全方位管理。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
2.1资产管理有效。
建立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和网络系统,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资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2资产配置科学。
制定公正合理的高校资产配置标准;按照承担的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工作量与资产配置标准制定资产配置预算;将资产购置纳入预算管理,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2.3资产使用合理。
建立高校资源共享机制,保证资产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建立与资产使用部门挂钩的资产利用效率评价制度,保障资产使用合理。
2.4资产监督公正。
建立健全高校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监控考评体系;发挥学校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审查与核实,保障资产安全与完整;建立多层次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使得全过程管理都可以落到实处。
三、云计算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1.降低硬件设备成本。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往往都需要安装软件,但由于经费紧张,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硬件配置难以满足软件更新的需要。然而通过使用云计算,可以把高校里因硬件配置问题而无法升级或因无法安装新的软件而被淘汰但硬件本身还能继续工作的旧计算机利用起来,从而降低硬件设备的成本。
2.节省维护的费用。
众所周知,高校数据中心运行的载体是基础设施。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云计算服务收费低廉,有些甚至免费,这样我们就可以既方便又廉价地采用云计算来进行基础设施云的部署和管理。一方面可以节约用来购买商业软件授权的资金,另一方面,作为客户端的高校本地计算机,可以在浏览器上运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这样既可以享受云服务,还不需要担心使用的应用软件是否是最新版本。
3.云共享。
各大高校可以合作建立高校区域资源云,并通过同步的方法构建云资源共享系统,这样大家可以共享由大量系统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基础设施,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云终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查询其所需的固定资产资料。
4.提供大容量的数据存储中心。
在互联网时代,病毒越来越猖獗,因此,数据存储的安全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些高校由于缺少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电脑上存放的数据容易因硬件的损坏而丢失或被病毒侵入,而在使用云计算服务后,因为数据均在云端存储,就能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另外,高校也不用再发愁日益增长的固定资产数据资料因没有地方存储而一直购买数据库服务器了,因为这些问题都可以交给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商去解决。
作者:蒲晓婷 雷霞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第二篇:以人为本为核心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后,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规范,但由于我国诸多高校建校历史悠久,固定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广泛且突出,使得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面对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改革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陈旧,科学管理手段缺失。其外在表现为制度的不健全,必然导致资产配置效率的低下。资产管理手段的落后又加重了资产配置效率的降低,而资产核算手段的落后又是由于管理理念的缺失造成的。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是管理理念缺失的内在因素,同时制度不健全、资产配置效率低下、核算手段落后又不利于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因素在主导资产管理的成败,因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激发和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构建以人为本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途径
1.构建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
对学校而言,为了淘汰原本低水平的管理方式,务必先构建一支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团队。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岗位敏感以及责任重大等特征,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更高,尤其是道德水平与政治素养方面,这样才能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做到照章办事、坚持原则以及克己奉公。从业人员既需基本经济、法律、财务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账目管理、维修、报废以及调拨等环节的相关规定与流程熟练掌握。因此,高校在选拔与录用管理人员时,务必严格把关,提高聘用门槛,将作风踏实、行事稳定的专业人才引入到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队伍中。另一方面,应注重人才培养,对录用的人才应增加适当的考核机制与培训机制,当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也应有针对性的对人才进行培训与学习,以提升其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
2.加强二级管理,形成管理网络。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中,二级管理人员即基层的工作人员。各高校中的二级管理人员一般不直接隶属于资产部门,多为兼职人员,却是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二级管理是高校资产部门与其所在部门的纽带与桥梁,紧紧维系着二者的联系。二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否落实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政策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各教学科研机构的资产需求是否满足,及资产管理的效益是否得以体现。基层管理者在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中,常常承担管理主体的重任,但对学校而言,管理者就变成了管理中的客体,由于管理者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可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推行有效、平衡的管理。而高校的主要职责便是建立二级管理部门同高校专管部门之间的管理网络,不仅能提升管理工作的统一性,更可以增强二者的联系与交流。
3.构建情感交流、信息互动的平台。
与政府行政机构不同,高校具备了特有的学术定位以及教育功能,也决定了其不同的本质属性。高校的全面发展便是围绕着学生、教职工以及科研人员的利益展开。而“以人为本”观念的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的权利不应高于“人”的权益,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也越来越趋向于行政化的方向。将“以人为本”观念贯彻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即以谦恭的姿态、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并充分尊重与重视基础管理人员的自主性,要彻底摒弃原本官僚化的作风,注重感情的投入。尤其在制度规则时,应多听取基层的意见与反馈,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当工作中遇到分歧时,也应及时妥善的处理。除了工作中的联系外,高校应构建一个信息互动的平台,创造机会来增加联络与感情交流。
4.完善激励机制。
当今竞争市场中,最宝贵的是人才,只有尊重人才,并且善用人才,社会的经济才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得到进步。在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对优质服务以及科学管理的需求日益加剧,因此,务必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同高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相适应。为了充分挖掘管理人员的潜能,必须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方面,物质激励即提升管理人员的工资,使管理者的收入同自身的工作责任与工作量成正比,与此同时,还应对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精神激励具体表现为对管理者展开定期的培训或外出学习与交流,以及为管理者提供发展空间,如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总而言之,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即唤起管理人员的幸福感与社会价值感,使其充分认识自我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又成就了自我,从而激发出管理者的更大潜能。
三、结语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应重视人的需求与利益,但这并不表示制度无法约束人的自由。刚性的管理制度与手段依然是必不可少的,而柔性化的管理手段则作为管理中的补充,刚性与柔性相结合,能共同推进高校全面、和谐的发展,实现教师、学生、行政人员以及科研人员等不同群体的价值。
作者:陈亚敏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第三篇: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及应对举措
一、高校资产管理的范围及内容
高校资产是指归属于学校使用,且在法律上归国家所有,而且能用货币来计量的土地、校舍、实验室仪器设备、办公设备、图书资料、车辆等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此外,高校还有一部分物资,其价值尽管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它们也应列入高校资产范围内。对这些资产的管理工作,笼统的讲,是合理计划购买的数量等以及规划好如何使用,在充分满足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上,减少投入费用。随着高校扩大规模及科研需求的增加,高校资产的投资内容和比例也相应增加,如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的购买等。这些资产的购置渠道主要有:国家财政及科研合作单位的拨款、企业或个人捐赠款、高校自筹经费等。
二、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促使高校资产管理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主旋律是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高效利用率,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展开,开始呈现以下新特点:高校开始进行清产核资的工作、由之前的“多头管理”转变为“统一领导”;管理手段趋于现代化,如开始使用计算机。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资产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一直以来,高校对于资产管理,往往比较重视钱,当钱换成物之后,管理就开始疏忽了。其实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当金钱转变成物资之后,是其金钱价值和效益的延伸,应加强对其管理和使用。大部分高校资产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所以不计折旧,也无需进行成本核算,这也导致部分资产管理人员对其成本核算问题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此外,不少高校领导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对资产的管理工作,直接导致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清产核资不真实、管理手段不能与时俱进、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存在。
2、资产重置、闲置现象严重
不少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生源,盲目扩张,大搞基础建设,比如有些高校已经有运动场,又建设新型体育馆等;餐厅足够用,又筹措资金兴建豪华的餐厅,而这样的场馆或餐馆如果被闲置或是利用率不高,就是资产和资源浪费。
3、管理失当,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资产流失是很多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因其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协调、执行、监督机制,使很多工作仅仅流于形式。如只有总账没有细账;资产管理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甚至存在没有正常的登记、保管、日常养护、损坏丢失赔偿等制度。资产购入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只登记资产的原本价值,没有按照资产的使用年限计算折旧率,而又因缺少完善的资产报废制度,一些常用设备,往往没有达到报废年限就开始报废,如电脑、空调等,甚至有公物私有现象存在,还有对校外出租校舍、设备,租金被占为己有等现象,导致高校资产投入无法达到得合理补偿,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就无从谈起。
4、管理机构不完善、职责不清晰、监督机制不完善
大部分高校资产管理机构是独立的,账物分管,如设备仪器归设备部管理,成本核算归财务部管理,校舍归后勤部管理,图书资料归图书馆管理……这些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分管领导也不同,这就导致资产管理缺乏统一性,造成资产的实际流动与财务成本核算、折旧核算相脱节,各种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使用部门相脱离,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种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资产出现账物不符、资源浪费、流失等问题的存在。
5、会计使用的核算方法不恰当
大多数的高校,现在对资产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方法,,按照这个方法核算出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无法反映资产折旧程度,造成财务报表中出现成本核算不准确、虚增资产等问题。
6、资产管理软件不完善
目前,不少高校资产都利用计算机统计、管理,但这些管理软件只侧重于资产的录入和统计,对于一些资产,如房屋建筑、图书馆、体育场等无法录入,自然也就无法完整的记录高校资产。
四、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应对举措
1、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是行为指南,只有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切实做好资产管理工作。高校领导急资产管理部门领导必须首先数量正确的意识。可以通过加强对资产管理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转变高校领导及师生的思想观念,改变重视金钱轻物资、重视购置轻视管理的惯有认识,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重视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对业务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要将管理队伍的建设作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来对待,需培养一批有责任心、熟悉业务、擅长管理、政治觉悟高,可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性的人才进行资产管理工作,这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保障。
3、加强对资产使用程序的管理
资产管理人员要树立科学使用资产的意识并自己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这也是保证资产安全性的前提。资产使用过程的每个程序都应有相应记录,即使是有人员变动,也应该及时对资产进行盘点,核对无误后进行交接。对于资产的调配及转让、出租等,都要有相关手续,使账物相符。
4、实现统一管理,做到责权清晰
做好资产管理工作,高校还应在本校的实际情况下,由专人统一进行领导,再实行分级管理,使资产的购置、分配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都实现统一管理,应积极实行高校领导、分管领导、资产管理者、使用者各自直接负责,让每个责任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产安全性及其合理的使用率,发挥其最佳效益。在权责方面,应及时让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如财务部门负责核算资产的价值,核算好折旧率等,做好财务监督;资产管理部门登记、调配校舍、仪器设备、图书等;具体各使用部门保证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而且各个部门都应明确自己的责任,资源互享且相互监督、制约。
5、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及监督、考核机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对资产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前提,也是确保资产安全的前提。高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符合自己情况的资产管理制度,使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首先要实行科学的采购制度,对购置资产进行论证,先进行本校内的资源调配,以避免重复购置造成资产浪费;还要进一步完善资产的清查,对此,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及时掌握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对调出、报废、依法转让的资产执行严格的审核程序,真正做到账物相符。如发现资产损失,及时追究责任人责任。此外,资产管理部门和各使用部门要重视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定期检查其完好性,高校审计部门也应参与到整个过程中,监督购置、调配、使用、报废等情况,保证其合法性。
6、借助网络平台优势,引进现代化资产管理软件
高校资产管理方式落后是制约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应借助信息量大的网络平台,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实现对资产的网络化管理,最终实现每项资产都由多个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做到信息的共享和共用,各个管理人员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办理等管理工作,使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具体使用部门同时掌握资产的情况,并接受网络的公开监督,这样的模式也提高了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
7、将高校资产重置、闲置问题列为重点
针对高校资产中存在的重置、闲置问题,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资产重置、闲置是浪费,更是一种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自觉摒弃购置不当资产的行为。这就要求资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和审批资产购置制度,只购置必需的、确实对高校建设有积极作用的资产,对于无关紧要或是可以在其他部门调配的资产则应予以拒绝购置。此外,资产购置后,还要及时监督其是否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作者:吴民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资产管理处
第四篇:高校资产评估体系资产管理有效性研究
一、着重无形资产评估结构发展,体现评估体系对资产管理有效性
1.确立指标体系构建的标准化思想,对无形资产评估形成有效性分析。
高校资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在原有“硬件”指标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对“软件”资产评估指标进行不断的延伸及拓展,将“软件”资产所具有的发展性价值作为指标构建的全新要素,充分展现出高校资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所具有的全面性及科学性,从而对资产管理的系统化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结合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思想创新性,对指标体系构成因素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将模糊综合分析作为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指标权重进行有规律的排列,以此来说明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为高校资产管理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提供指标因素基础。
2.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新原则,不断提升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作用性。
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将无形资产评估作为根本主体,强调“软件”师资的评估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及科学性。充分结合高校“软件”资源,不断延伸评估主体的指向性,体现出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模块的系统性发展。这是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新原则,增强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构建力度,突出无形资产评估对高校整体发展所具有的作用性,形成以无形资产评估模块为基础的总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新思路。由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发展特点可以看出,无形资产评估模块的构建从实际价值方面进行充分挖掘,使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投入的准确性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增强资产管理的作用性,在使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同时,也满足新形势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具体要求,展现评估体系构建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结合资产价值评估为主体,对高校总资产管理系统性充分保障
1.立足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明确性,体现总资产评估所具有的创新性。高校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从资产管理角度出发,对评估过程以及评估目的形成明确性探究。全面体现资产评估对高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保障性影响,深入挖掘评估标准以及评估价值,整合与总结出高校资产评估结论。在这一基本过程中,强调高校资产评估的明确性主要体现在价值明确、标准明确、目的明确以及范围明确等四个方面。价值明确,即强调资产评估对高校硬件及软件设施对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推动价值,有效衡量高校时代社会发展潜力。标准明确则是结合资产评估指标的选择准确性,使评估标准所能够反映的基本现状更为直观。目的明确主要集中在资产评估的基本目的性上,对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所具有的发展性空间进行科学衡量。范围明确主要体现在评估主体的全面性以及评估对象所具有的指向性两个部分。从这四个方面的明确性来看,高校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构建明确性不断强化,从价值层面中对资产管理形成了更有说服力的客观价值反映功能,以此能够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及投入的方向性形成详细说明,充分展现出总资产评估所具有的创新性理念。
2.遵循价值评估原则创新性,形成高校总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新原则。资产价值评估的基本原则针对创新性提出明确的要求,将总资产价值评估的社会发展价值融入到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中,以此强化高校资产管理所具有的社会发展作用。针对高校总资产价值评估的社会性原则,将高校有形资产以及无形总价值进行社会性评估,对其社会发展作用进行全面评价,进而有效引导高校资产管理与投入的整体方向。结合社会价值,充分展现高校总资产所存在的优势及缺陷,指向性提升后期资产投入及建设方向,全面表达高校总资产评估所具有的客观价值。这是高校资产评估创新性原则对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所具有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形成具体化、清晰化的发展思路,体现出当今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及价值。针对高校资产总体投入现状进行具体评价,由此得出的综合评价效果对高校的整体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推动力更为明显,能够有效保障资产管理工作系统性开展,同时也为高校“硬件”及“软件”建设提供长足的保障性措施。
3.针对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结构,全面阐述人才培养的应用价值。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主体结构指向高校软件资源的整体评估,以教师队伍、科研力量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为评估主体,对各方面价值展开全面而又系统的评估过程。在进行软件资源评估结构的构建中,一是针对教师资源的应用能力价值进行系统评估,对教师所具有的推动作用进行全面评价,促使软件资源评估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展现。二是针对教学科研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对高校软件环境的发展以及软件资源的研究能力进行详细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其结论能够体现高校软件资源的总体发展状况。三是针对软件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方面进行系统评价,科学体现软件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价值。从这三个方面对无形资源评估体系结构进行具体构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用价值性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评估结论具有相应的指向性作用。这样无形资产评估结构的构成就能够为资产评估的总体构建提供积极补充,更为直接地作用于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过程,达到高校资产管理的清晰度不断增强的最终目标。
4.通过有形资产价值评估标准,科学表达人才培养的发展价值。
有形资产价值评估主要通过对已有可见资产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应用价值以及发展价值进行全面评价,使资产评估对象的价位更为明确。从价值评估的标准角度来看,有形资产价值评估标准主要结合以下两个方面评价指标。一是经济价值指标中要体现出基础设施的基本经济价值,而这一部分经济价值强调的是地面以上具体价值以及占地面积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两个方面。二是应用价值评估指标包含应用性以及作用性价值两个方面,建立应用价值评价标准。发展性价值指标要包含发展可行性指标、对今后发展所具有的作用性价值指标,从而建立相应的发展价值评估标准。结合上述有形资产评估的三个评价指标,综合确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使高校有形资产评价标准的建立更为准确,能够表现出对高校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所具有的基本发展价值,从硬件水平上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展现出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中评估标准所具有的客观事实反映功能,为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三、将有形资产评估作为重要组成,强调高校资产管理过程的完善性
1.以资产评估目的为出发点,为高校有形资产管理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高校资产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提供保障性作用,为有形及无形资产的建设方向提供相应的引导及说明功能,从客观角度反映出当今高校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具体优势及相应的薄弱点,对社会发展价值的充分挖掘形成至关重要的直观体现。针对这一方面,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目的应保持高度的准确,科学优化及补充有形资产评估结构与无形资产评估结构,使评估结构更全面。针对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价值及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对评估标准以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手段,不断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使评价指标的整体构建形成高度的准确性及方向性。此外,还要将评价原则作为评估体系构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使资产评估体系模块构建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体现出高校资产评估所具有的发展价值。由这一层面可以看出,高校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以目的性创新为基础,结合价值、功能以及发展目标对总资产的发展空间进行具体的阐述,为高校资产管理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提供积极促进作用。
2.针对有形资产发展价值,对高校资产管理的推动作用形成有效评估。
有形资产评估结构的构建,针对有形资产的发展价值因素进行深入挖掘,以此为评估的切入点,对有形资产所具有的功能性价值以及作用性价值进行全面评估,进而使有形资产的发展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由此可以总结出,高校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将有形资产发展价值模块的完善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资产评估中发展价值所具有的推动意义,提升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及完善性。从高校资产管理角度分析,针对有形资产的发展价值进行评估体系的构建,能够体现高校有形资产自身对推动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推动作用,结合这一模块对高校资产评估体系进行科学补充,使资产评估更客观,从而促使高校资产管理能够实现更为直接有效的管理目的,推动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将有形资产发展价值模块作为评估体系整体构建的重要组成,展现出高校资产管理的全面性,以此不断强化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所具有的保障性及创新性因素,满足当今高校资产管理的全新发展要求。
3.科学明确有形资产权属,全面提升有形资产管理所具有的目标性。
有形资产的产权所有问题是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主要难点,针对高校有形资产权属进行具体分析,得出高校有形资产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以及发展价值,同时针对并非高校自身所有的有形资产所具有的应用价值进行具体分析。结合这些非高校所有权属的有形资产对高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应用及发展价值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出有形资产的总体经济与应用及发展价值。在高校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模块中,全面构建有形资产权属方面的模块,将有形资产权属独立分类,将分类结果作用于相应的价值评估模块之中,使有形资产权属价值更为具体,不同有形资产权属所具有的功能及价值更为直观化。这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细化开展提供有效的前提参照,使资产管理所具有的清晰度更高,为高校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更为直接的作用性条件,确保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4.以阶段性评估为手段,强调资产评估体系构建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阶段性评估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具体的评估过程,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提供阶段性发展依据。由于高校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较为复杂,阶段性评估工作周期不宜较短,要对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系统性进行具体分析,得出较为理想的阶段性资产评估周期。不仅对评估体系构建中的评价指标进行阶段性分析,还要对评估所能够体现出的实际作用进行深入探索,进而使高校资产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对评估体系整体构建形成实时性促进作用。针对资产价值评估标准的构建需结合阶段性评估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全面深化不同资产评估阶段所应体现出的价值性,以此来达到高校资产评估的目的性及作用性目标。这是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模型构建能够得到持久性发展的关键,是资产评估体系深化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结合阶段性评估的内在意义,为高校资产管理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提供强大动力,促进高校资产管理过程有效性的不断增强,推动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及全面性不断提升。
作者:葛磊 单位:南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