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资产管理策略(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大部分学校固定资产。但一直以来,高校国有资产却存在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有的将高校资产管理这一职能划分在了财务管理这一部分,有的将高校资产管理这一职能划分在了国有资产监管这一部分。这种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导致了各自职能不明确,导致高校资产管理成了谁也能管,但却谁也不用负责的状况。因而,高校资产管理弱化最根本的问题可以说是高校对资产管理的职责不清,体制不顺这一原因所导致的。
(二)设备设施购置随意,造成浪费
当下许多高校将大部分的资产用于购买一些不实用,但却新颖、先进的设备设施,造成了购买的设备设施脱离的实际的需要,使用效率低下,资产过度浪费等现象。如近几年各高校争购一些办公用品导致各办公室的办公用品过多,最后造成过剩,浪费。甚至有的高校的办公用品过多堆积,失去其使用价值后,就将其当成垃圾扔掉。有些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总量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可观的数量,但仍在不断购买,却忽略了图书的教学参考价值,使得许多图书的使用效率过低,甚至有许多还是新的。
(三)资产账实不符
高校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又一存在的问题是固定资产的存量不清晰,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许多固定资产的记录不明确,要不是没有记录,要不就是明细不清。在记录固定资产时,部分院校往往不按照部门的相关规定,而是按照传统的观念处理。比如高校的固定资产不按照财务的有关规定核算和记录。有总账,却无明细账,从而导致明细不清的现象。这种做法,将会导致高校资产的严重流失。许多高校零星地购买图书,因为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而没有记录为固定资产。最终,购买的图书数量比高校财务账面上的固定资产的数量要多很多。
(四)报废资产未达报废标准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环节是严格履行固定资产报废的报批手续。但现在许多高校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的时候,都未按照相关的报批手续,令固定资产报废的随意性很强。往往一些价值量大,却未达到报废时间的设备设施就提前报废,更未经过学校相关领导或决策层的讨论研究,而是按照相关人员自己的意愿就进行报废。
二、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责任制
高校资产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并非代表高校资产的管理就完善。科学合理管理高校资产,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责任制,还应该落到实处,做到真正的责任分明,权责统一。同时,建立专门的高校资产管理机构,对全国高校资产的安全完好负责,并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高校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审批,合理使用高校资产,优化资产使用结构。另一方面,设置相关部门,负责购置有使用价值的设备设施及提高其使用效率。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强化对高校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并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提高其合理使用高校资产的自觉性。首先,加大对高校资产使用情况监督的力度,切实加强对高校购置固定设备设施的监督力度,并将固定设备设施的使用力度和保存的完整性作为对高校的监督重点,作为考核高校领导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有违法犯纪行为的高校和高校领导,要追究其一定的责任,并扣减其一定的项目资金。其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高校资产的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对高校每一笔资产的支出和收入进行定期分析,促进高校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体制,保障高校资产的健康发展,维护高校资产的安全。
(二)完善固定设备设施购置验收制度
高校在对各部门、各科室进行资产购置的时候,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和调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源上防止重复购置、闲置和浪费。这是因为高校所购置的固定设备设施数量和资金都过于庞大,因而高校在购置固定设备设施时,可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成立专门的小组,对公开招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在采购前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合理调整采购价格,确保设备设施优质优价。针对质量不达要求的设备设施,要坚决拒绝接受,杜绝各类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而固定设备设施购置进来之后,还要根据相关的措施及规定进行登记、验收和保管。并且,固定设备设施的保养工作也需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以此来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和损坏。
(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册,加强对账务的管理
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详细记录在账簿中,才能全面地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便于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和使用。其具体方案如下:
1、建立固定资产的总账。用三栏式帐页,并根据会计相关知识中的科目中的固定资产汇总表,对固定资产的支出和收入进行登记入账,财务人员凭借相关凭证做原始账目。如,某高校领导从银行取得一定金额的资产,计入原始账目则为“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
2、建立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用多栏式帐页,按固定资产分类设立明细账,分别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要固定资产、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这七大类。设七个户头,每个户头下面可设若干个分类明细。
(四)严格固定资产报废制度
固定资产的报废、意外被损等将导致高校资产的减少。因而,高校因按相关规定和程序等方式,减少固定资产的报废。对固定资产的报废不能继续使用的情况,应按相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首先由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再由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报废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具备报废的条件,并对执行好的部门和违反相关规定的部门进行一定的奖惩制度。报废原则可按以下为依据:
1、报废设备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不能使用,无法修复。
2、超过最低使用年限能修复,但维修费超过原价的50%。
3、从使用安全角度出发,设备不能使用,但未达到规定的最低年限,需要专门机构鉴定的设备。
三、结语
总之,防止高校资产的流失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并需要长期、经常进行下去的任务。高校资产管理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做好的一项工作。因此,对于防止高校资产管理这一问题,建立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责任制需要的不仅是高校的努力,更有赖于国家有关立法部门。要想更好地解决高校资产流失这一问题,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离不开各项体制与机制的有力保障,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及高校师生的积极配合。因而,只要各部门、各机制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行动起来,各司其位,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从而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不流失,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
作者:王红艳 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资产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引言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历来重投入使用,轻产出回报;重账面管理,轻效率提升,使得众多高校出现教育经费紧张、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又出现资源浪费和资产长期闲置等现象。以上问题反映出我国高校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高校资产管理能力亟待加强。但到目前国内外针对高校资产管理能力的评估分析和指标体系构建极为少见,且没有系统的分析统计方法。因此,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以便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资产管理效率,充分发挥资产的运营效益,进而提升学校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化解和消减学校财务、资产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高等院校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资产管理能力的定义及构成
所谓高校资产管理是指高校通过对其所拥有资产的具体使用和有效配置,以保证资产保值增值的各种经济管理活动。管理能力作为一系列组织管理技能、领导能力的总称,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从高校资产管理角度来说就是领导班子、管理队伍对高校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制度措施、意识理念、科学手段等的全面掌控和驾驭的能力。高校资产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信息化程度等各项指标上。本文重点参考了刘晶(2002)、李兴国(2005)、赵金柱(2008)、吴英杰(2013)等研究人员在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将Delphi和AHP法引入到资产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中,用Delphi法构建资产管理能力评价的各项指标,用AHP法确定各项指标的相对权重,以提高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基于Delphi的资产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筛选
德尔菲法(DelphiTechnology,简称Delphi)是专家调查决策法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其就一定的问题函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彼此匿名的情况下,进行数回合的问卷调查,将每次调查后的问卷分析结果连同新的问卷再次反馈给各专家,作为修正其先前意见的参考,如此经过多轮反复,直到意见趋于较集中,得到一种比较一致的、可靠性较高的意见为止。Delphi预测的实施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一是明确调查主题,组成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小组;二是下发第一回合Delphi问卷,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和要求,并附上相关背景材料,各位专家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三是汇总第一回合问卷的专家意见,列出图表,并分发给各位专家,让其比较他人与自己意见的不同之处并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四是收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汇总分析,制作并分送第二回合Delphi问卷;五是按照第一回合做法,收集意见,汇总并分发,再收集汇总,得出第三回合问卷。如此反复,直到反馈结果趋于集中稳定为止。本研究运用Delphi法选择了13名从事管理、科研以及相关教学的专家,通过三回合的Delphi问卷,经过汇总分析,最终确定了13个资产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管理队伍6个,管理制度5个,管理水平2个。
四、基于AHP的资产管理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高校资产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对评价结果的重要程度和贡献率均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其相对贡献程度赋予不同的评价权重。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即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并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并利用数学方法确定表达每一层次的全部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AHP法分析解决问题大体需要经过五个步骤:一是建立问题层次结构模型;二是构造两两判断矩阵;三是进行单层次排序,四是进行一致性检验;五是层次总排序。前述表1的构建已经建立了三层次的评价模型,其中13个二级指标作为指标层,3个一级指标作为准则层,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目标层。判断矩阵构建一般采用1~9比例标度法,1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3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5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则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首先整理分析Delphi问卷咨询结果,进一步与专家交流,修正指标标度,再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即可构造出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以管理队伍指标判断矩阵为例,该指标下共有6个影响指标,A1={A11,A12,A13,A14,A15,A16},需要对彼此间的影响程度进行两两比较,若指标Ai与Aj的重要性之比为aij,那么指标Aj与指标Ai的重要性之比为aji=1/aij,指标自身的比较重要性均为1。其中A代表准则层判断矩阵,A1、A2、A3分别代表指标层管理队伍、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矩阵。列出两两判读矩阵后,首先要计算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再计算特征向量即权重向量W=(w1,…,wn)T和一致性检验参数CR,如果CR全部小于0.1,即通过一致性检验,权重结果有效。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手算或者利用Matlab程序进行计算,本文通过Matlab程序计算得出各级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合成权重为一级、二级对应指标权重的乘积。得出各项权重后,对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CRA=CRA3=0<0.1,CRA1=0.0667<0.1,CRA2=0.0233<0.1,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说明权重计算结果是有效的。
五、结语
高校资产管理能力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问题,建立一个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体系对高校资产管理进行全面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Delphi-AHP的资产管理能力评价方法是依托Delphi强大的信息量化优势结合AHP对多目标、无结构特性复杂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而形成的一个集成的决策评价体系,从管理队伍、管理制度、管理水平多个维度实现了高校资产管理能力的全方位定量描述。二者的有效结合,既充分发挥了Delphi强大的目标预测优势,又将其松散的指标体系转化成了具体的评价工具,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保证了评价系统的可操作性,能够全面、直观地反映出高校资产管理的能力水平。
作者:王明星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
第三篇:人本管理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一、基于人本管理理论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核心模式架构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每位教职工既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资产管理活动的被管理者。人本管理理论模式是基于人本管理中“人是目的”这一理论前提,来揭示人本管理理论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的一套稳定的组合方式。因此,依据人本管理的理论架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模式如下。
(一)基础:正确认识和定位组织成员,揭示存在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经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以明确校、院(系)的管理职能,降低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力,调整管理跨度,规范管理行为,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激发各级组织的活动。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与院系的二级资产管理员间存在着指导执行、互通协作、分级管理的关系,基本能够实现固定资产下放至个人名下保管,保证学校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但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制度不健全。
首先,高校固定资产监管的法治缺陷,主要表现为专门性法律缺失,产权关系不清,监管主体的法定权责不对称,现有法规操作性低,法规实施及保障措施不力。其次,缺乏完善的资产共享机制,资产利用率不高。许多高校为了满足扩建、评估等的需要,盲目采购大量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存在“重采购,轻配置”现象;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物资共享平台,仪器设备配置不均,无法真正实现“按需分配”。这既增加了学校的资金投入,又加剧了仪器设备的浪费。再次,二级资产管理员的考核评价机制缺失,无法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各高校虽已制定了各自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了资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却忽视了对二级资产管理员的激励与支持。学校没有制定明确的资产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使二级资产管理员的工作热情仅限定在资产管理部门的督促与指挥下,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同时无法得到本学院教职工的充分配合,严重阻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缺少固定资产损坏赔偿制度。高校固定资产是保障全校教职工及学生正常工作和学习的物质基础,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损坏赔偿制度,许多师生不爱惜和保护学校的公共资产,甚至随意丢弃物品、撕毁资产标签,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麻烦。
(2)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从上至下的重视与配合,才能进行有效管理。但目前,许多学校领导并没有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仍然“重钱轻物”,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可有可无,从而造成教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轻视,在人员或资产变动时,教职工也无主动意识处理各人名下资产,导致许多资产流失。
(3)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资产管理队伍由资产管理部门的专职管理人员及二级学院的兼职管理人员组成,他们一般由后勤人员、教师队伍、实验室管理人员中选拔而来,其素质水平存在差异,同时,工作的热情和敏感度也决定了各人对待资产管理工作的态度与做法的不同。在此情况下,如果高校不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就有可能造成资产管理工作的偏差与不足。
(二)外因:建立健全制度和营造环境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目标,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就外部因素而言,资产管理的制度和环境显然是最重要的。因此,一方面,高校应改革陈旧的、不合时宜的,严重束缚资产管理工作、约束教职工教学科研活动及思想的制度,根据整个社会的变化和学校的需求,不断更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资产管理人员及教职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以适应新时期的新需要。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注重营造优良的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资产管理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定位以及资产管理部门与教职工间的关系。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营造外部环境,促使学校和教职工越来越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三)核心:人力资产的开发和管理
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本,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核心。现实的管理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人”来展开,做好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是人本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必须提高资产管理队伍的选拔标准,把思想进步、熟悉业务、懂管理的人引进队伍。其次,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不断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素质教育、学历教育、技能教育),挖掘潜质,提高素质,为其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最后,严格控制资产管理队伍的流失,尽最大努力留住有价值的人才,采取各种措施维系与二级资产管理员的良好合作关系,有效促进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和队伍的壮大。
(四)目标: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协调全面发展
现代人本管理理论以谋求组织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的。也就是说,资产管理人员的发展目标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是实现资产管理人员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两者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这种一致性形成了资产管理工作和资产管理人员协调合作的基础,又进一步推动两者的共同全面发展。
二、解构人本管理理论模式,形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是概括人本管理理论主要内容的先导和依据,把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解构,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人本管理对应包含的主要内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正是依据这一理论前提,才需进一步做到以下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重新认识人,树立“人的管理第一”的新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对资产管理工作存亡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力资本成为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本。因此,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对“人”———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但“人的管理第一”的理论不能单纯将“人”进行物化,人可以是国民财富的组成部分,但人决不仅仅是资本。“人民不应当做财富,因为财富正是为了人的缘故而存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必须超越将资产管理人员当作人力资本的倾向,而应体现他们的主体性,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为目的,以他们的实际需要为向导,帮助他们与资产管理部门真诚合作,大力推进资产管理工作。
(二)依据激励理论,采取多种激励方式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针对二级资产管理员的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激励,并使之按照管理要求自觉地为资产管理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首先,建立物质激励机制。建立绩效标准,考核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的人事管理与评价制度。一方面,建立起以绩效为衡量标准的人事管理制度,为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提高工资待遇水平,与教师一样评定业务职称。逐步建立起以资产管理绩效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个人的绩效奖金和职务的变动及升迁,以个人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对资产管理人员实行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建立与个人管理绩效相配套的奖惩机制。另一方面,对资产使用部门实行相应的资产使用绩效评价标准,将各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绩效结果,作为考核其学院及部门领导、二级资产管理员工作业绩、升迁和该部门购置预算标准的重要参考。其次,建立情感激励机制。人本管理注重情感和理想的统一,强调对人“治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贯彻和落实,与二级资产管理员的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因此,资产管理部门要与他们建立情感上的沟通联络,赋予他们最大的权力和责任,发挥其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其价值。最后,建立竞争性激励机制。通过公开竞聘,选拔适合资产管理工作需要的人才,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为资产管理队伍形成最优化的配置,促使资产管理工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三)创建优良组织文化
高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为全校教职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其核心是高校价值观;其中心是以教职工为主体的人本文化;其重要任务是增强全校教职工的群体凝聚力。在此文化指导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也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引导全体教职工为之共同奋斗。创建优良的组织文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根据高校的具体特点,通过全体教职工的群策群力,正确选择符合本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价值标准。其次,要把基本认可的固定资产管理的价值观和本校的文化模式,用一定的强化灌输方式,深入到每个教职工的心里。再次,采取相关制度保障,高校领导率先身体力行,巩固落实既定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文化和价值观念。最后,根据时代变迁,不断丰富和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文化。
三、结语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高校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虽然和财务管理同属于一个系列,但实际上,对“物”的管理,就是对“物”的使用“人”的管理。因此,只有注重人本主义管理,把握好对资产管理人员和各位资产使用人的管理,才能将高校建设推向更高的台阶。
作者:孟妍 单位:淮海工学院资产管理处
第四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
高等院校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各种资产,也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或专人来进行管理,但有些学校还没有形成各级分管与定期核对的模式与机制,各部门分头管理不到位,甚至是缺乏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及时、明了地知道学校及下属部门拥有多少资产,它们分布在哪些职能部门以及存放在何处,谁在保管使用,状况如何。这就可能致使高校固定资产数目不准确,资金投入情况不清晰等严重问题,进而使固定资产管理很难达到科学性与使用合理性。
1.2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相脱节
政府采购作为资产管理的“入口”环节,在固定资产管理的配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政府采购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配置环节的“把关”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存在政府采购与资产管理相脱离的现象,未能与资产管理有效联接。重视采购,轻视管理,仅仅把政府采购行为当作一个采购的过程,未发挥政府采购在资产管理中的“入口”职责,没有审查申请采购的物品是否真实需要或者存在重复购置,因而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1.3资产难以全面共享,使用率低下
由于高校资产管理多元化,分类管理欠科学,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学院系部之间专用教学仪器设备的协调配置和共享机制。院系各自根据自身的需要加强硬件建设,使设备或仪器存在重复购置现象,而单个院系仪器设备或专用设备只供各自院系使用,使资源的利用率低下,没有完全发挥资产的真正价值。如大量的计算机等设备处于不能充分使用的状态,而这些设备是完全可以共享的。随着教学需求的变化,部分设备已经不能在有效期限内使用,逐渐被淘汰,因而造成了部分程度的资产浪费。
1.4资产管理方法落后,造成管理难度大、系统性差
随着固定资产的数量、种类等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计帐入库与管理已跟不上时展和实际要求,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的新旧程度、使用存储情况,对资产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多不便。核查和清库的工作量大,错误率高,经常存在帐实不符、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有较大出入等现象。管理部门或学校领导也无法了解单位实际到底有多少固定资产,正在使用的专用教学仪器设备到底有多少,一般使用的办公设备有多少,所以就谈不上高效使用分配固定资产了。
2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为使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科学规范,配置合理,责任到人,效益从优化,高校应根据上级管理部门规定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研究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适合本单位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建立统一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2.2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资产分类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有效管理的前提。如果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管理,管理人员或分管领导可以快速查询资产的分布及使用情况,提高领导决策与管理的效率。固定资产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
(1)按用途分类,分为教学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明晰各类资产在全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借以考核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情况,以便发挥其最大效能。
(2)按使用情况分类,可分为正在使用的、暂时未使用的和不适用的固定资产。通过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院校掌握固定资产使用程度,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同时保证准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3)按从属关系分类,可分为学院本部和各院系、部门拥有的固定资产。采取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各部门按照产权所属关系进行管理、核算和计提资产折旧。
2.3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对固定资产进行手工记录或利用电脑简单统计等传统的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需求,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应随着时代的步伐,走现代信息化技术之路。全面开发适应本校资产管理的软件系统,合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网络自动化,使整个学校的资产置于网络化管理之下。所有的流程通过网络化管理平台来完成,包括资产增加、变动管理、资产处置管理、资产清查、查询、财务管理、原始数据的登记录入、上报数据、报废处置等,做到公开、透明。通过网络化的管理平台,使各院系部门之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有效调配资产,避免重购置和轻维护;有利于财务部门、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对资产的变动实时监控,提高管理质量;便于管理者随时、快速地了解每年购置的全部资产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开发的软件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录入方便,简单易学,易操作;(2)资产申购、验收、变动、移交准确;(3)统计清查功能强大,界面清晰;(4)自动计提折旧;(5)统计报表、上报数据可以方便快速导出自行调整生成需要的报表。
2.4配备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
高校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专职人员应为既懂财务又懂资产管理的专业人才。此外,学院各系部、部门作为固定资产的主要使用者,应配备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院系或部门的资产计划、预算、使用、维护、报废申请等管理工作,做到资产管理全覆盖,减少管理漏洞与隐患。
2.5定期开展清产核资
高校资产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工作就是定期对高校资产进行盘点清查,每年应至少开展一次。通过有计划性的清理核查,明晰学校现在资产分布情况,做到账、卡、物相符。与此同时,还要将资产清点与评估工作密切结合在一起,对不能反映出使用价值的资产进行重新评价;对固定资产按使用的年限计提折旧,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净值。唯有如此,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资产现况,以利于高校摸清“家底”。
3结语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想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走网络信息化管理是必由之路。各大院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完善机制,为教育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与保障。
作者:周力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