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为基础,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中存在的部分待处置资产账实不符、处置年限设置不合理、资产处置手续繁琐、周期冗长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资产报废及闲置资产的处置管理、简化资产处置工作流程的策略,旨在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资产处置;盘活资产

高等学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固定资产的投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高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随着各类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入也不断增加,并伴随老旧落后资产处置的管理问题。作为国有资产依托管理部门的高校,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切实履行职能,规范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工作,避免在资产处置环节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文献[1-9]是近几年有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研究,本文从管理实践出发,对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切实提升高校资产管理水平。

一、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现状

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高校各类房产、仪器设备、家具类等资产的归口管理工作,是保障和服务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机构之一。根据国务院2020年12月颁布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以及“放管服”的工作方针,高校资产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规定权限对本校国有资产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尽管各高校之间存在着类别、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的差异,但在资产处置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1-2]资产处置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由使用者提出申请,提交资产所在单位初审,初审通过后流转至校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材料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资产是否达到使用年限、资产报废材料手续是否齐全、提前报废资产的理由是否充分等,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线上审核通过后,使用单位将实物交还归口部门验收,归口管理部门汇总处置资产材料后定期上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审议通过后报上级管理单位备案,后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置拍卖,处置拍卖收入交学校财务部门,具体流程见图1所示。

(一)部分待处置资产账实不符

在日常管理中发现,部分资产在处置流程中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首先,“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在高校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很多高校在资产采购时只注重资金的规范使用,而不重视资产财务管理的规范,导致财务信息与实物不符。如购置资产后未到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入账手续,导致处置时有物无账,从而影响归口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存量的评估。[10-13]其次,资产登记入账后,由于未将带有资产身份标识的条码标签贴于实物或张贴后标签脱落等原因,造成资产信息不全,导致报废时实物与账目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固定资产处置年限设置不合理

高校现行固定资产处置年限一般按照会计制度执行,不同的资产类型报废年限不尽相同,如一般通用设备的报废年限在6年左右、专用设备10年左右、家具15年等。高校和其他事业单位不同,大部分固定资产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重任,所以在实际使用中,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折旧率很大程度上受使用频率和设备性能的影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三类典型固定资产。一是用于教学科研的微型计算机。这类资产规定的报废年限为6年,但因其使用频率高和计算机性能的限制,导致部分计算机在达到报废年限前就已处于丧失使用效能或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状态。二是一些常用的光学仪器,如显微镜等。在规定的报废年限前,其精度已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教学科研需求。三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辅助设备,如雪花制冰机等。按照相关规定,其报废年限一般为10年,但因其使用环境、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提前报废。因此,各高校存在大量设备闲置或已丧失使用效能的状态,这不仅占用单位资产配额,同时还占用了学校的部分空间,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和规划,同时会产生安全隐患。

(三)资产处置手续繁琐、周期冗长

根据国家关于国有资产处置的相关规定,高校固定资产处置需经过申请、制作材料、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拍卖、收入进账等环节。但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综合类高校,其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存在资产管理职能不到位、流转周期冗长等现象,从而造成资产处置不及时,给仓库管理和安全带来隐患的同时影响了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2]

二、提升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针对长期以来高校存在的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需加强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和资产管理人员以及资产设备使用者的管理意识。首先,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应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定期编撰资产管理制度手册,以便使用单位及个人了解学校最新的资产管理规定;其次,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应对资产使用单位定期开展与资产管理相关的政策宣讲、业务培训和疑难解答;再次,对各部门的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及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资产管理人员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资产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和校际交流,贯彻领悟最新的政策和法规要求,提高资产管理人员和资产设备使用人员的资产管理能力及资产设备的使用效能。总之,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相关管理人员以及资产设备使用人员应以提高资产设备的使用效能为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并逐步把重视资产管理的理念变成管理实践。

(二)加强资产报废及闲置资产的处置管理

高校应定期开展资产调剂业务,以盘活闲置资产。[12]对长期闲置或未达使用年限拟报废的资产进行公示,提高资产使用效能,减少未达年限资产的报废数量。表1是上海某高校于2021年开展的资产调剂情况汇总表,共计19批次。由表1可见,该高校调剂设备508件,原始金额13442,27万元;调剂家具221件,原始金额59,40万元。调剂成功设备39件,金额252,59万元,成功率7,68%;调剂成功家具103件,金额27,27万元,成功率达46,61%。上述案例充分说明,资产调剂业务在盘活闲置资产的同时可减少未达年限资产的报废数量。其次,本校闲置资产若校外单位有需要,可通过由上级单位批准后,以无偿划转的方式进行国有资产调拨。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因技术更新换代需要处置的设备和家具等,可通过捐赠的方式捐赠给需要的单位或个人,最大程度地发挥闲置资产的使用效能。

(三)简化资产处置工作流程

固定资产处置从提交申请至处置结束需经过层层审批,一般需2~3个月之久,主要手续均集中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环节冗繁。在严格遵守资产报废处置政策的前提下,应加大权力下放力度,将部分审批权下放至使用部门和使用者手中,如已达报废年限且单位价值不超过10万元的资产可由使用单位自行审批,而后由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统一汇总处置资料。此外,高校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部门的协同管理职能,以提高资产处置的效率。总之,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工作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充分发挥资产使用价值和推动高校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一项基础保障。因此,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需要各级、各部门人员在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充分加强资产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强化闲置资产管理的同时最大限度盘活资产,在有序推进资产管理工作的同时化繁为简。将资产管理工作提升为学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广泛树立资产设备管理意识,强化部门协同管理职能,切实提升资产设备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郭竞男 单位:复旦大学 资产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