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和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行政单位经营体制的不断优化与改革,固定资产管理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然后提出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加强固定资产监督与审计力度、引入电子标签资产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的建议,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监督审计;信息化平台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相关人士更加关注开展资产采购工作,对资产管理的关注度不足,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所以,单位要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化的处理策略,确保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性、实效性,并为大众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规范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内部资产进行科学化配置,构建现代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做好全面监督审计工作,规避风险问题发生,切实提升行政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一、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行政单位履职尽责
对于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来源来说,主要就是由接受捐赠、购置资产、无偿进行资产调拨等构成。而内部资金的来源就是财政部门的拨款。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也是人民的资产。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并保证单位可以顺利地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责。
2.有助于促进资源合理分配
基于社会经济体系持续优化与改革的条件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如果沿用传统的公共财政体制,无法为社会经济提供相应的服务,应当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做好政府采购工作,还需要实现资金科学化配置目标,确保预算管控工作到位。行政单位应加强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采购管理、使用及资产处置管理工作,提升监督控制力度,以此合理分配资源。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1.重视资产购置,忽视资产管理
行政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阶段,可能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更加注重如何做好资产采购工作,但是存在管控缺位的现象。而管理者如果缺乏良好的管控意识,则会直接影响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监督力度,导致单位出现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问题,甚至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例如,领导层在年初的时候,应当编写完善的预算报告,促进固定资产购置工作顺利进行。然而由于行政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甚至出现出借固定资产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问题。而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层面进行分析,许多管理人员都让财务人员兼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可能引发徇私舞弊风险,还会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不高,资产管理缺位。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大部分行政单位都构建了预算管理制度,但是存在忽视年度预算编制工作的情况,政府采购也实行了固定资产管理。但就基本执行情况来看,大部分行政单位都没有制订合理化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盲目地开展固定资产采购活动,容易引发多方面的风险问题。另外,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验收制度,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影响资产管理的监督管理效果,出现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
3.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会安排国资委、财政部门等做好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而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行政单位的财务部门、办公室、后勤部门等需要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而由于相关部门存在职责不清晰、多头管理的情况,使得各个部门无法配合与沟通,造成重复工作与无效工作,直接影响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
4.会计核算存在滞后性
行政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时候,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会计核算不及时。会计账目虽然可以直接将固定资产的变化体现出来,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单位没有及时地将固定资产入账或是存在销账不及时的情况,导致了账实不符的问题发生。第二,会计核算缺乏准确性。主要就是在固定资产入账的时候,仅仅根据发票面价入账,忽视了运费、安装费用等支出,导致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减少。第三,决算之前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关注度不足,产生的借款利息、其他费用也需要归纳到固定资产价值中,并计入当期支出范畴中。第四,对无偿投入、盘盈等固定资产,没有做好账户处理工作,并形成了账外资产。第五,对于已使用但是没有归纳到竣工结算范围内的资产,没有做好资产记账工作,进而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第六,没有做好损毁、报废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工作,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第七,对于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来说,单位没有进行账务处理,甚至将投资获得的收益计入其他收入中。
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深化内控管理体系
行政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明确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还需要分析基本政策与方针,明确业务活动的基本开展情况,制定行政单位的长期发展规划、短期目标等。以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为核心,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并且结合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与配置情况,落实配套的要求,确保固定资产统筹管控工作到位,做好资产合理划分工作,促进内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制定规范性、全面性的管理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来说,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十分重要。其需要做好本职岗位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不断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合理使用内部资产,并且达到维护资产的良好效果。在建设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同时,以资产分配与管理为基础,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目标。在评估固定资产风险的阶段,完善内控体系,还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安排,规避固定资产管理风险问题。
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责任,避免多头管理
行政单位为了推动固定资产管理目标顺利达成,并获得良好的管控效果,就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关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还要清晰了解固定资产的管理基本职责。在固定资产采购的环节中,了解如何促进固定资产购置活动顺利开展。通过建设健全的固定资产核查机制,做好资产验收的工作,合理使用单位固定资产,梳理采购流程。在配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结合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好主管部门的审核工作,还需要与财务部门进行交流,落实政府部门采购方案,使得相关人员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基本职责,建立配套的管理责任机制,顺利达成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目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了规避多头管理的问题发生,就要清晰地了解各个部门的核心工作职责,提出优化奖惩机制的方式,要求相关人员签署资产管理责任书,以便于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做好全面的资产清查工作。财务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需要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并且建设完善的管理机制,分析行政单位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针对这一部分的资产,则需要编制更加完善的管理细则,了解预算目标与结果存在的偏差,探究其中的动因,明确预算采购、采购管理、资产维护等多个环节的核心职责,约束各个部门的工作行为,避免发生问题时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
3.加强固定资产核算力度,做好台账管理工作
首先,行政单位要在建设财务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融入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还要建立实物与财务互相融合的机制。在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台账的同时,做好固定资产增减变化的全面分析工作,并且还需要从购置资产、资产验收、资产盘点等方面入手,实现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若出现了固定资产变动问题,就要尽早优化与调整,并完善与补充相关内容,保证相关人员了解固定资产信息变动情况。其次,对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还要做好对账处理方面的工作。为了保证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的安全性,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还需要以此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内容。对资产清查机制进行分析,采用不定期抽查、定期抽查的方式,分析固定资产管理问题,避免出现随意处理固定资产的问题发生。最后,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核算体系,结合新时期体制改革需求,了解基础的财务管理目标,采用合适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确保账实相符。
4.建设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落实全面考核评价体系
行政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应当以建设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并做好业务活动的把控工作,还需要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融合。搭建信息化共享联动系统,促进纸质化管理、电子化管理紧密结合,并对固定资产管理链条进行梳理,使资产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资产变动情况,确保数据分析到位,以此将大数据平台优势发挥出来,保障内部资源使用的安全性。另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做好行政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分配工作和考核工作,使相关人员对预算指标有充分的认知,并积极参与固定资产的盘点。在细化考核指标的阶段,还要进行资产核查,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做好固定资产购置、资产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把控工作。
5.加强固定资产监督与审计力度,实行标准化管理目标
首先,行政单位开展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要想显著地提升管理效率,就要确保内部审计、监督到位,并且完善资产验收、稽核管理制度等,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确保单位固定资产利用、财务信息利用的统一性。以搭建科学化的资产预算机制为核心,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加强资产出借、采购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其次,行政单位完善固定资产采购审批机制,充分了解国有资产的采购范围,分析关键的内容与注意事项,规避重复采购的风险问题发生。在加强监督把控力度的同时,做好财务部门员工、资产管理人员的审计工作,规避贪污舞弊的风险问题发生,开展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行政单位需要加快收支分类改革的速度,明确部门的资产收入、资产支出等,确保全局性核算审计到位,洞察隐藏的风险因素,提出一系列的优化方案。最后,行政单位制定固定资产的标准化管理目标,提出统一资产编码形式,对财政部门资产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要设置不同编号规则,还要借助信息化技术自动生成编号,形成电子卡片的形式,并注明资产编号。采用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还可以促进后续资产业务活动顺利进行。以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目标,结合固定资产信息录入、存储的情况,建立固定资产台账,交换关键的信息,减少单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成本,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稳固基础。
6.合理设置预警指标,引入电子标签资产管理模式
行政单位以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基础,相关单位才能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分析资产数据相关的明细信息。以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为基础,可以查询各个阶段的固定资产存量,掌握相关部门领用资产的情况。在此阶段,需要落实预警指标,若发现固定资产库存达到预警值,则自动预警,提醒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出采购申请的方式,尽早提出优化及调整的策略,及时告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分析实际的资产存量情况,确保固定资产调配工作到位。以引入电子标签、二维码的形式,显著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一般来说,行政单位都会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与清查,并编制固定资产盘点表,安排专门人员记录相关的数据,确保实物盘点的及时性。而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固定资产数量也有一定的差异,资产清查时间也不同,2~5个工作日完成。行政单位在做好了实物盘点工作以后,资产管理部门需要整合关键的资料与数据,还要确保对账工作顺利开展。以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核心,充分了解单位的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建立一物一卡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依托于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为资产生成二维码与资产条码,完成固定资产入账工作以后粘贴。行政单位要想确保资产盘点工作到位,就不能依托于传统手工记录卡片的方式,而是合理化利用盘点表,汇报给管理层。结合单位实际的资产数量,使用先进的终端设备、条码枪等,读取关键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分析资产剩余的情况。采取这种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耗的人力与时间,并且可以查询当前难度与上一年度的账目。单位不定期对各个部门资产使用情况、特殊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清查,尽早发现与规避风险问题,实现单位资产科学化配置目标。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系统化的工作,但是还有许多单位都存在忽视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直接影响各项经济活动开展,甚至引发资产流失的风险,对单位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行政单位需要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升资产管控力度,分析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对资产利用计划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资产采购管理到位,规避资产风险问题发生。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依托,有助于开展动态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盘点与清查的及时性与全面性,相关人员充分了解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避免出现随意使用资产的情况,不断优化核算模式,规避资产流失风险。
作者:刘舒 单位:通辽市自然资源局科尔沁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