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和改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量的不断增长,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政策。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管理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资产管理不到位、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等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取得更大的管理成效。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顺应时代发展进行了历史性的变革。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国有资产管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用、使用的管理体制。新时期,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量的不断增长,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措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重点是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管资产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在此背景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被提上议事日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保障政府实施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国国有资产利用率,进一步完善财政职能、调动全民积极参与公共财产管理有着促进作用。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理论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类经济资源,这些经济资源拥有并使用,且在法律上得到了认可,可以通过货币进行换算。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包括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这几类。固定资产包括房屋、车辆、各类设备等等,拥有使用权或者正在使用中,并能够以货币来换算的资产。流动资产包括有现金资金、房租、工资和奖金、专项资金、突发事项调动资金,等等。无形资产包括专利、科技成果、技能、权利、名誉,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类资产是投资资产,即可以用来投资并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具有两种特殊性,第一是公共服务性,这些国有资产主要是为单位、社会、其他组织等提供公共服务,确保社会各个部门能够良好运行,履行职责;第二是非营利性,这些国有资产都是国家直接财政拨款所产生的,一般不用来投资生产,而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无偿的服务,保证社会正常运作,并不追求获取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范围不断延伸,国有资产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成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引导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包括《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等,来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可行措施手段和制度保障。经过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国有资产管理的体系框架,针对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的行政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从预算、登记、采购、维护、投资、处置等各个方面制定了管理和处理的相应事务,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
制约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单位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作为担当不够,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处置国有资产时盲目决策、甚至随意处置单位国有资产,丧失了国有资产的利用价值。按规定,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所管理的国有资产只有占用和使用的权利,并不能随意处置。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认为管辖的国有资产归本单位所有,为了获取小集体利益,擅自处置国有资产。再加上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基于财务人员的双重职责,他们本身缺乏监督制约的独立性,不可能对自己进行有效监督。有些单位没有配备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人,领导片面认为资产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财务部门专业水平有限或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是先处置,后记账,有的不记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部分国有资产家底不清
按规范管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上一年度政府划转的资产进行及时清理核销、调整账务。同时,对县(市)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批复同意报废、调拨、变卖和转移的资产,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处置。但是,一些财务人员不按程序办事,未对已经报废和损毁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清理或申请报废,对一些新增的固定资产也没有及时入账,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出现账物不符、账账不符和账卡不符的现象。党的十六大以后,为盘活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国家积极推进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一些符合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纷纷进入投资领域,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行政事业单位利用非经营性资产对外投资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有资产的稳定和增值,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在对外投资经营过程中,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却没有对投资进行有效管理,使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在投资决策中缺乏科学的考察论证,对占用的资产不记成本,不考虑计提折旧和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而被投资企业怀着不同的心理,少分配利润或不分配利润,甚至出现“账面亏损”,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丧失了资金时间价值和资金效率价值,使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大打折扣。
(三)资源配置、使用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资产配置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存在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现象,资产采购没有进行细化预算,不考虑购进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人员调整变动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办公实施设备之类的资产,由于部门之间缺乏资产合理沟通机制,沟通协调不畅,导致一些能够使用的资产长期处于闲置,资产短缺的部门无法通过调剂手段得到所需资产,这样很容易出现资产重复配置、闲置浪费与资产“短缺”的现象,降低了资产的配置效率,实际上造成国有资产的隐形流失。资产使用上的无序性比较普遍。为了弥补行政机关办公经费的不足,有些行政机关将现有的闲置公用房屋对外出租,但一些无序和盲目操作导致结果与初衷大相径庭。比如,某县(市)级局机关单位,将较多闲置的办公用房出租给个人做店铺经营,协议规定由出租方负责装修,年租金30万元,5年租期已满,却只收到部分租金,而且倒贴装修资金一百多万,这种得不偿失的运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并不是个案。一些无序操作的随意性,还表现在对国有资产未经批准,越权处置,有的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不经过专业机构评估,擅自做主资产价值,有的不经过拍卖程序,进行内幕交易,有的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刻意逃避监管等,这些无序操作方式,不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且容易成为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温床。
(四)忽视预算管理,资产过程管理效率偏低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预算这一块的意识薄弱,未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一般都不会对当年单位资产以及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产预算。资产预算一般就是简单粗暴地对往年数据进行调整,就生成了下一年度的新数据。这就导致国有资产存在模糊不清,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国有资产的过程管理也效率偏低,在购置和使用上也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审批制度不严谨,上报的报表存在虚报瞒报的现象,审批欠缺复核与监督,造成利用国有资产谋取私利的风险增大。国有资产没有形成集中管理办法,一些单位将资产交给各地区、各下属单位进行管理,导致国有资产分散,资产效能不高,且在需要调拨时受到阻碍。资产处置也随意性较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增大。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为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增值和增效,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当前,全国上下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行政事业单位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同时要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有效监督,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核查小组,建立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动态数据库。以资产清查数据为基础,建立数据查询和综合分析子系统,使管理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和分析资产占有、使用及增减变动情况,为决策部门提供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优化配置等数据信息。建立资产管理预警信息系统和国库网络支付信息系统,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与网络化;强化资产申报、审批、查阅等业务的规范运作。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与责任落实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的功能和作用。建立资产管理问责制度,与各部门签订资产管理责任承诺书做到在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有人监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多措并举,盘活闲置资产
全面摸清家底是盘活限制资产的基础。在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产权登记体系制度,摸清存量房产,包括办公用房、网点、公务用车、车库、已经建成但未充分利用的体育、文化场馆等资产情况。认真做好清查、核实和登记上报工作,确保清查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清查过程中的疑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要及时报备。加大审计力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督查,对于资产清查过程中隐匿、瞒报和转移资产的违纪违规行为,一经查实要进行严肃问责和处理。对于清理出的闲置资产要尽快有效地利用起来,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比如,清理出的闲置办公用房要尽可能的集中,这样便于合理利用。清理出的办公用房要尽快腾出,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腾出,实质上还在占用;或者以其他形式继续占用超标准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闲置办公用房的有效利用,要充分考虑房屋的结构和用房需求单位的性质特点,结合原用房单位的业务关联度等因素,确保闲置房屋使用效率最大化。对于适合经营的闲置房产,在对外出租时,要进行科学评估,严格审批程序,实行公开招租,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租金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增值升值。
(三)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建立清晰的资产管理机构,实行实物、账务和监督三权分立。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程序、配置条件和处置标准进行资产调动、报废或采购,人为损坏的设施设备要进行问责或赔偿,属于正常报废的资产要通过专业人员进行鉴定,按流程进行报废处理。如一件办公家具损毁报废,要留存实证图片,及时申报,财务部门要按规定流程取得相关领导签字审批后进行财务处理,监督部门要及时跟进,对报废物品检查核实,予以确认。资产配置与有效利用要建立完善细化的管理制度,强化资源配置标准、资源配置条件、配置审批流程等重要环节。资产使用的前提,要列明资产用途和具体经办人,使用过程中,发生人员变动、资产调动都要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同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爱护公共财产,保持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避免浪费和流失,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
(四)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产过程管理效率
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包括清产核资、建立台账、产权登记、领导责任制、信息建设等内容。确定资产多少,并做好准确详细的记录,才能够做好后续的预算、配置和监管。因此要加强短期清产和长期清产工作,明确产权和相应的管理责任,在此基础上,进行编制国有资产预算报表,促进预算的科学合理性。在资产处置方面,要细化处置的条件和内容,进一步严格处置的程序,提交申请接受审核,下达回复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再审核后处置。构建国有资产交易平台,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资产交易过程公开透明,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引入专业机构对资产进行细分和整理,将零散的资产整合放入市场,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和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建设,提高资产配置效率,确保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也逐步受到关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相当一部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体制中的稳健发展受到不利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针对国有资产,必须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夯实管理基础,完善管理体系,合理配置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广泛深入宣传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为国有资产管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责任担当,不断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和方法,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稳定、增值、增效。
作者:孙学胜 单位:龙口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