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高校资产的投入也不断增加,资产种类也日益繁多,资产的保有量与增长量都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高校已俨然成为重资产型单位。国有资产作为高校重要资源,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物质基础。高校资产管理能力与要求尚有差距,如何更好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已成为探讨与思考的热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实现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精细化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以及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在新政府会计准则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能够反映高校真实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高校真实运营情况。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倒逼高校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相关管理规定,加强资产管理,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从而实现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2.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从国家以及到学校都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A校为例,非流动资产占净资产总额的85%左右,占比非常高,如何发挥国有资产应该具有的作用,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许多高校收入来源单一,创收能力不强,学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向内挖掘潜力,实现资产创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对资产管理刚性约束不强,存在资源浪费
国有资产采购过程中,由于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往往是分离的,结合不够紧密,资源配置并不合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如有的部门、学院对资产购置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常常是先有资金,然后再根据资金去买仪器设备,往往会选择一些“高大上”的设备,特别是国库资金的使用,为了完成进度考核目标,存在盲目购买的现象,资金是使用完了,也完成了国库资金进度考核,但效益并不高。另外,高校各学院资产购置之初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存在重复购置功能相当、型号相仿仪器设备的现象,资产购置有浪费之嫌,投入与产出效益并不高。
2.国有资产合同管理缺乏全过程管理跟踪机制,管理较粗放
现阶段,高校科研教学量日益增多,与外单位签订经济合同事项也日益频繁,其中不乏资产购置类合同。合同是保障双方权利义务的纽带,合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实物操作过程中资产购置合同容易出现合同已签订,但由于各种原因,合同不能履行完毕,设备迟迟不能验收,形成“烂尾”合同的现象。由于部分高校缺乏跟踪合同执行情况的管理机制,不能有效跟踪并掌握已签合同执行情况,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尤其是国拨专项类资金更要重视起来。当前,还有高校没有建立合同执行情况评价的操作指南,缺乏相应制度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些高校虽然建立相应制度加以约束,但制度落实和执行并不到位。
3.校内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
由于资产占有以及使用往往是在基层使用单位,分布较散,并且资产购置资金来源途径分多种,如有行政经费、上级拨款、科研经费、捐赠等,资产的使用往往遵循“谁争取、谁使用”的原则,资产往往是戴着“帽子”分配给使用单位,资产使用独占性明显。资产设备在使用单位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出现阶段性资产闲置。以及资产设备在科研教学实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损耗以及存在维护成本,现阶段学校内部对资产共享意见不统一,意愿不强,即使能够使用手续也很烦琐,资产共享壁垒尚存,共享困难。
4.无形资产的利用与推广有待加强
高校无形资产包括专有技术权、著作权,以及其他财产权利等。又因为无形资产具有非实体性这一特点,在管理上,无形资产对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更高要求。高校申请的专利技术成果作为高校智慧结晶,专利技术在生命周期内具有较高价值,但由于学校专利技术成果对市场适应性不强以及推广积极性不强原因导致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陷入怪圈,一边学校要创收提高造血功能,一边存在资产闲置及资产利用不高的现象。这种“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象比较普遍。按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高校资产是需要折旧的,折旧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由于学校资产保值和增值办法不多,更促成怪圈的形成。
5.资产管理会发生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管理较混乱的现象
资产的占有、使用往往是在基层单位,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总觉得国有资产只要不丢失就可以,设备的使用状态、存放地点等信息常常与账面不一致,管理上存在“懒政”思想,且这种“懒政”经常被作为审计整改的问题反映。这既不利于资产的安全也不利于基层内控建设管理。另外,由于国有资产在申报、合同签订、验收入库、资产的核算、使用环节,都是在不同的部门进行,资产在流转环节缺乏相应衔接,不利于资产管理和维护。
6.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要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做好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个不错的抓手。然而,许多高校还没有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也没有构建专业的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给高校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制约。
三、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强化预算刚性管理,加强国有资产全过程监管
高校国有资产在购置或建设之前,要对学校的需求和市场行情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并制定详细实用的计划和预算,细化政府采购支出预算,加强预算刚性约束,通过增强预算刚性,倒逼高校在国有资产采购过程中规范采购。国有资产在采购和执行过程中,设置监督岗,发现预算与实际执行有差异,及时查找原因,并通报反馈。资产购置后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事后分析,定期开展大型仪器设备的绩效考核,建立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资源共享机制,促进高校国有资产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益。
2.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有些高校资产管理办法比较粗放、可操作性不强,需要根据国家现有相关政策,清查资产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梳理优化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可执行的管理制度,指导资产安全、高效利用。如完善并建立能够追踪并评价合同执行情况的管理制度。同时,不要让“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要让制度落实到位,并加强制度执行的约束力,提高资产调配、调控的能力。
3.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学校管理者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应有充分认识,带头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理念,摒弃“重创收、轻内控”的错误思想。加强宣传,提高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和重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升资产管理意识。职能部门也要抛弃原有思路,使国有资产在优化资产配置中提高使用效率,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4.充分发挥资产应有作用,盘活国有资产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资产进行分类划分级别,通过全校资产统筹管理,划拨共享设备范围并建立一整套完备资产共享平台体系支撑国有资产共享使用,如可成立全校范围的测试实验部门开展全校范围科研实验工作。另外由于资产设备在科研教学实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损耗以及会产生维护成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有偿使用设备机制弥补实验教学过程中损耗,促进设备参与共享。盘活国有资产就是提升效益,盘活闲置的固定资产,既能保证高校固定资产完整性和安全性,又能确保高校良好运转,保障全校师生能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产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5.多措并举,加大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首先,健全高校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职能,打通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肠梗阻”。其次,密切科技交流,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校企、校地联系,建立更加紧密、稳定合作关系,如建立产学研研究基地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再次,增强专利技术成果对市场的适应性,调研市场需求,对市场反映好、需求大的专利技术,学校进行引导并明确研究方向,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最后,拓宽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渠道。
6.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已在显示出巨大优势,提升信息化是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可以通过业财融合方式建立起一整套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共享,并实时跟踪资产状态,形成闭环。资产管理部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产从申请采购、招投标、合同签订、验收登记、使用、保管、维护、处置等信息流全过程掌控,达到资源共享、实时跟踪资产状态等目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针对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资产使用效能低、科技成果转化不高、共享困难等问题,从强化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资产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资产共享机制、加强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几方面入手进行提升强化,进而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学校高效、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砚超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