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摘要]随着国家对全民健康的重视、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及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能力日趋重要,固定资产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但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不够重视。文章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帮助,从而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医疗改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的价值、数量是其医疗服务能力最直观的体现,随着分级诊疗制度有效的实施,“医疗+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层老百姓能够在当地医疗机构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也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医改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有效保护资产完整性

随着医改不断的深入推进,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要求日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除房屋建筑物外主要是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能力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单位中的使用价值,并有效保护资产的完整性,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

1.2更好地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良性运转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的管理最关键的是医疗设备的管理维护,医疗设备是精密的仪器,单位价值高,维护保养专业性强,对医疗设备有效的管理及维护能够提高其使用周期,从而节约单位的运营成本,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良性运转。

1.3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药品、卫生耗材加成的取消,固定资产在医疗单位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医生对病人的诊疗活动也越来越依赖医疗设备的检查结果,因此,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一类公益事业单位,一直以来因其职能及机构的性质得到政府的财政补助,购置的医疗设备也大多是财政资金支付,且管理人员大多为医疗业务出身,重医疗技术,轻设备管理,医疗设备作为精密仪器,其购进后的管理及维护相当重要,但因管理产生的效益是不直观的,必须通过多方分析才能感知得出的结论,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管理人员未能认识到管理好医疗设备的重要性。

2.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能有效发挥其使用价值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制度建设方面相对不健全,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未能形成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没有实行归口管理,未能明确各个部门工作职责;欠缺固定资产维护管理及盘点制度,对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没有登记造册,固定资产的报废大多也没有按国家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制度执行,甚至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时有发生,未能有效发挥其使用价值。

2.3固定资产没有实行全成本核算,科室管理积极性不高

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一类公益事业单位,其职能以公益性为主,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加大,科室的绩效核算大多没有实行全成本核算,医疗设备的折旧费用没有全额计入科室的成本,未能有效与其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对应,一定程度上导致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管理积极性不高。

2.4未能有效使用信息系统管理固定资产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虽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上能够运用软件系统进行核算,大量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且提高了工作质量,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未能有效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对于固定资产仅处在账面总值与明细账是否相符,对固定资产具体的使用状况及维护情况未能有效记录,甚至对部分固定资产具体存放哪个科室都不清楚。固定资产的管理仍处于手工状态,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作用。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3.1提高单位管理人员对管理固定资产意义的认识

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能够节约单位的运营成本,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推进以来,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越来越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固定资产在单位的净资产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其中医疗设备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医疗设备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的支持和保障,医疗设备基本都是极为精密的仪器,损坏维修专业性强、费用高,轻则增加单位的维修支出,重则影响单位诊疗活动的正常运转。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虽不能直接为单位产生经济效益,但能为单位节约维护费及确保诊疗活动的正常运转。因此提高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是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3.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只有责任落实到人,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3.2.1明确部门职责,实行归口管理

对固定资产实行归口管理,推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工作机制,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及具体工作人员。(1)房屋、建筑物及其各种附属设施,各种车辆、机电设备、锅炉、水暖、电器、家具、被服及有关设备等,归总务科管理。(2)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仪器及有关医疗、教学、科研、专用设备等,归设备科管理。(3)计算机设备,归信息科管理。

3.2.2制订固定资产维护制度

对负责管理的人员及使用人进行培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使用人的维护能力,制订固定资产维护制度,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故障、事故实行登记造册,从而更加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尽量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更好地节约单位运营成本。

3.2.3实行盘点制度,核实出现盘盈盘亏具体原因

固定资产必须实行定期及不定期的盘点制度,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应当对固定资产建立台账,加强实物管理,才能明确资产存量情况。对盘盈盘亏查明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报单位管理层进行讨论研究再按程序处理,对不合理的盘盈盘亏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2.4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

根据相关规定制订固定资产报废工作制度,由科室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并提出报废申请,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报废实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评估,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杜绝简单按使用年限等条件随意报废固定资产的情况,堵住固定资产流失等腐败现象。

3.3把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列入科室成本核算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将每月折旧费列入单位成本费用核算,同样应当把固定资产的折旧列入科室成本核算,从而与使用固定资产的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室对所占用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

3.4有效发挥信息系统的管理作用

2019年3月29日《财政部关于修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中第四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视,其医疗设备日益增加,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也更加繁杂,只有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才能全面、动态地掌握单位固定资产的占有和使用状况,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建立各个维度的数据,从而更加方便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有效减少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量。总之,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医疗+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要求日益提升,更好地管理好固定资产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保障。因此需提高单位管理人员对管理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有效运用信息系统的作用,减轻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强度,从而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梁建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8,31(5):48-50.

[2]于毅.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8,579(31):74-75.

[3]符芬.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6):227.

[4]丁精益.浅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3):16-17.

[5]张桃英.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7(5):183.

作者:伍静霞 单位:普宁市占陇镇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