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思考

摘要: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严格的管控。实际工作中,部分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造成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文章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在总结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为事业单位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资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一、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一是完善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能够促使事业单位适应其市场化的发展需求,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事业单位为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二是完善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能够实现事业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三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有利于保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在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受管理理念、管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待完善

1.资产配置制度不够健全

资产配置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初始环节,按照规定单位应当在核清存量资产的基础上按照数量和价值标准进行采购,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的必须实行政府采购。部分事业单位在资产配置方面因为存在固定资产存量不清、没有制定详尽统一的通用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资产的配置标准、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互脱节等,造成其资产配置在初始环节把关不严,出现重复配置的现象。

2.资产清查制度不完备

资产清查是单位掌握资产状况,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财务管理活动。部分单位对于资产清查工作不够重视,在工作中缺乏定期自查和开展专项检查的长效管控机制,造成国有资产存在总量不实、账实不符等问题,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

3.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化

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是保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部分事业单位都按照内部控制规范建立了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严格执行的单位较少,从而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二)国有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1.资产存量不清

核实存量,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是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部分单位存在资产存量不清,首先是受资产来源多元化的特点影响,部分无偿获得的新增资产不能及时入账,造成资产的账实不符;其次是部分已处置资产未及时入账,特别是固定资产在处置之后经常存在卡片未及时处理的问题,造成账账、账实不符;最后是资产的使用部门、使用人发生变更,资产明细台账未及时进行变更,增加了资产清查的难度。

2.资产清查力度不足

多数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受制度不完善的影响,普遍存在清查主动性不足、清查形式化等问题,即只有在主管部门要求进行资产清查时才被动应付,并且在清查过程中不够规范,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

3.产权登记不够全面

产权登记是明确事业单位占有、使用资产的重要工作。事业单位的产权登记不够全面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土地房屋产权管理方面,特别是一些无偿划拨的土地房屋是制约产权登记的主要瓶颈,若不能有效解决,将会造成单位的国有资产权属不清,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

(三)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不严格

各项制度的规范有效落实离不开严格监督。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欠缺和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都表明了缺乏有效监督给国有资产管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造成了两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资产管理重视度不足,在单位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对于资产配置、资产清查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关注,出现了资产存量不清、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存在风险等问题;二是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低价转让或者出售国有资产进行舞弊行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缺位等问题的存在,才造成了其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应采取相应对策加以改进。

(一)对资产配置、清查和内部控制等制度进行完善

事业单位要做好资产配置、清查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工作,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事业单位应当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对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和本单位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在单位内部制定通用设备和办公设备等常见资产的配置数量标准和价值标准,并进行存量资产的核查,根据核查情况进行资产配置,从而有效把好资产管理的初始环节,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国有资产占用的公平性,提高使用效率。其次,制定具有制度化要求的资产清查工作机制。一方面通过定期的资产清查工作及时发现资产的账、实和明细台账是否一致,若存在不一致查明原因并进行修正,另一方面则可以根据资产清查的制度化规定将其纳入综合考核之中,在单位内部形成资产管理的刚性约束,以避免资产清查工作流于形式。最后,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并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应当对自身的资产管理活动进一步梳理,找到其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控制点和风险点,并与原有的资产管理控制制度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漏洞并加以完善,通过实施考核奖惩措施来提高其执行强度,促使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二)健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管资产与管事、管人有机结合是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性的有效对策。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把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和资产清查是否存在形式化问题以及其他一些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并实施奖惩,对于能够主动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工作,并且账、实和明细台账一致的单位进行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单位和部门的积极性,对于资产管理账实不清、资产清查不按期开展的单位,可考虑将考核结果与其资产采购预算资金进行挂钩的办法来实施管控,促使其更加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

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在事业单位建立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对国有资产管理开展全过程的内部审计,即参与资产的采购、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确保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能够合规合法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则要从外部监督入手,即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督促其及时进行修正,降低资产管理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结束语

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发挥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是其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文章在分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对资产配置清查和内部控制等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三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为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学兴.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7(27).

[2]高海岩.关于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2016(05).

[3]金丽莹.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7(25).

[4]蔡青.关于加强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5).

[5]沈一勉.关于强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4).

作者:高杰 单位:湖北省荆州市房产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