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摘要: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逐渐改革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但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没有变,依然由国家出资或者控制,以国有资产为基础进行生产、经营、投资,创造经济效益,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支持。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哪些情况,如何发挥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非常值得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效率

一、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必要性

国有资产归国家所有。从表现形式来看,不论是政府机构、高校等行政事业部门占有的固定资产、实验设备等,还是国有控股企业被投入的资本、拥有的生产经营使用的生产线、无形资产、占据的矿产、油气等资产均是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狭义上进行理解,国有企业可以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公益类国有企业通过生产经营向社会公众提供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国有资产为基础进行生产经营、创造经济效益,这类被国有企业拥有的国有资产如何管理更值得讨论和分析。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资产“国有”的要求。国有资产实质上属于全国人民,国有资产带来的收益也属于全国人民,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决定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如果未来以国有资产补充现行社会各类保险的话,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将更为重要,更具有社会民生意义。

(二)国有资产如果不加强管理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在委托理论下,所有者与管理者之前存在委托矛盾,国有企业一般由国资委部门履行出资人责任、代表所有者,这种情况容易加剧委托矛盾。如果国有资产管理者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更容易做出不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投资决策,甚至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的情况。

二、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情况

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也是形成收入的源泉,利用好了将产生更大的经济利益,国有资产也如此。但国有企业的性质特殊,在实际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管理人员对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重视度不够等情况。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保值增值意识不强。部分国企负责人存在国有资产归国家所有、把资产用好不产生亏损就可以的想法,没有加强资产管理意识或者管理意识不强。国有资产经营结果的好坏如果没有对其绩效待遇产生影响的话,也就不会对管理人员产生激励作用。这些情况会造成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情况,固定生产设备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或者导致闲置浪费。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性质特殊,一些审计和外部监督部门进行的外部监督工作更多的出于形式,针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资金审计多,对管理人员的约束少,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管理人员树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创造更多效益的意识。

(二)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对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积极性。国有企业所经营的行业(如烟草行业等)一般具备垄断性的特点,由于本身具有市场垄断地位、地位强势,其他性质的企业进入该类行业难度大,因此,国有企业管理上不一定能够执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经营决策不善、内部控制不严等情况,所做出的管理和投资决策不一定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增值。如果出现一项金额较大的投资项目,未经企业各部门的深入讨论和全面衡量,会产生投资损失,降低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国有资产的特殊性,有些国有企业对资产的管理积极性不高,重视资金管理,忽视实物管理(如对花费重大资金支出购买的生产设备进行登记入账后,不关注设备的管理、维护等)。资金的投资规划、投资方案的讨论论证、项目设备的购买、入账登记、使用保管、后续处置等工作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不一定能够执行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未能进行职责分离、相互牵制;或者偏重资产采购环节,忽视如何更好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创造经济收益。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低、投资缺乏计划性和长远性,为了争取财政资金而购买大型设备或者投资大项目便属于为了发生资金支出而进行的投资行为,这些都将影响国有资产的实际管理效率,对保值增值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不论是国有经营性资产、公益性国有资产还是行政性国有资产,应分类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对公益性和行政性国有资产要规范资产管理,从调拨、使用、报废等环节加强实物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发挥生产保障作用。对作为重点讨论的国有经营性资产,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对货币资金状态的国有资产要挖掘好的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论证,投向符合国家经济调控要求、收益率高的领域,投资项目要有前瞻性、避免短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要对已经形成的生产设备、无形资产等国有资产加强运营管理,充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无论哪种性质的企业、资本金来源如何,除非投入企业的资产归属于管理人员,否则实际占有资产的管理人员和投资者间的委托矛盾永远存在。因此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经营效率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直接挂钩很有必要。在实践中,可以以利润增长率、税收贡献增长率等指标作为重要的绩效考核指标,对人员进行考核,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对国有资产利用率的重视。为了获得直接的工资绩效,管理人员将对国有资产投向哪个领域进行战略思考。也可以考虑引进新的考核指标,如将EVA作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将国有资产经营产生的收益按照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国有资产的资产成本(包含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因素,以便更全面的准确反映国有资产创造的价值,避免对国有资产所有人利益的损害,也能从长远的角度促进国有企业向好的项目投资。这些新指标的引入,促使国有资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利用好银行贷款,也会考虑国有资金的资金成本,更为全面的从所有者角度进行衡量,做出更能增加经济效益的投资决策。

(三)完善审计监督,特别是借助审计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督。一是发挥审计对企业业务的监督作用。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涵盖的范围要广,对企业管理制度、资产管理方法、项目投资和执行过程(包括论证、采购、生产、维护等各环节)等建立全面的监督。审计不仅是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是否有违规使用或挪用资金,要延伸到国有资产的形成和创造市场价值的过程,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重点的审计内容。必要时,可以由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聘请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二是对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加强履职审计。通过对高管人员进行审计,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作为重点指标,促使高管人员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如果能以审计结果影响高管人员的工资绩效将更有效果。不论是对国有资产管理业务还是管理人员的履职审计,都应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改正,对改正情况也要进行监督。

(四)加强与资产管理经验丰富的部门合作。如借助招商局业务优势,向重点项目、优势项目领域投资。招商局集团成立于1872年,经过长久的发展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港口、物流等)、金融投资管理、市场经营、行业把握、管理改进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各地市招商局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会建立投资项目库,储备了擅长领域的重点项目。通过与招商局合作,利用招商局的业务优势,国有控股公司可以将国有资本投入到这些前瞻性项目中,不仅风险小,而且收益稳定,便于实现投入资金的保值和增值。

参考文献:

[1]张敏,郭纲.完善国企绩效考核的六个抓手[J].中国经济周刊,2016(44).

[2]桑峰.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J].财政监督,2018(17)

[3]张惠芳.乡镇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纳税,2018(23).

[4]林冬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当代会计,2018(08).

作者:廖玲 单位:绵阳经开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