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无形资产管理问题与建议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问题与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问题与建议

摘要:无形资产是高校资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展现高校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意识不强、体系不全、转化不足、流失严重等问题,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应加强宣传,改变观念;健全体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无形资产核算系统;加强无形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问题;解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以知识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增值成为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无形资产管理的提升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发挥其重要作用。高校的资产包含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高校所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并能为高校提供某种权益的资产。对无形资产的掌握是高校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无形资产的质量对其科研与教学活动有直接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一般对有形资产的管理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则较为滞后,导致高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无形资产的管理逐渐成为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含义和类型

(一)含义

目前,高校无形资产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将其定义为:高校拥有的,不具备实物形态,能为高校所长期使用的某种特有权利的资产,包含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其他财产权利。也有学者将高校无形资产定义为:同等条件下,大学运行过程中不以其实物形态独立发挥作用,而与其他大学投入一道形成同级大学教育产出价值差异的教育投入成本。根据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教育部[1999]3号令)中的相关规定,结合对高校无形资产的理解,高校无形资产的定义为:高校所拥有的用以培养人、提供教育服务以及商品的生产和供应,且无实物形态并能同时为高校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非货币长期资产。

(二)类型

1.知识产权类

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是以智力成果为客体的独占性权利,知这类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等。知识产权资产是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具有广泛的经济开发空间,如科研活动中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申请的职务专利等;也包括高校的域名、服务标志,以及与高校相关联的其他标志等。

2.人力资源类

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是高校拥有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一方面,是指高校所拥有的各种优秀人才素质能力所转化成的资产,例如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和学术权威;另一方面,指高校毕业生中的知名人物对母校发展给予的经济捐助以及对提高学校知名度产生的积极的作用,也就是分布在各个领域的高校毕业生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3.办学理念类

办学理念类资产是指高校在长期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经过长期经验积累所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文化特质等的先进性和优秀性,也指高校由于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而拥有的政策优势所转化成的资产。具体而言,办学理念类资产包括高校创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独特的办学模式,拥有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氛围等。

4.市场资产类

市场资产类无形资产是指高校凭借自身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而获得的利益。市场资产包括信息资产、关系网络资产和学校形象资产。信息资产是指由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所形成的信息拥有量和信息捕捉能力形成的资产;关系网络资产是指高校经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优势;学校形象资产是指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在公众心中形成的评价和口碑,也就是由高校的美誉度、知名度转化而成的使高校具有竞争优势的资产。

二、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强

在对高校资产进行日常管理时,管理者通常只重视有形的材料、设备家具等的投入效益,往往忽视了无形的著作权、专利权、土地使用权等资产的地位和作用。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通常只注重成果的鉴定和评估,不注重实际应用,法律意识淡薄。例如一些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因忽视专利申请而被无限期搁置,科研成果并未得到积极的开发,最终导致无形资产流失。有的研究成果则被其他单位以“申请在先”的规定而申请了专利所有权。

(二)制度体系不健全

高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大多仍然参照有形资产的管理模式,且没有统一的牵头部门和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管理。具体的管理表现形式为:科研成果的产生、校名校徽等无形资产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师资的引进、培训等由人事部门负责,无形资产的核算由财务部门负责,部门之间各司其职、联系较少。此外,高校的声誉、校园文化等由于难以确认和计量,通常处于无人负责的空白状态,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专业的管理人员。例如在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的选拔上,许多高校没有规范的选拔制度,不利于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轻视无形资产的核算

目前,高校所采用会计核算方法往往会忽视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例如企业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上“无形资产”科目一栏多为零,或者只用于核算购入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评价体系,只是对一些无形资产进行简单登记。因此,高校难以对其无形资产进行量化管理,也未能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更造成了无形资产的严重流失。

(四)人才流动造成无形资产流失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人才的合理流动已逐渐成为必然的趋势。现在许多高校以国家实施“千人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为契机,加强了人才引进的力度,以优厚的条件和待遇广泛吸纳人才,致使在教学、科研、学术上具有高水平的人才交流频繁,使高校教学、科研、学术上具有高水平的人才大量外流,以致高校声誉和实力水平受损,造成了无形资产流失。

(五)无形资产的转化率较低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的专利技术被束之高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许多教师、科研人员单纯追求学术水平而忽视了科技成果的实用价值。较多高校科技人员认为科研项目完成的标志是通过成果的鉴定,很少有人会关注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备的“专利技术———产品”的“孵化器”,导致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中间渠道不畅通,致使急需科学技术的企业得不到技术支持。同时,高校的科研成果推销不出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形资产的转化效率。

三、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改变观念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是重要的高校资产,对增加高校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样要加以严格保护和科学管理。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广泛宣传无形资产的相关知识,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等,增强人员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和能力,要尽可能使无形资产的研发、使用、核算、处置等过程精细全面,消除无形资产流失的隐患,保护高校无形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建立无形资产保护意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为保证宣传效果,宣传工作起初主要针对全校范围内的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进行,然后逐步完善学校领导、科研人员、资产管理和财务人员等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对无形资产保护的意识。只有在思想上强化了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健全体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鉴于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不足,一方面,应尽快建立涵盖各种无形资产的法律保障体系,在现有的《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法权》等法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另一方面,高校应建立一套无形资产的管理与保护机制,这是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前提。可以通过制定完善专利管理办法以加强专利管理,鼓励发明创造;通过制定无形资产产权确认制度以确保无形资产的权利归属法制化;通过实行并完善学校科研的保密制度以防治人员流动造成科研成果泄露;通过制定无形资产的评估、合理转让、开发利用制度以加强对无形资产的量化科学管理,推动无形资产成果转化。此外,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使其在发生不同问题时都有规章制度可循,确保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具体化和易于操作性,使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规范无形资产核算系统

对高校而言,学校所承担的科研成果与科研项目均是其重要的无形资产。高校无形资产核算系统的设计应体现高校会计环境所具有的独有特征。具体而言,应该改变传统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核算方法,而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准,且通过配比原则摊销无形资产。在预算会计科目的设置上,要增加“无形资产”科目,并进行细化。为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应当先经过评估,依照评估价值及时调整相关的无形资产账户。重视核算工作,明确高校会计无形资产的入账和摊销方法,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转让或处置时一次性摊销,保证对无形资产的完整反映。最后,财务部门应当及时做好无形资产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冲减账户。

(四)加强无形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到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资产管理的好坏,进而影响高校整体的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鉴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建设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应由精通法律、财务及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不同专业人才组成。具体而言,既要有掌握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以及有关民法和诉讼法等不同法律法规知识的人才,还要有精通专利申请、专利转让、专利诉讼、专利评估等实务知识的人才,更要有掌握管理科学、懂得管理艺术、善于对知识产权活动中复杂纠纷进行处理和协调的管理人才。同时,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熟悉国内外对知识产权的申请、评估、转让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规定。此外,高校应注重对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五)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

作为无形资产的发明创造者,高校人才群体是形成无形资产的重要来源。高校中集中的大批科研人员拥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如果能有效提高这些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创造性的开展科研工作,不但有助于实现科研人员自身的价值,而且有利于促进高校无形资产的有效增值。在激励科研人员时,高校在提供科研奖励的同时积极了解科研人员的切实需求,帮助他们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此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科研人员的知识必须及时更新。高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科研人员赴外校或国外进修、深造,这既能满足科研人员的求知欲,还能提高其内在激励力量。总之,高校应利用现有条件不断营造创新的学术、政策和法制环境,竭力为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无形资产的及时转化是实现其价值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无形资产具有时效性,只有进行及时转化才能体现其价值,才能为学校创造收益。加快和促进无形资产转化,必须建立有利于无形资产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例如,设置专项基金用于奖励科研成果、报销专利申报和维护费用,并对在学校无形资产转化中做出贡献的教职工及部门进行奖励;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方案,以此确保科研人员的利益;定期组织开展技术转让系列交流和咨询,加强高校教职工的无形资产转化意识;成立类似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机构,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进行科技成果管理和推广,加快和促进无形资产转化步伐,提高无形资产的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此外,顺应市场需求是达成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基础。高新技术在进行转化时都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确定产业化的方向、时间、进度和规模。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通过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去,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使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样,既可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也可以增强高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四、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不但是高校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也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和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高校无形资产在其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从一定意义上说,无形资产的价值甚至要超过有形资产。目前,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复杂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管理意识不强,制度体系不健全,轻视无形资产核算,人才流动造成无形资产流失以及无形资产转化率较低等诸多问题。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是极其复杂的,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无形资产管理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提高教职工的无形资产管理意识;二是健全体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三是规范无形资产核算系统;四是加强无形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五是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六是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总之,应通过加大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研究力度,进一步规范与加强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保护高校的合法权益,进而保持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云.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1(9):74-75.

[2]张建华,卢范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

[3]于志杰.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探讨[J].财经界,2012(4):111-111.

[4]吴士英.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5(13):31-32.

[5]彭云.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3):240-242.

[6]杨盈盈.基于期权理论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应用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4,29(2):31-34.

[7]周冬戈,王德刚.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3):17-18.

[8]黄英锋.新时期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思考[J].今傳媒,2011,2011(2):123-125.

[9]卢迎春,起建凌.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对策———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S):163-164.

[10]桑秀英.高校无形资产有效转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1(18):60-62.

作者:江建龙 单位: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