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反思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反思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虽然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积累了较多经验,但是因为市场体制的不断改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预算控制缺失、账实不符等,尤其是缺少统一规范的约束机制,使得实际工作效率一直都比较低下。因此本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效果。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特点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即通过国家允许、法律认可,由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以固定资产、用于各种经营活动流动资产、文化与广告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对国有资产来进行组织、执行、协调、监督以及控制等系列活动即可称之为对其进行管理,主要通过使用、占有、收益、处置等方式,保证最大程度的保值增值,为事业单位的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持。从我国国情来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来源财政预算拨款资金,再加上事业单位经营所收入以及接受公益或其他形式的捐赠等途径。这样就导致国有资产在管理上呈现各自为政情况,不同部门同时监管但是资产分散,产权不明确也是造成各种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并且出现问题后无法及时确定责任承担人,限制了有效追责。近年来面对市场快速发展的压力,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投入的力度更大,例如公共设施建设、科学文卫事业拨款等,但是因为缺乏统一的机制作为支持,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下一阶段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确定基本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计划,由统一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持,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不足

(1)工作意识比较落后。很多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并不全面,思想意识上存在一定偏差,导致整体管理效果削弱。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将工作重点放在分配控制上,忽视了资产管理必要性,缺少科学合理的机制作为支持,认为只需要完成资产分配即可,鲜少对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深化公共财政改革背景进行研究,并不能改变传统体制下只负责分配不管使用的情况,难以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尤其是地方财政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不深入,还未意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紧迫性。在此理念下,主管部门之间权责划分过于混乱,无法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责,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对国有资产收益认识模糊,将资产收益当做单位自有资金,并未将其纳入到财政预算统一管理范围内,均会对最终管理效果产生不良影响。(2)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国有资产管理必须要按照统一的机制和标准来进行,确保整个工作开展具有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就现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来看,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出现各种问题的概率高。管理机构缺失,相关工作人员配置不足,缺少足够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持,从根本上限制了资产管理工作的可靠发展。尤其是年轻职工较少,以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为主,但是个人资质和能力不足以满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求,还待于进一步提高。(3)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就国有资产管理建立相应机制体系,缺少专业的制度作为支持,导致管理工作存在很强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不仅会造成更多资源的浪费,还会大幅度削弱资产管理效率,影响单位自身进一步的发展。管理体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再加上资产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办法以及资产统计报告制度等配套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整个资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出现此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即主管部门还未将行业特征和事业发展规律摸透,现行的规章制度针对性弱,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最终只能流于形式,成为资产流失的隐患。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

(1)国有产权所有者缺位。我国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监管需要多层委托关系,但是因为没有统一制度和激励制度作为支持,导致全体国民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主体呈现缺位状态,由此就决定了财政部门无法代表国家对单位国有资产行使所有权,而出现了产权分散化、主体多元化等情况,即便是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无法及时确定主要责任人,追责难度非常高。(2)资产管理机制缺陷。就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来看,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前期预算不到位,未对预算信息进行提前规划,预算编制精细化不足。缺少科学可靠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各部门对于资产的分配整体规划不足,尤其是基层单位对部门预算管理以及公共资产占有关系认识不充分,无法对公用经费进行科学安排,以及不能有效对接实物费用定额,现行的公用经费费用定额标准与实物占用量并不相符,无疑是增大了资产管理难度。同时,政府采购与资产管理之间无法紧密衔接,缺少强有力的手段作为支持,事业单位采购无法从源头上来控制国有资产配置,而出现了低效运行甚至闲置的情况,再加上新增资产无法有效纳入到规范化与流程化管理中,而产生大量损失。必须要提高对机制体系建立的重视,往往是因为资产管理与财政管理上衔接不到位,无法同时有效推进,而产生更多问题。(3)主管部门内在问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本质上其产权完全归属全体人民所有,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利益取向存在差异,再加上信息不完善以及缺少公共决策机制支持,而导致最终公共意志无法得到充分表达。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其根本就是利用纳税人的钱,来为其提供服务,如果忽视此核心要求,在运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问题。并且,事业单位可以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单一性特点,缺少与之竞争的单位,缺少成本约束机制,更多是来争取更多政绩,而忽视了资产配置的长期性要求。主管部门想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部门预算最大化,必定会造成公共服务供应量过剩,使得国有资产无法得到有效分配,出现资产闲置浪费的情况。

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1)加强管理机制建设。面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存的各种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工作特征,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推动专门的法制建设,对整个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约束。加大国有资产法制建设力度,加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法制宣传力度,贯彻落实各单位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建设,在内部进行专业培训,确定主管部门所有人员的思想意识,促使其正确看待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始终保持正确的资产管理理念和理财意识,提高对国有资产分配与管理的重视。并且要对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将国有资产相关管理法规和制度落实到位,保证整个工作的开展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2)重视内部管理约束。国有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为提高其管理综合效率,需要就事业单位工作特点,明确资产管理的主要机制,并指定主管部门,对产权归属进行确定,重点分清职责权限,确保可以直接确定责任人,杜绝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可以在内部引进控制制度,建立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基于原有体系,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形成一个科学可行的考核体系,对资产主管部门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促使整个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应对国有资产购置、分配、使用以及报废等的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做好所有资产产权信息的登记,有侧重点的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搭配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策略,一旦发现违法乱纪情况,定要严惩不贷。另外,还需要配合进行内、外审计机构工作,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和不定期考核,贯穿到资产管理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3)强化责任分配落实。基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时,必须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建立国有资产使用权管理责任人问责制,对资产使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搭配内外部考核与管理,确保能够达到物尽其责的效果。单位领导需要正确看待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加强相关资源的投入,完善资产使用与管理人员责任机制,将工作职责和奖惩标准公布,并将管理效果与个人绩效挂钩,纳入绩效考评范围,以此来督促管理人员积极工作,使其能够严格按照制度法规操作,杜绝出现为追求个人利益牺牲大众利益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尤其是青年员工要为其提供更多机会,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优势,利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推动资产管理工作的发展。(4)资产持续动态清查。通过预算管理和持续动态资产清查机制的支持,来进一步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减少各种问题的产生。提高对前期预算规划的重视,完善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制度,将工作质量与绩效管理进行结合,促使工作的有效开展。落实持续动态资产清查机制,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长期性管理提供保障,实现资产相关信息的动态更新,保证国有资产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执行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林群伟.福建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福建农林大学,2017.

2.苗胜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6.

3.孙雅岑.江西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探讨.南昌大学,2015.

4.张童.广东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5.

5.陈义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探析.当代经济,2014(04).

作者:岑毅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