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解析(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知识管理解析(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知识管理解析(5篇)

第一篇:企业绩效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谋求一席之地,就需要格外重视其核心竞争力。而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和规范管理这2方面。当企业员工全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时,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企业业绩,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绩效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站在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知识管理导向;核心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资金、知识、技术、信息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加大,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配置和更新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传统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时展的需求。目前,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需要以知识管理为导向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并将其充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这将为企业的深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基本概念

为了更好地研究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充分了解其相关概念。

1.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相关经济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就是为了满足企业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所需,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形式,比如报酬、招聘、培训等,在实现企业正常运作的同时兼顾成员个性化发展的企业管理活动。

1.2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是指企业对知识资源进行应用、组织、创造、转移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比如获取知识、整合知识等相关工作。简单而言,知识管理是企业对知识资源进行调用和部署的管理过程。

1.3企业绩效的内涵

企业绩效是企业对预期订制的财务目标及市场目标完成情况的一种反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多维变量的企业绩效而言,其衡量方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非财务绩效、财务绩效、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的结合。

2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就外部而言,企业竞争力主要通过企业文化、企业竞争能力、企业竞争资源等因素体现;就内部而言,企业竞争力主要通过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更新、优化以及管理机制的完善等因素体现出来。事实上,最能集中反映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为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即企业对其核心文化及知识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

2.1知识资源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是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将知识资源与人力资源割裂开来所进行的评估都是不科学的。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先进知识资源的引进和吸收,并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知识资源的利用、分配和整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2.2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在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各项要素中,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知识管理导向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彼此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

2.2.1知识管理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

在知识管理部门,要想顺利工作,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或机构给予一定的配合和帮助。为了促进知识管理部门的长期稳定发展,可以对其人员配置进行合理优化。知识管理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密切配合,在企业文化宣传、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凝聚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与知识管理部门的联合,可以为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提供各种培训,比如入职培训、在职培训、专题培训等,为业务培训机制的建立健全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管理部门所开展的业务能力考核等相关工作依然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支持,尤其是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使知识管理部门内部的业务培训成果得以巩固。

2.2.2知识管理导向的作用不容忽视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资源,均可以由知识管理部门提供,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成其预期工作目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展诸如企业人员组织框架的规划、人力资源配置部署等方面的工作时,往往需要知识管理部门的协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知识管理部门的帮助下,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结构的优化,为员工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文化氛围;知识管理部门可以将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及相关的知识资源提供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其所开展的员工培训的整体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3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现如今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予以高度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作用于企业的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这势必会影响企业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从以下4方面来影响企业的个体层面。

3.1人力资源的规划影响企业绩效

科学的人员配置规划和员工培训,可以使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并在各个工作岗位中将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尽可能地将人才放在合适岗位上,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异常迫切,甚至相当一部分企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就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挥人力资源规划作用提供了机遇。

3.2招聘甄选环节影响企业绩效

3.2.1影响企业绩效

众所周知,在人力资源管理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中,其重要的环节就是人才的甄选和招聘。只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地选择既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又具有较高的能力和素质的人才,才能促进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2.2帮助企业吸引部分客户

作为企业而言,其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吸引客户的关键所在,而企业各个部门的优秀员工,凭借着其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责任心,将会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2.3影响企业的培训成本

企业始终都希望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其成本支出,提高其成本收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企业更加倾向于聘用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人才。一方面,这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将会产生直接影响,高技能的人才将会提高工作效率,在相同时间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员工可以为企业节省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使其培训成本大大降低。

3.3开展企业员工的培训影响企业绩效

通过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既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还能降低人员流失的概率,从而使企业绩效得以提高。此外,企业可以进行量化考核,并建立健全内部晋升机制,通过考核的员工将获得晋升的机会,这能极大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3.4薪资奖励机制影响企业绩效

在企业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成本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由此不难看出,不断完善薪资奖励机制对企业绩效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薪资奖励机制可以将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企业的投资收益及生产效率等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应考虑到企业员工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仅体现在薪资奖励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上,更体现在员工情感的需求上。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可以通过薪资来判断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小,这样合理的薪资奖励机制不仅会极大地满足员工情感上的需求,且人员流动率的降低也会起到成本节约的目的。

4知识管理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归根结底,企业知识管理导向所起到的最根本的作用,就是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出。但相比于以往以知识共享为手段的信息管理而言,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管理具有较大的不同。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可以使其创新效果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对其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创造力,离不开企业知识管理导向的支持,企业知识管理导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行为。在发展企业创造力的过程中,知识管理导向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知识管理导向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企业开发、利用、获取、分配知识资源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其知识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只有具备较高的知识管理水平,其所提供的知识资源配置才能够被人力资源管理所用。同时,知识管理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能力,这势必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上,这两个层面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而且有利于推进调整企业知识管理结构的步伐,从而积极地影响企业绩效。

作者:霍争飞 单位:中铁三局三公司

参考文献

[1]罗志勇.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经济视野,2014(13).

[2]陈义秋.基于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索研究[J].财经界,2012(18).

[3]孙波.运用CPAM系统提升人力资源效能[J].人力资源,2014(07).

[4]韩平,张雷雅,曹洁琼,等.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04).

[5]王亚洲,林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J].科研管理,2014,35(02).

[6]高素英,赵曙明,张艳丽,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基于动态环境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1,8(07).

第二篇:企业级知识管理方法研究

近年来,随着知识管理工作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陆续开展实施,各单位逐渐认识并体会到知识管理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益处。但是,目前知识管理工作如知识沉淀、发掘、引出、固化等过程还是通过写总结、写体会等传统方式实现,其诸多弊端并不利于研究院在新环境下对知识管理需求的实现,所以为了适应新环境下知识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来实现知识采集、知识沉淀,并与现有知识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信息集成,进而提升知识管理的工作效率,为决策者提供有效支撑。为此,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基于业务流程管理(BPM)平台系统探索将业务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有机结合的模型设计和应用实践,以便为后续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思路。

一、现状分析

目前,研究所开展的知识管理工作主要应用于机关业务方面,通过业务主管人员填写机关工作业务知识手册来收集各机关业务的相关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业务主管职责;二是业务工作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章、作业文件及重要参考资料;三是相关术语及要求;四是业务使用工具及软件;五是业务流程,包括业务工作输入与输出、工作接口、具体业务流程及关键点、特别提醒等;六是业务模板、业务模板填写要求及逐节说明、模板使用说明;七是工作提醒及工作背景;八是工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九是支撑知识资源。然而,当前的知识管理工作更多地集中于知识沉淀,确切的说,知识管理系统还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管理平台,真正实现为管理者和设计人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决策与信息支撑。BPM是一套达成企业各种业务环节整合的全面管理模式,以流程管理为切入点改善企业管理。因此,研究所通过不断深化业务办公流程的电子化,并基于企业级BPM平台持续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实现了包括科研管理、财务、合同、质量等业务和应用系统的集成,整合信息系统数据,提炼关键业务管理信息,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流程设计能力、流程整合能力及流程快速部署能力,为研究所业务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撑,为后续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基于BPM的知识管理过程

1.知识管理平台

在实施知识管理时应正确地划分实施阶段,这样既能保证整体的规划性,又能保证每个阶段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真正把知识管理逐步置于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并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其中,知识的沉淀过程可以利用研究所现有的BPM平台来实现:一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要从实际需求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要找到知识管理最迫切的现实内容,即大量的项目资料、经验、情报、政策、规章、动态等需共享和及时传达给需要者的信息文档;二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要结合自身的经济目标,即要尽快地支持企业信息或知识的快速共享和传播,进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应。

2.知识采集模型

简单的说,通过BPM平台自带的流程设计模型实现相关知识的采集、沉淀,并根据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的知识要素申请,在流程审批后完成提炼、采集的过程,流程信息包含了知识要素的信息以及整个完善、修改、审批的信息,同时提供全维度的信息浏览。以流程为导向的知识管理分为人、业务流程以及信息技术3个要素,结合研究所现有的BPM平台功能将知识模型细化分解,形成知识管理在BPM平台中的架构设计图。

3.流程模型设计

流程模型以可视化的方式为管理者提供了业务流程、知识信息、组织、人员、职位、角色、资源、文档信息等相互间复杂关联的工作,使管理者与设计人员能够随时了解企业的相关管理信息,也方便用户随时、查阅相关知识,为业务流程设计、分析、评估、改进和人员关联、岗位设置、文档管理、知识管理、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企业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协同化管理。其中,业务流程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其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产品和服务设计开发过程、知识管理等所有相关的业务流程的定义、设计、分析、评估、监控功能,通过模型可快速实现知识管理业务流程的创建,以及实现知识管理业务流程的异地分布式设计、分析、评估。研究所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将知识管理业务工作分为机关工作、项目管理及专业设计3个不同的维度。(1)机关业务知识模型目前,研究所机关知识管理工作方式是,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提炼总结形成机关工作业务知识手册,再经部分领导审批后提交所内知识管理主管机关审核,通过后形成对应的机关业务知识信息。(2)项目管理知识模型面向项目的知识采集与机关业务有所不同,项目管理更多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没有规定的组织结构,往往是根据项目需要形成相应的项目团队。因此,需要在项目管理团队中设置专门的知识管理专家负责对知识信息进行筛查和审批。此外,一个项目内的知识往往具有循环利用的特点,在知识采集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知识优化和提炼的过程,知识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共享和应用。(3)专业设计知识模型面向专业设计的知识模型与项目管理知识模型类似,但由于专业设计的特性,由部门领导作为知识的初级审批人往往不能代表其专业权威性,因此可能需要设置专门的专业知识专家,并通过知识评审会的方式完成对知识信息的审核,以此确保知识的正确性、实用性。

4.权限模型

由于研究所属于涉密单位,相应的知识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人员权限与知识密级控制的问题,虽然大部分知识属于需要共享公开的信息,但仍需要控制知悉范围知识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并参考相关保密标准中对用户—角色—权限的要求。涉及到流程平台或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具体问题时,要参照模型进行权限设计,以有效控制信息知悉范围。

三、应用与实践效果

利用BPM平台采集的知识信息,可以形成专用的文档供相关人员共享查阅,同时还可以利用BPM平台自身的特性,将知识词条、知识内容、辅助文档等关键系统推送到相应的知识管理系统或知识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和数据的集成,打通数据通路,发挥各系统之间的特点。目前,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正在开展BPM平台与知识管理系统的集成工作,并将随着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知识管理工作的水平。研究所BPM平台将收集的知识自动文档化,形成链接供具有权限的用户下载,依据流程中表格的信息,自动填充到文档中相应的位置,实现知识信息收集的自动化、流程化,且信息收集版本可用,对应审批意见可追溯、可查看,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升了知识管理工作的效率。当前,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研究所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研究所重要的企业文化之一。将信息化技术与知识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可发挥信息化技术的特性,为企业带来相应的效益;另一方面可通过知识管理工作丰富企业文化,进一步促进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相信在“十三五”期间,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知识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必将为研究所打造“智慧研究所”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者:郭欢 谢雷 杨宁 赵振杰 刘铭 单位: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第三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科技兴国战略背景下,知识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竞争力。为此,首先对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知识管理;景德镇

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涉及的面很广,包括多孔陶瓷、耐磨陶瓷、介电陶瓷及陶瓷粉体等工业陶瓷企业、需要重点研发攻关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企业、陶机设备、墨水企业、喷釉机器人企业,也包括为陶瓷行业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另外还有新材料企业。和先进产瓷区高新技术企业相比,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知识管理存在较大问题。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特征,知识和创新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以知识为核心的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完善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知识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1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隐性知识管理缺失

企业知识包括两种类型:隐性知识显和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管理是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不重视隐性知识的管理,一部分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大多也是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1)忽略无形资产的管理。无形资产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文本上,以至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不能及时应用专有技术,企业知识专利被其他企业抢注等等。大部分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基本不具备无形资产管理实施的条件。(2)缺乏人力资源观念。由于员工是企业隐性知识的载体。因此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直接决定这对隐性知识管理的成效。景德镇高新技术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多为传统的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发和管理水平落后。(3)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模式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环境条件。目前,景德镇很多高新技术陶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注重形式,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不能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进行。

1.2知识管理尚未实现制度化、系统化

景德镇大部分高新技术陶企业并未将知识管理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层面。很多企业的知识管理缺乏系统性,没有专人负责,没有统一领导,部门几件协调性差。目前,这样的知识管理不易于知识的获取、积累、交流、应用和创新,知识管理成效甚微。

1.3没有健全的知识管理测评体系和激励机制

良好的知识管理的绩效测评体系能有效地衡量员工和团队对知识管理的贡献度,相应的健全的激励机制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目前,景德镇大部分高新技术陶企业缺乏一套相对健全的测评体系和激励机制。

2完善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知识管理的对策

2.1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技术是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模式的基础,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要有软硬件设施支撑,比如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数据仓库和因特网等等。因此,不断完善、优化和推动航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对知识管理模式的实施将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2.2塑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为了更充分的挖掘企业中的隐性知识,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文化必须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具有积极、自由、宽容以及开放与合作的特点。最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成共享型和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共享型文化可以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知识,知识在个体、团队、不同部门之间实现共享。知识共享有利于企业员工之间进行协作,也有利于实现知识增值。创新型企业文化可以发挥人的潜能,为此,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来促进创新型文化的建设,积极营造知识创新的环境,鼓励员工创新。

2.3建立有利于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

为了加强知识的共享与沟通,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在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时,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必须建立能适应知识管理要求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应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通过减少中间管理层及其人员数量,达到促进企业内知识的生成、共享和使用的目的。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企业成员才能实现良好的交流、探讨、沟通及知识共享。

2.4不断优化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

相对一部分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现有的激励机制不利于实施知识管理战略,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知识管理激励体系,同时,建立一套适宜知识管理绩溪评估的机制,考核员工的知识管理行为,鼓励员工积极共享知识。对于知识管理绩效优良的员工进行奖励,相反,则进行处罚。除了一些传统的激励方法外,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还可以采用知识产权激励。

2.5隐性知识的共享

依赖于个人和组织而存在的隐性知识是以非编码化的方式存在的知识。隐性知识的共享目的是挖掘存在于个人与组织中的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型员工流失率很高,是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建立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将造成知识的大量流失。隐性知识的共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是指师傅向徒弟传授通过自身积累的经验,难以用文字等来精确表达的那一部分知识,是“干中学”、“学中干”隐性知识共享模式(2)非正式团队。非正式团队对隐性知识共享十分重要。景德镇高新技术陶瓷企业可以不定期举办各种联谊会、研讨会、培训等活动,为员工提供更交流机会,使个人知识不断充实到组织知识之中。

作者:龚志文 吕威源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江.知识管理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389-400.

[2]詹越.知识管理战略选择与制定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09,(1):126-129.

[3]曹宗媛,朱晓敏.西方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策略及手段[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12):174-176.

[4]黄林.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困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3):167-169.

[5]王广宇.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张瑞红.基于知识价值链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J].企业经济,2013,(3):47-49.

[7]王悦.基于知识链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及实现技术[J].情报杂志,2007,(2):62-64.

[8]王玉玲.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实证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1.

[9]秦立栓.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及知识管理战略分析[J].情报杂志,2010,(11):16-19.

第四篇: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运营探讨

运营,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知识管理系统运营,即通过一系列手段、措施和制度,提升并持续保证用户活跃度,促进知识的共享、积累和复用,以达到引领创新、提升效益、驱动发展的战略效果。自2008年开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探索知识管理在企业发展规划中的战略价值,迄今已有9个年头,先后完成了知识管理战略纲要、内外部知识资源梳理及知识管理系统建设。2011年,研究院启动了知识管理系统一期论证、设计与建设工作,完成了知识库模块、知识地图模块和统计分析模块的建设,实现该系统在全院的部署及运行;2012年,研究院启动了知识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开展了面向业务活动的岗位知识管理,全面推进专业知识资源采集,开展外部知识采集试点和专家访谈工作。同时,实现了批量知识上传、审批等功能。2016年,研究院开展知识管理第三期建设,旨在统一系统架构和界面风格,更好的为研究院科研生产及经营管理服务。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建设不断完善,知识的分享、查询和管理也更为便捷,然而由于缺乏系统运营,系统的用户活跃度和知识产出量并没有显著提升。据统计,自2015年6月1日到2016年2月29日,研究院近万名用户的知识产出仅3871篇。运营的缺失导致系统没有生命力,不能很好地激发用户分享知识的愿望。笔者将介绍典型知识管理平台的运营案例,并结合研究院的实际情况,重点提出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运营建议。

一、案例分析

1.华为知识管理平台

2010年,华为公司研发领域知识共享社区hi3ms正式上线。同年11月,经公司业务变革管理委员会批准,启动知识管理变革项目群。2012年4月,在公司层面成立专职知识管理团队,建立公司级统一社区——Hi社区,实现了“同一华为,同一社区”的管理平台建设。2013年1月,公司知识管理流程架构及相关指导文件正式,标志着知识管理正式成为华为公司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2014年2月,公司召开首届华为知识管理大会,公司领导“让知识和经验为华为创造价值”的重要讲话。2014年12月,公司知识管理项目群批准关闭,华为知识管理开始进入运营阶段。2015年,华为知识管理平台每月PV值2000万,月均独立访客数达19.9万,其中有知识产出的用户达4万,月均知识量达21万条。(1)运营组织华为知识管理平台的运营组织分为三个层面(如图1所示)。平台运营由公司知识管理组承担,部门运营由落地在各部门的KMer承担,团队管理员则由业务人员承担。平台运营由4个华为员工牵引,53个外包人员实施,主要负责平台的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生态构建,价值观导向、规则制定、角色与职责设置和利益协调等;氛围营造,精神激励、树立标杆、品牌活动和内容营销等;能力中心,最佳运营实践收割与传播等。部门运营人员数量50余人,主要负责平台的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目标分解,支持高层业务目标,传递导向与业务需求;资源整合,领域级的知识整合、专家力量整合、业务平台与知识平台整合;激励实化,将运营成果与实际利益关联。团队运营人员数量8000人,主要负责平台的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实战支持,针对具体业务诉求的知识手机整理、快速答疑和深度讨论;知识应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2)运营内容文化运营包括价值文化、机制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运营;内容运营包括内容管理、内容激励、内容呈现和内容推广。(3)用户运营用户运营主要包括用户服务、用户期望、用户激励、用户参与、用户心理需求。(4)功能运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对平台功能进行改进,对每个业务模块的具体内容不断地推陈出新。

2.腾讯知识管理平台

腾讯公司知识管理共经历3个阶段,KM1.0是纯知识管理平台,关注承载公司各类知识与文化的沉淀分享;KM2.0打造企业2.0社区,以提升信息传播和协作效率为主导;KM3.0发现腾讯精彩,着重打造移动化、优质内容和个性化推荐上,让员工第一时间发现腾讯精彩。腾讯的企业文化注定了不会有强的行政命令要求员工输出知识,所以腾讯的知识管理也是走“草根”路线,主要包括内容运营、用户运营和活动运营。(1)运营内容运营策划主要做2件事:一是通过运营将用户数据提升上来,鼓励发表文章、发表问题;二是通过筛选把高质量的内容显现上来,突出优质内容,如Top10排行榜、周刊推荐等。KM内容的运营经历3个阶段:KM管理员分享,拉种子用户。初期,KM运营人员将优秀的分享文章转载到KM上并推荐给同事,以吸引用户阅读,引导大家登录KM平台;把公司一些酷爱分享的专家和员工拉上KM来分享,并做重点推荐。激励原始分享者。对于员工的原创分享,要优先推荐,原创作者可以获得同事的认可,上头条推荐的员工平台每月送礼物,形成激励制度。展现优质分享和个性化推荐。展现符合定位的高质量内容,将用户产生的内容进行再加工和信息匹配。把用户在KM的分享和浏览习惯记录下来,给用户打上个性化标签,然后根据标签进行内容的推荐。内容运营中,会随时把优质的分享内容放到推荐池,然后通过KM推荐邮件(日报/周刊)、KMPC页面(首页热榜/热点)以及移动端(手机KM/微信)来展现。(2)用户运营用户运营的重点一是拉新,即如何让员工上平台;另一个就是留存,即用户上来后,怎么吸引他留下。用户运营的核心是把活跃用户的规模最大化。KM用户运营也经历了3个阶段:物质激励。平台运行初期,KM参与各种有奖活动,用奖品把用户的眼球吸引到平台上来。每月给发文章的用户发奖,随着平台的发展,发奖的频度改为季度、半年。等级与K币。设计了一套积分体系和K币体系。积分代表用户的活跃度,根据用户的积分分成若干等级。根据用户分享的内容和其它用户对内容的反馈,给用户设立了K币制度,分享越多,质量越高,K币越多。平台定期设计K币兑换活动,可用K币兑换礼品。影响力。从贡献度、专业度和传播度3个维度来评估用户个人影响力。影响力也有对应的数字和等级,便于用户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在职级晋升的时候作为佐证。(3)活动运营做活动的目标是场景化的对产品能力进行宣传,提升用户关注度。持续运营优质的活动能够使数据、产品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和积累。一个成功的活动要具备有价值的点、简洁的内容和流程,丰富可变的结果。

二、知识管理系统构建

航天企业型号多、任务重,员工普遍处于压力大、工作忙的状态,单纯依靠知识管理系统本身,很难激发员工分享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其对系统运营的需求愈加强烈。同时,航天院所的传统文化及员工的高压工作状态注定航天企业的知识管理很难走单纯的自下而上的“草根”路线,借鉴行政手段将是促进员工知识输出的有效方式。针对航天企业特点,借鉴其它企业知识管理平台运营的实践经验,笔者从运营组织、运营机制、运营内容3个方面提出了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营设想。

1.运营组织

知识管理系统运营组织架构可分为院级运营组织和厂所级运营组织两级。院级运营组织可由院级知识管理部门组建,主要承担系统运营制度、策略的建设及院级重大活动的组织策划等;厂所级运营组织可由厂所级知识管理部门组建,主要承担系统运营制度的宣贯、院级重大运营活动的实施及厂所级知识管理活动的组织策划。院级运营组织应当定期向各厂所级运营人员征求意见及需求,全面掌握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营情况,及时总结运营成果及经验,每年初制定知识管理系统全年运营目标及运营策划,并指导各厂所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厂所级运营组织直接面对普通用户,是知识管理系统运营的中坚力量。厂所级运营人员是系统运营制度和运营策划的具体实施者,可获得用户需求和反馈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具体活动的实施效果,可为院级运营组织在后续的运营策划中提供建议和有效的数据支撑。

2.运营机制

任何系统的运营都离不开相应的运营机制,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营同样也需要制度的保障,一方面约束用户行为,另一方面调动用户的积极性。首先,要制定用户守则。明确系统内容的规则和要求,规定可主题、内容范围,及对违反规则的处理措施等,以防止系统中输入大量与知识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采用荣誉激励和物质奖励等方式,对用户的行为和知识贡献作出正向引导。制定评分规则,对用户行为和输出知识进行评分和统计,对于在系统中较为活跃、产生知识质量较高的用户,可授予“XX知识达人”等荣誉称号,在系统首页推荐,并列入相应专业候选评审专家,在后续各单位的各类项目评审时,可从知识管理系统中邀请相应专业评审专家。最后,一方面将厂所级的组织知识分享、贡献与厂所级战略绩效考核挂钩,激发各厂所自上而下地开展组织知识分享,促进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将员工的知识贡献与职称评定挂钩,激发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同时也为员工职称评定提供支撑素材。

3.运营内容

有了系统、机制,再通过运营建立知识分享、获取、复用、创新、再分享的用户上下游关系,就形成了知识管理的生态圈。(1)理念运营制作知识管理理念相关的宣传页、宣传片,从广大设计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或困扰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主要以问题引导模式来向大家说明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其作用,从而引出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其必要性,从思想上引导设计人员对知识管理的认同,激发知识分享的主动性。(2)内容运营专家邀稿:结合时事背景或重大项目研制进展,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达人“专家观点”、“微博”等。运营初期,可借助所在单位的知识管理专员,鼓动本单位职工点赞、评论、积极响应、聚集人气。专家访谈:整理历年来的专家访谈资料进行包装,定期在系统推出,可供用户评论、提问,在一定周期内完成专家在线上对提问的回答。明星推介:定期在系统主页推出“明星人物”,明星人物主要定位为在某方面有特长或在厂所单位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人气的普通员工,目的是为普通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大牛PK”:在知识管理系统的“专家网络”模块,可开辟“大牛PK”活动版块,发动各厂所组织由领域专家发起讨论话题,所有人员可针对此话题与其辩论。

4.活动运营

线下讨论。以国内外最新、最热技术为切入点,结合系统中“最热知识”排行,拟定主题,定期组织线下专题讨论,为跨场所技术交流提供平台。节日活动。结合传统节日、航天节日等,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在技术交流之余增进用户间的感情交流,给用户归属感。专家面对面。定期组织“专家面对面”活动,邀请业内技术专家、技术达人及“明星推介”推出的“明星人物”等,以座谈形式开展交流,为普通设计员与专家的“亲密接触”提供平台。一方面,将活动全程录制视频并到知识管理系统中;另一方面,也将专家参加活动的次数纳入其考核。随着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的完善,如何促进系统知识产出与知识流动、提升用户活跃度成为企业知识管理面临的重点问题,系统运营成为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针对航天企业特点,借鉴典型企业知识管理平台运营的实践经验,从运营组织、运营机制、运营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运营的设想,旨在为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运营提供参考。

作者:王彦静 贾倩 杜俊鹏 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第五篇:大数据技术航天企业知识管理应用

知识是通过归纳、演绎、比较等手段对信息进行挖掘,并与已有知识体系相结合形成的,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知识管理是通过人与技术的充分结合,并在分享的文化下将组织内外部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沉淀、共享、学习、应用和创新,从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航天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企业,科研活动所需要和产出的参考资料、技术文档等知识随着科研活动的持续开展呈几何级的增长。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航天企业纷纷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以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但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大都基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只能处理结构化等特定格式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资源,无法处理急剧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导致知识管理水平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知识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重要的资本和创新驱动力,所以必须将知识管理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并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依托知识管理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为此,笔者采用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的信息系统方法进行升级改造,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航天企业的知识管理中,提出了从基础架构到知识展示各个环节的大数据技术实施途径,以期全面提升知识管理系统功能,帮助航天企业提升知识管理水平,打造以知识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航天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一、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型号产品复杂度、研制难度不断增加,参与单位与技术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随着航天型号研制任务的不断增多,型号研制周期进一步缩短,多型号并行研制、多批次并行生产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对航天企业数据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1.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

目前,国防科工局开展的“智慧军工”顶层战略规划,使传统军工企业纷纷向基于知识创新的智慧型院所转型,航天企业需要建立基于知识创新的研发能力,形成基于知识驱动的数字化研制模式。知识驱动的研发模式一方面需要深化信息技术在设计、仿真、试验、制造和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另一方面需要强化面向产品需求分析、研发设计、制造、试验、使用保障的全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集成,实现产品数据、技术状态、配置管理、装备使用等全过程的统一管理,以逐步建立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自适应能力的新经济时代的“智慧型”航天企业。

2.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基础

知识共享包括知识提供、传递和吸收3个过程。实现知识共享要建立有效的工具和机制,可以通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知识获取工具、知识库、知识协作中心、信息技术平台等支持手段,将商用软件、自研软件、经验、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等进行集成,全过程促进知识共享。除此之外,通过建立企业知识共享激励制度和培养共享企业文化等制度来提高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转化,也是促进企业知识共享的保障。

3.知识挖掘是知识管理的有力抓手

航天企业知识具有多样性,包括型号技术资料、标准规范、科技报告、计算机软件、经管文书、声像资料等。同时,航天企业知识又具有离散性,既包括以纸质档案形式存放的知识,又包括以电子信息形式存储的知识,同时还有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经验、方法、理念等隐性知识。目前,显性知识管理手段已相对成熟和完善,而大量存在的隐性知识如何进行管理是当前众多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因此,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知识挖掘是将企业隐性知识变为可见信息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并通过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有序化、体系化实现航天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再提升。

4.知识保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保障

航天企业知识密集,涉及各种技术专利、商业秘密等,而部分涉及国防武器装备产品的知识还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因此,航天企业在管理内部知识时应考虑保密等相关因素,按照保密规定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技术手段,并按保密程度进行分级管理。信息安全是网络环境下知识管理的必要保障,要在确保知识保密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知识应用的最大价值。

二、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航天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也通过建设实施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了知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但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航天企业快速发展的知识创新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只是针对某些专业或某些领域建立的知识库,缺乏知识有效的获取和共享途径,导致知识库内容无法及时更新,最终形成“知识孤岛”。二是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展示样式较为单一、用户交互力度不够,使得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较低,导致整个知识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差,无法发挥系统功能。三是现有知识管理系统的IT基础架构无法支持用户多样的知识应用需求,所以在用户需求变化时,无法根据需求快速、灵活地部署和扩展,而且与其它系统的数据集成也较为困难。四是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多样类型数据知识的支持不够,只是通过知识社区的方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却无法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从显性数据中发现具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另外,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关系型数据库,无法支持非结构化的知识数据信息,使得大量极具价值的知识无法沉淀和共享。

三、大数据技术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大数据需要满足数据量够大、数据的种类多样、数据的增长及处理速度快、数据价值高4个基本特征,同时大数据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大数据技术,就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技术,是能够突破常规软件限制,对大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的新一代创新型技术的统称。大数据技术主要分为基础架构支持、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展示与交互五大类。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正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为每个领域带来变革性影响,已成为各行各业颠覆性创新的原动力和助推器。

1.大数据的生成过程

大数据技术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包括文档、音频、视频、模型等,实现基于多样数据的全流程、柔性智能处理,以促进知识融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彻底实现航天企业知识管理从数据、信息、知识到智慧的跨越,实现知识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知识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建立柔性、一体化、安全、智慧的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生命周期采集、组织、存储、分析、利用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大数据技术,图1为知识的生成过程。

2.数据处理

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在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柔性IT基础架构上对广泛的、多样的、异构的知识数据源进行抽取和整合,获取的结果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统一存储,再利用适当的数据分析技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并利用合适的方式将结果自动推送展示给最有需要的终端用户。从知识数据源到最终的知识应用整个周期,知识数据处理流程可以分为数据抽取与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如图2所示。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底层异构的硬件和操作系统整合成安全、高性能、高可扩展、高可靠和高伸缩性的系统运行资源,大幅降低了知识管理系统二次开发、部署、运行和维护的成本,有效满足了知识管理系统知识流程对硬件和系统资源的需求。

3.知识获取与存储

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获取主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知识采集,如通过企业总线将业务系统数据进行采集,还可以通过用户页面直接采集多样的知识数据。知识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ETL工具将分布的、异构的数据源中不同种类和结构的知识数据进行清洗、过滤、去重等预处理后,再进行数据存储。数据存储主要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完成,该系统可以解决传统存储系统磁盘吞吐能力不足和可扩展性差的问题,以有效支持大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数据存储高扩展、高可用、高吞吐量的需求。航天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许多知识源于跨部门、跨专业的数据整合和业务创新,各部门、各专业的应用系统存储大量的业务数据,通过将数据汇聚、整合形成数据仓库,利用大数据算法和数据挖掘算法对数据仓库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融合,可以发现新的业务逻辑并形成新的知识,并利用新知识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激发航天企业研发活力。大数据技术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展示功能,而且展示形式逐渐从传统的表格、图形方式向3D、交互式、沉浸式转变,如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的知识信息应用到真实的世界中,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感受。此外,大数据时代下,知识管理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知识共享的安全目标是风险可控制、泄密可追踪,建立知识安全防护体系,应从软硬件系统安全防护、员工安全意识、系统建设优化、知识密级划分、人员权限划分以及定期开展对知识系统风险评估等方面入手。未来几年,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成熟,应用将更加广泛,届时对航天企业的模式创新、业务变革将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卢康 周智力 单位: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