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共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社科学术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对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搜集、开发和有效管理,将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转变为知识资源管理,使知识信息增值,全面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满足科研用户的需求,为知识的有效利用提供手段和途径,为社会科学创新和新型智库建设奠定基础。而知识服务,则是在知识经济浪潮和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下,适应社会对知识共享与创新的需求而产生的。知识服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科专业的融合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图书馆的信息搜集必须从单纯的文献搜集、整合和传递,转变为知识的搜集、整合和传递,并创造性地满足用户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信息需求,即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及时地提供系统化、个性化、动态化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服务。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用户承担着大量的研究课题和研究项目,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已从一般的、浅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向了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所以,社科学术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建立起满足社会科学研究需求的知识服务体系,为用户的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提供知识服务。
二、社科学术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的目标
社科学术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的目标是实现知识增值和知识创新。知识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概括,是通过对信息推理、验证,从而得到的系统化规律、概念或言行。知识的形式有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并且在二者的转化过程中能够生成新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快速增值。知识增值包括两方面:量增值与质增值。量增值是指知识数量上的增加,质增值是指增加的知识的质量比以前有所提高。实际上,质增值也包含了知识数量的增加,所以,相对来说,质增值要比量增值在增值程度上更高。知识增值一般遵循“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知识增值”这一规律。
美国学者艾米顿在1993年提出,“知识创新是指为了企业的卓越、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创造、发展、交流和应用新的思想,使之转化为市场适销的商品与服务的活动”。知识创新基于知识积累、知识交流、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是基于有效的知识管理基础之上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知识管理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宏观环境,没有知识管理就没有知识创新;另一方面,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原动力,不断的知识创新能够促使知识管理更为有效。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搜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和产品。所以,图书馆的知识增值和知识创新服务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问题和问题环境确定用户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在数量、种类繁多的知识信息资源中发现、搜集、提炼和管理知识,并为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的知识服务和产品。
在知识开发的过程中,馆员凭借专业技能和创新性的智力劳动,对信息资源进行显性知识有序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工作,使图书馆可利用的知识资源数量和质量得到了增加和提高,不仅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环境,让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接受知识、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启迪智慧、激发创造灵感,而且达到了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的目的,促进了组织和个人的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科学研究活动是知识积累、知识再生的过程。对社科学术图书馆来说,用户的需求已从单纯的信息需求转向了知识需求,知识单元的获得比文献实物的满足更为重要。社科学术图书馆的知识增值和知识创新服务就是针对科研用户需求,馆员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信息能力和服务经验,通过对学科知识信息的析取、整合、集成,把关于某一学科、某一主题的、分散在各种不同类型资源中的知识单元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产品。在服务过程中,馆员与科研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了解和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不间断地形成新的知识,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这一过程不仅是馆员知识增值、知识创新的过程,而且也为科研人员的知识增值、知识创新提供了途径和支持。
三、社科学术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实现
1.建立知识管理部门
知识管理活动是以知识增值和知识创新为目的的活动,它不是简单地通过一系列程序或制度实现的,而是一种凝聚集体智慧的、有组织的活动。所以,要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就需要专门的组织来有效开展知识管理工作,并持续推动知识创新活动。社科学术图书馆知识管理组织部门的设立应以科研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实现服务的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其主要职责包括:一是研究图书馆发展所需的内、外部知识环境,确定知识管理和服务定位及未来发展目标,构建和维护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二是开发显性知识,挖掘隐性知识,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提高图书馆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三是构建基于图书馆间的“知识信息联盟”,增进图书馆之间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先进理念、技术、制度的吸收和利用。
2.构建机构知识库
机构知识库又称“机构仓储”“机构典藏库”。加拿大研究图书馆学会认为,机构知识库是搜集、存储学术机构成员的知识资源,并提供检索的数字知识库,它是世界知识库的一部分,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用户都可以使用。美国SPARC资深顾问RaymCrow认为,机构知识库是收集并保存单个或数个大学、科研机构知识资源的数字化资源集合。机构知识库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特定性。主要收集和保存特定机构的研究成果与其他智力产品,形成以机构为单位的知识存储。二是学术性。收集范围主要包括: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工作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多媒体和视听资料、教学课件、实验数据等学术资源。三是开放性。可以通过网络对学术资源进行组织、存储,并向特定用户免费开放。四是动态性。科研用户或机构知识库的工作人员将根据学术研究的进展随时更新知识库。五是积累性。不断累积的知识资源不仅揭示了机构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而且实现了知识的记忆与传承。
社会科学院作为我国社会科学学术成果最主要的出产地之一,其科研知识成果的管理、保存、、利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社会科学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有序整合,机构知识库不仅可使科研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本机构科研的优势和方向,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而且可以加速成果的交流、共享和转化。因此,构建机构知识库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部分,应成为社科学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社科学术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内容可以根据机构的学术研究特色而定,一般应包括4部分:一是出版文献,主要有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机构的特色研究成果等。二是灰色文献,主要有预印本、会议文献、学术报告、工作总结、研究技术报告、技术文献调查报告、视频资料、PPT课件、在线讲课笔记、文稿手迹等。三是与上述成果密切相关的研究信息,主要有支持这些成果产生的研究数据、参考文献、引用和转载这些成果的各种信息等。四是科研人员在研究中用数字、图形、文字等表达的随想、随笔以及总结出的经验、诀窍等具有保存价值的隐性知识。为保证机构知识库的正常运行,并与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实现统一检索以及今后机构知识库联盟的发展,社科学术图书馆要制定机构知识库建设规划、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确保机构知识库的标准规范和内容质量。
3.开发知识地图
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主要包括: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外部知识。显性知识是一种结构化知识,主要是指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隐性知识不仅是指馆员自身所具有的服务技术和经验,而且还包括外部专家及用户存在于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外部知识是指通过本馆与其他图书馆建立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联盟。因此,一个完整的知识地图就要包括这个咨询系统所拥有的学科知识内容目录、对所有知识进行描述的款目以及各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线路。
科研人员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补充、吸收新的知识信息,社科学术图书馆拥有较丰富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学术资源,有许多学有专长的专家以及长期为科研提供信息服务、富有服务经验的馆员。而如何使科研人员能够利用图书馆快速搜寻知识、找到知识拥有者、解决问题,运用知识地图是最佳的选择。社科学术图书馆可以从知识分类和用户使用需求特点出发,对已有的数据库、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在开放存取的资源共享平台上,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有序排列,建立资源导航,提供检索入口,实现知识导航。如可将网站链接按内容或性质分为:政府网站、学术网站、综合网站,数据库可按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文献种类、数据类型、专家类型等。知识地图的开发,使用户只需要从某一节点开始进行知识的检索,就可以随意、非线性、交互、灵活地改变检索内容,由原来的线性向非线性转变,实现对知识快速的、一站式的检索,提高科研效率。
4.提高知识服务能力
馆员的知识服务能力对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起到决定性作用。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主要包括:知识发现与识别能力、知识获取与组织能力、知识评估与鉴定能力、知识转换能力与传播能力和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进行知识创造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真正成为信息资源的管理者、知识海洋的导航员和知识的再创造者。社科学术图书馆是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创新进行知识管理、提供知识服务的图书馆,因此,馆员的知识服务能力不仅应包括能够提供高质量、高层次、专业化服务的能力,而且也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对此,社科学术图书馆可根据不同的服务岗位和个人的知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馆员进行知识深化型、知识补缺型、知识扩展型的学习培训。一方面鼓励他们逐步掌握图书馆学、外语、信息技术和一门以上的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逐渐成为高层次学科专家。另一方面,科研创新成果的获得,都是强有力的团队为之支撑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在强调为科研服务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图书馆要鼓励馆员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科研活动,可通过组织课题研究的方式,让馆员了解科研的步骤、要求和过程,逐步培养馆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可以逐步培养起自己的科研团队,使图书馆成为服务、研究、创新的集体。
5.创新知识服务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科学院系统的科研环境比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的建立,不仅使用户可以在网上方便地存取、交流、传播和共享信息,而且还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更深层次的知识信息服务。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科研人员个体用户,二是以研究课题、研究项目为主的团体用户。针对不同用户,社科学术图书馆可提供网络自助服务和知识团队服务两种服务模式。
(1)网络自助服务
网络自助服务就是用户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服务设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研究重点,通过图书馆网站,独立完成书目查询、信息检索、复制下载等以往需由图书馆员操作才能完成的基本服务工作外,还可定制所需的专业信息,可与馆员、同行、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并可通过一定的设施远程访问图书馆,从而实现自主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科研用户大多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和检索技能,能够自行对所需的知识信息进行收集、开发和利用等。通过图书馆网络自助服务,科研用户可以自主、灵活、方便地获取知识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保证了私人空间,享受了人性化服务。
要实现面向科研的网络自助服务,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图书馆必须具备功能齐全、运行顺畅的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和一个界面友好、检索方便的自助服务平台,使图书馆资源更易于搜索和浏览,方便用户自助地使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其次,引进、购买、自建多种学术资源数据库,建立具有特色的常规性问题索引文档及答案数据库,提供与科研有关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在线图书馆、搜索引擎、大众媒体等各种链接和专业导航。第三,建立一支熟悉网络知识、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队伍,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第四,加强用户的信息能力培训工作,提高用户网络自助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国内图书馆网络自助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真正的实现还受到许多条件和因素的限制。但是,这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不仅是图书馆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创新,更代表了图书馆网络服务的发展趋势,应成为社科学术图书馆未来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2)知识服务团队
知识服务团队应该是以知识用户为服务对象,由为数不多的、专业互补的、愿意为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图书馆专业人员所组成的群体。目前,许多高校和科研图书馆纷纷组建知识服务团队,为课题研究提供知识服务。社会科学院承担着大量的研究课题,一些研究课题学科交叉融合、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围绕课题研究组建立一支在资源、效率和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的知识服务团队,为课题研究提供知识服务,应成为社科学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模式。社科学术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团队无论成员多少,都应由信息服务馆员、专业知识服务人员、学科专家、技术处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等组成。其中,信息服务馆员负责团队内外部的联系,了解用户需求和课题研究进展,掌握用户显性、隐性知识需求,及时向团队其他成员反馈,保障知识服务团队与用户的信息畅通。
专业知识服务人员负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研究课题涉及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搜集、筛选、整序,并对其内容和来源作简要的揭示和评介,建立学科知识数据库,创建知识交流平台,协助用户建立课题知识管理系统,并随时搜集整理课题研究中的相关成果、社会反响等情况,不断补充、完善成果数据库。学科专家一般由本单位或外单位相关专业具有一定学术权威的专家担当,负责帮助解决知识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难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技术处理人员负责知识服务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工作。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知识服务的战略性计划与方案,并根据用户需求,按照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因素,构建知识服务团队,并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总结
知识服务团队工作是一项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工作。所以,一个称职的社科学术图书馆知识服务团队,不仅要加强内部的交流与沟通,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服务策略,更要深入到科研活动中去,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从中挖掘出新价值,形成新知识。
作者:查炜 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第二篇
一、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现状及问题
1.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知识服务以完备的资源体系为基础。当前,我国的知识库主要包括清华同方、维普资讯、万方数据三种。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即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外购数字化产品和网络资源的馆藏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全国性规划没有形成,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突出,重复劳动、重复购买的现象普遍存在;馆藏文献数字化过程中,形成标准各异的数据库,共享性较差;另外网络资源建设的协调和规划没有真正形成,即使有些公司做了一些尝试,但都因为信息的庞大,缺乏必要的规划,以致使用效率相当低下而失败。同时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三个方面都是在独立地完成各自的内容,可能是不同的图书馆,也可能是不同的公司,难以形成必要的互联互通,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即使是相同的知识体系,也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述,单个问题不能独立存在,相同内容的知识在各自独立的系统中重复出现,信息量的庞大,影响了使用效率,造成了资源浪费。
2.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问题
要真正地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图书馆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是必不可少的,它为知识服务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从收集、保存的角度看,很多人都认为图书馆不是知识的生产者,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就是信息的收集和数据库建设。其实从知识服务角度来讲,图书馆更多的功能主要在于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和知识系统的形成,信息资源的再加工、再挖掘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国内各个图书馆建成了一大批信息系统,本质上还只是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堆砌在一起而已,没有真正形成虚拟的学习环境和知识系统。
3.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图书馆资源共享主要解决的是资源分布的不对称和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也是知识服务的关键性问题,没有充足的资源就不会有更好的服务。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是各自为政,各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的过程中,都是各自为战、条块分割,使得信息流通障碍重重,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二是自然障碍和社会障碍。主要包括竞争与利益的冲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时间、空间、技术、语言、知识结构等。这些因素不仅阻碍了信息的内容公开,也在技术上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共享问题。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数据库都不是一个完备的数据库,主要的原因就是产权保护的问题。我们在使用国内数据库过程中都会发现有些内容不再服务范围内。但作为产权的拥有者来讲,往往对产权的服务缺乏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措施,使得有些知识束之高阁;四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问题。隐性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无法规范表达等特点,因此显性化就非常困难。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关键就是信息源的整合、虚拟信息源的开发、知识壁垒的有效解决及提供有价值的增值信息。目前,比较成熟的基于管理的服务模式就是SOA,它是一种基于平台管理的面向需求的服务和技术集成系统,具有松耦合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图书馆的基于知识管理的服务模式,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1.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模式的顶层系统框架
顶层系统框架的设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设计的第一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将这一框架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信息源整合平台、虚拟转化平台和交流协作平台。这三个平台,分别对应信息源整合、虚拟信息源开发和知识壁垒三个问题,并相互支撑,提供给用户良好的知识服务。信息源整合平台是顶层系统框架设计的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数据源信息的收集、整合与归并。到目前为止,主要的信息源包括图书馆外部数据库、图书馆内部数据库、Web资源、多媒体资源等等,如何整合这些资源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这一平台上实现众多应用系统的协同,达到无缝集成,把不同来源、格式和质量的数据通过逻辑或物理的方法集中到同质数据环境中,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二是信息交互的资源和各种业务资源。
虚拟转化平台是顶层系统框架的核心,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环境的虚拟化问题,其中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系统虚拟化三个层次;二是信息转化的问题,在充分利用数据仓库、可视化检索技术、智能、搜索引擎、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人工智能、知识网格、组件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传统图书馆的分类编目、模拟现实环境的构造、信息转化知识体系功能,实现信息向知识的转化。这部分工作的关键在于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到底获取哪些信息?用什么样的标准化方法保证信息的全面收集和采用,信息提炼、挖掘、创新、增值到什么程度?概括起来就是做好规划和标准化两件事。
交流协作平台是将知识资源融入知识服务与用户知识利用双向过程的多层次、多功能、集成化的交流平台。这个过程着重解决知识壁垒问题和用户与资源中心交互对接的问题。凡是对个人知识存在保护的问题实行有偿服务,将知识分成保护等级,需要哪一等级的服务,支付相应等级的费用;交互对接问题着重解决大众化语言与标准化语言的对接问题和需求的描述问题,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
2.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模式的功能框架模型
顶层系统框架模型建立起来之后,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模式的功能框架模型就需要完成相应的顶层设计的要求。信息源整合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的整合和无缝对接功能,要实现这一项任务,必须包含三项基本功能,一是资源的描述信息,也就是标准和规范,确定哪些属性需要进行描述,哪些属性可以忽略,这是保证中心数据库采集、有效的关键;二是系统的互换对接,要实现这一功能就需要建立资源元数据,通过元数据信息的导入/导出,实现资源的互换功能;三是资源中心安全,这项功能主要考虑的是用户权限的设定问题,不同的身份赋予不同的权限,才能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虚拟转化平台目前通常采用数据挖掘和基于中间层的方法来实现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环境再造功能的实现。数据挖掘通过元数据采集、知识位势差、知识编码、工作流程等知识获取技术实现知识采集、知识转化、知识创新和知识生命周期管理,从而保证资源数据的集成和环境再造的功能。中间层的方法,是SOA的重要方法,它主要提供一个高层次检索服务,使得用户可以把集成数据源看作一个单一的整体,中间层位于各种数据源和应用程序之间,向下对各数据源起协调作用,向上为访问集成数据的应用提供同一数据模式和数据访问的通用接口。
交流协作平台主要提供知识导航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专题知识服务、专家知识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等,实现资源与用户的交互对接。开展知识导航服务包括利用搜索引擎全面搜索、筛选、评估、分类、标引网络信息资源建立超链接,并对世界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进行跟踪导航;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就是依靠聊天功能、协作系统专家咨询等针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主动为学科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高水平、深层次的研究型信息服务;专题知识服务模式开展技术发展跟踪和情报咨询研究,开发多层次的专题知识产品;专家知识服务模式帮助信息用户从信息中挖掘知识,对知识进行特定的分类和组织,实现知识的增值和创新;个性化服务模式主要是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资源和服务。
3.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模式的技术框架模型
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来看,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的核心就是信息资源的集成,包含信息孤岛的整合和知识服务的集成。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就必须改变原有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从注重资源管理向注重资源重建进行转变,从传统的文献服务向知识体系服务进行转变,形成以知识平台建设为主体的图书馆资源中心。SOA面向对象的服务体系,是一种跨平台、松耦合、可扩展的技术架构体系,它以XML技术为基础,动态集成为手段,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实现跨平台数据的共享。要想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集成,可以借鉴SOA的方法去实现。
3.1图书馆的数据集成
图书馆信息来源基本包括传统馆藏数据库、数字馆藏数据库、网络资源数据库、共享资源数据库和第三方引进数据库这几种,为了能够更好应用,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来整合这些数据库资源,形成本单位的共享数据库。图书馆各业务部门、使用部门、专家、用户等利用服务器提供的各种工具,向数据库中间件发出指令,对各个数据库进行维护、访问等工作。
3.2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服务技术框架
在知识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服务技术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共分5个模块,自底向上分别是:网络硬件操作系统等环境层;数据、文档、规则、自身系统、第三方系统等构成的资源层;由第二层形成的具有系统一致性的数据库和带有分析职能的应用平台构成的技术层;由信息、资源检索、知识管理、网上社区等构成的专业层;应用层。按照SOA的观点,每个模块都可以视为服务,所有这些服务以松耦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同时,用户能方便地存取这些服务。
第一层是用户,在流程信息集成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软件形成与专业层对接,对数据集成的元信息进行描述,由它表达集成后的效果,并在此模块下提出具体的服务需求,实现服务的协同操作。
第二层是专业层。在这一层主要是抽取一些典型的专业系统功能模块来提供专业服务。这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关键,因为在知识服务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专业应用。具体来讲就是为框架体系提供流程运行的功能,为框架提供扩展需求,为安全使用数据提供认证和生命周期确认功能,为用户提供服务和订阅功能等。
第三层是技术层,这一模块将多个数据源表示为单一的即时虚拟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接口的统一;解析用户的请求,形成元信息,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以一种标准的方式访问图书馆信息资源;搭建技术信息平台,负责提供知识服务平台的技术解决方案,它构成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的技术核心。
第四层是资源层,资源层的数据类型基本上是没有限制的,既可以是数据库也可以是文本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系统。这一层是技术服务的资源交互的服务,它是将图书馆资源中心的数据、文档、规则、自身系统、第三方系统等转换成标准文档,并接入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源的交互。同时这一模块还将对外服务的内容进行规范化,实现服务接口的规范化,形成服务的描述信息。
第五层是环境层,是技术服务框架的基础,是对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环境进行的描述,它主要包括物理支撑环境和操作系统两个部分。这一服务层提供服务体系的开发环境和应用环境。通过构建统一的知识服务体系,建立信息资源整合的服务框架,可以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降低,用有限的资金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可以解决局部范围内的资源互联互通,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解决图书馆信息孤岛的问题,为用户提供统一、便捷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服务最大化。
三、总结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核心是为不同种类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提供一个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框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态性,为实现跨平台数据的共享信息的互通互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信息激增等,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信息的整合、信息的知识化和信息共享这将是图书馆未来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关键。
作者:庞宇平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