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策略(共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知识开发
数字化图书馆的知识开发分成两个部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开发。显性知识的开发主要针对的是电子资源,尤其是数字化图书馆,由于引进的都是供应商的数据库,其内容有很多重复,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对这些数据库的重组和再造,建立针对用户需求性强的特色数据库。隐性知识的开发是指对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智力资本的开发,这些智力资本包括存储于他们头脑中的办馆思想,方法,规律,工作经验,问题处理诀窍等各种知识,通过合理、有效地挖掘、组织这些隐性知识,创造条件实现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使其为数字化图书馆知识服务。
(2)知识服务
数字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对知识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存储、检索与传递、提供知识的创新服务,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充分发挥知识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图书馆从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
(3)知识创新
在知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知识创新成为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内容。数字化图书馆的知识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图书馆事业自身的创新管理,二是图书馆知识管理为知识科技创新服务。前者主要包括图书馆的知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三个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科研人员对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图书馆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这些知识与他们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相结合,再加上数字化图书馆知识管理所产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知识创新服务,成为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
(1)提高馆员素质,转变馆员角色
知识管理权威者威达文•彼待认为:“图书馆员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发挥核心的作用。他们掌握着收集、编目、分类和传递知识的技能,他们善于掌握用户对知识的需要”。因此,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要立足于馆员。首先,要提高馆员的素质,通过对馆员的定期培训,使他们提高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馆员自己也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努力掌握新技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不断地拓展知识面,从而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以及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其次,要改变馆员角色定位,由图书保管员发展为新时代的知识导航员。
(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知识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特别是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局域网的建设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献采访、编目、流通、信息检索、期刊管理等多个子系统的同时作业和资源共享,理顺了图书馆各方面的业务流程,减少了手工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纷杂的信息流中发现新的知识点及知识间的联系,将其按一定的知识体系组织到数据库中,使人们方便地检索到有关数据和知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组织和检索。第三,图书馆必须合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知识的加工、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提供支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实现读者与图书馆的及时信息反馈,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从图书馆管理系统局域网的建设到数据库的建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图书馆需求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3)建立有效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的结合,知识分享和利用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所以,面对当今知识信息量的激增和需求的日益复杂多样性,要求图书馆在实行知识管理时必须走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道路。在建设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图书馆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知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的产业化等问题。一方面要明确馆内各部门的合理分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促进与其他图书馆之间合作,以实现馆际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荣。
(4)开展知识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当用户面临着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的时候,摆在用户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图书馆为了解决用户这一问题,传统的服务方式应该向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发展,真正做到“特定的知识在特定的时间送达特定的人。”根据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可以开展的知识服务内容主要有:
①定题服务:根据用户的特定需要,围绕某一专题,在一定时期内主动连续地为用户提供对口的信息。
②知识导航服务:介绍、分析、评价各种电子信息资源,收集读者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在评价和整理的基础上建立链接,组织专题页面,指导用户有效地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如:按学科收集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集中在导航页面上,为用户提供分学科的网上信息导航。
③电子参考咨询服务:以实体和虚拟馆藏信息资源为依托,对数据进行较高层次的处理和分析,以数据化、网络化的方式有针对性向用户提供具体的信息、信息途径、研究报告等。
④信息推送服务,提供定制的Web页面、信息频道实施查询服务或把相应信息栏目定期或不定期地发送到用户电子邮箱。
⑤个性化决策服务:对有用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向用户提供能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知识社会里,图书馆只有抓住机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知识服务,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作者:阮菊红 谢卫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第二篇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诠释
要把握知识管理的概念,首先需要对何谓“知识”有着清晰的认识。知识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中的概念,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许多学者和研究者都曾试图归纳知识的概念,例如,Woolf认为,“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Tur-ban认为,“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或者决策的经过整理的易于理解和结构化的信息”;VanderSpek与Spijkervet认为,“知识是被认为能够指导思考、行为和交流的正确和真实的洞察、经验和过程的总集合”。综合国内外的各种相关论述,比较来说,以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对知识作出的分类最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该书将知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二是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
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文字符号、图像等形式来表达与储存,并可以与他人进行共享与交流,而隐性知识则是一种个性化的、“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与学习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主观的感觉、理解及预测,隐性知识本身所具有的不可捉摸的特点使得它难以通过语言文字来交流、共享。知识管理的思想最初发端于企业界。西方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了知识管理理论。德鲁克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由知识含义的改变以及知识的应用所推动的,他提出了“知识生产力”的概念,指出在知识社会,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新职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管理创新与变革来提高企业的“知识生产力”。在德鲁克提出知识社会、知识管理以及知识生产力的理念之后,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者纷纷试图对知识管理的定义进行界定。
EliasSafdie和RayEdward认为,“知识管理是使人、过程以及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使组织机构的与信息相关的成份,变成能为企业带来价值、优势和利益的直观动态的知识财富集合。知识管理是一种文化、生活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做事的方式。”国内的研究者邱均平教授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角度来对知识管理做出了界定,认为“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综上可见,知识管理思想与企业管理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然而,知识管理思想也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尤其是图书情报理论,因此,将知识管理思想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中是具有较强的适切意义的。尽管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众说纷纭,但仍存在一些基本共识,即知识管理是寻求运用知识资源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如上所述,尽管知识管理思想在兴起之初主要是针对企业管理而言的,由于其对图书馆管理所具有的较强的借鉴意义,已经引起了诸多图书情报研究者的关注。国内研究者柯平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确定、收集和传播共享图书馆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来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图书馆的应变与创新能力的活动”。盛小平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和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就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而言,其主要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的管理、开发及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采取编码化的策略,将馆内的图书文献、影像资料及数据库等加以序化组织,形成丰富、规范、有序的馆藏资源,以方便师生对知识资源的查阅及获取;其次,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加强对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发掘。
长久以来,由于人们对图书馆馆员的认识存在误区,以为图书馆员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图书管理工作。然而,实际上,知识管理型的图书馆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图书馆员队伍做支撑,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水平。因此,开发馆内的人力资源,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对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水平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是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如本文开篇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的是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从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定位于高技能人才。那么“高技能人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类型?它具有哪些特征?目前,学界公认有4种人才类型,即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学术型人才。
高技能人才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技能型人才,否则就不成其为“高”的特点,所以,在人才分类的梯度中,高技能人才应该对应的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是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出现的。随着技术不断往高精尖方向发展,工程型人才越来越专注于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开发,与生产一线的工作逐步脱离。技术型人才适时出现,填补了工程型人才高移后在“职业带”上所留下的空白,由此成为沟通工程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中介。与专注于训练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不同,技术型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如此才能把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规划决策付诸实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高职院校如要培养高技能人才,例如工厂技术员、农业技术员、施工员、测绘员、统计员等等,就必须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因为技术永远是不断发展的,今天掌握的某种技术,明天可能就会过时。一个真正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自主检索资料、搜集知识、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社会。因此,应用知识管理既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自身知识服务水平的需要,也是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是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客观需要
现今,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也是高职院校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无论是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界,还是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实践中,对于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人们已取得广泛共识。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与产业力量的合作可以有效解决学校教育的封闭性问题。在通常情况下,通过产学研合作,高职院校获得学校发展所必需的场地、资金等,而作为对于合作方的回馈,高职院校也会凭借自身的科研力量优势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服务。所以,“研”就成为了高职院校与产业力量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纽带。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是学校与产业力量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筹码,它决定了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能否处于有利地位。
决定一个学校科研实力的因素除了其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条件、研究资金等因素外,学校图书馆对于科研活动的知识服务能力也不容忽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要满足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的需要,还要为学校的科技研发活动提供信息与数据服务支撑,而这也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与相对较为浅层的学生学习活动相比,学校的科研活动是更为个性化的,也是更为复杂的。科研活动往往要求更加专业化的信息检索服务,它不仅需要图书馆能够提供丰富的数据库资源,还需要专业化的图书馆员与其对话。这意味着,高职院校图书馆一方面需要做好图书馆显性知识的管理,也即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发掘,也即图书馆员的人力资源开发。因此,应用知识管理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于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客观需要。
3.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是创新图书馆管理实践的重要途径。应用知识管理理论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图书馆管理的实践。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社会的信息检索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之下,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技术上都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而应用知识管理,则可使图书馆能够紧跟前沿知识的动态,把握信息的流向。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递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互联网用户可以利用网络检索,方便的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凭借自身的知识资源与技术优势,做好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以满足知识社会用户的需求。与本科院校图书馆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不必追求大而全,其可以紧扣学校的专业特色和技术应用特征打造专业数据资源库,以服务于学校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科研活动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
(一)建设图书馆知识资源库,序化馆内的显性知识
建设图书馆知识资源库是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图书馆的显性知识主要包括图书文献、影像资料、电子数据等资源。对于此类知识资源的管理需要采用编码化的策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造一个可以检索、传播知识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图书馆知识资源库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还需要加强知识组织管理,要按照知识本身的架构方式来变革传统的组织管理结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知识组织应改变传统的那种整理信息资源,然后被动回应用户要求的管理方式,而是主动分析用户信息检索需求,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来确定需求的类型,并通过对知识资源的整理、加工及重组来向用户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知识产品。
(二)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发掘馆内的隐性知识
就图书馆而言,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图书馆员之中。图书馆员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在通常情况下难于与人共享,是一种只能为本人所理解和运用的默会知识。然而,图书馆员的这种隐性知识对却影响着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水平。因此,开发馆内的人力资源,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提炼和共享内化在图书馆员心理结构中的隐性知识是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针对馆员的继续教育需求,建立常态化的职业培训制度,以不断提高馆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应注意引进专业化的图书情报研究人才,以为学校的科技研发活动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检索服务支持。此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并建立有利于馆员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实现馆员内部隐性知识的发掘与共享。
(三)营造良好的图书馆知识共享文化氛围
一个馆员乐于共享知识的文化氛围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管理顺利实施的保障。实际上,知识管理也有其文化内涵,它倡导开放知识、共享知识、互动学习。简而言之,知识管理就是要研究如何面向个体与集体进行知识开发与创造,并关注如何促进人们的共同学习与知识交流。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要建立良好的知识共享文化环境,就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适度鼓励竞争,激励馆员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其次,要搭建馆员内部交流互动的平台,例如定期召开图书馆职工交流座谈会,以共同探讨解决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并交流彼此的专业知识学习体会;第三,在评价馆员的业务表现时,可以尝试将馆员对知识共享的贡献程度作为考核内容,这样有效带动馆员共享知识的积极性。
四、小结
知识管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而诞生的一种崭新的管理理论,它虽然最初针对的是企业管理领域,却以其对图书馆管理所具有的较强的适切性而在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目前,针对本科院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极为广泛,但将知识管理应用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研究却仍为数稀少,然而,无论是着眼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在知识管理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以形成符合高职特色的知识管理方式。
作者:杜立云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第三篇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特点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对传统的信息管理实施的一种创新。其通过将业务变革成为信息管理、传播与利用,实现了图书馆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的创新,使得各种显性、隐性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知识搜索得到,通过组织之后传递给用户。该种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知识的交流,属于建立在基础管理之上的高级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再次,图书馆知识管理属于一种对知识进行深度开发的管理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并强调其自身的知识能力,馆员直接参与到给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流程当中,为用户创造价值,有利于知识价值的实现。同时,图书馆馆员在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了知识,不但使得其个人发展得以提高,而且有利于其在后续工作中更好的做好知识管理工作。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经途径
1、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历史阶段发展的必然
随着当前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环境使得当前图书馆的环境必须从以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传播以及开发利用为主的方式向以信息知识资源的获取、组、加工、创新以及开发利用为主的方式转变,即实现了从单一的管理模式向知识管理的方式转变。诚然,这种转变并不意着完全从一种管理模式向另外一种管理模式转变,而是指其中的主导管理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是在出现知识管理之后图书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2、知识管理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现代图书馆要求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源进行综合处理,通过综合决策的方式对之加以合理应用,将知识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利用知识提高对应组织的创新能力,实现对应组织与事务的发展。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创新
1、建立高效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知识管理推动的应用,对知识管理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将图书馆人员与技术相结合,是实现知识分享以及利用的重要途径。从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成来讲,其属于一个功能多、领域宽泛的综合系统,其能够支持当前所有的主要知识管理与处理活动,诸如知识获取、组织、分类加工、编辑检索以及传递应用等。同时,必须保证管理体系系统具有灵活、开放、安全、友好的特点,这样才能确保用户充分的利用馆内知识,提高知识的流通速度。
2、开发特色的信息服务项目
首先,必须建设起特色数据库,将独特的文献信息资源纳入其中。从知识管理内涵的角度出发,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的根本在于对人力资源、文献资源的重复利用,形成有特色、样式多、结构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特色数据库时,首先需要建立起虚拟的专业性图书馆,将其中的特色知识进行充分扩充,然后结合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全面的网络信息服务;其次,形成专业化的信息咨询服务模式;再次,对信息服务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通过采用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让专业人员为用户提供垂直服务,解决用户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知识服务系统。
3、图书馆管理技术的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讲,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是建立在管理技术的创新基础上的,只有技术创新了才能推动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实现图书馆价值的迅速实现。
四、总结
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通过如下几个途径实施:首先可以构建数字图书馆,为创新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基础;其次,构建起虚拟图书馆,实现全球性资源的共享,同时为用户提供集成化的信息检索界面,保证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实时的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球化、网络化及虚拟化;再次,构建起一个服务模式先进、信息资源丰富、响应速度快、协调能力高、不受时空限制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及虚拟信息资源平台,保证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作者:陈怀义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
第四篇
一、加强对隐性知识的管理
图书工作人员的职位特殊,他们既是对文献知识进行管理的工作者,其本身也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等。隐性知识需要进行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不仅要注重对馆内显性知识的收集整理,更要重视对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的发掘与显性化。图书工作人员能将已有的文献知识通过整理加工,转化成有利于共享交流的显性化知识;还要能将各种文献知识服务嵌入到学校科研教学中去,服务老师与学生,进而不断在知识的利用过程中创造出新知识,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提高教学水平。高水平的图书馆员还能把隐藏在教学、科研、校园文化中的隐性知识识别并表述出来,转化成新的文献知识,比如论文、博客等。因此,高校图书部门必须重视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加强对隐性知识的管理。
为了激励图书管理人员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管理部门首先要将员工的奋斗目标与图书馆的战略目标融为一体,让员工有高度的认同感。建立、健全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将知识共享表现与成果纳入绩效考评,同评奖评优、奖金发放、职称职务的晋升等挂钩。鼓励图书馆员利用各种先进的知识共享工具,如知识博客与微博等。其次,图书馆要在内部建立一个能随时学习、沟通、交流的平台或环境,促进对知识管理的创新,让员工能够理解知识管理创新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积极为知识服务、知识组织、知识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隐性知识主要由工作经验组织,工作经验主要体现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依靠过硬的专业技术实力与精准的判断力、洞察力,从而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企业知识管理的经验告诉我们,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的特点,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是组织竞争优势所在,对组织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图书工作人员平时要注重对蕴藏在各自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进行积极的分析与识别,通过Web3.0网络信息技术等,及时收集整理隐藏在头脑中的工作经验。图书馆各部门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充分调动馆员的学习与工作热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乐于共享与协作的文化氛围,从而有利于知识循环,所有馆员都能在这种氛围中汲取经验、增长知识、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为图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经验与技术。
二、引进计算机技术,对图书工作进行创新
知识管理的理念让我们对图书工作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提供图书上,而是要深入知识的层面进行创新与服务。创新主要包括观念、机制与服务创新三个方面:观念创新是创新的前提,是工作创新的灵魂;机制创新要求高校图书馆打破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合理的工资体系与职称职务晋升机制,把知识创新与共享纳入业务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激发图书工作人员的创新动力;服务创新要求图书馆引进新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做好被动服务的基础上适当提供主动服务,由提供纸质文献型的低层次服务向提供电子文献的知识服务转变。要实现这一切创新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引进各种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工作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性决定了它在高校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员要学习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知识和技术,尽快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图书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提供远程文献检索与传递服务,最大限度地扩大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覆盖功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进图书利用服务,需要采取如下对策: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电子化;建立以计算机检索为主的完善的图书检索系统,实现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检索服务、跨库检索服务;提供数字化查询、阅览空间和工具,方便利用者查阅声像图书、数字图书、微缩图书等;积极探索并完善电子文件图书管理技术和方法,提供网上下载服务,增加更多的一次信息和原文信息;提供在线咨询互动与知识分享服务等。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文献为主的信息资源,文献是其内部显性知识的主要载体,可以为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基础。在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知识管理也将成为图书管理的一个新的管理内容和发展方向,图书馆管理的功能将进一步扩展,从而进一步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创造更多效益。
知识就是力量,创新代表进步,管理即为协调,将知识管理应用于图书管理中,两者的发展都将会前景无限。图书利用服务是一个知识分享、传播的过程,是图书管理部门的内部知识扩散到外部,即服务社会的过程;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的个人知识传递给外部需求者个人或组织的过程。这要求图书利用服务人员首先要把图书馆藏的组织知识转变为个人知识,即熟悉馆藏图书的卷宗状况、存放位置,更进一步地了解图书内容和价值,对馆藏图书资源进行知识开发,使自己成为知识型服务者。所以,加强对图书工作人员的人性化管理,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永远是提升图书管理与图书服务的主题。
作者:李作化 单位:湘南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