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的积极性和实践性不强的情况,对《质量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如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化,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综合应用多媒体设施,对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出建议,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增强其积极性。

关键词:质量管理;教学改革;理论能力;实践能力

一、引言

《质量管理》是一门以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为基础的交叉性应用科学,旨在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消费者需求的增长。本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要求学生能够把相应的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应用到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其核心内容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以及质量审核认证等。而目前该课程在内容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内容的设置零散,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弱。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各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着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深入企业,导致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而且分章节独立讲解,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度不够,串联知识能力不足。2.与课程有关的实践内容很少,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准确,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中,应用不够熟练,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够。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个内容方面的改革。1.教学内容的优选。本课程主要采用了质量功能展开法(QFD)进行教学内容的优选,要求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囊括其中,其关键点是构建质量屋。首先把教师、学生和企业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整合成质量屋中的顾客需求特性;然后据此对课程内容要素展开,建立顾客需求和课程内容要素的关系矩阵;最后对课程内容要素进行评价,根据重要度进行要素选择,细分教学内容。通过该方法,选取数据的统计处理、过程能力分析以及质量改进方法和工具这三个要素,在教学中增加对这些内容的讲述,并引用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2.教学内容中增加案例。在课堂中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降低理论的抽象程度。对于基本概念与管理思想、方法,可借助若干案例进行分析。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与设定,把其作为作业或课堂讨论内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和适量的课堂专题讨论,理解和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3.用大作业的形式来巩固所学知识。在课程最后布置大作业,既可以帮学生回顾知识,也可以提高其独立分析能力。传统的大作业比较机械化,学生只需要按教师讲解的操作步骤解答给定的题目,达不到全面理解质量管理原理与方法以及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将质量管理工具任选一种或几种运用到专业实践或日常生活中,自己发现实际问题,利用所学知识把其转化为科学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最终形成大作业,在课堂上展示其研究成果。4.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传统的理论教学停留在对基本通用知识的讲解上,与时代脱轨。所以在平常课堂基本知识讲解中,引入国内外最新发展情况,讲解一些学者的最新观点。在一些国际标准或者通用内容讲解中,结合中国自身特色,引导学生去分析该情况在我国的解决方法。5.成绩评定多元化。在日常教学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在根源上不想研究、思考问题,只为通过考试,为了降低该现象出现的概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平时成绩比例提高至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在平时成绩评定中,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教师互动情况以及平时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定。在期末考试中,通过一些试题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能力进行一定的评估和检测。

三、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

针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本文提出以下方面的改进措施。1.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增加案例、设定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选择课堂专题研讨内容时,尽量保证其新鲜性和接近性。教师可以在章节讲述前提出案例,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带着疑问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好奇心去听课,也可以在章节讲述结束时给定案例,让他们用已学过的知识去分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在大学课堂中,黑板板书的形式已经逐渐淡化,多媒体教学方式与适当的板书形式相结合成为主要形式。在本课程教学方面,除了常用的PPT课件外,还可以采用CAI课件、视频以及网络,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互联网互动平台,比如常用的微信沟通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进行课程的探讨,教师也可以定期提供一些质量管理方面的案例和文献供大家阅读和参考。通过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如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影音视频教学与模拟游戏相结合等。以前者为例,在一些图片信息量大或基本概念的介绍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而对于一些有计算过程的内容采用板书把有关概念清楚地演示出来,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可以跟随教师的思路做笔记,记忆会更加深刻。再比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些企业整个质量管理或者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视频,或者模拟企业的质量检测环节等。4.应用协同式任务导向模式。该模式以具体教学内容为目标,按小组给学生分配任务,课前进行讨论学习,课上为教师和同学们讲解任务完成的过程。其中心是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由学生完成,从课题选择到课堂讲解展示、讨论、答疑。教师只进行记录,并进行评价、补充和完善。在该模式下,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中心,而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总结者,在课程知识获取、资料收集、作业要求、讲解细节等方面做出引导,对各组成果讲解后的知识进行梳理,对内容进行完善,针对学生的提问做出正确的总结。

四、对课程建设的进一步设想

在课程讲授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对企业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理解不全面,对不同职位的人员职责认识模糊等,本课程在原来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设想。1.试行实地教学,进行角色体验。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并深入企业调研,现场请企业负责人讲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对质量管理的过程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全面解说。同时,在企业模拟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过程,让学生扮演审核小组组长、审核员等角色,鼓励学生发言。2.考试内容多样化。对于期末考试的题型,除了客观题外,可以增加一些让学生发散思维的题型,比如开放性的辨析题和案例分析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平时可以增加实训考核,通过现场测试来考核学生对指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将其计入到其平时成绩中去。3.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实习与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或者结束后,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这不仅是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代质量管理技术相互碰撞的过程,也是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储备过程。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企业相关人员的指导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全面了解学生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情况,选拔和任用人才。4.开设质量管理专题讲座。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界人士、国内外知名学者,或者教学团队中的专家教授就其擅长的质量管理研究课题,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前沿理论动态和跟踪实践,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质量管理人员的风采,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为之后的课堂教学互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性,提升课堂的教学互动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建清.《全面质量管理》教学优化的探讨[J].福建轻纺,2006,(10).

[2]李晓莉.《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3,(08).

作者:李群霞 郭鑫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