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质量管理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零缺陷质量管理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零缺陷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目前质量管理发展已进入综合质量管理的新阶段。“零缺陷”作为综合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正不断被接受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它为核心开展质量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文章对“零缺陷”应用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它对企业原有管理方式的影响,探索“零缺陷”管理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

零缺陷;质量管理;综合质量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

“零缺陷”即为“无缺点”,即用正确的方法做事,让事情完全符合要求。“零缺陷”管理就是帮助企业建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质量经营系统,把有用的和可信赖的作为从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达到事半功倍、消除浪费的效果,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在推行过程中形成企业文化。

1“零缺陷”质量管理在企业应用现状

“零缺陷”管理要求企业把人看成组织的主体,把人的态度放在比技术更重要的立场来思考,并且坚信随着人素质的提升一定能够提前预防缺陷和主动改进缺陷。利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方案,管理企业,使生产与管理的各人员实现业务的优化,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要求管理者关注顾客、员工和供应商的需求,从最初工作的开始,直到所有工作结束,始终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原则,形成预防系统,不依赖事后检测发现问题。国内很多企业运用“零缺陷”管理方法时,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

1.1文化观念存在差异

“零缺陷”管理坚信“零容忍”,1%的失误会带来100%的失败,它要求各项工作必须完全符合标准要求,不允许出现“差不多就行”,但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特定的企业文化,行为模式上大多用固定的思维方式思考,讲究“中庸”,灵活应对,认为“差不多”即可。两种管理方式的文化理念互为冲突,导致“零缺陷”在国内企业管理中应用效果不佳,需要营造“零缺陷”氛围,采取逐步渗透方式推行。

1.2缺少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缺少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企业的急功近利、项目管理、应付差事、安于现状等。首先,“零缺陷”管理认为质量是预防出来的,要求全过程受控,每个环节和层级都必须建立管理规则并落实到位,确保最后的生产结果,做到一次成型。有些企业虽然把大量精力放在生产管理上,但总是只看到短期效益,忽视制度和标准的长期作用,导致管理带来的收益较少,最终放弃“零缺陷”的管理方式;其次,“零缺陷”管理单靠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整个组织共同协作。但一部分企业更加习惯于把“零缺陷”管理作为一个项目,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行,明确划分给某一个部门,造成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精力不足,推行进展缓慢,不利于管理方案的落实;再次,还有一些企业认为“零缺陷”管理只是一时的改革,改革结束后,管理方法可以不再使用,让其在企业中的推行只是一时之风,变成形式;最后,大部分企业已经习惯了现有的管理方法,难以接受新理论,常以资源不足为由,不再坚持“零缺陷”管理方法。而“零缺陷”需要企业使用最好的资源,调动每一位员工参与,使其成为组织核心价值观,才能落地生根,行之有效。

1.3执行出现失误

“零缺陷”管理的应用要求每项工作必须按规程或标准进行,不出现任何瑕疵,所以有些企业执行中一旦发现上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要停止后续工作,组织讨论,这无疑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执行的阻碍。实际上,“零缺陷”管理要求每个部分都必须有对误差的事先防范和事中修正措施,保证差错不延续,而且能够提前消除。

2“零缺陷”质量管理在企业推行中优化与实践

推行“零缺陷”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与流程,创新管理制度,转变员工的质量观念,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2.1构建“零缺陷”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质量文化。“零缺陷”文化就是以“零缺陷”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吸取和采纳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突出组织自身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宗旨,构建质量文化。在推行中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逐步深入,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改变价值观,用“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保证生产质量,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一次性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要让组织变成一个整体,建立员工、企业、供应商与顾客的循环系统,生产出绿色的优质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此外,还要建立工序间的运行机制,通过确保上一道工序的质量,让下一道工序顺利进行,用下一道工序检验上一道工序,让企业内的每位员工都把质量管理作为自己的责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使“零缺陷”思想深入人心,形成文化。

2.2创新管理方式与流程

“零缺陷”的有效推行离不开管理创新,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四全管理”,即全面质量、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和工具。通过管理创新,让产品事后检验变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从保证数量转变为确保质量,让顾客成为企业生产的主导,强化每位员工的质量责任意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

2.3创新管理制度

“零缺陷”的落地离不开制度保障。管理制度的创新,让企业文化与制度相融合,不仅可以丰富管理体制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基础管理的水平。努力形成一套齐全、完整、有效的制度体系,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运用和验证,同时建立制度自身的制定和完善机制,能够让企业不再是质量管理,而是质量经营。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让管理向信息化转变,保证企业的管理有据可依,丰富文化的内涵,让制度与管理相统一。

2.4转变员工的质量观念

通过“零缺陷”的推行,让员工对质量管理有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观念。只有改变员工的心智与价值观,树立楷模与角色典范,才能使“零缺陷”内化于心,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和谐文化氛围。可以采用聘请专家,到企业进行演讲的方式,使员工掌握或基本掌握“零缺陷”理念,并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同时,在推行中挖掘优秀质量管理人才,为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队伍,打下人才基础。

2.5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员工参与“零缺陷”的积极性,有利于产生执行动力。以质量标准为基础建立的考核制度,使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的形成,都处于实时监管状态,让质量与薪酬联动,有助于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在考核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行下,会产生强烈的“零缺陷”文化氛围,置身其中,别无选择,达到“物化于境”的目的。

3“零缺陷”质量管理推行应用的要点

小质量靠技术,大质量靠文化。“零缺陷”的推行与应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找准目标,从多个选项中找到合适的内容,进行识别,消除文化间的差异与思想上的误解,即“零缺陷”管理的应用,需要改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心态。人们的思想经常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出现懈怠、放松,随之出现失误。所以必须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始终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原则,才能真正落实“零缺陷”管理。同时还要坚持“四种观点”,即预防、改进、管理因素为主,不排斥严格质量检验,防检结合、综合治理的观点;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观点;下道工序是用户,过程控制一次成功的观点;用最经济的方法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观点。充分利用各类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零缺陷”推行思路。

4结语

文章介绍了“零缺陷”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分析了它在企业应用的现状,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优化与推行的方法。提出实践“零缺陷”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逐步深入的观点。通过努力营造“零缺陷”文化氛围,持续改进、优化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与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推行“零缺陷管理”提升工程设计质量[J].中国勘察设计,2014,(2).

[2]胡艳.企业推行零缺陷管理探讨[J].才智,2012,(35).

[3]杨敏.“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应用实施探索[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上)[C].中国质量协会,卓越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2014.

[4]崔文峰,宋丹.零缺陷质量管理在石化企业的探索和实践[J].标准科学,2014,(5).

[5]吕光明,赵新华,孟庆续,李春海.“零缺陷”管理模式在潘西煤矿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经济管理新论,2014,(0).

[6]潘彦伶.推行“零缺陷”质量管理追求卓越品质[J].大众科技,2010,(3).

[7]岳玉山,曹学良,李保田,巩玉梅.推行“零缺陷”管理创建企业质量文化[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23(10).

[8]李应鹏.推行“零缺陷”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4,(4).

作者:周滨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