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管理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高职教育所培育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与各类实践课程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这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本文探讨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阶段质量管理的特点,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视角,提出了多方协同质量链管理新模式,为高职实习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本视角;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模式研究
一、引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职教育的规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近一半左右,其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苏省教育厅了苏教高〔2013〕1号文:要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视角下,高职顶岗的实习质量的确越来越受到学校、家长和企业的多方聚焦。因此,如何从传统的加强顶岗实习阶段的有效质量管理,转向真正关注并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才成长,将是多方主体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顶岗实习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第一,顶岗实习现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群中的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为例,其实践教学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高职高专大三延续整个学期的顶岗实习阶段(通常在第六学期,特殊情况提前到第五学期)。在此阶段,本专业的所有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校企合作企业实习推荐情况,进行顶岗实习双向选择。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及家长的个人意愿、企业岗位需求和学校管理服务要求。根据近五年来的专业顶岗实习调研报告显示:80%的学生选择建设工程一线的监理员、施工员、测量员与资料员岗位,其他学生则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材料员、造价员等工程技术岗位,极个别学生还存在自主创业或从事与专业匹配度较低的实习岗位,例如:房地产销售、通信与金融服务等。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施工与管理工程现场,一人一岗,定岗定任务,综合运用职业技能和全面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学会与人合作,协调各方,共同处理工程技术问题。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散在江浙沪的各类学生所实习的施工与监理企业,发现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阶段,其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学生的生活质量、学习质量和工作质量。一方面,从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视角出发,往往容易忽视了学生的生活质量,过于关注其完成学校布置的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情况;而另一方面,学生所在企业往往仅高度关注学生的工作质量,因为企业已经把学生当做“职场人”,在岗位上无形中映射着对职员的工作质量评价。因此,从新时期关注学生成才成长的视角出发,笔者认为应全方位关注学生在顶岗实习的综合质量,进而提出质量管理的新模式。第二,生本视角下顶岗实习阶段特点分析。针对工程监理专业青年学生的顶岗实习现状,我们进一步梳理其具体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质量构成具有多元性。顶岗实习综合质量由生活质量、学习质量与工作质量构成。然而,这三种质量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例如:学生的生活质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质量和工作质量。具体而言,在实习生活环境较好,实习待遇较为满意的项目部,学生学习热情较高,进步较快,工作上也容易较快适应;反之,学生如果认为工地生活环境很难适应,生活质量较低,则学习积极性往往较低,工作上也是比较松懈;其二,质量发展具有动态性。学生从校园直接踏入工地实习,更是处于职场小社会的短期磨炼中,因此往往首先逐步适应生活环境,接下来是工作环境,最后才是完全适应工学结合的特殊岗位情境。因此,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各方面展现出来的独立生活适应能力、学习效能和岗位胜任能力都是一个逐步正向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只不过学校、家长、学生和企业都希望积极促进该过程平稳顺利地发展;其三,质量评价具有服务性。高职教育的人才质量观,目前已经由传统的“产品质量观”转变为“服务质量观”。特别是从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看,顶岗实习质量的评价结果,将具有一定的积极导向意义,能够让多方主体积极反思、改进与总结,不断提高该阶段的实习满意度,为形成学生成长成才、多方合作共赢的局面而协同发力。
三、生本视角下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新模式研究
第一,协同质量链管理理论。“质量链”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学者首先提出的,国内学者唐晓芬等经过对质量链的反复研究和论证,进一步提出了质量流、链节点、耦合效应等概念,丰富了质量链理论基础。当处于协同主体的联合作用下时,该理论表现为多个协同主体、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第二,构建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新模式。将此理论引入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顶岗实习阶段,以此阶段的“关键质量特性或质量改进目标——识别关键链节点——协同主体耦合效应分析——质量链管理绩效评价”为主线,以顶岗实习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作支撑,对传统“PDCA”质量管理进行扩充和延伸,即构成新型的顶岗实习质量链管理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第三,高职顶岗实习协同质量链管理新模式解读分析。上述模式中,首先利用顶岗实习信息化平台,将各类数据信息进行集成管理,也服务于多方主体共同交流。其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规格定位,明确顶岗实习阶段的具体目标:例如,生活质量达到普通职员具备适应项目部生活的各项指标;学习质量达到顶岗实习课程所明确的课程学习标准;工作质量达到该岗位实习技术员的工作标准等。其次,在顶岗实习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成才成长,设置入门前期、适应中期和上手后期三个环节的各类质量关键点。例如:在入门前期,质量控制点是双向选择合适的企业及实习岗位,此控制点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岗位需求与学生的兴趣、胜任力基本匹配程度;再次,顶岗实习全过程质量服务的诊断。在顶岗实习质量的动态发展中,多方主体应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质量发展现状,例如:校内指导教师应通过远程联系、现场访问,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企业则应将学生的工作质量如实反馈给学生乃至校方,校企共同解决学生不断遇到的生活困难、学习困惑和工作难题,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在实习阶段的综合质量提高。最后,多元化主体参与顶岗实习的质量发展性评价。在整个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在外工地上完成学习任务和工程实践,因此直接参与并熟悉整个过程的就是学生本人、相关的校内指导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指导师傅,这四方主体各自视角乃至利益不尽相同,但是共同服务于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全面成长,因此,其综合评价则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不同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学校应积极重视青年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质量发展性评价,然后通过多方主体反馈、大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在下一轮顶岗实习过程中积极调整顶岗实习质量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顶岗实习阶段的各方面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的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越来越受到多方主体的密切关注。本文以建筑工程专业群中的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为例,分析了其顶岗实习的现状,并从服务于学生成才成长的视角出发,剖析了其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方面的特点,并引入质量链管理理论,构建了生本视角下高职顶岗实习协同质量链管理新模式,为青年学生真正步入职场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可以为改善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与服务工作提供借鉴,最终将有利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国亮.生本视角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J].亚太教育,2015(28):156-157.
[2]陆善兴.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10(2):159-62.
作者:任国亮 张磊 单位:江苏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