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浅论(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阐述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原则、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主体,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问题及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目标
1概述
建设工程的质量决定着工程的成败,决定着建筑企业的形象,决定着建筑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决定建筑行业的信誉,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建筑市场的管理问题。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最新颁布的有关建筑法律、建筑法规、结构与施工的技术标准、项目自身设计文件及项目工程合同中与本工程有关的设计、施工、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目前,建设工程质量存在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开发商质量意识淡薄。
(2)工程设计质量不高。
(3)施工过程通病普遍。
(4)建设工程质量粗糙。
(5)建设行业秩序不规范。
(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以上几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建设工程质量缺欠的所有原因,在实际的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师与工程师不断的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质量的缺欠,但是改变实际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观念做的还不够,并且有些小型的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完善,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还不完善,建设项目的质量缺欠还是或多或少的出现,研究人员还在不断研究质量控制的方法,保证工程质量满足业主要求。
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通过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的缺欠的研究,本文通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原则、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主体,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等三个方面阐述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问题及质量控制的方法。
2.1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1)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用户满意”的原则。在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始终以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于业主方与监理方提出的问题与意见认真的研究,在建设项目质量的问题上,监理和业主在实际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按照要求认真整改,对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进行前期检查与过程中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任何工作均以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为前提而展开;以用户满意的“诚信”为宗旨,才能最终保证质量。
(2)“以人为本”的质量控制原则。施工人员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本”,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特别注意实际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现在的实际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现在施工过程项目部人员只重视项目的本身质量问题,不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应该对进场人员进行入场质量与安全教育工作,工作遍及每个施工人员,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在每个人的心中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基本观念;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避免施工人员产生不必要的失误,促进工程质量的基本目标得到实现。
(3)建立“科学、公正、守法”的质量原则。工程施工中,任何施工人员在进行质量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同时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2.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主要主体
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比较多,涉及建设项目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环节,建设项目参与的主体较多,参与的某个主体出现相应的问题,对于整个项目的质量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主体。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政府监管主体;二是建设单位(业主)主体;三是建筑工程施工主体;四是勘察单位;五是设备材料供应商。
(1)政府监管主体。政府对工程质量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工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宏观方面上政府通过建立建设项目相关法律与规范,建立建筑市场的自身运行规律,从宏观方面加强政府的监督工作;微观层次就是设立质量监督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对项目进行具体监督工作,但是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与监理的工作具有重复性,并且监督部门做不到建设项目的实时监督,所以监督部门不能完全控制项目的成本,但是监督部门的监督工作对项目很重要,可以建立互联网实施监督等方式来完善这个主体的监督要求。
(2)建设单位(业主)主体。建设单位要自己出费用来建设该项目,有些建设单位自己不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只是聘请监理单位对项目的质量管理,但是监理工作也有其弊端,例如监理单位人员责任感不强,监理人员不讲究职业道德,监理单位以挂靠形式进行监理等方式。建设单位的自身利益得不到保证,所以建设单位的工程部也需要在现场对于每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提出相应的问题,通知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对问题进行立即处理,通过自身的努力,保证项目的安全。
(3)建设工程施工主体。施工过程中投入的资源占工程的总成本的70%以上,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对于项目的损害的巨大的。现阶段,施工单位有些不正当的行为,损害了项目的质量,同时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形象,所以建设单位的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应该把施工单位的信誉作为选择施工单位的一项重要的目标,选择信誉好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注重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施工,通过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施工方法提高工程的质量。
(4)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对于项目的最终成型起着决定性作用,勘察单位需要重视勘察结果的真实性,设计单位需要注重设计文件的合理性,提供设计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可靠的设计图纸,并且认真进行设计图纸会审与施工验收工作,认真分析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工作,促进项目的质量满足要求。
(5)设备材料供应商。工程设备与材料的质量决定着工程最终的质量,一定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设备与材料,设备与材料供应商选择也可以通过
项目部进行招标,进行分析比较选取。
2.3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不介入该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顾客(业主、投资者)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所有环节、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要达到工程项目设定的终期目标,得到一个符合合同要求的优质工程,必须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紧密衔接且相互制约影响,每一个阶段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过程质量应该为使用阶段服务,应该满足使用阶段的要求。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必需的程序,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决定项目是否成功的基础,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也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质量目标和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到的质量目标及水平。项目的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应该合理的分析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周围环境情况、项目本身的情况、劳动力提供条件、材料提供条件等基本情况,合理的设定项目的质量标准及细部质量要求,从项目开始阶段树立质量第一的基本观念,从项目开始就以质量为中心进行项目建设。
(2)工程勘察与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是选择建设场地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场地的强度依据。地质勘察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勘察结果不正确,直接影响着工程最终的质量与安全性,所以业主方与监理方应该对勘察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保证项目的质量。工程设计阶段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电设计等环节,设计阶段把业主方的思想变成设计图纸,施工单位通过图纸完成项目的建设,所以设计图纸的准备性与合理性决定工程的质量,例如混凝土强度不足,承载力不足,容易引起变形和倒塌,所以监理方应该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施工方在施工前对设计图纸进行分析,积极协助业主方找到图纸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保证工程质量。
(3)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行动并保证质量的活动。项目施工阶段是将业主的建设理想变成真正现实的过程,将设计图纸变成真实设计产品的过程。任何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都是通过项目施工来完成。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由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段、材料的质量等多方面决定的,施工阶段的完成质量决定的项目最后的成品质量,在建设项目经理部时,选择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并且项目经理部建立质量责任机制,通过赏罚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观念与质量意识,通过整个项目经理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方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对实际操作人员进场即进行质量教育,并且通过树立标杆与质量标兵等方式,提高实际操作人员的施工质量。选择有信誉保证的材料进行施工,通过不断的改进施工方法和管理方法,提高工程的质量。
(4)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全部项目参与方都需要参加,参与各方需要认真对待竣工验收工作,通过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详细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修补的方法,不仅为本工程的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并且为今后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的综合反映。按照实际工作的统计,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设计的问题占40.1%;施工责任占29.3%;材料问题占14.5%;使用责任占9.0%;其他占7.1%。通过以上方法不断改进各个环节的管理方法与各个环节的工作方法,提高工程的质量。
3结论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工程项目需要重视的项目重大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原则、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主体,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等三个方面阐述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问题,通过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项目各个方法的解决方法,通过解决方法的应用不断的改进项目的工程质量.
作者:张辉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第二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摘要: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保证环境质量,提高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所以必须建立和环境监测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环境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新方法,促进环境监测的完善。本文主要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不仅要制定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还应该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强化监测质量和方法,让环境监测向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提升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推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1实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得到了大幅度进步,但是环境问题却发生了不容乐观的局面。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状态非常平稳,经济增长呈现高产出状态。但是以牺牲环境为前提获得的经济发展不应该进行应用。在我国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的影响下,实施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阶段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由于环境监测是衡量环境的主要方法。所以必须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及时有效的获得环境监测数据,给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帮助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展。
2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阶段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对各项监测工作做了详细规定。但是由于人为因素、管理制度、体系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依然停滞不前。经过分析发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不全面
由于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还不能在思想上形成正确认识,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经常存在环境监测数据错误、监测方法不正确等问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很大阻力,不利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发展。我国实施环境体系监测的时间比较晚,很多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空缺,专业环境监测人员比较少,许多从事环境监测的人员都是从其他岗位调取的人员。由于人员没有从事过环境保护工作,缺少环境保护相关的经验,综合素质不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岗位临时调动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
2.2缺乏环境质量监测标准和体系
由于我国环境监测起步时间比较短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监测标准,严重影响了管理信息的准确率,整体环境质量管理效率不高。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环境监测机构,但是由于没有专业化机制进行指导,导致环境监测质量工作难以进展,缺乏相关制度保证。除此之外,我国各个地方的监测水平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监测水平较高,但是落后地区的监测水平却非常低下,阻碍了我国环境整体监测工作的发展。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方法
3.1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监测工作
在信息不断变化的今天,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环境监测要求,因此必须根据环境监测具体要求,针对性的对环境监测管理规范中的条例进行分析,完善环境监测保证体系,保证环境监测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监管和控制,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稳定发展。例如,可以对传统法律法规中监测制订、监测结构的资质、监测人员的资格进行明确划分,然后逐步建立标准化建设,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可以长期稳定的得到发展。
3.2建立与环境监测相符合的体系
体系是保证各项活动顺利进展的前提,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也不例外。为了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必须对现有质量技术体系进行分析并完善,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展。环境质量监测规模和理念必须由环境质量体系体现,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不断完善体系建立,增加环境监测体系的准确性,保证监测的科学性,实现监测技术和机器的有机结合,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可以落实到人。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状况,针对性的引入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控制好环境监测的方向,制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保证环境监测活动的顺利实施。
3.3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人员综合素质是影响环境质量管理监测的直接原因。由于环境质量监测人员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所以选择环境监测人员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专业知识过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同时熟悉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在人员上岗前,还要对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对环境监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培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进展。于此同时,还要对人员能力进行定期考核,使用专业化考评机制对环境管理体系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归为业绩核算中,不断完善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进展。
4结语
虽然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体系法规不完善等问题,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必须对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和体系保证,对影响环境因素的问题合理控制,促进我国环境管理监测体系的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作者:吴星 单位:剑阁县环境保护局监测站
参考文献
[1]贺晶.浅谈环境应急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环境工程,2015(04).
[2]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01).
[3]李志伟.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14(01).
第三篇:城镇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
城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地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建设项目逐步增多,投资额度逐年加大,这给工程质量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工程建设单位、监督单位,必须以工程质量为抓手,从源头抓起。要提高工程质量,原材料是工程好坏的第一道关卡,必须把好关卡,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或高于预定标准。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分析研究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做到提前预防,强化管理,对症下药,提高质量,从而为创建文明城区城镇打好基础。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与加大,这给工程质量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管理不当,不但给国家、政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影响市民的生活,影响政府形象,也许还会滋生腐败等不良现象。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分析研究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做到提前预防,强化管理,对症下药,提高质量,从而为创建文明城区城镇打好基础。
1城镇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城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城镇化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就是要事先采取各种保证质量的措施,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勘察设计、原材料供应、构配件加工、施工工艺以及检验仪器、机具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环节和部门,予以组织、控制和协调。其目的就是用一定的工期,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一定数量的工程,达到优良的质量标准。在城镇化建设中,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展示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影响着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工程建设单位,必须以工程质量为抓手,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或高于预定标准。城镇化建设工程是我国城市建设工程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城市的基础建设水平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与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工程建设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高低,而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对于提升工程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市政工程建设涉及城市建设中大量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工作,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贯穿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与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千万不要让城镇化建设工程成为扰民工程。
2城镇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保证计划不科学、不具体或无质量保证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前提,在城镇化建设中,目前多数为国家援建或投资项目,要求高,但时间仓促,有的工程项目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完整地制定出质量保证计划,从而导致质量保证计划目标不够明确,体系与组织机构不健全,质量管理措施不确定,在具体实施中很难保证工程质量。有的施工单位缺乏最基本的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手段,甚至都不具备基本的质量意识。很少有施工单位是以抓好施工质量为目标的,施工用的设备不按照行业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投入,投入的设备质量和数量都潜存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2.2对原材料的把关不严,造成“豆腐渣”工程
要提高工程质量,原材料是工程好坏的第一道关卡。在工程项目中,个别施工单位为了节约资金,扩大利润,常会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视民众的安全与生活质量的高低为儿戏。在原材料上出问题,导致产生一批又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这些工程是经不起自然灾害的考验的,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会发生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对原材料把关不严就会给社会的安定和安全埋下隐患,给城镇化的向前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损坏国家城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
2.3施工过程中的违法分包与转包现象给城镇化建设工程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拿到一个项目,有相当一部分分包工程单位借用他人的资质进行投标,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保证工程质量的资质和能力。其实,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是违法分包,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2.4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现在的城镇化建设工程监理单位虽然数量上不少,但其监理人员实为鱼龙混杂,高素质的监理人员很少。更不可理喻的是,有些监理单位或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打成一片,对工程质量的好坏从不放在心上,他们搭着监理的幌子在谋取个人私利。当然也存在一些监理能力不足,水平相对低下的监理队伍,为施工单位投机取巧开了绿灯。
3加强城镇化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
3.1目标要明确,质量保证计划要详实
质量保证计划一定要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应成为对外工程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过程控制的依据。为实现市政工程总的质量目标会设有许多的分目标,一步一步实现分目标可被视为是实现总目标的一些具体步骤。
3.2提高参与人员的基本素质
城镇化工程质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人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是占决定性的因素。施工、操作及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于工程的质量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做好各类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才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
3.3严格执行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
计划和标准决定了工程是否能够进行管理控制。在实际的施工中,对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事先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之间两相对照,看是否要采取整改措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整改措施。所以,计划与标准二者缺一不可。
3.4加强原材料及设备的质量管理
在城镇化建设中,建设单位一定要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因为,工程建设所用的原材料及设备是形成建设工程实体的直接因素,同时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本要素。监理人员必须遵守监理规定,与建设单位的负责人要把好原材料的入口关,决不能让次品进入到城镇化建设的工地上来,也不能让施工单位浑水摸鱼。
4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城镇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府形象,只有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建造坚固、适用、经济、美观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工程,才能为城乡人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物质文化生活设施。
作者:罗颖 单位:甘南州合作市住建局建筑管理站
参考文献:
[1]尹苏君.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研究[J].科技与企业,2008(13).
[2]梅小林.做好市政工程监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科技资讯,2007(20).
[3]喻远兴,丁大元.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
[4]潘全祥.怎样当好质量员(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冯俊.工程建设与建筑业法规知识读本[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6]吴慧娟.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