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贯通式全过程课程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了提升全过程设计教学质量,基于全过程桥梁设计课程实践提出了贯通式的全过程课程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梳理全过程设计任务和要求,涵盖专业各方面知识内容,同时避免重复;落实贯通制指导方案,明确权责界限;建立新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彰显公平;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全过程课程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基于问卷调查对贯通式的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实施贯通式的全过程课程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学生对该管理体系的反馈较好。本次全过程桥梁设计课程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改革的实践经验可为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全过程设计;贯通式质量管理;问卷调查;实施效果
课程设计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般针对特定的主题进行专题性的设计,但存在知识结构不连贯、不利于各专业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等缺点[1]。为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开展了全过程专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改革,取消了零散的专题性的课程设计,集中在第七学期面向一个复杂工程项目开展包括总体规划、各结构设计与计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设计,其核心宗旨在于梳理和融汇已学过的各门专业基础课程,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从培养方案的连续性出发,全过程设计教学的一个简单易行的组织方式即为将以往的各专题性设计对象纳入一个综合性工程项目中,设计的内容基本保留各专题的内容和要求并分别由不同专业方向的指导教师负责。然而,这种仅在设计对象和排课时间上的“贯通”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贯通促进作用非常有限。此外,基本保留各专题的内容和要求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训练的知识内容上的重复现象[2],不同的指导教师也会过于强调自己负责的专题内容,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同时在同一课程体系下,多专题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划分也不够明确。基于桥梁工程专业方向的全过程设计教学实践,试点实施贯通式的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改革。本文主要介绍贯通式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实践效果。
一、贯通式的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
贯通式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根据设计项目统筹设计的内容和要求、适应教学计划安排试行贯通制指导方案、建立新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全过程课程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设计内容与要求
桥梁全过程设计以一条总长约为400m—800m的跨越既有道路和河流的接线桥梁为设计背景。设计任务涵盖路线规划、分孔布跨、桥型方案选择、结构分析与设计以及施工方案选择与施工组织计划等。其中路线规划包括线路走向、竖曲线与设计标高;分孔布跨包括主桥和引桥的合理布跨方式;桥型方案学生可根据场地条件和个人兴趣自由选择;结构分析与设计对象包括主桥和引桥,其中引桥主要是复核验算,重点熟悉软件和结构电算,而主桥要进行上、下部结构的设计,包括结构内力计算、配筋设计、各项性能验算等;最后,还要针对主桥编制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计划。整个课程设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分别对应总体设计和引桥复核计算,主桥的上部结构设计单独划分为第三阶段,下部结构和基础部分的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合并为第四阶段。
(二)贯通制指导方案
课程安排采用“课堂教学”+“讨论指导”,其中课堂教学重点讲解原理课与设计规范之间的衔接[3];讨论指导采用分班组和责任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每20个左右的学生划分为1个班组,每个班组包括4名指导教师,由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老师共同组成,所有老师全程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并根据每周的计划进度检查学生们的设计进展,同时发现共性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讨论和辅导[4]。同时,为明确指导责任,每名学生选择一名指导老师,全程督促学生的设计进度,并有义务亲自或者安排合适的老师解答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其通过文献检索或者工程案例阅读等自主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新型考核评价体系
贯通式桥梁全过程设计的考评采用分阶段考核和最终成果考核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共分四次考核,前三次为阶段性考核,成绩占比分别为15%、15%和20%,第四阶段为成果总评,成绩占比为50%。分阶段考核时以整个班组为单位,逐个进行汇报答辩,并由全体老师共同考核打分,这样能够减轻指导教师的考评压力,并使考评的结果更加趋向公平[5]。
(四)信息化教学管理
全过程课程设计为实践教学,其教学特点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相当多的工作需要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来完成[6],建立学生与责任老师、专业辅导老师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桥梁,是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7]。为此,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了基于线上的远程沟通模式和全过程课程教学管理系统,为选课学生和参与教学的教师提供便利、紧密的服务。与此同时,互联网上的交流痕迹也为质量保证管理和考核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贯通式教学与质量管理的特点
贯通式的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内容上的贯通性
(1)内容全面、知识贯通。贯通式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从最初的路线规划、设计到最终的施工组织编制,将整个设计过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在各个阶段均考查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容比较全面,同时各个阶段的训练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8]。(2)减轻学生负担。贯通式的质量管理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所用到的专业知识各不相同,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减少知识重复率,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管理上的贯通性
(1)强调全程指导。在贯通式的质量管理体系下,每个班组都由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老师共同组成,所有老师全程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学生可以及时地解决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加快设计进程。(2)明确师生权责。在贯通式教学指导中,每名学生只能选择一名责任老师来全程督促其设计进度,责任老师负责协调学生与专业辅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当学生遇到棘手的专业课问题而责任老师无法解决时,应主动帮助学生联系其他专业老师为学生解答疑惑[9],这样就明确了多名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义务、责任和权利。(3)加强过程管控。贯通式教学将全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布置不同任务、指定不同能力指标,这样能够有效地加强过程管控[10],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拖沓现象,进而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4)彰显公允性。贯通式的质量管理采用分阶段考核的评价体系,不同阶段设置不同权重的考核能力指标。各阶段的考核均由班组内的全体老师集体考评,学生的成绩由各位老师的平均值决定[11],而不是传统考核中的“指导教师决定制”。这就能有效避免不同的指导老师打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能更加地彰显公允性。
三、贯通式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效果
为探究贯通式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围绕贯通式教学设置了网络问卷调查。面向同济大学2015届参加桥梁贯通式全过程设计课程的全体学生开展了匿名问卷调查。与此同时,土木工程学院2015届的其他专业方向采用了分专题的全过程课程设计教学方案。为对比起见,对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对于贯通式教学的作用效果,79.25%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对既往的知识学习起到系统的梳理和提升作用,18.87%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仅是对既有知识的梳理而已;仅1.89%的学生认为无作用,个人专业能力无提升。而参加分专题式全过程的受访者中这三个比例分别为35.71%、40.82%和23.47%。由此对比可见,贯通式教学通过系统梳理全过程设计的内容、过程和要求,能更好地梳理既往各门课程的学习,促进知识结构贯通。(2)对于学生的课程设计任务量,参加贯通式教学的受访者中课余投入全过程设计的学时数平均数为10.81,中位数为8,符合大纲设计目标要求。而参加分专题式全过程的受访者,课余投入全过程设计的学时数平均数为23.31,中位数为14,严重超出大纲设计目标要求。因此,贯通式教学更能把握学生的课程任务量。(3)参加贯通式教学的受访者对于分阶段考核方式的反馈中,75.47%的学生认为积极作用明显,有助于督促全过程设计进度,15.09%的学生认为作用不明显,9.43%的学生认为作用消极,增加学生负担,而参加分专题式全过程的受访者,上述三个比例依次为41.84%、16.33%和41.84%。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贯通式的分阶段考核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设计进度。(4)对于强化以班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考核,弱化指导教师考评权重。问卷调查显示:67.92%的学生认为满意,有助于统一标准和公平,26.42%的学生认为无影响,仅有5.66%的学生不满意,认为班组集体考核不能充分反映个人的平时表现。由此可见,贯通式教学能更好体现公平公正的考核原则。(5)对于最终的成绩评定,参加贯通式教学的受访者中84.31%的学生认为该成绩能真实反映个人前期的专业基础和本课程的投入状况,7.84%的学生认为其更多反映个人前期专业基础的状况,与本课程投入状况并不符合,7.84%的学生认为其较少反映个人前期专业基础的状况,与本课程投入状况基本符合。由此可知,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最终的成绩持满意态度。
四、结语
结合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全过程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进行了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贯通式的全过程课程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贯通式的管理体系结合设计内容与任务要求,制订贯通式的指导方案,实施新型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期提高学生知识的贯通性,明确师生的责任与权利,强化过程管控,彰显公允性。从实际的教学实践效果上看,实施贯通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对于贯通式的质量管理体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接下来将把贯通式的教学与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在其他更多的专业方向上,不断地促进该管理体系趋于成熟,以供其他院校及专业参考借鉴。
作者:管仲国 张超峰 阮欣 单位: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