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分析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质量成本分析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质量成本分析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为企业打牢管理基础,提供健康良性发展的管理平台,具有现实紧迫性。运用质量成本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是途径之一。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钱”,是企业经营的通用语言,同时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用财务核算的方法,测量质量成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应当是直观、有效,引发管理者关注,引导企业实施坚实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1质量成本的概念辨析、传统分类及应用

1.1质量成本的概念

企业为保障其经营目标的实现,运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在各个质量管理项目中调整质量策划的设计,而引发的正负成本,是与质量相关的成本。换句话来说,质量成本并非实现企业产品功能的花费,如果质量完好,无须增加管理投入,质量对质量成本产生的影响是理想状态,质量成本与经营成本均不会增加。现实中,因返工、废品等不良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性能标准而发生的成本,便是质量成本。由此得知,质量成本,特指与产品或服务合格或不合格相关联的成本。合格与否的测量标准为企业制定的产品或服务的所有符合性要求,以及与顾客、社会团体签订的规定和合同中约定的要求。

1.2质量成本的分类

质量成本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引发的成本之和:①为预防不符合要求而开展的调查工作;②检验和鉴定工作结果,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与要求的符合性;③未能符合要求而产生的成本。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总结,以上三方面的成本分别可约定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与损失成本,损失成本又可分为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其中:预防成本,是指有关企业预防不良产品或服务发生的成本,包括计划与管理系统、人员训练、品质管制过程,以及对设计和生产两阶段的注意以减少不良品发生的概率所产生的种种成本。一般发生在生产或服务之前,这类成本若发生,往往使损失成本下降。鉴定成本,是指在“一次交验合格”的情况下,为检验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损失成本,是指由于产品或服务不符合规定要求或顾客需求产生的成本。一般包括向顾客交付或服务前引发的成本,如废品、返工、重新检验、原材料评审、产品降级等;向顾客交付或服务后,因顾客投诉处理、产品召回等产生的成本。

1.3质量成本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质量成本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普遍存在一大难题,即将质量成本从企业已建立的会计核算体系中清晰识别出来。真正的质量成本常常隐含在企业的运营成本中,未得到剥离。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关注到整体成本和工作进度,而质量成本对于质量改进的意义则未能体现出来。如果不挖掘质量成本与整体成本、工作进度及工作质量的相关性,无效能管理便不在管理中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将其视为可接受的经营成本,积累的质量问题将导致工作质量与工作进度的低下,进而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2质量成本体系的建立

基于上述内容的陈述及分析,需要建立完备的质量成本体系,以识别质量成本,用数据表明质量改进的候选区域,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全方位提升企业的运营质量。

2.1质量成本的要素分析

在诸多质量成本中,应选择和组合适用的质量成本,逐项分解为若干质量要素,形成“质量成本要素明细表”,也可称为“质量成本分类目录”。分析质量成本要素时,采用质量管理体系PDCA过程方法与成本会计的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利于质量成本的识别。采用此种方法,识别出企业包括生产及制造的全部过程,将过程中的活动对照作业成本法梳理到会计科目中。例如,如果开展的工作是为了预防质量低劣,则将此成本对应到预防成本中。

2.2质量成本的收集

以效率为分析前提的场景下,收集质量成本,过程分析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方法具有自身优势。这是因为,这种方法不仅将检验、试验活动、废品、返工和投诉等明确应计入的成本,还将发生在管理者、研发人员、采购人员、检验人员、销售人员等也计入成本,实现全过程覆盖。同时,它不以产品或利润为关注焦点,另辟蹊径,以过程寻求改进空间,以顾客满意为切入,追踪作业活动与效能相关的成本。能够准确地鉴别质量改进的关键环节,使改进工作指向问题根源,同时也能够完整呈现质量管理体系的现有水平。减少以至杜绝损失,提高效率的直接结果是改进成本,削减无效过程,减少浪费与损失

2.3揭示问题区域

运用过程分析与作业成本法收集质量成本,要注意识别企业所有过程,不仅是产生直接成本的生产过程,支持生产过程的所有制造成本主体也应当全部识别出来;在过程框架下用作业成本法识别所有的作业活动;识别出引发内外部损失的作业环节和关键点,追根溯源,直至分解到根源;将质量成本分别归类到预防或鉴定成本中,核算成本,反映出质量成本在作业过程中的成本真相。理论上,该方法能够提示所有问题根源。应当以为管理决策提供最佳回报为着眼点,对质量成本进行裁剪,将质量保证应用于最需要的区域。分析优先区域时,运用帕累托分析法,能够对问题因素按照成本高低程度进行排序,高成本影响因素排在前列,作为纠正措施的首要目标,起到提示作用。

2.4确定改进目标,消除根源,启动纠正及改进措施

通过过程分析作业成本法,质量成本的要素、来源、待优先解决的区域得以呈现,揭示质量成本的现有水平之后,需要启动纠正及改进措施。无论利用何种改进方法,首先,应确立改进目标。其次,确定改进成员,并对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如何绘制因果图、使用统计分析工具、撰写问题报告等。经过集体讨论、确认后,计算发生问题产生的损失成本。此时,应注意使问题清晰,尽量使一个问题对应一项质量成本计算,由此为基点,确定给定周期的总损失成本,并计算质量改进的投资回报及周期,提交管理者。在此期间,财务部门需要检查质量成本核算结果,并给出建议。

3结论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提出了质量成本的设想。1951年,朱兰博士发表了《质量控制手册》一书,阐述了质量成本管理,并率先提出了著名的“矿中黄金”的形容。瑞典质量管理学家雷纳特•桑德霍姆,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质量成本不仅应包括检验、试验活动、废品、返工和投诉等明确应计入的成本,还应包括发生在管理者、研发人员、采购人员、检验人员、销售人员等身上未能明确计入的成本。本文认同雷纳特•桑德霍姆关于质量成本的范围确定,以质量成本为关注角度,运用过程与作业成本方法,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思考,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实际贯彻。总结本文,有如下输出价值:(1)有利于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基础管理要求较高,从质量成本的角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必然要求企业持续具备质量成本管理理论与良好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客观上带动了企业知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质量管理能力。(2)树立质量成本核算与质量管理的完整概念。构建质量成本与组织发展的可量化的相关性,为实现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提供可能。可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整体与局部、链条与环节既可总体分析,亦可个别关注。(3)基于质量成本事实,为企业质量决策提供依据。质量成本处于变动的动态过程中,带动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动态调整思想,将企业的日常过程管理纳入到竞争环境中加以考虑,将使管理更具实效性与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美国质量协会.质量成本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宫昕璐.基于现代管理方法下的质量成本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2008.

[3]杨笑笑.基于作业成本法的M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作者:王轶 单位: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