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在急诊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室中开展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按照急诊科常规护理措施处理,而观察组在急诊护理中实施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处理。记录两组患者急诊反应时间、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事件,并评价护理满意度评分,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所用的急救反应时间要比对照组更少,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要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科室中开展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处理,不仅可以缩短急诊反应时间,减少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事件,而且可以使得患者对护理更满意,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诊;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疾病类型多样,病情极为复杂,同时抢救时间短,这就对急诊科临床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我国近几年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质量得到提升,常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需求[1]。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prospectivenursingqualitymanagement)模式在近几年逐渐成熟开展起来,其作为一种优质护理践行方案,从一些科室临床实践结果中看出,可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不错的价值[2]。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本院就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实施了分组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3~75岁,平均(50.8±2.4)岁;疾病类型包括心衰13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急性腹痛7例、多脏器功能衰竭6例、上消化道出血12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5~78岁,平均(50.5±2.7)岁;疾病类型包括心衰12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急性腹痛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7例、上消化道出血11例。在前述性别与年龄及疾病类型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本人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愿意配合研究,精神障碍或意识异常,无法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接受急诊科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接诊患者后采取快速吸氧处理,并监测心电图情况,完善分诊前的准备。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开展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处理,具体如下:①接诊护理:要求3min内完成接诊响应工作,及时安排救护车出发,在接送途中车内医护人员及时和发现患病者的路人或者家属进行沟通,维持有效联系,电话中详细对患者此时的状态进行询问,包括体征、病情、病程,并了解他们的病史、过敏史等。指导患者平卧,尽量多休息,以良好的体力等待救护车达到。②急诊转运护理:救护车达到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对病情做初步判断,明确所需的急救药品,及时治疗,完善心电图监测与吸氧等处理。若患者疼痛剧烈难以耐受,则按照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方案处理,若依旧无效则予以吗啡镇痛。有心脏骤停者则及时予以心脏复苏处理。在转运患者时,严密对他们的生命体征与心电图进行监测,及时发现Q波与T波异常。此外,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特别是恐惧、担忧、焦虑等。③院内转运护理:入院后以设备全方位评估状态,根据结果明确所需的转运设备、药物,并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对意识清醒患者及时健康宣教,尽量促使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在转运期间,电话告知科室患者信息,初步制定救治措施。转运过程中减少移动与搬运,避免担架摇晃。意识清醒者要实施心理疏导,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④急诊室护理:进入急诊病房后,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尽量以舒适为宜,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清醒者及时询问主观感受,若有严重突发情况及时抢救。及时告知急诊人员病情信息,以便合理安排后续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急诊反应时间、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事件,并评价护理满意度评分,予以统计学分析。
1.4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度评分按照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总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22.0处理,采取n(%)表达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采取sx±表达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当检验值P<0.05时,评价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急诊反应时间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要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
观察组并无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事件,而对照组则有发生,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急诊科室接待的患者有着病情危急、复杂及人流量大等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急诊科室抢救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3]。急诊患者疾病类型较多,病情复杂,且合并症较多,护理模式和患者身体健康直接相关。常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需求,为此需要不断探寻新型护理模式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效果[4]。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成为急诊科比较重要的工作之一,常规护理管理效果不佳,随着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一些科室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院也将其应用在了急诊患者中,初见成效。在本次研究中就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按照急诊科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处理,而观察组开展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护理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除了可以更好地缩短急诊反应时间,明显改善护理质量,甚至可以避免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从而提高了急诊抢救效果,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5]。为了尽量提高护理质量,在实施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期间,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重视急诊室,医院急诊科室具有较高护理风险,患者病情危重,急症、重症、危症患者较多,这些疾病容易发生并发症,增加护理难度,导致护理人员护理工作量增多,采取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处理可以促进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避免慌忙出错的现象[6]。②急诊患者需及时有效救治,任何环节发生差错都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改善[7-8]。综上所述,急诊患者病情危急,处理难度较大,对护理需求较高,急诊应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处理,不仅可以缩短急诊反应时间,减少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事件,而且可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芳,宗淑君,胡士丽,等.前瞻性护理在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6,24(12):146-147.
[2]房海燕.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北京医学,2015,37(10):1006-1008.
[3]居雪婷.前瞻性护理对预防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新发压疮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72.
[4]冯乖娟.急诊外科护理中前瞻性护理模式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5):179-180.097.
[5]马蓉,罗俊萍.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17(10):234.
[6]魏玲华.前瞻性护理模式对急诊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母婴世界,2018,22(1):224-225.
[7]张巧利,彭朝林.前瞻性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ICU期间压疮形成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4(7):1736-1738.
[8]任施霞.急腹症分诊中应用前瞻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7):106-107.
作者:裴理辉 柴宇霞 陈倩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