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作业和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结构体系大多都有混凝土结构在其中作为主要的支撑,其施工技术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状况,因此必须要严格防范混凝土作业中的质量问题。为此,应加强质量管理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文将主要对当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作业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其质量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建筑施工提供一些合理化的技术举措。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混凝土在当前建筑施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很多施工技术方法和手段都要围绕这种材料来开展,因此材料本身的质量及其相应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就显得非常关键。要想彻底发挥出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功能作用,施工人员就要详细分析以往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具体成因,进而对其施工举措和策略进行优化,也要总结经验与教训,创新施工解决方案,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以此来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利于做好质量的监管。

1建筑项目中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模式

1.1材料的混合拌制

我们都知道,混凝土是一种由多种材料混合拌制而成的材料,其制作过程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拌制与混合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程序和流程,如果在配比比例以及拌制过程中出现了不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需要的问题情况,就会引发其本身质量与性能不达标,从而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造成相当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想提升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水平,有必要在正式批量制作混凝土的前期做好试制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验证所设置的配比比例是否具备合理性与科学性,如此才能最终确立最为合理的比例关系,以便于更好的开展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1.2浇筑作业中的关键技术流程

浇筑作业是混凝土的施工程序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可以说,绝大部分施工作业程序都是为了浇筑作业的顺利开展,是为了确保其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对于施工企业和管理部门来说,要想提高浇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做好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需求所建设的模板系统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测,检查模板的安装施工过程能否满足后续施工要求,对钢筋的主要结构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明确其指标参数,这样才能最终明确浇筑作业的具体高度指标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模式。接下来施工人员就可以依据钢筋结构的具体情况来明确相应的浇筑作业关键技术流程,并且合理选用用于混凝土拌制和振捣的相关机械设备。值得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在浇筑施工期间,还要对钢筋结构以及模板的具体位置是否发生位移的问题加以高度重视,一旦发现这类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直至彻底排除相关问题和隐患才可继续施工。

1.3振捣作业关键技术

混凝土在浇筑作业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其振捣施工工作,这种施工流程的设计与规划主要为了解决经常出现的材料分布不均的问题。如果不按照这种施工顺序和流程,就会导致混凝土材料无法全部填满按照模板时留下的缝隙或者存在的缺陷,整个结构体系就会存在质量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从实际的施工工作来看,振捣作业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应该依据施工工作量、强度的水平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是人工作业或者依靠进行设备作业来完成,但是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得到提升,通常在大量机械作业的过程中,一些细枝末节需要人工作业来完成,采用这种配合协作的方式来提高浇筑后振捣作业的质量水平。施工人员也要进一步明确振捣作业的关键要点和实际需求,在插点作业中一定保持其均匀性和平稳性,并且在作业中一定保证振捣棒能够顺利的插入到混凝土之中,如此才可确保此结构体系中不会出现缝隙和缺漏,控制好作业的时间与次数,如果混凝土的表层结构上不再发生泛浆等问题,就可以停止振捣作业。

1.4保养技术的应用情况

建筑工程的一应施工项目和作业工作中,尤其是混凝土作业期间,保养养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又是不可或缺的。在浇筑以及振捣等作业完成后,混凝土就要进入凝结和固化的反应过程之中,在此期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会不断提升,此时就需要及时添加水分,保持其反应的正常进行,所以就需要施工人员实时关注其反应状态和发展变化等情况,在其表面结构上适量洒水,保证凝结反应的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其结构性能指标达到施工要求和设计标准。在养护工作当中,也要注意合理的养护方式对于养护效果的具体影响和功效,在现阶段建筑工程中,不提倡消耗大量的水来作为养护的主要手段,养护专用药剂的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养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养护剂的使用能够在混凝土结构的表层结构上形成一道保护膜,减少与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因此就避免了发生不良反应,能够降低水蒸发反应的强度,减少了水的用量。通常情况下,对于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应保证其养护时间在28d以上。此外,在冬季也需要保证混凝土养护时间在28d以上,随后可根据空气潮湿的程度和温度的升高等变化,可以核实将混凝土养护时间缩短为21d、14d,但必须确保在7d以上。在冬季进行混凝土养护时,严禁直接将水浇到裸露位置,应当使用保温材料或塑料薄膜等来做好保湿保温工作。

2建筑混凝土作业的质量管理策略

当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作业需要在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之下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并且要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和管理制度来有序开展各项施工作业流程,主要是为了防止某些施工环节出现不合理的情况,造成频繁的质量病害问题出现。为此,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应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职责,详细了解并掌握混凝土的关键施工技术环节,把握住要点,从混凝土的各个具体的施工环节出发,积极应对和处置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水平,防范各类病害和隐患,有问题及时排除,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2.1科学的设置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混凝土原料进行试拌,通过多次实验寻求最佳的配合比例,科学合理的增减水泥量,使其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此外,优化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还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粉煤灰,严格控制水胶比,选择二级骨料,使用减水剂,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混凝土的收缩程度,缓解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温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2.2严格控制温度条件

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依据温度的变化适时调整施工条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夏季施工时,应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温度不高于25℃;冬季施工时,应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在10℃以上,以免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较大而出现裂缝。此外,还可以采取降低出料口的温度(搭设凉棚、采用地下水拌合等方式降低入料温度)及预埋冷却水管加速混凝土散热的方式来控制温度条件,以减少内外温差。

2.35S控制法

5S控制法主要就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保养等五项基本工作。其主要源于日本企业,并且在国外发达国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导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较大的差距。5S应用法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全新模式,其对于日本经济的腾飞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项团队工作,必须要做好管理模式,才能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由于楼层分布不同准层高度不同,进而导致建筑工程的要求各种各样。

结束语

为了有效保障建筑物的可靠性以及耐久性,关键是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质量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其中,混凝土材料及其施工作业的质量水平至关重要,施工企业要从源头处做好质量问题的预防性工作,从采购、运输、保管以及正式施工拌制等各个关键的作业环节出发,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合理之处,采取严格的质量检测以及管控等工作策略,对劣质材料以及不合理的施工举措及时进行禁止和叫停,把好材料的质量关。此外,还应加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投入,培养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团队,能够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合理的应对、处置,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威胁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不断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施工技术水平,这样做也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与质量水平,为促进建筑市场及其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仇文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53,57.

[2]祁文忠.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阐述[J].门窗,2015,2:99.

[3]张啸.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J].科技展望,2015,10:32.

作者:李晓明 单位:大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