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资金合作社战略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农村资金合作社的战略分析——农村资金合作社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1.道德风险几率减少。
合作社是农村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常是由临近村庄的村民自发形成,属于小范围内的熟人社会。社员充分了解彼此之间的信息以及熟人社会道德名誉的约束,促成农民具有较强的还款积极性,极大程度地规避了由于道德风险可能出现的问题。
2.信息充分且对称。
成员之间信息高度透明化,同宗同族较多,依据血缘、亲缘的关系,具有彼此信任的基础。通过合作社,大家结成了信任团体,凝聚成以信任为载体、以道德为约束的社会资本。这种信任团体是稳固的,更易面对较大风险。
3.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成员之间彼此熟识,在贷款时只需要寻找符合规定的担保人,成员即可获取所需经济支持,简便易行。百信合作社成立伊始,内部社员进行管理,家庭办公,提供无偿服务,能达到收支平衡。
4.服务水平高。
合作社是直接产生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由农民自主经营,了解农民生产所需,管理贴近农民生活,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服务意识。与正规金融机构不同,其目的就是充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问题,是农民最贴心的“自家银行”。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金规模受限。
合作社是由农村内部自发产生,以村为限,社员入股以百元居多,且社员人数有限,无法跳出当地发展水平的约束,筹集的资金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根据银监会的规定,合作社仅可在本村内进行存贷资金,限制了服务范围。
2.管理经营水平有限,部分信任缺失。
合作社领导人知识水平不足,管理方式落后。合作社的管理者一般由村干部担任,这些人的文化水平通常不高。这些人经验主义较强,不规范行事,缺少组织管理和风险防范的专业知识,在合作社遇到危机时并不能很好地处理,缺乏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理念。同时,由于部分村干部的作风问题,导致农民对于合作社领导人的信任缺失,进而对合作社丧失信心。
3.农民多生产性借贷,少生活性借贷。
农民借贷集中表现为增加生产设备,购买生产必需品,生活急需等,且与季节有明显关联,易出现在一段时间大规模借款等类似于银行挤兑现象,对合作社的连续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贷款渠道狭窄,资金来源少。
合作社并不被正规金融部门以法人实体的身份所认同,无法与相关金融衍生品直接对接,且资本金不足,规模较小等造成缺少必要的还款能力,信誉不足,导致缺乏贷款渠道,进而资金供应量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国家政策的支持。
政府大力扶持,给予资金上的优惠,直接指导。四平市政府扶持资金2万元。
2.纵向合作金融尚在发展。
纵向合作金融,指以合作社的名义向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贷款,再由合作社向其社员发放。此举降低了交易风险,暂时缓和了合作社资金短缺的不足,贷款难的问题。
3.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挂名经营的较多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我国构建了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为轴心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但随着商业化的发展,它们开始更加在乎自己的盈利情况,逐渐脱离服务农村的宗旨。所以,合作社要抓住农村合作金融缺失这一巨大契机,为合作社的发展取得更大的空间。
(四)威胁分析(Threat)
1.同行业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
给合作社带来巨大威胁的不仅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不少商业性银行选择进军农村,逐渐渗透,使农村金融变得多元化,而且商业性银行的目的单纯与否,不可得知。
2.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偏向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之类的准正规金融机构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监管制衡机制。他们抗风险能力强,而且资金来源相对丰富等的优势对于合作社这种规模小,数量多,位置分散给管理、监管带来不便来说,是极大的威胁。
3.国家政策约束。
由于合作社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加上政策不开放,使得合作社的工作更加履步维艰。百信资金合作社开业后,按照银监会批准的业务,积极寻求向更高级别的同行业银行获得融资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这些机构均表示,没有上级和监管部门的指示就无法私自实施。
4.银监部门缺乏监督管理工作。
合作社发展时间短,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少合作社还没有健全的组织架构。仅仅几名内部管理监督人员,还没有经营管理能力,再加上外部监管不到位。而且目前主要依赖于农民的自觉和自身的道德约束和熟人社会性质的声誉约束,极可能会发生拿钱跑路现象。
二、农村资金合作社的战略规划——农村资金合作社的5P模型
(一)计划(Plan)
合作社有意识、有组织地实施计划。作为对合作社的统筹安排,需要体现其特征,将合作社的主要目标、方针政策和经营管理结合成一个整体,解决合作社从现在的状态达到将来位置的问题,主要为合作社提供发展方向和途径。所以计划在合作社建立之前制定,以备使用;计划写入正式文件,公开让所有参与该社的人都了解。
(二)计策(Ploy)
在满足之前计划的前提上,还可以在特殊环境下成为实施过程中的手段和策略,一种在竞争中威胁和战胜对手的计谋。例如,得知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想要扩大资金实力时,该合作社提出自己的战略是扩大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和积极吸收社员。由于该合作社资金雄厚、服务质量优异,竞争对手自知不如,便会放弃扩大资金实力这一设想。然而,一旦对手放弃,该合作社不一定要将提出的战略真正实施。因此,这是一种威胁竞争对手的计策。
(三)模式(Pattern)
可以体现为合作社一系列的计划具体实施的结果。因此,在制定合作社战略过程中必须了解农村金融的发展史,在选择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并尊重合作社原有的运营模式,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合作社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四)定位(Position)
定位是合作社在其所处环境中的位置,对合作社而言就是确定自己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目前合作社战略涉及的领域狭窄,没有产品生产、顾客与市场、自我利益等任何经营活动及行为。所以正确定位就是要通过合理地配置合作社的人、财、物资源,形成自身优势。
(五)观念(Perspective)
合作社战略决策者的价值观。合作社战略决策者在对合作社内、外部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就是战略,因此,战略是主观的是人定的。当战略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符合合作社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时所制定的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其实质是,战略观念要通过社员的期望和行为而形成共享,农民个人的期望和行为是通过合作社的期望和行为反映出来的。因此,要了解和掌握该合作社的期望如何在社员间得以实现,以及如何在共同一致的基础上实施战略。
三、农村资金合作社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改善内部条件的战略
1.农民是立社之本,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是合作组织的基础。
因此农民须达到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以便于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此外,必须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定期开展社员培训和法律传播,进行社员内部交流,不仅是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是合作社内部发展的助动力。
2.合作社管理层(理事长和监事长)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
可彼此协调工作,除了从管理层面得到应有的重视,合作社更应该从自律出发来进行自我完善。合作社管理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金融从业素质的培养,提升金融管理意识。
3.合作社杜绝只追求发展速度,却忽视质量的问题。
合作社风险控制机制还需完善,内部结构加强规范治理。合作社的经营业务必须是国家金融经济法律法规允许的。
4.合作社主要业务要求雇佣专业的会计和出纳人员,而且理事长也应当有相应的学历要求。
招聘的外来人员参与合作社运营活动时,招聘人员必须清楚岗位职责和任务,避免招错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要及时建立和更新管理层档案,做到规范行事。
(二)应对外部环境的战略
1.在国家对合作社经营业务有限制的情况下,合作社需明确经营自主权。
国家应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建设,鼓励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使其具有自主经营权。尽量做到合作社吸收社员灵活、现金交易方便,社员的贷款用途可从农业生产延伸,例如结婚,生病,上学等。
2.国家针对合作社的开办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减少合作社的挂名经营,国家需要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不然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合作社看似规模很小,但大量的存在就可能影响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在我国依法治国,法治社会的指导方针下,国家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农村资金合作社的法律,国务院下达管理条例,有关部门加强法律意识,做到上传下效,有制度有效率地执行。
3.合作社通过国家认可后经营时间不长,急需提高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尽快被外界广泛认可。
及时处理合作社和同行间的尴尬关系,解决同行业拆借困难,资金周转顺利。避免宣传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上的误导,加强风险管理。
4.调整合作社的业务模式,大力推行当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减少经营成本,增加合作社的盈利水平。
不断发展合作社龙头业务,大规模推行某一农产品,通过与公司合作或集资建立农村自己的厂地,让这一特色产业带动部分社员先富起来,增强社员的信心和对合作社的认可。再不断的扩充其他惠农的产业,统购产业所需物品,统销产品,树立合作社的信誉和名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集中力量发展部分合作社,领导带动其它合作社的发展。
合作社现在虽然数量众多,但质量不行。只有部分合作社通过不断优化先做强自身,政府才可能将有限的扶持资金用到能推动地方发展的项目上,两级职能部门才能互利共赢。
作者:程盛蓉 贾闯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