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图书馆战略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1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由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构成。美国著名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OCLC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使用图书馆的几率越高,并且在完成正规教育之后继续使用图书馆的可能性也越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得到了提高。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在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快速发展,全国普通高校由1041所增至2358所,数量翻番;在校生人数由556.09万人增至2231.79万人,增长四倍。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间接提升了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针对18—70周岁国民开展“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09年和2012年的结果显示综合阅读率由72%增至76.3%,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由24.6%增至40.3%,上网率由41%增至55.6%,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可见阅读已逐渐成为我国居民重要的生活习惯。
随着阅读人群不断扩大,图书馆作为阅读资源和阅读场所的提供者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和《中国图书馆年鉴》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读者办证总量超过2千万个,外借图书总量超过2.6亿册次,读者群和流通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各类读者活动的参与人数也逐年增加。居高的读者参与度证明了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图书馆作为学习和文化活动场所的功能得到广泛认同。人们对图书馆的审美观点体现在他们对图书馆的评价中。OCLC在“大学生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的认知”报告中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出大学生对图书馆的评价:(1)大学生们最经常使用图书馆的方式是将其作为一个写作业和学习的场所;(2)自从使用互联网后,大学生们使用图书馆的频率开始下降,搜索引擎成为他们首选的信息搜寻工具;(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与其它信息源提供的没有明显差别。
1.2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技术环境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高速度、大容量、泛在化、智能化的趋势。其中数字阅读、新媒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都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这些技术的发展成果将为高校图书馆实现服务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竞争环境分析
积极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吸引了很多竞争者,使得高校图书馆处于一个比较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哈佛大学教授波特认为: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环境主要由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供应商议价能力和顾客议价能力五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2.1高校图书馆的竞争者
高校图书馆的竞争者主要有:公共图书馆、各类情报信息服务机构以及各类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在国家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数量和覆盖率迅速增长,服务质量快速提升。总分馆制、图书馆联盟、城市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形式将公共图书馆的文献服务送到了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广大市民面前。由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和便捷性,使得高校师生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转换成本几乎为零。情报所、专利局、技术监督局等各类情报信息服务机构也敞开门户为高校师生的科研创新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这类机构常常拥有较完整的某种文献类型信息资源及权威资质,在特种资源及其服务资质上占有优势。数据集成、网络出版、门户网站、社交网站等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了信息服务的重要形态。他们提供的服务覆盖了文献获取、阅读交流、信息保障等高校图书馆的基础服务范畴。在高附加值服务方面,如信息推送、关联分析、知识挖掘等,他们更是领先于一般高校图书馆。
2.2高校图书馆的竞争压力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顾客的议价能力也是影响竞争环境的重要因素。高校图书馆面对的供应商主要包括:设备供应商和资源供应商。设备的市场选择空间很大,因而设备供应商对图书馆的议价能力是较弱的。资源供应商包括纸质书刊供应商和电子资源供应商。他们对图书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这主要体现在:(1)图书馆的纸质书刊和电子资源是图书馆提供文献服务的基础,这些资源质量的优劣严重影响到图书馆服务的质量;(2)各类电子资源在文献类型、学术价值、平台功能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品差异性,不易被替代;(3)电子资源供应商在文献服务的价值链中有能力并且已经开始越过图书馆,直接面向读者提供服务,而图书馆却对电子资源供应商有较强的依赖。高校图书馆的顾客群体主要是高校师生。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高校师生获取文献信息服务的来源早已不局限于高校图书馆。在各类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能直达用户桌面和用户信息素养不断提高的信息环境里,高校师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来获取文献信息,因而具备了对图书馆的议价优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价值链中受到来自资源供应商和高校师生两端的压力。资源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意味着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成本加大。而高校师生读者的议价能力强,则意味着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失的可能性加大。
3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战略管理
高校图书馆在发展机遇与竞争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实施战略管理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3.1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发展目标
战略管理首先要识别组织的使命,界定组织的业务范围,明确发展目标。高校图书馆肩负高校文献保障、信息服务、学习场所和文化园地的使命。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的新形势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围绕着中心使命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1)建设学习资源导航系统和学习共享空间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作用。(2)从服务深度和服务特色上创新服务模式及其内涵,提升服务价值,培育核心竞争力。(3)围绕图书和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高校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3.2高校图书馆的战略选择
通过前文的环境分析,我们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环境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已有认识。基于自身的SWOT,高校图书馆除保证基础建设和基本服务外,应选择重构业务重点和创新服务模式的发展战略。通过重构业务重点挖掘自身价值,与供应商和开发商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通过创新服务模式适应现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新需求,应对竞争者的挑战。在重构业务重点和创新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可选择类型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竞争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贴近其需求的类型化服务;为学校重大的教学科研创新项目提供深入的个性化服务;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形成与竞争者的差异。
3.3战略规划及其实施
在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应考虑:⑴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重点优化资源结构和学习环境;⑵服务创新应针对高校师生对新的信息载体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⑶在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所作为;⑷在完成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在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协调好如下工作:
3.3.1文献资源服务包括馆藏资源优化、特色资源建设、联盟资源共享。
3.3.2馆舍环境建设根据读者需求构建各类学习共享空间,通过环境装饰营造文化氛围。
3.3.3读者体验在智能管理、自助服务、远程服务、移动服务等方面为读者提供新的体验
3.3.4学科馆员服务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价值,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声誉。
3.3.5服务层次沿着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层次结构,挖掘创新各层次的服务内涵。
3.3.6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信息素养独立课程教学和嵌入式教学。
3.3.7读者文化活动推出经典阅读、科学文化展览和文化讲堂等活动,采取征文、竞赛、作品征集、游戏、演讲等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参与。
3.3.8扩大服务范围在完成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为社区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共享资源和服务,实现更广泛的服务价值。
作者:施蓓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