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经营型单位预算管理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事业单位的预算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预算涵盖了所有的资金收支计划,经营型事业单位因为经营活动,预算编制应包含经营收支预算,现行预算管理机制因为系统设置、预算下达时间、编制人员缺乏全局性意识等问题,约束了经营型事业单位预算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经营型事业单位整体目标的实现。如何建立适应经营型事业单位特色的预算管理机制对于发挥经营型事业单位公共职能和经营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为重要。
关键词:经营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系统设置;预算下达;编制
人员素质;沟通协调机制;预算管理监督机制预算是事业单位根据政策规定及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各部门编制、经财务部门审核汇总后提交批准的涵盖申报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计划。因为事业单位盈利性不是其主要特性,其预算管理与企业有着本质区别,但经营型事业单位不同于行政单位,也有经济效益指标。现行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影响因素,制约了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了经营型事业单位实现整体效益目标。本文就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旨在寻求一套适应经营型事业单位特色的预算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整合经营型事业单位资源,提高经营型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系统设置不全,不能反映经营型事业单位收支全貌
部门预算既然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收支范围应涵盖所有的财政及非财政性资金收支,但现有预算系统对于非财政资金预算科目缺少设置,比如预算系统未设置经营支出科目,只能笼统编制在其他商品服务支出科目,预算不明细,不利于预算数据分析,也不利于全面分析经营型事业单位收支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预算执行与年初预算有偏差,预算调整过于随意
预算系统科目与决算系统科目设置没有做到“一一对应”,预算系统经营支出统计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决算系统统计在经营支出,口径不统一,信息不对称也给预决算对比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为对预算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预算控制的重要作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能进行跟踪、监督检查,没能建立一整严密而又层层控制、层层畅通的监督机制,有些实际费用在支出时,没有与预算相联系,没能达到“事前控制,事中追踪,事后问效”的效果。
3.预算下达与执行时间不同步
预算是提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以后才下达,在年初预算批复未下达之前,资金不能按计划使用,预算控制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也造成预算与执行不同步,预算控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4.预算系统设置过于机械化、程序化
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基本支出人员支出是定员定额管理。基础人员信息数据一旦录入,人员支出系统自动生成。对于项目支出中的人员支出只能再通过系数调节,给预算与决算对比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经营型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在预算系统中没有设置明细科目,也不利于经营型事业单位分析成本费用支出,提高经营效益。
5.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重,重视程度不高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应该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过程。但因为预算编制时间安排在每年9月底,这时单位完成任务情况尚不明确,尤其是经营型事业单位对于整个行业前景不明,业务部门不能准确地测算出目标指标,项目部对于计划项目未进行概算,也没有进行项目论证,没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具体负责编制预算的财务人员只能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作调整,这就势必造成预算的简单粗糙,不精细、不准确、水平不高,导致预算约束不够,也给预算的执行、预算的监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6.预算编制人员水平不高
受旧的惯性思维与习惯做法的影响,经营型事业单位编制预算人员往往由财务部门承担,财务部门只是职能部门,缺少对全局工作的把控,不具有全局意识和前瞻意识。因为预算编制具有全面完整性原则,编制范围涉及业务、项目、人力、财务、办公室各个部门职能领域,讲究的是各部门通力合作,协作完成,这显然是财务部门作为一个职能部门所不能承担的。
7.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监督考核机制
目前经营型事业单位对预算认识不足,没有设置审核程序,各部门提交的预算建议数没有经过归口管理部门的审核,即由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容易产生与实际经营活动脱节,影响了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在监督考核方面也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与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针对上述问题,对于现有经营型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机制有以下几点建议
1.财政部门充分预算考虑经营型事业单位特点
设计适合经营型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流程,经营科目能在预算系统中找到对应的科目,并且设置与之相关的明细科目且与决算科目一致,利于预决算分析,也利于经营型事业单位更好作好经营分析,整合现有资源,控制经营管理活动,发挥预算控制的应有作用。
2.加强全员参与意识,建立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加强全员参与意识,正确看待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预算业务涉及单位的各个职能领域,应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的预算管理机制,确保预算能真实反映单位各项业务,确保单位资源能优化配置,强化预算应有的约束力,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3.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准备充分,预算编制更为全面细致科学化
预算编制应预留时间充足。领导给予高度重视,统一布署预算编制工作,各部门积极参与,业务部门充分考虑业内外部环境,单位内部环境的的影响因素,参考行业状况,立足于现有实力,较为准确的预测未来数据,提前做好各项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项目部门对计划项目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论证,提高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4.加强预算控制刚性约束,改变预算执行与年初预算脱节的现象
严格预算标准,加强预算刚性约束,不得根据收支情况随意更改已下达的预算标准,明确预算调整的审批权限,使预算超支或预算申请调剂时管理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的预算分析工作,预算分析不等同于简单的将执行结果与预算相比较,核算执行率等,要深入地对预算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分析造成差异的具体原因,改变预算执行与年初预算脱节的现象。
5.重视审核程序,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监督机制
应加强预算审核程序,归口管理,业务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工作安排的合理性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审核数据是否合法合规,并汇总提交院办公室审核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如实反映经营型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加强预算收支管理活动的过程监督,强化对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检查,制定完整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和经费报批程序。让各部门都参与到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中来,用好资金,用对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6.建立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对经营型事业单位、尤其是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绩效评价注重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对项目立项、执行过程、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评审、追踪、问效。在项目立项阶段,评审项目确实是必需、可行的;在项目执行阶段,对项目进程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追踪监督,在项目完成阶段,及时组织验收,评价成果;财政部门通过定期或专项绩效考核,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项目资金的依据,实现对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的追踪问效管理,促使预算资金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磊.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0,(6):41-42.
[2]赵玥.浅谈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及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1):21-22.
作者:张颖 单位:江苏省钟山干部疗养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