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储备粮库预算管理信息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有储备粮库预算管理信息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国有储备粮库预算管理信息化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成本、规范基础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在国有储备粮库,全面预算管理对提高和推动国家粮食储备科学化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有储备粮库原有的预算管理己逐渐显现出体制僵化、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控制不力、预算考评和激励不足等问题,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有效克服这些弊端。因此,在大数据、运计算时代刚起步阶段,对国有储备粮库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进行一些探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有储备粮库;预算信息化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开始于上世纪初,这种管理制度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被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广泛采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逐渐成为我国央企的主要管理制度。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调控手段,它是在粮食增收和价格偏低的情况下,把粮食收购储存,以备粮食欠收减产和价格异动时供应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当前国有储备粮库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具体现状,探析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我国国有储备库管理中如何实现预算全面管理系信息化,保障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安全有效。

一、国有储备粮库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以地方粮食局为上级主要管理部门的国有储备粮库,即使经过十多年的市场洗礼,仍然残留了不少事业单位的特征,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国有储备粮库行业大多是从原政企不分的粮食部门分立出来成立的企业单位,其管理模式还存在不少计划经济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全面预算管理显得先天不足,执行预算的单位不以储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出发点,而是为了怎样合理花费财政补贴而执行预算,严重违背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在国有储备粮库行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基本还是停留在依靠财务部门负责各项预算管理工作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局面较为被动。虽然财务部门有其特殊的职能定位比较了解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但预算管理毕竟涉及单位运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仅以财务部门为主进行预算管理,不利于处理好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及时分解和下达预算目标,不便于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不能保障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必然降低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

(二)预算的编制质量不高、执行和调控不力

1.预算编制依据不科学和方法单一。

编制依据基本上以上年数据为主,并没有对企业的各类收支进行全面地科学的预测和计算,导致预算数据和实际情况有所出入,预算方法普遍采用定额和零基、定期预算为主,基本上没有滚动、弹性预算方法。

2.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不及时、不科学。

国有储备粮库行业全面预算管理基本上是实行由上而下的预算模式。财政给多少补贴就做多少预算,基本上是以补贴定预算指标,预算编制数据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有待提高,部分数据甚至存在不理性和回忆性现象,缺少员工参与预算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3.差异原因。

国有储备粮库行业对预算差异不能及时、深入地分析,缺乏明确的预算执行要求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且预算控制手段不够先进,从而难以确定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预算分析仅限于财务数据对比,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难以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的预算控制方法,不能合理运用预算调整控制并对单位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预算偏差进行及时修正。预算作为企业的行为依据,应该具有严肃性和刚性,即不应出现“正偏差”和“负偏差”。

(三)预算的考评和激励力度不够

国有储备粮库行业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和奖惩机制。预算考评标准简单,呈平面化和单一性特征,即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多以不超过费用预算作为主要的标准,且预算的考评局限于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缺乏对预算管理质量的评价和总结,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考评指标体系。这种情况必然导致预算考评存在误区,认为对费用实施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费用支出不超过预算,使得一些国有粮库为节约费用而削减一些必要活动开支,影响到了绿色、环保储粮工作的推进,这显然与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相违背。使预算管理工作陷入困境。

(四)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预算管理理念上认识还不是很透彻,还有不少人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事。没有对其他员工进行预算理念的全面灌输,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只重视预算目标的确定和预算的编制,忽视对预算的控制、反馈和考评。没有及时调整或纠正偏差,实现事后控制。因此,必然导致相应的预算管理环节出现诸多问题。国有储备粮库单位较少运用因素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进行差异分析。缺乏有助于深化预算差异分析的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导致预算分析不到位。对此,粮库领导应给予相应的重视,提供必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为深化预算差异分析创造条件。只有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才能提高预算管理质量的评价和总结,完善预算科学的考评体系和奖惩机制。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紧迫性

当前国有粮库计划经济的性质还较为明显,其模式基本为以上级部门下达的进出库文件而开展储备及轮换工作,严重制约了全面预算管理。因此国有粮库单位应该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出发点,趁着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契机,建立符合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财务核算方式,尽快完成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国有粮库的发展迫切需要不断提高储备及轮换管理水平,尤其是在全球粮食市场日益一体化的今天,随着政府对粮食储备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宏观调控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如何理解和落实中央要把十三亿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精神,加上近年来进口粮食的强劲势头,使得储备粮的轮换收入作为主要营业收入的国有粮库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进一步拓宽收入的渠道,分解、控制、压缩各项费用成本,是国有粮库单位提升全面预算管理迫在眉睫的任务。在全面预算信息系统业务功能完整实现的同时,在性能和信息安全上,预算系统应事现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效率性等技术指标。

三、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

(一)完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及人才培训

在大数据时代,国有储备粮库行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目前国家粮食局在多个地方推行的星级粮库,智慧粮库也是在向这方面努力,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是智慧粮库、星级粮库创建当中的重要环节。软件是信息化建设的灵魂,管理软件更是如此。目前各地政府对智慧粮库、星级粮库创建给予了大力支持,国有储备粮库行业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利用政府扶持资金将软硬件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管理。促进以管理软件应用普及,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的数据化、网络化,全面解决企业深层次的管理问题。由于国有粮库的员工还有很多是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老职工,要想在短期内大量招聘信息管理人员还很困难,而当大数据到来的时候,对于信息管理人员较少的国有粮库,要在软硬件管理系统上建成智慧粮库、星级粮库将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因此,要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力度。第一是加强和提高对信息条件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第二是对现有员工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平时的时候多对员工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以确保在大数据到来时,员工也能适应相关的工作。

(二)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流程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体系来保障预算管理在各环节能够有效、顺畅地运行。按照合法科学、高效有力、经济适度、全面系统、权责明确等基本原则,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在国有储备粮库应分四个层次,分别是全面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领导组织机构、日常工作机构和执行单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预算监控:加强资金收付控制;随时进行预算追踪控制;及时对预算信息反馈进行分析并定期开展预算审计控制;充分利用人、制度、信息化三位一体的预算监控方法;重点在于利用信息化进行预算监控和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和成员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的等过程中责权利的全面规范。可以统一企业的经营理念,明确奋斗日标,激发管理的动力和员工的积极性,将企业的治理机制具体化、数量化、明晰化,并且使预算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达到自动有效的平衡,结合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会计核算系统,使其相互融合,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和衔接,逐步完成国有储备粮库的转型和升级。

(三)实行合理的预算考评

预算考评是对各预算责任部门和个人的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管理质量的考核与评价。预算考评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有利于预算指标的优化和预算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增强单位员工的成就感。但预算考评需针对每一层次责任主体所拥有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进行业绩的分级、分层考核,并由上级对下级实行考评。考核指标和考评内容应很据责任主体所能控制的因素确定,将可控因素所带来的预算差异与贾任人的奖惩直接联系起来。同时,预算考评需将经常性的定期动态考评与期末的综合考评结合起来,科学地界定预算考评的内容,完善预算考评指标,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作者:凌翔 单位:广西柳州黄村国家粮食储备库

参考文献

[1]吴娟,王雅鹏.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6).

[2]邹韶禄.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4.

[3]田芬.关于erp环境下预算管理系统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