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各项工作,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然而,随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级财政部门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尤其是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结合当前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县级财政;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对策

一、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1.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绩效管理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通过对某一个具体政策或项目的绩效目标与实际落实情况进行对比,检测和评价项目资金、建设成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要求,进而推动政策的调整、优化和完善,提升政策和项目持续发展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转变各部门单位预算意识、绩效意识、责任意识,完善预算机制。在各部门单位对自身战略的制定、落实并有效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深刻剖析问题的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整改落实,进一步提高政府尽责履职水平以及部门职能的优化调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2.优化政府资源分配,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整预算安排、完善财政政策的重要依据,优化政府资源分配,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让绩效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将绩效评价结果特别是涉及民生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二、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1.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不牢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以甘肃某县为例,重资金、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部分单位对自身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职责和任务不清楚,认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财政部门的事,与本单位无关。还存在各科室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绩效管理工作没有固定人员,导致各单位由财务人员或是从其他科室抽调的临时人员在不了解项目具体实施的情况下,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环节工作;而负责项目的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对国家的政策法规、项目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也不均衡,结果是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不规范、不系统、不全面,不能清晰反映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果,造成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不高,尤其是项目多的单位还存在被动应付或拖延的情况。

2.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指标体系建设滞后。预算绩效管理对某县来说,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各部门在管理体系建设上仍处于自行探索、自我完善的阶段。对项目政策把握、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认识、理解还比较欠缺。特别是绩效管理维度还不够,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监控、评价范围较为狭隘;绩效管理的深度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强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尚未建立,部门报送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报告质量普遍不高,由预算部门和财政部门委托的第三方评价主体不能完全脱离于资金使用部门的利益纠葛;财政部门事中监控也不够严谨,各部门配合不到位,预算管理工作和实际脱节。

3.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够,监督责任落实困难某县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正常情况下只有

5个月施工期,由于项目前期工作占用时间过长,造成部分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缓慢或配套资金不到位,拖延了工程进度,导致预算资金进度与项目施工进度的脱节,资金当年无法形成支出,不能及时、准确反映资金的支出绩效情况。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项目编制、实施全过程中,只是在项目结束后被动进行绩效自评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因为主观意识无法保证其绩效评价质量,更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和权威性,这样的评价只是流于形式,其结果根本无法体现应有的导向作用、制衡作用和参谋助手作用,存在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两张皮的问题。

4.业务人员能力素质不高,制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但涉及财政部门的相关业务科室,同时涉及各部门单位的业务、项目运行管理、财务收支情况,而从某县近三年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来看,不管是财政部门还是各预算部门都人员力量不足,承担相关工作的业务人员政策理论水平、综合业务素质不高、绩效管理知识匮乏、实践能力差强人意,懂项目、懂管理、懂专业、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基本没有。而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以专业的人才作为技术支撑,但由于县级绩效管理专业人才的匮乏,无法制定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体系,故而影响到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极大制约了预算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精准实施。

三、加强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对策

1.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落实主体责任。县级财政应加大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使各部门单位及相关人员对绩效管理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各单位是年度预算的执行者,是财政资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也是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谁支出谁负责的观念,对预算执行和绩效结果负责,让讲绩效、用绩效、重绩效、比绩效的氛围日益浓厚。财政部门要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单位在绩效管理中的职责,积极引导各部门单位全过程履行项目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协作,努力形成绩效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和结果通报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精神,把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健全完善绩效管理体制,优化工作流程。一是各部门在预算编制时,应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填报项目资金绩效目标,从投入与管理、产出、效果、影响力等方面反映预期结果,有效成为预算编制、绩效监控及绩效评价的依据。二是进一步完善分类共性指标体系,加快建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个性指标体系,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必要时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重点评价,充分发挥人大和审计的外部监督作用,建立评价结果信息公开机制,促使各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主动公开,搭建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的途径和平台,有效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透明度。

3.加大源头管控,强化绩效成果应用。绩效评价可以从效率的观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各政府部门细化管理、规范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要加大审核力度,没有开展评估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申请和安排预算,从源头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预算编制和政策调整与绩效评价结果相挂钩,充分调动各部门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积极性,将项目绩效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对评价结果优秀的项目在资金安排上优先保障;对评价结果良好的,在项目单位及时整改后方可安排资金;对评价结果合格,但资金使用绩效方面有较多问题的项目,在资金安排上适当压减或取消;对评价结果不合格的项目要暂停拨付或坚决予以取消。建立评价结果报告和信息共享制度,从而实现由财政控制支出转到用制度、规则和社会力量来控制支出,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多渠道加强培训学习,培养绩效专业人才队伍。高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离不开高质量的绩效评价队伍。县级财政应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培训学习,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着力提高财政干部和各部门单位绩效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一是将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充实到预算绩效管理队伍中,财政内部培养一支熟悉业务流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能够独立开展目标审核、事前评估、跟踪及事后评价等相关环节工作。二是在各预算部门重点培养业务骨干,使他们具备能够独立完成目标编制、绩效监控及自评等环节的专业技能。三是在全县范围培养交通、农林水牧、城建等不同领域的绩效评价专家队伍,从而满足县级财政基本的项目绩效评审需求。

四、结语

县级财政迫切需要建立、完善适合实际情况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体系,各部门单位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切实转变观念,才能把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汤绍明.基层财政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9).

2.艾龙飞.强化县级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几点建议.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

3.陈贵旭,王兴良.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若干思考以贵州省丹寨县为例.预算管理与会计,2020(04).

4.苏月彬.浅谈如何加强县级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国集体经济,2019(01).

5.赵玮,侯吉恒.县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预算管理与会计,2019(01).

作者:万秀娟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