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业财融合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数字化时代,传统财务的核算职能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财务不能仅仅局限于事后的财务报表。业财融合将是会计未来发展的需求和必然趋势。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管理手段,更需要加强业财融合的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高效实施。基于业财融合视角,针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从而促进业务与财务的有效融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业财融合;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在“互联网+”和“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的职能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决策需求。财务职能不再只局限于提供事后核算和监督,而是逐渐从传统核算型财务理念转变为价值导向的财务管理方式。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职能包含但不限于对前台业务事前预测,并通过指标量化考核业务部门绩效,监督与激励其行为。财务人员扮演了管理专家的角色。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更应该加快财务与业务的融合。只有增强业财融合的协同作用,才能保证有效的指导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本文立足于业财融合视角,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普遍存在的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缺乏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以及预算滞后性明显等主要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可实施优化对策,以期为更好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业财融合,是业务与财务融合的简称,是指业务发展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业务和财务融为一体,从企业的整体去思考业务开展是否符合集团发展的目标方向。业财融合是双向的过程。[1]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不确定性,企业只有将财务管理向业务前端前移,才能迅速有效的应对问题与风险,提供对决策有用的财务分析和风险提示。业财融合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首先,业财融合是企业发展必然需求。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将导致财务部门的自身效用得不到全面发展。如果财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现状,财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将降低。其次,业财融合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升。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参与到业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对于业务数据的分析,为企业各个环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最后,业财融合有利于加强企业风险预警。业财融合背景下,能促使财务部门加强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由此,财务部门更易全面掌握业务部门经营情况,能有效提高财务指标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发挥财务指标的预警功能。同时,利于企业发现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风险。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是一套综合的预算管理体系,主要包含:投资预算、资本预算、生产预算以及费用预算等。[2]由此可见,不同于财务预算,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涉及多项业务和部门的协作。但是,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员工片面地认为,预算编制等工作的职责部门只是财务部门。由此,业务部门对于预算编制工作配合度较低。这无疑会导致预算数字的决策有用性和参考性较低。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缺乏规划和安排。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不能仅停留在预算管理机制的制定阶段,管理层应该加大预算管理具体工作的推动力度。全面预算管理不能逐渐流于形式,形成为预算而预算的恶性循环。这样不但降低了预算执行的效率,同时也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二)缺乏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于业务的前端和财务的末端采用的信息系统不一致,尚未构建统一的信息系统,使得信息分散且缺乏统一标准。另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数据信息的收集依然主要依靠手动录入与汇总。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人工完成各个预算报表的汇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需要手动操作,比如预算导入与调整。预算管理系统缺乏信息系统的有利支撑。在预算编制阶段,由于缺乏统一的预算管理系统,使得员工预算编制效率与效果降低。在预算执行阶段,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不统一,缺乏预算分析功能,导致部门之间管理无法实现协同效用,影响企业的经济业务决策。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预算滞后性明显,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业财融合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资源配置的前期规划活动,也是对于企业未来经营情况进行预测、控制和决策的管理活动。[3]因而,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两大重要特点。然而,目前传统的预算管理难以满足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需求。传统预算编制工作,一般在年末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以本年的业绩情况为基础,编制下一年的预算数据。年初,预算编制完成之后,各科目的预算数据便具有稳定性。当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时,公司的生产经营等需要及时做出判断与调整,但是传统的预算管理难以随之迅速做出反馈,从而导致预算滞后于市场,生产滞后于预算。预算与实际脱节严重,没有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预算管理的滞后性,也易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错失发展机会。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全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在业财融合的模式下,提高全员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是顺利实施全面预算的关键。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深入贯彻业财融合的理念。随着高级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的配合性和协调性也将越好。其次,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各部门负责人牵头,以此保证每个部门和员工都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之中。预算管理委员会以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为导向,将企业的所有资源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之中,充分发挥资源调配力度和监督作用,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相关培训,不但要提升财务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也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事务性和审批性的工作中抽身出来,熟悉业务、深入业务。最终使得财务人员能胜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有效贯彻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二)加强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和“业财融合”应用的背景下,加强预算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已是迫在眉睫。基于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可以真正实现将业务推至预算管理前端。预算管理系统由采购管理、投资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预算管理等信息系统集合而成。通过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使各项业务能严格按照流程和制度进行操作。由此,也能实现对业务流程的节点进行预算监控与跟踪,能够更好地达到预算管理的效果。比如,预算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每个部门每个项目甚至每个科目的预算剩余金额。不但提升了预算审批准确性,而且设置预算调整功能也能提高各部门之间的预算调剂申请的处理效率。综上所述,加强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能更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三)建立预算反馈机制,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基于业财融合背景,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经营活动的先导作用。以企业的整体战略发展为目标,财务部门需要加强对业务部门发展情况的了解,建立起良好的预算管理的沟通和反馈机制。财务部门结合实际经营发展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使得预算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经营业务并起到监督作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业务部门也应该及时向财务部门反馈相关信息,使得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能够同步更新。如此,财务部门可通过系统数据,进行预算分析,及时评价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建议采用半年调整和特别调整并用的机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预算执行偏差。基于业财融合背景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预算管理,能够更好地结合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需求,及时做出调整与反馈,使得预算更加灵活,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四、结语
随着企业业务不断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外部环境风险与机遇并存。现代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问题与不确定性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一。由此,业务和财务融为一体的业财融合理念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强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深度融合,才能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业财融合的理念下,企业需要从提升全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入手,并不断加强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建设,并通过建立预算反馈机制,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慧芬.基于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24):51–52.
[2]吴江.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财经界,2020(06):143–144.
[3]赵晶晶.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预算管理优化研究——以W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20(19):75–78.
作者:刘佳 单位:沈阳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