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资供应链运营管理矛盾和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电力物资供应链运营管理矛盾和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电力物资供应链运营管理矛盾和创新

随着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力物资供应链如何更好地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些年来,电力企业在现代智慧供应链高新硬件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许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面对新形势下新的建设任务,电力企业更应该聚焦供应链运营管理“软实力”,开启头顶的“探照灯”,潜入“物流冰山”之下,认真观察并找出长期制约供应链运营质效提升、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主要问题,通过解放思想、释放活力,为电网建设实现物资供应敏捷响应提供思想动力和实践基础。

一、制约电力物资供应链运营效率的主要矛盾

1.供应链分段式管理带来的集约化管理水平提升与客户满意度下降之间的矛盾。企业资源系统(ERP)之前,物资管理模式采取计划员负责制,即每名计划员“一对一”服务项目单位需要,等同于项目经理。计划员负责统筹安排需求计划受理、合同签订、履约协调、质量管控、排产送货等业务,该模式具备沟通效率高的协同优势,即:项目单位凡涉及物资供应问题,均可通过某一特定计划员解决,物资供应服务满意度较高。近几年采取物力集约化管理新模式后,虽然实现了物资规模采购效应,提升了合规性管理水平,降低了物资从业人员廉政风险,但同时也按照供应链上下游环节对物资从业人员所在组织机构进行重新调整和职责分工,将供应链运营整体式管理切割为计划、采购、合同、履约、质保5大业务模块。项目单位需要分别对接不同部门的相关人员才能全面掌握物资采购与供应的进展情况。分段式管理方式增加了沟通环节和内外部、上下游的衔接难度,物资供应企业与各项目单位,甚至物资供应企业各部门之间也增加了协调成本和“真空地带”,降低了供应链运营质效和客户满意度。物资从业人员由项目经理制变为单项业务环节操作制,无形中也降低了供应链复合型人才队伍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2.缺少长期合作关系带来的需求侧设备技术革新需要与供给侧产品质量改进不匹配之间的矛盾。电力企业采购方式多以批次招标和框架协议为主,尚未构建供应链长期合作关系,一旦发生供应商流标现象将会降低采购工作效率,重新招标也会增加采购成本,进而压缩招标公司利润空间,甚至影响履约时间。此外,电力企业大多也尚未实现需求方、供给方产品质量问题实时反馈闭环机制。供应商无法快速了解需求方对设备质量问题反馈或者技术迭代升级的实际需求,物资领域科技研发方向、投资规模与用户实际需要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制约了产品质量改进和供应链运营质效。从长远发展形势来看,构建长期稳定、和谐共赢的绿色供应链生态圈势在必行。

3.推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供应链绿色运营需要与电力设备生产高耗能之间的矛盾。去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政府承诺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发展新战略,全面推行环境优先、资源优化、效率优良的供应链绿色运营理念势在必行。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供应商往往更注重产品价格问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倾向于压降原材料的价格,采取传统高耗能、低成本的经营模式生产。如果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忽视了资源可再生因素,有害材料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当前行业内缺少绿色智慧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电力企业在物资招标采购、设备制造、交接、安装、运维和技术服务、报废处理等诸多环节实施供应链绿色运营的经验还尚且不足,没有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思想统一和资源整合。绿色运营对仓储、配送精益化管控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行“检储配一体化”建设,一旦应用“先检后储”的库供模式后,物资仓储及配送业务量将呈大幅增长趋势。目前电力企业大多缺少与之相匹配的库存码放策略、车辆装载策略及配送策略,容易在业务模式转型过程中造成管理混乱和人力、运力方面的浪费。

二、关于提升电力物资供应链运营质效的创新策略建议

针对以上制约电力物资供应链运营质效的主要矛盾,电力企业应当将在厘清管理边界的前提下,结合工作

1.坚持群众思维,引入“项目管家”模式。尽管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物资专业分段式管理的现状,但并不妨碍在现有职能化管理体制下思考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构建敏捷性组织。只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始终站在客户立场思考问题,就一定能达到让客户满意的目标。对于物资专业来讲,项目单位就是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客户,只有帮助客户解决了实际问题,才能体现供应链企业存在的价值。思路决定出路,通过建立“项目管家”模式,培养一批复合型供应链管理人才,提高物资从业人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项目管家”对内负责协调物资公司各部门物资采购、供应进度;对外推行“一对一”管家式服务,采取“首问负责制”,帮助项目单位降低协调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建立常态化问题收集和反馈机制,随时收集客户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整合内部资源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在组织模式和服务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及时响应客户需求,超前谋划服务策略,实现供应链服务增值。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胆提出改进建议,可以通过试点先行的方式进行实践,检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而后再推广到更广大的范围应用。同时,也应在尊重现有管理体制、机制的边界下,聚焦管理质效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真正实现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2.运用辩证思维,深化电力物资供应链生态圈建设。通过打破零和博弈,实现共赢和共存。引入“安全库存+供应商库存”组合模式,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存货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加强与优质供应商合作,培育战略合作供应商,构建互惠共赢生态系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随时启动应急采购供应程序,压缩采购周期,提高供应质效。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联合专业部室、电科院、经研院、供应商和高校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对接用户需求开展技术迭代升级的前瞻性研究。通过与各方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信任成本,提高合作空间,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和谐、绿色、高效、共赢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生态圈。

3.秉承创新思维,推动“3060”目标下现代绿色智慧供应链建设。通过转变观念,以创新谋发展。牢牢把握当前构建绿色低碳、安全可靠、智慧灵活、经济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坚定理念信念,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工作要求,从用户侧推动电力设备供应商加快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①通过优选智能化、节能型电网设备,提高电网节能化水平。在采购前端,将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作为否决条件,优先采购消耗资源少的低碳节能型设备,对绿色企业的产品优先采购、优先签约、优先结算。②超前研究储配智能算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检储配一体化”基地建设要求,研究存储空间分布,科学划分电力物资存储分区。制定仓位分配策略,实现物资搬运时间最短、货架稳定性最优的目标。研究仓储自动化设备最优作业算法,减少机械无效动作,降低设备损耗,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地域特点,建立电力物资出库数据分析模型。结合电力物资外观特点设计外观数据模型,依据车辆装箱过程中的限制条件,如体积、重量、稳定性、承重、摆放方式等,研究最优装载模式算法。制定配送路径规划与车辆智能调度策略,提升配送响应与应急能力,压降车辆空载率,节约运输成本,降低物流碳排放。③积极推动《电力行业设备物资绿色智慧供应链管理导则》(征求意见稿)实施应用。近期,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制定了关于绿色智慧供应链的管理导则的征求意见稿,主动填补了相关管理制度方面的空白,对电力设备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导则针对绿色制造、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绿色智慧运行、绿色智能维护检修、绿色回收利用、绿色退役处置的全过程细化了管理要求。同时,也要求电力设备供应商试行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原材料,并采用信息化技术赋予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性能。电力企业应从入网设备源头入手,与广大电力设备供应商、技术服务商一道,守住入网电力设备绿色、低碳、质量、安全、效率管理关口的“最先一公里”,确保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运行,共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作者:史嫣 崔晨磊 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物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