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现状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智能财务机器人的出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医院管理者也逐渐越发重视财务科室的管理职能。文章主要介绍我国管理会计的背景,目前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的设置现状以及应用情况,对现阶段管理会计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管理会计;公立医院

一、管理会计背景介绍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德勤财务机器人”的开发以及应用,财务人员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事低端、基础环节的财务人员,面对着随时可能被替代的结果。为了保持竞争能力,财务人员必须同时提高硬实力和软实力,从原来的单纯的事后记账会计转换为具有控制和分析职能的管理会计,因而管理会计渐渐越来越被财务人员所重视。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建立在出纳资金管理以及制单数据核算之上的充分体现创造价值的重要岗位。管理会计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建议,有利于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以及为发展决策明确合理方向。一方面,从政策层面看,财政部不断颁发新的指导性文件,从《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到《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再到《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这一系列文件的,充分说明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为实际工作中如何加强管理会计的职能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改革也在倒逼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由简单的“财务核算”模式转型为“预算管理,风险管控,创造价值”模式,将核算模式由简单的大收大支转型为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核算模式。

二、现状分析

(一)总会计师设置的缺失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7〕67号文《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三级公立医院应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统筹管理医院经济工作,其他有条件的医院结合实际推进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总会计师的主要职责为协助院领导管理医院的经济运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医院的“三重一大”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并起到监督的作用。但是以基层三甲医院为例,大部分三甲医院尚未设置总会计师职位或者只是存在挂职现象,导致行政职责缺失,难以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面对医疗改革以及探索公立医院新型管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二)公立医院财务岗位设置以及人员情况分析

基层医院财务岗位设置通常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财务核算岗位和财务管理岗位。以基层单位为例,财务处会计室共有17人,共设置31个财务岗位。其中核算岗位共设置16个,占全体岗位的51%,任职人员为10人(存在一岗多人以及一人多岗的现象),岗位设置如主管会计、出纳、凭证编制、工资岗等;其中管理岗位设置15个,占全体岗位的49%,任职人员为9人,如财务负责人、财务分析、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财政科研专项管理等。目前医疗单位财务体系仍然处于传统的财务核算模式中,无论在岗位设置以及人员配置上都处于资源配置不足的状态。通过专业职称方面分析,财务处会计室共计1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财务负责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为1人,其他无职称人员为12人。另外分析医院财务人员学历情况,总人数为17人,其中硕士学历1人,本科及其他学历为16人。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高级人才缺失的问题尤为突出。面对不断推出的医疗改革政策、税制改革等,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充分采集数据、分析多样化信息的能力,所以对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储备以及数据应用分析能力都提出不小的挑战。此外管理会计要求的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向管理者提供合理化经营建议,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般医疗常识,了解各医疗科室的业务流程活动,进而可以指导科室进行预算编制,科室运营分析,进一步更好地服务于医院整体管理。然而以基层医院为例,大多数财务人员只会坐在财务科进行账务处理,少有人能走出去到医疗科室了解业务,这也是目前公立医院管理会计难以推进的主要因素。

(三)数据信息资料碎片化

公立医院承接着社会医疗保障、临床科研教学以及财政资金拨付等多项业务,业务量确实较大,并且伴随着会产生海量数据,然而这些数据通常来自于多方不同系统。如,现服务于日常医疗服务的HIS系统、医保信息回传的首信系统、放射影像PACS系统、电子病历临床信息系统、服务于行政协同管理的OA系统,财务数据信息平台金算盘系统,成本核算望海系统以及资产物资管理系统。面对如此多样并且口径不统一的碎片化信息,会导致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利用效率极低,无法为管理会计要求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的提供有效信息。此外,待医院推进全院预算管理系统后,临床科室存在主动了解科室月度、季度和年度经营收支状态的需求。然后在信息碎片化的情况下,当前只能实现财务人员在月度末,自行从多系统采集数据,再加工数据后才能提供整体科室级运营情况的工作状态,这种情况下只能做到事后控制,将预算管理工作的效能大大降低了。

三、加快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快完善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随着不断推进的医疗改革、税制改革、政府会计衔接工作改革,医院管理局对于各医院单位绩效考核指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医院建立健全的、专业的医疗管理团队,因而推行建立总会计师制度迫在眉睫。在总会制度下,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在医院的发展规划中启到事前管理、控制的作用,而不仅限于目前形势下的事后通过财务管理方式完善医院经济运行指标的尴尬境遇。贯彻落实总会计师制度,通过在总会的带领下,建立财经专业管理团队,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事前预算管控,充分达到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理想状态。

(二)加强财务人才职业培养

首先,财务处相关领导应加强财务管理理念的学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财务管理的职能,从理念到岗位设置再到实际工作,不断渐进的铺建管理会计体系。其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管理理念。一方面不断引进优秀的应届或非应届人员财务、统计人才,向科室内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不断向医疗圈内优秀的大医院派遣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引领科室向先进的管理团队迈进。再次,鼓励财务人员不断加强职称学习以及学历深造。鼓励并监督每一个财务专技人员,从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再到高级职称不断攀登职称高峰。这不仅是科室建设的必要环节,更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必要根基,因而需鼓励全体财务人员都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对于管理会计的相关证书,研究生非全日制在职学历(Mpacc),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多鼓励财务人员多方面拓展专业能力,努力塑造一只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并具的专业团队。

(三)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从医院顶层设计出发,改变多领域多系统的“信息化孤岛”问题,建立数据库分享模式,从医疗行为、医院管理流程、再到医院科研管理、合同管理、人才信息管理的信息采集、传输、保存和处理系统,建设信息化覆盖医院各业务科室,各职能科室,各岗位建设等。同时,应可以实现医院管理会计的特殊个性化需求,根据医院自身发展前景以及绩效考核指标要求,输出更加贴切的管理数据,从而为管理会计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降低数据提取难度,让专业的管理团队可以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医院应该注重数据系统的购买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成本,毕竟越来越多的医改措施正在推行中,对于医疗收入造成不小的冲击,因而需要各单位按需购置信息化系统,进行相关项目成本核算。面对不断推进的医疗体质改革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公立医院未来将逐步迈入“互联网+”式医疗数据共享服务中心,那么大数据辅助下医院的财务模式必将产生重大变革,也会产生新的管理需求。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管理会计不再是财务科室的某一单一岗位,而将全方面地、逐步地替代原始的财务记账岗位。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推动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更加紧密地协同发展,提供医院管理财务决策建议,从而助力于创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滨.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审计&理财,2005(11)

[2]谢立娟,廖文彬.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创新[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

[3]毛雪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J].会计教育,2017(12)

[4]薛林南,线春艳,郭宛丽,谈娜,陈颖.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9)

[5]徐迅.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探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8(3)

作者:马舍予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