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盈余管理效应的实证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本文通过以50个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数量与公司高管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行权限制期长短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关系,市场化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股权激励;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股权激励。但由于国情限制,股权激励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行股权激励数量少、股权激励的禁售期较长、不同市场环境下激励效果不同等,导致股权激励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实施成效,对公司经营发展能力的提高没有明显帮助。本文研究了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程度,了解并分析股权激励的实施条件对与盈余管理效果影响,对实际应用中的股权激励手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假设
根据收入与付出成正比这一理论来看,公司高管所获激励股权数量自然是越大越好,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将获得越多的收益。而我国股权激励实施基本上是通过高管的业绩考核来确定是否达到股权激励的水平,也就是说只有高管通过盈余管理提高了公司的业绩和综合水平才能获得相应的股权激励报酬。所以,为了达到获得更多数量的激励股权的目的,高管们会努力提高公司绩效,以达到获得更多收益的目标,高管对盈余管理的管理程度也就随之提高。据此提出如下待检验的研究假设:H1股权激励数量与公司高管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即激励数量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根据证监会政策,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每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其禁售期不得低于2年。由于激励股权有限制期限,拿到股权的懂事、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等并不能立即获得收益,必须经过一定的禁售期。这就意味着,禁售期的长短决定着获得收益的快慢。所以,禁售期越短,为了更快拿到激励股权,激励对象们会更合理得运用盈余管理。据此提出如下待检验的研究假设:H2行权限制期长短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即禁售期越短,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我国存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情形,东部地区普遍比西部地区经济水平高,法律体制也较于西部地区更完善,这就导致了东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而市场化程度的不同,也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管理体制,比如公司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较程度低的地区更能遵守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公司运行更加规范。规范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行过程中的浪费情况,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利于股权激励手段的实施。据此提出如下待检验的研究假设:H3市场化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股权激励引起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低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
三、研究设计
本文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随机选取了其中50家报告资料较完整的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本文对样本研究的变量说明如下: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程度(BJS)本文参考何凡的《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一文,来确定盈余管理程度,具体公式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总资产解释变量: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设置了激励股权数量(SL)、行权限制期时长(SC)、市场化程度(SCH)三个解释变量,其中激励股权数量为激励股份占总股份比例,行权限制期时长为授予的股权的禁售期,市场化程度高取1,否则取0。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如下的回归模型:BJS=β0+β1SL+β2SC+β3SCH+ε在此模型中,BJS为被解释变量,SL、SC、SCH为解释变量,βx为待估计的参数,ε为随机误差项。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相关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如下表所示。表4—1相关性。表4-1中的Pearson系数能够对各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的判断分析。股权激励数量、行权时长与市场化程度均跟被解释盈余管理程度指数直接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这表明本文的有关假设可能成立,但需要在后面的回归性分析中进一步论证分析。从解释变量的相关性统计结果来看,盈余管理程度对股权激励数量、行权时长与市场化程度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这些显著相关可能引起多重共线性问题。一般而言,当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8时,可能存生多重共线性问题。从上表4-1得出,以上变量之间相关系数除最大为0.779,所以本文的解释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几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所选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故可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2.多元回归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如表4-2所示。表4-2反映了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根据Sig.小于0.5则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显著相关的原则,激励股权数量、行权时长与市场化程度跟被解释变量为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006、-0.000和0.010。但是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程度关系相反,呈现出较弱的负相关关系。3.实证研究结果。基于上文的研究假设,依据多元回归结果,得到如下结果:H1假设通过了显著性检测,且影响方向和假设方向相同,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激励股权的数量越多,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H2假设通过了显著性检测,且影响方向和假设方向相同,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程度呈反向关系,即禁售期越短,获得收益的时长就越短。H3假设通过了显著性检测,且影响方向和假设方向相同,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市场化程度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市场化程度大,为盈余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五、结语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正确得当的股权激励手段可以促进盈余管理的应用。但是根据我国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盈余管理的好处,对盈余管理的应用并没有落实到实处,股权激励的激励程度较低。正确运用股权激励可以提高公司业绩,需要我国公司加大对股权激励的应用程度,全方位的运用股权激励来促进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凡,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2010(2):62-69
[2]王化成、伶岩,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J].会计研究,2006,(2):66-74.
[3]雷光勇、刘慧龙,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J].管理世界,2006,(1):129-136.
作者:胡景熙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