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内部控制盈余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关系
由于我国目前的公司体制大部分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根本利益不同,所以经营者利用其自身存在的优势,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满足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使得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盈余管理的存在使得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下降,长远看来会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的制度,它能有效的压缩经营者的盈余管理空间,既能保护股东的利益,也能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所以,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提供真实财务信息的基础。企业执行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一定会对应低的盈余管理程度,但是,如果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很高,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一定存在着问题。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影响深刻。
二、国内外企业的内部控制及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1.国外企业的内部控制及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美国国会为了规避企业利用盈余管理来进行利润操控、财务舞弊,挽救例如安然在内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事件对美国股市造成的不良影响,重新树立投资者的信心,在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是涉及证券市场监管、公司治理、会计监管等多方面的重要法案,被认为是对美国的会计界和商界影响最大的一次立法。它完善了以前立法上的很多漏洞。其核心条款规定:只要是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无论国内国外企业,都要建立非常细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需披露重大缺陷。这无疑突出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2004年美国接连出台了COSO新内控框架,进一步提高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在国外,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看法基本一致,《萨班斯法案》的颁布是研究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分水岭,在该法案颁布前,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是自愿披露的,所以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很少,可是在该法案颁布以后,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要求强制披露,关于内控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相应增加,且看法基本一致,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的企业盈余质量相对较高,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企业与内部控制完善的企业相比非正常应计利润明显不同,即企业的盈余信息与企业内部控制有紧密的关系。
2.国内企业的内部控制及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出台相对较晚,在2008年,由我国的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五部联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了企业应当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并且披露自我评价报告。在2010年相继《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正是因为这些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推进了我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促进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虽然外国学者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但由于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相对较短,且重视程度不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较差,所以,我国学者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本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存在联系,且内部控制会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越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详细的企业其盈余质量越高。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行为无关,产生这种观点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所以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到实处。所以,部分学者认为内部控制并不能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认可,近几年已经有很多企业因为内控的不完善、不执行得到了教训,例如三鹿、安达信等等更是以破产为代价,可见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有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全面监控。这五个要素会从不同的方面来影响企业盈余管理。
1.控制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的内控环境是指企业文化、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公司的治理结构等等的总称,是所有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受到内控环境的影响,好的内控环境意味着企业的每个组成,上至管理层、下至最低层员工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因为短期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目标。所以,良好的内控环境是防止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根源。
2.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最有效的行为之一,企业在生存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没有风险的,如果对这些风险不加以控制,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风险评估就是企业在实现所定目标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事先的分析,通过分析风险的大小来决定企业要进行什么样的后续活动,所以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前提。通过风险评估,企业的盈余管理主体可以透过风险看到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危害,进而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并且,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了解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有效控制,把各种影响企业的不良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也是企业防范风险的一种途径。总之,风险评估是抵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一道防线。
3.控制活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期间的,包括授权、审核、验证、核准等等,内部控制活动对盈余管理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不合理的放宽企业信用政策、扩大产量以及降低单位成本都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但是有效的控制活动要求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投入和产出的控制,不能盲目的降低成本以扩大产量,更不能为了增加收入而没有限制的放宽信用政策,使企业承担后果。所以,高效的控制活动是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最直接的方法,良好的控制活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各个层面,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交易的授权、业务的审核等等都形成独立性,会直接抑制盈余管理主体滥用职权的行为。所以,有效的控制活动会使盈余管理丧失手段。
4.信息与沟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良好的信息和沟通是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都不能缺少的条件,是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线,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也包括企业外部与企业相关的活动以及事项所产生的信息。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是关乎每个员工的,每个员工都应当清楚其在内控系统中的角色与职责,将企业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减少个人盲目采取不利于企业的行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多的依赖信息系统,在无纸化的平台上操作,所以信息的可靠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不准确的信息会导致不准确的风险评估,进而会导致不准确的决策。
5.全面监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是企业生存期间持续存在的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哪一个期间存在的,所以需要一个全面的监控来对内控的执行进行实时评价,任何制度的执行都需要一个监督的过程,才能使其更加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也一样,监督是不可缺少的。从我国的企业机制来看,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机构是监督的主体。监事会的职责是对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监督并制衡,以减少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冲突。内部审计机构既是企业内控的一部分,又是内控形式的另一种体现,良好的内部监督会有效的防范风险,会从源头上抑制盈余管理行为,而全面的监控不止包括日常的实时监控还包括特殊项目的专项监控,并且要对发现的问题、缺陷进行及时的披露与报告。
四、关于完善内部控制以抑制过度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是不断发展的标志,企业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存在着不可否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却会给企业带来危害,甚至对整个资本市场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应尽量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以减少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1.完善会计准则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细致的准则来进行规范,财务更是这样,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准则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企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需要不断及时的来完善我国的会计行为准则。
2.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
审计是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被大众所认可的,通过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而内部审计是我国监管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企业应不断的完善内部监管制度并且落到实处,不要只流于形式,通过内部审计监管就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解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3.优化企业内控环境,培养职工内控意识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良好内部控制的基础,没有好的内控环境就谈不上内控。而如何建立好的内控环境需要整个公司的每个员工积极参与,这不仅需要管理者的制定,更需要员工的道德品质、责任心、诚信、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等。如果员工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的意识,没有意识到企业内控的重要性,不认可企业的内控其实是对自己的负责,那么执行内控制度将难上加难。所以,培养员工的内控意识,让其意识到企业内控对自己的益处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五、总结
内部控制是衡量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可见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从上述分析看出,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减少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也抑制了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还不够认识,所以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从源头上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既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使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定,又能利于资本市场健康的发展。
作者:徐月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会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