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股票市场,募集更多资金逐渐成为企业追求上市的主要因素。但在较不成熟、不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下,易诱发企业利用盈余管理手段尽快达成上市目标,募集社会资金的不良行为。此行径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甚至会影响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阻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出现的原因、采用的手段和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并为解决此类行为提出建议,希望有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资本市场信息机制的完善和资本市场的规范化运营。

关键词: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

一、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可通过上市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既能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本结构,又能为企业未来的战略选择奠定资源基础。但我国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制度建设仍不完善,企业在上市前会利用盈余管理手段修改财务报表、粉饰《招股说明书》,以求迅速达成上市标准,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募集资金。这种行为虽然能为企业带来短期效益和声誉,但是会影响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和诚信形象建设。本文将从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行为路径逐步进行研究,在动因、手段、影响和治理对策方面,探讨研究成果和提出治理建议,以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上市公司进行IPO盈余管理的行为近年来表现得较为普遍,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诚信建设,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规范化运营,因此该行为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现象,近年有学者进行一些研究。潘红洋(2015)把盈余管理行为分为改变企业原有经营、融资和投资活动的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利用会计政策、改变会计估计手段,对各期盈余进行分配的应计盈余管理[1]。蔡春、李明、和辉(2013)进一步指出,IPO盈余管理行为会更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手段,以便在面临较低管制水平时提高企业的发行价[2]。岳上植、邹鹤瑶(2020)提出,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日趋完善的今天,上市公司的监管环境越来越严格,企业已经难以再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而关联方交易这种低成本、高隐蔽性的手段逐渐得到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青睐[3]。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得出,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已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普及,其主要手段从直接的平滑盈余转变为更真实、更完善的关联方交易。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修订和完善证券法、纠正资本市场的不良风气已成为迫切需求。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的手段和影响,并给出治理建议,使研究更加深入,拓宽现有的研究视角。

三、动因分析

(一)外部动因。1.股权融资成本较低。企业可通过自有资金、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等渠道进行融资,但其更倾向于通过成本较低、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渠道实现募集资金。据黄少安、张岗(2001)计算,我国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融资的单位成本仅为2.42%,债务融资成本显著高于股权融资成本[4]。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通过股权融资获取资金,导致盈余管理行为募集资金的不法行为产生。2.上市审核机制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资本市场上仍有不适应我国发展实际的不善之处,导致市场约束机制仍未形成。较宽松的市场监管机制和审核机制是滋生盈余管理行为的最佳土壤,较低的处罚力度甚至会成为“鼓励”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激励因素。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上市公司可轻易地在IPO过程中获得大量资金,上市失败的可能性较小,股票发行失败倒逼市场完善审核机制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发挥,上市公司会更加肆意地使用盈余管理手段进行粉饰报表、欺瞒投资者。3.诚信制度建设不完善。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企业会更加重视市场声誉和诚信交易。但我国的上市公司更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积累长期的诚信和声誉。另外,我国中小投资者具有只注重短期投机、缺乏理性思考的特点,证券管理部门对违法企业的处罚也较少引起他们的重视,这些因素也不断助长着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内部动机。1.达到上市要求。我国证券市场要求企业在上市时不仅要公开可供投资者选择判断的有效材料,还要通过证券主管机关的实质性审查。只有在得到批准后,企业才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实现上市。上市是能够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优化利润结构和提高盈余,还可以为公司股权创造极具流动性的公开市场,提高买卖股权的便利性和资产配置的灵活性。因此众多企业户把上市当作经营的主要目标,进而就会产生为快速上市而采取的盈余管理手段。2.实现利益最大化。据委托理论所述,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根本利益不一致,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损害到股东的利益,股东就会加强监管力度去激励管理层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企业利益。但在实际情况中,管理层更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给股东们营造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假象,以获得报酬。另一方面,公司上市后需要定期出具财务报告,反映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供投资者选择参考。因此企业愿意通过平滑盈余、调节利润等盈余管理手段,营造良好的经营业绩,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3.未来发展的需要。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可以粉饰财务报表,虚增利润和资产,借此营造一个经营运转良好的形象。这就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赖和良好的市场声誉,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和在股票市场中的融资能力。这都有助于企业在未来获得广阔的发展渠道和经营平台,因此盈余管理行为就成为上市公司追求长远发展的途径之一。

四、手段分析

(一)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我国的会计政策具有强制性和可选择性,其标准是让企业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业务,而非绝对的真实准确。企业管理层可在规定范围内灵活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这就为企业实行盈余管理提供可乘之机。在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中,上市公司根据资产特性选择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但在准备上市前,通过变更折旧方式,把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把折旧费用提前计提到经营状况较好的年度,为上市前的准备期分担费用、储备利润。

(二)改变收入确认时间。据企业收入准则规定,企业应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可调整销售发票的开具时间,来改变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若企业当年经营情况良好但预期收入不理想,管理人员就可以推迟确认收入的时间,延后确认收入,把更多的收入留给未来经营情况不好的年度。若上市公司当年经营情况不善,则管理人员会虚构关联方交易,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再下一年度冲回,实现平滑盈余、调节利润。

(三)构造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是指企业与形成重大影响或控制的公司之间,发生的关联购销、受托经营和费用分担等交易活动。这种方式复杂隐蔽且难以被发现,已成为监管力度逐步加强背景下,上市公司最常用的真实盈余管理手段之一。1.关联购销。关联方交易在满足一般市场销售目的之外,还可以减少交易主体的市场交易费用、转移利润和粉饰业绩。关联方交易往往脱离市场价格机制,人为地提高或降低价格来调节公司利润。在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中,上市公司能以低于市场公允价的价格购进原材料来降低成本,再以高于市场公允价的价格出售来增加收入,调整当期成本费用,提高利润。2.受托经营。企业在上市前,通过托管经营的方式进行关联方之间的利润操纵。上市公司把自身的不良资产委托给关联方经营,再按照签订的合同收取一定回报,就能消除不良资产的泡沫,同时在报表上增加利润。在企业上市前夕,其关联方也可通过资产交易、债务重组等手段把大批优质资产注入需要上市的资产中,优化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粉饰其经营成果。

(四)调节应收项目。应收项目是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营运能力。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司管理层对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进行分类和识别的过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就有了实施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上市公司可在经营状况良好的年度对重大应收款项计提大量的坏账准备,在当期增加坏账损失以调减利润,把利润存储给将来年度。在未来经营状况不好的年度,再把坏账转回,重新计入资产项目,虚增资产实现盈利,达到平滑盈余、粉饰财务报表的目标。

五、影响分析

(一)积极影响。从经济本质角度来说,并不能直接把盈余管理等同于财务造假和利润欺诈。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范围内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以谋求企业利益和市场价值最大化[5]。在企业经营战略角度,企业在GAAP允许范围内调整利润与费用的关系,进行内部战略选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根据PESTEL分析模型,上市公司需要在各种各样的外部力量影响之下,做出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盈余,所以盈余管理对企业战略选择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上市公司在IPO中采用积极的盈余管理行为,能通过财务报表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业绩信息,以协调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为公司经营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

(二)消极影响。1.不利于上市公司的信誉建设和长远发展。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调整盈余的不良行为,有悖于会计准则的信息质量要求、不利于其在证券市场中树立诚信的形象。粉饰财务报告的失信行为意味着企业在上市初就违背了与投资者的诚信约定,误导投资者投资、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使企业在未来的经营和融资中无法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IPO盈余管理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管理层只为获得当期业绩而进行的短视选择,不利于公司长远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过量的盈余管理会导致在企业在上市后经营业绩不升反降。从利润表结构来看,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主要依靠虚构营业收入和降低酌情性费用来提高利润。这种依赖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利润增长手段在IPO之后就会暴露其弱点,不仅会打乱公司原有的经营节奏、破坏经营的稳定性,还会在虚增收入曝光和费用增加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利润。2.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在IPO前进行过度的盈余管理,会导致披露的财务报告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严重不符,这将导致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下降、有用性降低,使投资者作出误判,阻碍企业战略判断和选择。在IPO前期,上市公司通常会虚增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试图营造经营状况较好、发展空间广阔假象。但在IPO之后,企业的经营节奏陷入紊乱,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显著下降,业绩和效益都大不如前。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也在股票市场的泡沫中贬值,给中小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3.不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资金的高效率流转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但是IPO盈余管理行为就阻碍了市场资源配置和资金引导,使其既不能向投资者及时有效地传递资金使用情况,又制约着真正需要资源的公司的发展。信息不对称更会加剧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产生,通过盈余管理进行IPO上市的公司能够获得宝贵的上市资格,而真正具有发展潜力且急需上市的企业却不能获得资金支持。采用粉饰报表手段取得上市资格的公司,其实际经营能力并不能与所获资源相匹配。这种行径既不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又会树立不良典型,加剧市场上的失信行为。

六、对策分析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机构和治理体系。企业内部完善的控制监管体系能够显著抑制关联交易下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有效发挥约束和监管作用。企业内部控制监管机构的建立,需要组建合格的内部审计委员会、设置独立的监管机构[6],以及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一个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的内部控制机构能够在大局上制衡公司内部的利益主体,充分发挥员工的监督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约束机制。同时内部控制机构应保证其客观性和独立性,实施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数据的严格监督。除此之外,还需要健全企业内部的治理体系,形成企业内部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当管理层作出决策时,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核才能付诸执行,从顶层为管理层设计一道“红线”,既能抑制管理层作出违背行为准则的活动,又能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事务,使其不违反法律规定。

(二)强化外部监督和审计力度。证监会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对其处以远高于所获利益的处罚,倒逼上市公司收敛盈余管理行为并趋于合法化。同时也要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和淘汰制度,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通过增强披露信息的透明度,降低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盈余管理可操作的“灰色地带”。强而有效的外部审计能够较早地发现并遏制上市公司违规的IPO盈余管理行为,从根本上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强化外部监督就需要加强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增强责任意识使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同时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助长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完善IPO审核制度。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发行机制经过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发展,审核机制也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IPO资格的审查力度、完善发行机制,在关注公司盈余情况之外,更加关注企业的营运能力和发展潜力,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除此之外,在要求企业对财务报告进行披露的同时,还可以要求企业出具更多能够体现营运状况、盈利状况的信息,进一步完善上市审核链条。

(四)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大部分中小投资者不擅长理性思考,更注重短时投机,缺乏长期投资的意识,缺乏专业投资能力,部分企业就会趁机进行盈余管理,以蒙骗投资者,获得募集资金。因此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能力能够在源头处遏制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保护他们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健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序的诉讼程序、降低投资者的诉讼门槛,能够帮助中小投资者维权,在自身利益受上市公司侵犯时,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争取权益。

参考文献:

[1]潘红洋.最新盈余管理文献综述[J].经济论坛,2015(08):127-129.

[2]蔡春,李明,和辉.约束条件、IPO盈余管理方式与公司业绩——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35-42+96.

[3]岳上植,邹鹤瑶.关联交易、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J].会计之友,2020(12):48-54.

[4]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11):12-20+27.

[5]顾晓雯.如何认识企业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16-18.

[6]杨露.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9):71-72.

作者:穆靖昊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