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盈余管理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盈余管理路径

摘要:在当今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企业盈余管理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了我国学者进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内在动因及方式,并简述了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路径,针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管理途径

一、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动因及方式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动因

从内部来说,企业的委托——关系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为盈余管理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在企业之中,有着一系列不同的契约关系,这些契约关系涵括了企业、债权人、政府以及股东等不同的对象。其中,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关系便是委托——关系。股东通过投资从中获利,而企业所被要求的就是合理运用这些被委托的资产来获利,简而言之企业便是股东的人。在这种委托——的关系中,委托人的利益可能与人的利益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可能并不完善,信息很可能不对称,而企业的管理人员很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损害股东的利益,而完全地约束人又很难达到。在这种状况下,盈余管理便以一种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

(二)我国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式

企业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1)企业员工为了自身的业绩考核,可能进行盈余管理来提高自身业绩水平;(2)企业为了能够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有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来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3)企业有可能会为了某些政治目的而进行盈余管理;(4)企业为了达到节税避税等,有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来减少纳税;(5)企业为了能够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有可能会利用盈余管理粉饰会计报表。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有:(1)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2)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3)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4)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5)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6)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7)利用时间差调节利润等。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完善,相对于国外市场来说,我国的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的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因此给了许多上市公司一些进行不良盈余管理行为的机会。而在上市公司中,不良的盈余管理行为不仅影响到对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甚至还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这些极端的案例,已经影响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当务之急是应当对我国现有的制度漏洞进行完善。

二、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途径

企业的盈余管理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来实现这一目的。广义的应计项目,包括来损益表当中不涉及到现金流量的那部分收入费用项目。在这些应计项目当中,一些项目的数额是通过所选择的会计政策来确定的,管理人员一旦选定会计政策,相应的应计项目数额就不能够随意地进行调整,比如折旧费用,这种应计项目被称为是不可调整的应计项目;反之,那些可以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的应计项目,比如应收账款净额、重组准备金以及广告费等,这些应计项目就被称为可调整应计项目。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对应计项目进行操控时,往往是小心谨慎的,而对应计项目的调整,也是在会计准则的合理允许范围内。因此,即使管理人员进行了盈余管理,审计人员也很难发现。即便被发现,也可以凭借这些调整是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来反驳。所以,操纵应计项目成为管理人员最乐意采用的手段。

三、建议采取措施

(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编制全面收益报表

现今许多发达国家都提倡在财务报表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中增加收益报表,这是因为相较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依照现行的会计标准,如果在编制报表时能够增加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全面收益报表,不仅能够给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而且能够让使用者对企业的运营现状有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从而减少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二)逐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发生的一个很大动因在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对于某些事项的会计处理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范。虽然我国的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已经逐步完善,但是在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中,对于不清楚事项的规定,仍然给了企业进行不良盈余管理的可趁之机。因此,要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首先应当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一些具有争议以及模糊性的情况,提高会计制度的准确性,对于相近业务的会计处理应当尽可能地降低其可选择的处理方式;其次,应当尽可能地减少企业能够自主选择的会计方法以及会计处理程序,这样也能够大大减小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三)增强在会计事项当中对企业关联方的识别

对于企业中的债务重组和股权投资等事项,必不可少会有关联方的存在,与此同时,这也大大提升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在企业中,关联方交易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对于关联方的识别仅仅是看一方是否能够直接控制或者共同控制另一方,或者是否能对另一方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这样的标准仅仅把对关联方的识别局限在了企业和企业的裙带关系之上,而没有综合考虑到当期交易是否对双方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判别盈余管理时,应当着重考虑到关联方交易,只要其当期的交易金额在企业的当期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一个限值,又或者不到限值但是对于企业的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应当要着重判定企业是否利用了关联方交易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四)提高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我国企业的审计行为是交由CPA制度的一种外在约束力,因此,我国的CPA制度对于确保企业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上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所以,要防范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滥用,应当首先健全我国的CPA审计制度,严格会计师的审计行为,能够更加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盈余管理行为。

(五)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监督管理

我国学者研究表明,在上市公司中,亏损企业的不良盈余管理行为更为严重,因此,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对证监部门监管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要想减少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也应当更加完善证监部门的监管办法。比如,完善现有的退市标准,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的单一盈利指标,而综合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及市场价值,使得监管指标更为合理和多元化,最后以达到市场化的监管理念。

作者:王宁轩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