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利用生物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利弊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生物资产是农业养殖类企业的重要资产,其对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生物资产在其成长、繁殖方面的特殊性,大大提高了确定其实际数量的专业性,再加之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进一步增加了生物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复杂性,使其往往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而有些企业过度利用生物资产进行盈余管理,实质上已然变成财务欺诈。利用生物资产进行盈余管理有利有弊,本文在分别分析利弊之后,提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趋利除弊,以公允反映企业生物资产的真实情况,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物资产;盈余管理;上市公司;资本市场
近年来,上市公司为自身利益或市场价值最大化进行盈余管理已不鲜见,而盈余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利用生物资产进行盈余管理是不少农业养殖类上市公司的通行做法。但盈余管理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弊,超出界限的过度的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财务欺诈,最终会使企业失去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走上不归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当属獐子岛公司,该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产养殖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加工、贸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公司。2014年,獐子岛扇贝离奇死亡是当年的黑天鹅事件之一,公司在第一、二季度均盈利的情况下,10月份突然公告第三季度发生巨额亏损,亏损原因是公司养殖的主要海产品扇贝所处北黄海水域发生百年一遇的“冷气团”,导致扇贝、虾夷等重要的存货大量死亡或游走,于是公司放弃当季的采捕,注销并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结果导致第三季度公司巨额亏损8.12亿元人民币。股市为之哗然,股民为之震惊,“冷气团”会否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养殖公司的灾害预警有没有做?死了这么多扇贝导致如此巨大的亏损是如何计量的?而这之后审计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负责确认自然灾害损失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更不能让投资者信服,尤其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按仅参与了3天的盘点(公司盘点时间为28天)就做出监盘数据与公司存量调查报告基本吻合的结论,实在给人感觉是在应付交差。接下来离奇的戏码还在继续,2015年6月公司业绩预告显示转亏为盈,理由是2014年游走的扇贝又回来了。2017年三季报中继续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预计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亿~1.1亿元,同比增长13.07%左右。但没过多久,2018年1月30日晚公司公告称,在年末存货盘点时又发现异常,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扇贝虾夷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预计2017年业绩亏损5.3亿~7.2亿元,由盈转亏就这么快这么奇葩。只要稍有常识的人就会感觉其中有诈,扇贝真是好东西,说走就走,说死就死,说回就回,已经成了公司财报的调节器。想盈利拉高股价它就回来,隐瞒不了实际的亏损就再让它跑,如此这般这家公司的盈余管理真是收放自如。那么就有必要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该公司会频频利用其拥有的生物资产进行盈余管理?便利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养殖企业资产核算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二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獐子岛利用这两个条件进行的盈余管理实际上变成了财务造假。为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先界定两个概念。
1生物资产与盈余管理
1.1生物资产
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解释,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植物。生物资产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性,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一方面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其生长环境的复杂性,所面临自然条件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类似扇贝、虾夷等海洋生物资产难以准确盘点,使其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财务造假的对象,这也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难点。
1.2盈余管理
什么是盈余管理存在不同的意见和表达方式,其中有两个权威性的定义:一是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在其著作《财务会计理论》中指出,盈余管理是在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二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但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客户、职工及政府部门等)之间利益诉求不同。前者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面临严格的监管,而这些监管与数据相关,如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数据不好时,商业银行不会向企业贷款、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无人问津,同时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挂钩的情况下,管理者可能在应计制度的前提下选择将未来的收益提前确认。而利益关系人的股东则关心公司股价的变动、每股收益水平及公司分红情况,当这些无法满足预期时,他们会选择用脚投票。因此,企业管理者出于公司及自身利益的考虑就有了充分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再加上权责发生制固有的缺陷、会计政策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及会计要素的复杂性(如生物资产)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利用生物资产进行盈余管理之利分析
2.1企业会计准则的空间利用
按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相关规定,企业对持有的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要进行减值测试,当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要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以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减记其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然消失的情况下,对该项、该类或合并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可以转回,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与计提该准备的存货项目或类别应当存在直接对应关系,转回的金额以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准则的这一规定说明,对于作为存货的生物资产可以在计提跌价准备之后再转回,这种计提后再转回对企业的盈余会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中,会造成当期利润的减少,而转回时是冲销“资产减值损失”,又会导致转回当期利润的增加。企业可以在销售状况良好,存在较多收入的情况下对作为存货的生物资产多提跌价准备,一方面当年较多的收入可用以抵扣资产减值损失,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为以后销售业绩不佳的年份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准备可称为“以丰补欠”,未来收入不多时,可以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增加收益、扩大利润,最直接的好处是企业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最大化。
2.2反映企业管理层对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偏好
对于非企业以外的市场主体而言,需要接受的事实是盈余管理不可能被杜绝,因为这种行为是基于有关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内部信息。任何一个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主观上都想让自己的企业基业常青,做成百年老店,所以不可能在某一年度列报较高的盈利,关注可持续的盈利才是理性企业管理者的正确思维方式。否则未来盈利的下滑会直接通过资本市场反映出来,最终导致股票遭遇抛售、股价一泻千里、其他融资途径行之无效……这些惩罚是管理者们不愿看到的。对于专注于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他更应偏好长期、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而不是计效一时的短长。如一家公司每年可实现的盈利是1000万元,如果某年由于出售一项固定资产实现利润100万元,并且假定这项出售业务导致当年利润增加到了1075万元,此时往往管理者不会选择将当年的盈利水平报告为1075万元,超过其长远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而可能对相对好操控的生物资产计提75万元的减值准备,目的是为把盈利降低到1000万元。
3利用生物资产进行盈余管理之弊分析
3.1资产账实不符,导致不可靠的会计信息
一方面,对于拥有大量生物资产的农、林、牧、渔企业,其生物资产从取得、库存到销售的业务核算,影响了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资产在计量方面的特殊性,导致要确认报表上所列数字的真实性非专业人员不能为。如獐子岛的生物资产是采取围堰养殖的方法,即把幼苗直接放入大海底层,由自然界而非人工的方式向其提供成长所需食物,这些食物主要来自于海底的微生物。这种养殖方式降低了人工抛散饵料的成本及由此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并且这些幼苗完全在自然的环境下生长,自然灾害和天敌是其成长过程中必须自行面对的不利因素,能够存活下来长成成品的生物资产,其口感、营养等必然优于其他人工饲养下的同类产品。但其缺点也不言自明,这种基本没有人工干预的散养方式造成海底生物资产分布情况很难把控,其成长速度因个体适应能力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投放市场的销售价格差别也很大,但按成本模式对生物资产计量体现不出这种差异,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又很严格,最终导致账实不符。而作为上市公司在面临股价压力的情况下,利用生物资产本身特殊性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非常强烈,于是报表上的数字会通过生物资产的“游来游去”发生戏剧化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其相关性,投资者无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和判断,其结果是表面上的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财务欺诈,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的上市公司必然遭到投资者的唾弃。
3.2掩盖经营风险,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养殖类企业遇到突发的自然灾害影响到其生物资产的成长和捕捞数量,并由此造成大量减值的情况下,企业已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这时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通过各种可行的途径加以补救,比如灾害过后再次投放大量幼苗、扩大养殖面积、通过由专业人士评估后重新确定围堰方位等;另一方面应向市场公布真实情况并进行风险警示。很多时候,资本市场上某上市公司股价的剧烈动荡是因为真相不明、谣言四起造成的,所以自说自话地掩盖经营风险只图一时自保,到头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已有上市公司3500多家,各行各业优秀企业纷纷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对投资者来说,存在大量的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本是好事,但在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提高,不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退出机制,投资者会失去信心。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来掩盖经营风险、掩盖亏损的投机行为势必会传导给投资者,造成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也就是企业能否长远、可持续发展对他们不重要,企业欺诈粉饰报表是为欺骗投资者以募集更多的资金,而投资者的投资也只为获取股价的差额在高位离场变现,久而久之,资本市场的发展何谈健康。
4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除弊
4.1完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
4.1.1放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
生物资产集生物与资产的双重属性,生物是指有生命的动植物,资产是指能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前者是其他资产所不具备的,作为生物强调其自然增值性,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会生长繁殖,而生长繁殖就会影响其本身的质量和数量,这就与企业的其他存货和固定资产有明显差异,应当要求拥有生物资产的企业监控它的生长繁殖情况,影响到质量和数量需及时在报表中披露。生物资产的这一特点也对传统的成本计量属性提出了挑战,随着其成长,生物资产的价值是在增值的,若仍按成本计量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而目前生物资产准则对于按公允价值计量设置了严格的门槛。笔者认为应适当放宽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同时加强相关信息的披露,比如该资产的品种、规格、成长繁殖速度、实物数量等一系列影响公允价值变动的因素,能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4.1.2生物资产应按其成长的不同周期性分别进行会计核算
生物资产还有其显著的特点就是成长的周期性,该周期大致分为成长期、成熟期、繁殖期和衰退死亡期,在每个不同周期其成长速度、成本投入、折旧损耗等情况均不相同,如按同一标准核算不同周期的生物资产显然是不恰当的。如在成长和成熟期,生物资产增值速度快,尤其是珍贵的深海渔产,长大一公分的价值增长往往相当惊人,所以应按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并随时披露其长势情况。而到了繁殖期,包括饵料、人工监护等成本投入增加,而且这段时间风险也相对提高,所以应遵循谨慎性的核算原则,按成本计量,并且对可能发生的变质、死亡等充分计提减值。对于新生的生物资产,亦应从专业角度判断其成活率后相应增加资产的数量和价值。而处于衰退死亡期的生物资产,通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注销其账面价值。由于非常规因素导致的意外衰退和死亡(如自然灾害、投毒偷捕等),应详细披露原因及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造成的影响。
4.2改善审计程序和方法,扩大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层面
对实物资产的审计程序中,监盘是不可替代的,不能将这一程序流于形式,更不能以生物资产生存环境特殊难以盘点为由走马观花。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业务的特点,一方面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多了解和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使自己不至于是一个彻底的“门外汉”而受被审计单位的蒙蔽。另一方面,在实地盘点获取直接证据的前提下,通过走访、调查企业员工、当地居民及专业协会,并与同行业同地区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以收集间接证据,来佐证或置疑直接证据,从而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结论的可信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层出不穷,对于上市公司财报鉴证人的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从制订审计计划开始就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其中行业特征更是重中之重。接下来在收集审计证据阶段,亦应注意对证据来源和可信性的甄别、筛选,形成完整的审计链条。对于要利用第三方的证据资料,应首先评审其独立性,如与被审计单位有利益关系的,应增加第三方的数量,避免盲目采信影响审计证据的权威性。
4.3改进绩效评价体系,降低盈余指标的权重
对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很多,如杜邦财务分析法、平衡记分卡、EVA经济增加值等,由此就形成了不同的评价体系,每种体系各有自己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一般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前者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成长能力等,后者则是从创新、研发费率、新产品开发销售率、顾客满意率等方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而在财务指标中,最受重视的往往是盈利能力,它是通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率等来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这些比率也成了企业主攻的方向,只有这些指标好看了,在资本市场才能获得投资人的青睐。但这些指标最大的问题是其短视性,仅能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获取利润的能力而并非长期,通过生物资产进行盈余管理就是来解决一时的问题,粉饰一个营业周期的利润。因此在绩效评价方面,适当降低盈余指标的权重,对反映企业各方面情况的指标做到持续、综合的考量才是出路所在。
参考文献:
[1]伍唯佳.SPSS多元回归分析在消耗性生物资产审计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5(12):93-94.
[2]崔欢,张普贤.渔业生物资产审计问题研究——以獐子岛事件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91-93.
[3]周洁茹,陈双生.基于风险导向模式下的企业存货审计[J].管理观察,2017(29):151-152.
[4]田依林.关于獐子岛8亿扇贝失踪事件的探究及思考[J].时代金融,2017(2):330.
[5]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0(9):34-42.
[6]方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62-66.
作者:王赟智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