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电力营销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信息采集工作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通过介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某一供电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阐述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一些新变化。
关键词:
1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介绍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是电力企业对用电信息形成自动化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建立与用电客户之间一个桥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一方面是对变电站的供电情况、公用变压器的使用情况、专业变压器的运行情况以及居民集抄等的综合管理;另一方面是通过采用这种先进的智能化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随时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可以控制用电客户的使用电的负荷量,必要时采用宏观调控用电的负荷曲线,电力工作人员通过认真分析系统发回的用电异常信号,对使用电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处理,一旦发现用户用电计量错误或者偷电行为,应该教育和引导用户合理用电。
2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整体规划及整体目标
国家电网在的“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电力智能化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智能化双向互动服务系统,逐步实现智能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整体覆盖[1]。国家电网预计在2014年达到百分之百的信息采集覆盖率,在“十二五”计划期间,对提供用电的区域逐渐实现全面覆盖、全面采集、全面用电控制。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现状分析
某一供电公司在2010年年初就开始全力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按照电网系统的全面覆盖、全面采集以及全面收费控制的要求,推广和使用智能电能表。在实际的建设中,同时开展电能表的安装和轮换,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设立专职负责人员,负责集中器的发放,并跟踪安装和使用情况。工作记录做到日总结,实行周监督和月考核工作机制,有计划有目的的推进工作进度。为了深化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对工作人员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工作中经常遇见的故障处理进行讲解和培训,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充分掌握和了解。经过不断深化信息采集系统的实际应用,逐渐做到全面覆盖、采集以及收费控制的发展要求,为智能电网系统的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实行的“集抄集收”的用电管理模式,对抄表任务、核算工作以及收费工作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调整部门结构和岗位设置,改善了营销各工种间的协作关系,降低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也带领全市人民走进智能化的用电新生活。
4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效果
4.1线损管理
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模式很容易出现抄表不及时、记录用电数据不准确、漏抄等现象,很难反应线损的真实情况。为了使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使线损率降低、电力公司应该严格按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程序要求,对原先使用的计量装置进行升级换代,使用智能化的电表操作,这样做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传统模式计量不准确的现象发生,也能随时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并加以监测,实现了对线损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大大降低了线损率,对偷电行为没有可乘机会,为供电的管理创造了新的发展局面。
4.2用电检查
目前,通过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能够迅速的全面的采集,对用电数据做到时时监测,对异常用电情况进行联网在线监测,实现了用电客户的准确定位、时时检查、查出偷电行为等快速有效的成果。利用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户的使用情况可能存在的记录数据错误、接线错误、电流电压的不稳定性、电量出现异常情况等时时监控,通过计算机反应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到现场查看和处理就可以了,不像传统的用电管理模式,有问题就要到现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了用电检查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4.3计量管理
目前的电力企业不仅要推行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要大力推广使用智能电能表。传统的机电电能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表计不灵活、计量不准确、电力公司收费难的情况,但是使用智能电能表以后,会大大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使计量的准确性、记录的规范化大大提升。
4.4降本增效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推广和使用实现了远程抄表[2],对远程用电情况和收费情况起着重要意义,减少了用电收费工作量。远程抄表的进一步实现使原有的抄表小组的工作人员充实到电力故障检修的团队中,或者加入电网的建设队伍中,为电力企业节省了人工开支,减低企业成本。
5结语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电力的营销管理创造基础和条件,是电力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一部分。电力企业应该不断的深化和应用信息采集系统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信息采集系统进程,提升覆盖率和采集信息的准确率,保证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任务早日顺利完成,实现企业智能用电采集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建设目标。
作者:徐晋 单位:国网福建福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周志清.新世纪我国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J].科技学术议论文案,2010(12):32-35.
[2]曹慧慧.远程抄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J].电测与仪表,2014(5):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