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学校管理信息化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近期,有关部门印发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其中指出重点任务之一就是“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行动计划》从数字化校园整体设计、运行机制和提高应用能力三方面对学校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具体要求。运用好“大数据”“云计算”,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体现学校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必将成为职业院校管理的新常态。如何贯彻落实好《行动计划》,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是当前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下,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在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少学校虽然生源爆满,但内部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办学效益不高,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中等职业学校要逐步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打造品牌效应,提升学校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管理是关键。在新形势下,要适应中职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做到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推动中职学校治理能力和服务现代化,势必要从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入手。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教师人员少,工作事务多,管理难度大的问题,管理信息化完全适合目前中职学校管理实际,依托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中职学校管理信息化内容
实现中职学校管理信息化首先是要深刻认识信息化对管理提升的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好《行动计划》,按照《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步骤,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其核心内容就是要从信息化平台建设入手,设计建设学校的综合管理平台,将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源配置、过程监管、管理和服务等进行标准化、流程化管理,以信息化为手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三、中职学校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大部分中职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了数字化校园平台,引入了办公自动化、教学和学生管理等综合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刚刚起步。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大部分中职学校已经实现了光纤接入校园网,带宽达到百兆乃至千兆,网络已覆盖学校办公、教学和实验实训场所,建立了网络中心机房,建有门户网站,一般教职员工都配备电脑且均能上网,方便了教师办公、学习和校务管理,为实现管理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初步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到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校园网络安装并开通了办公应用、人事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数字化信息平台。现代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基本到位,使用普遍,教育教学效果较好,有近60%的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存在问题
1.对信息化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
目前,绝大多数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还处在校园网建设阶段,学校对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比较模糊,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目标不清晰。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硬件环境建设比较注重,对应用系统建设,尤其是各种教学和管理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不到位,对建立应用系统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大部分中职学校没有专门化的相关组织机构,缺少全面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其主要原因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二是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三是数字化校园运维机制不健全。
2.软硬件建设尚不完善,缺少高效的管理信息平台
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软硬件资源缺乏,不能满足普遍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要;二是校园网络不完善。网络速度不高、网络覆盖不全面,缺乏信息过滤和安全保障,安全性、稳定性差;三是门户网站比较简单、层次低,内容单一,缺少交互性;四是数字化校园核心内容的应用支撑系统还没有建立,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存在明显不足,与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有一定差距;五是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匮乏。
3.管理者工作理念尚未根本转变,信息化管理应用推广阻力较大
学校管理群官本位思想较重,服务意识不强,习惯并坚持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信息化工作理念不强,甚至怀疑信息网络的可靠性、高效性和便捷性,习惯于纸张办公,习惯将各种资料装盒子、放柜子,以应付各种检查和考核,无纸化办公管理推进阻力较大。管理者普遍年龄较大,思想老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师生信息素养不高,信息化管理应用推广难度大
学校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校园网功能得不到有效利用。一是运维机制不完善,信息化校园管理得不到有效推行;二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不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工作进行工作意识不强,新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尚未在校园数字化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师生信息化能力不足,信息素养有待提高。在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应用中,从管理者到普通教师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使现有软硬件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四、落实好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立信息化管理理念
一是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理念。信息化管理决不是简单的建立各种信息平台,而是通过信息化带动学校管理的创新。首要的是人的观念问题。要提高认识,不断转变观念,融入新时代的变革大潮,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各中职学校能站在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学校积淀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中,有效提高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二是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领导是关键。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一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水平。管理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能力体现学校领导班子的治理能力,高水平校长能够创造一流管理、带出一流队伍、建成一流学校。要推进中职学校管理信息化,实现中职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必须高度重视中职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其提高认识和能力。提升其对信息化价值的认知能力、信息化工作的调控能力和信息化绩效的评估能力。
(二)建立健全中职学校信息化组织结构与体系
一是组建专门化的组织机构。为保障数字校园的实施,学校应当组建专门的信息化组织机构。首先,必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及数字校园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规划,研究决定学校信息化及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实施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统筹、协调全校信息化工作;其次,要设立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数字校园规划的实施,包括数字校园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用户服务与培训,以及数字资源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二是建立健全数字化校园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化是全局性工作,需要全体人员参与其中。一要明确数字化校园各项标准与规范,包括管理、实施、维护等标准和规范,制定相应的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信息化激励政策,鼓励各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鼓励教职员工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二要发展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人员、运行维护人员等的“建”、“管”、“用”的信息化人力资源体系,促进校园数字化稳步推进;三要完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制,包括规划与建设机制、人员培训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研究与发展机制、信息化评价与考核机制等,保障数字化校园顺利建设和高效应用;四要健全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保障校园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三)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要适应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是科学规划与设计。中职学校要切实以教育信息化促进管理规范化,实现教育现代的目标高度,对校园信息化进行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确定数字校园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包括对学校发展战略的理解、现状分析与诊断、建设目标的确立、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任务分解、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二是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逐步到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方案制订中要做到“总体规划、整体解决、分步实施、适度超前、重点突破”,遵循“大规划、分步走”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方针,从学校各个部门及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出发,决定建设的阶段目标及技术路线,全盘考虑校园数字化的所有问题,选用具有灵活性、兼容性和可扩充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保护前后期投资,减少应用补丁,确定和实施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信息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中职学校只有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理念,科学规划和设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并推广应用适合学校管理和发展实际的综合业务系统,不断提高管理者和使用者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提升中职学校管理软实力,增强学校竞争力。
作者:李玉杰 单位: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