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理论实践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理论实践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理论实践探析

1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理论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学校的管理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对教师、职工、学生的管理,另外一种是对物的管理,也就是对教学设备等物品的管理,但这两种管理方式都过于片面,若要更深层次的理解学校的管理方式,那么就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二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规章制度的管理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制定出用于规范教师和学生在学校言行举止的制度,十分明确的指出了学生和教师在学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学校将被管理者作为管理中心,所有的管理制度都围绕着被管理者的独立性、个性、人性价值、情感态度等方面制定,有助于帮助学校在管理过程中挖掘被管理者的思想情感和各种潜能,并且能够使被管理者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完善,更加利于激发被管理者的潜能。每一所学校的管理都无法脱离以上两种管理模式,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下,能够实现被管理者潜能被发掘的目的,帮助被管理者实现自我超越,而规章制度的管理虽然能使学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下去,但是却难以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无法有效的提高被管理者的情感态度,只能作为学校管理的底线存在。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过程中,重视人情是最大的管理特点,若将以人为本的管理与规章制度管理进行结合,不仅能使以人为本管理更加有序、规范,更能使规章制度管理得到人性的补充,使整个学校的管理更加完善。在以往的学校管理过程中,由于学校无法将以人为本管理与规章制度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就只能将规章制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主要方式,自然而然就忽视了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人性化,这样一来,虽然学校的日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有了管理质量上的保障,但是却没有将被管理者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因此只能使管理质量得到保障,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由此可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将以人为本管理作为管理重点,适当的结合规章制度管理即可,这样才能使学校管理朝着规范、高效的目标发展,才能使学校管理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

2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实践途径

2.1关注教师的个体发展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的根本责任在于育人,而教师作为育人的主要途径,本身就担当着传道、授业的教学责任,在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期间,教师的思想、智力、体力等都能够直接影响整个教学工作的质量,为了帮助教师能有更好地教学水平,学校需要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让教师及时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脚步,采用最适合现代化教育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跟随着学校的管理脚步开展教学工作;其次应多让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教学培训,不仅是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有关的培训,更要参加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管理方式的培训,这样能展现以人为本管理的意义;最后学校要与教师及时进行沟通,了解教师教学上的困难,并为其提出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2)提高教师的内在动力:

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动力都来自于教师的职业观、道德观、以及荣誉感,为了提高教师的内在动力,首先学校应突出以人为本管理,以加强师德建设为管理中心,及时表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为其他教师树立正确的工作榜样,其次应向教师提出教学总结和教学研究的要求,鼓励教师多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教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可以适当的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如鼓励教师参加教师公开课、学术活动等,这样就能体现以人为本管理的作用。

2.2促进教师的群体发展:

为了进一步实现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学校需要将以人为本管理作为学校发展和改革基本条件,学校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环境,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环境,都十分适合促进教师的群体发展。硬环境是指学校的各项设施、设备等外观环境,软环境是指学校的校风、校纪、氛围等内在环境,这些环境对于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环境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内心想法。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过程中,通过环境建设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且能够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让教师感受到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的意义所在,能够促进教师的群体发展,另外,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下,不仅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能使教师的主体精神被有效的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下,对于被管理者要做到从思想上理解、从工作中帮助、从生活上关心,尊重被管理者的态度和想法,为被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让学校教师队伍变得更加素质化、专业化,总之,只有学校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才能够真正看到学校发展和改革的可能性。

作者:邵长军 单位: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