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体育器材管理中的问题和策略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体育器材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是从事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发展和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但目前能拥有专业体育场馆的学校屈指可数,体育设施不足,体育器材管理不到位,是阻碍学生运动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电话采访等途径了解了部分高校体育器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完善高校体育资源配置,让高校体育器材管理更加合理化、有效化。
关键词:高校体育;器材管理
前言体育器材是学生有序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的教育资源。体育器材管理是一种有序的活动,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管理工作,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体育器材设施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优化体育器材管理可以使体育器材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做到章法分明、令行禁止。这对于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兴趣、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器材管理工作科学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各个高校的体育场馆紧缺,设施不足,在体育器材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去优化和完善。本文探讨了高校体育器材在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管理和学生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让体育器材在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发挥最大价值,为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提供依据和借鉴,这对于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推进和体育活动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高校体育器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体育器材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各个高校拥有体育场馆的学校有限,大部分学校都是传统的一间屋子,用来堆放各种器材。虽然看似摆放有序,其实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高校体育管理机制不明确,管理不到位,被管理者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系统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执行机制,效率低下,出现资源浪费,设施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学校有器材室和健身室,但开放和使用的时间不明确,学生体育锻炼非常被动,需要使用或借还器材时紧闭大门,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在借还器材时,多数高校仍然遵循传统的手工记录,实际操作时,管理人员偶尔记录,有时候甚至不记录。借用器材时存在责任不明确,器械名称、使用数量、借用时间、借用责任人不记录,随意性很大,学生借到有损坏的器材需要更换时,器材室门已经关闭或有人时被告知没有可更换的同等器材。同时,由于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管理人员只对借还信息统计和记录,而没有对借还质量进行相关记录。部分高校的体育器材室只在上课期间开放,对于课外体育锻炼或课余体育训练时间并不开放。
1.2、高校体育器材缺乏维修和保养
高校体育设施的定期检查、维修、养护是保障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人身安全的基本。体育器材、场馆及设备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是做好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后勤保障。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设施因使用率有一定的损耗,因此需要根据器材的功能,材料的特性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保管、借用、返还等使用制度。但众多的高校中普遍存在器材损坏严重,零保养、零维修的情况,造成能使用的器材越来越少,损坏率急剧上升,课堂教学使用有损坏的器材。例如,学生的乒乓球拍外皮已经被揭掉,光有木板;羽毛球的球拍和球质量堪忧;足球篮球没有及时打气;瑜珈垫发霉味道大,学生在上课时抵触情绪严重。健身室里器械的安全使用方法和维护没有明显的标识,损坏的器材没有及时做标记,不同的学生来锻炼毫不知情,学生在使用时安全隐患很大。
1.3、高校体育设施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每所高校在体育器材管理上,都设置的有专门的器材管理室及管理人员,但在实际后期服务中,因个人或管理等原因,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体育器材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不到位,器材摆放时放置不合理,没有分门别类,学生拿放时没有及时分类,监管不到位,学生堆放混乱,随意哄抢。器材的无序摆放,还会造成下次取用时效率低下,踩踏严重。器材的损坏没有标识,依然有不知情的学生继续使用损坏的器材,没有及时的修缮和更换,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器材室缺乏保护垫,一些器材的使用在直接和身体接触时需要保护垫,能避免身体损伤。部分学校健身房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没有统一讲解使用方法和保护手法,学生按照理解和摸索自行练习,不仅起不到锻炼效果,还对身体和器材造成一定损害。同时,学校对体育器材监管也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没有定期去关注和检查。
1.4、教学中使用不当
合理且正确的使用器材,可以延长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反之,不合理的使用方法不仅会减少寿命,还会直接损坏器材。在各个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因为使用频率高、场地范围大、班级多、人数多且不固定,所以学生在使用时都会存在使用不当和不爱护的情况,例如,球拍摔打情况时有出现,休息时坐在篮球或足球上,使用时不爱惜,拿器材当玩具,随意磕碰,拿器械来宣泄内心的不满。有的同学为展示自己的强大,对球类大力使用,增加了器材的损坏率,加上球类运动项目繁多,数量统计不及时,课后送还时偶尔有器材丢失的情况,学生多借少还,对器材的损耗日益增多。
1.5、体育器材购置不全面
体育器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器材的创新及产品上已经有了更多更新更专业更具有针对性的多功能产品,用于提高竞技水平、教学效果、训练成效,不仅能保证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还能保障学生安全使用,同时拥有多种功能,激发了学生主动锻炼和勇于尝试的兴趣,并且解决了一些运动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但只有少数高校会进行购置新产品,大多数高校依然使用多年前的器材。
1.6、体育器材闲置率高
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突出教育性,但近几年,由于体育器材的使用不当造成安全事故的现象频频发生,无风险教学理念开始出现,为了保证安全的体育行为,造成部分体育器材的闲置率高,很多具有危险性、技术难度高的体育项目开展的较少,甚至不开设,部分体育器材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运动技能也有提升限制。学校的器材因为使用年限久,质量有待提高,而新的器材又不及时使用,闲置下来,能使用的器材多有损坏,因此大部分学生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时,普遍用自己购置的器材,让闲置率本身就高的器材再次闲置,久而久之,放坏率大于使用率。
2、高校体育器材管理对策
2.1、建立健全体育设施管理规体系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子系统之一,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应与学校教育管理相适应,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使学校体育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占有相应的位置,并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心。针对学校开设的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等特点和需求,参考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体育设施管理制度,进行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并形成体育设施管理规定,运用有关体育管理的法令、条例、决议、规章制度来管理学校体育设施。结合学校实际,做到购置有责、入库有据、出库有凭、摆放有序,纠正随意乱放、损坏设施、借还混乱的不良做法;制定体育器材使用规定、体育器材设备的购置规定、体育器材设备维护管理规定,建立定期清点和检查器材设备的制度,健全体育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制度,为学校体育总目标服务。积极做好已拥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进一步盘活现有的存量资源,推进学校体育设施的有效使用率。
2.2、培养专业的体育设施管理人员
体育产业是未来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尤其是新冠疫情下,各个国家都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发达国家不仅重视竞技体育,他们在休闲体育、健身健美、体育赛事组织、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方面也很有优势。中国也开始关注和培养体育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国内体育产业有着相当客观的发展前景。因此,提高体育设施管理人员的综合知识和技能,是国家赋予体育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对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培训,学校可以聘请体育管理人才进行讲座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讲座,进行体育设施管理科学创新,让体育设施管理更加科学化,也让体育专业学生得到专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在学校内部提供体育专业学生实践的机会,体育专业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的体育管理的理论知识,更能及时运用体育管理知识,让学生参与体育器材管理工作,做到活学活用,提高学校的体育器材管理能力。
2.3、建立体育设施管理督查督导机制
体育器材室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开展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保障,应由专人专职负责管理。各类体育器材应按统一账目要求分类登记入册,增减及时记账,室内体育器材分类科学存放。建立体育设施管理督查机制,一方面通过对体育器材管理者实施、检查、不定时督查,以促进体育设施管理的整体发展,让体育器材负责人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体育教师及学生进行督导,体育教师要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引导和教育学生爱护公共体育设施。学生要相互监督,不恶意损坏器材,积极主动送还器材,让体育设施的管理更加健全有效。
2.4、建立有效的维修责任制
在体育器材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损耗,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运动参与兴趣,一定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体育设施,减少损耗。学校可以在器材的使用和维护上制定专职人员,专人专责,每一个器材分类维修,有相对应负责维修人员,并附带电话及二维码,学生能及时反馈和报备。事后有网络评价系统,学生后期追踪维修人员进行是否维修,学生对效率进行评分。例如学校的篮球架,足球门、排球网、健身房器械等在有损坏的情况下学生不知道该向谁反应,找谁维修。如果有专人负责和维修二维码,学生可以根据篮球架上的二维码及时反馈,迅速解决,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5、建立合理的体育器材购置计划
建立学校体育管理的周期性,将体育器材添置纳入学校教学仪器供应计划之中,要求在设计、决策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发展战略、学校体育目标、体育教学大纲、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合格标准等事关学校体育全局的事项时,制定关于体育器材的统筹思路和架构,使不同学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学期之间,体育器材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分配,即错开使用,分批管理,又相互衔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尤其在学期末,学校在注重期末考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体育器材的归纳和计划,以书面的形式,上报一个学期器材的使用率、使用情况、损耗情况。并制定下一学期的添置及维修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需求,购买符合教学需求的专业器材,对生产厂家和所购器材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严格检查体育器材质量,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体育器材。在学校体育器材的购置方面,坚持实用性和便利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满足教学的需求,又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
2.6、建立宣传教育的活动形式
学校体育设施管理的主体一是管理者,二是使用者。学生在体育器材的使用和维护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利用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发的组织体育器材维护活动。在上课时,教师要引导和教育学生爱护器材,建立良好的体育器材收发制度,在课中重视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养成爱护公共财产的习惯。宣传教育的方法具有先行性、疏导性、多样性、灵活性和表率性,学生可以举办体育器材宣传周,举办体育器材专题活动,展示体育器材的多种使用方法,体验和挖掘体育器材的多功能、讲解不同器材的训练内容,利用宣传海报、抖音宣传、上课录像、板报、手绘彩报、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向更多的学生宣传体育器材的使用,让更多的学生去主动维护和爱护体育器材。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能启发学生对器材维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能使体育器材的保护更加具有教育意义。
3、结束语
体育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体育器材管理是用好各级各类体育行为工作的首要前提。体育器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教学、锻炼的积极性,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关键。因此,高校体育器材管理要注重科学化、合理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途径,为体育教学赋能,让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为大学体育的健康发展做出有力的保障。
作者:张颖杰 单位:黄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