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校安全管理优化路径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安全保证。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学生情况的复杂性,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这对校园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安全管理面临各方面的挑战。所以,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制,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文章基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挑战,探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实现途径,并对提升校园的安全性,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学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门,当今社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育密不可分,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校园安全,颁发了《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暂行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都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保障。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类型多种多样,例如盗窃、诈骗、交通事故、食品中毒、火灾、打架斗殴、偷窥、校园贷、自杀等等,因此,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一、校园安全管理的概念
近年来,我国学校的安全问题呈现出多发、易发的特性,不仅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学校的社会形象,而且还会有潜藏危害社会稳定和破坏公共安全的危险。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校园安全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协调校内外各种力量,防止各种危险事故和案件的发生。促进学校的运作和促进学生的正常学习与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良好的校园安全管理能够极大地保障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的新管理理念。
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日常生活安全的需要。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长大。大多数大学生思想单纯,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这会增加发生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传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使安全教育成为例行和规范的活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必须到位,以确保大学生的日常安全。
(二)保障良好学校管理的基础。安全管理工作在各行各业都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更是如此。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确保良好的学校管理的基础。学校方方面面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学校各项的管理需要安全管理作为保证,只有这样,才可以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安全环境,保证师生的安全,进而促成培育人才目标的完成。一个学校的正常运行也涉及很多内容,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来说,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学校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管理,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障学校健康发展。
(三)维护社会稳定的保障。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不仅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平稳发展的需要。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发展影响整体的发展,学校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学校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校园,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旦发生大学生安全事件就会迅速传播,而大学生此时还没有形成正确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就很容易使用网络媒体来传播安全事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只有直面挑战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校园周边存在较为复杂的安全隐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商业活动也进一步兴起,许多消费活动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学校的周围,给高校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学校的周围来看,食品摊、KTV、网吧等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这些校园周边的商业活动,一方面它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非理性消费的现象,面对各种诱惑,还导致许多大学生心思不在学习上,长此以往,甚至还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另一方面,一些商家为了节省费用,无证操作和缺乏完善的安全措施等,这些隐患也会导致例如食物中毒、疾病传播和火灾等安全问题。总之,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一个挑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重视度不足。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对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也一直关注着。大多数学校已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特别是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还有具体实施细则,将职责落实到各个部门的工作中。但是还有部分学校缺乏对安全教育课程的长期关注,使大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到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性。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受到某些限制,不能发挥维持校园的稳定作用。
(三)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缺乏监管。在新时代,网络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给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挑战。由于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开放性,许多不良信息正在传播,例如无休止的网络游戏,并且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缺乏筛查和预防能力,就对学生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例如,校园借贷这些非法平台,利用大学生在世界各地的深入参与,为大学生设计各种类型的“借贷陷阱”,使人们难以预测。让一些学生背负无法忍受的高利率,陷入不法之徒设计的圈套,不知所措。有的被迫退学,甚至自杀,这已成为校园内的重要安全隐患。
(四)学生自我安全意识与心理素质较淡薄。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面对的主要是大学生,而大学生一直在学校单纯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他们的个人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一方面,当大学生面对各种安全问题时,他们缺乏经验;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和强烈的自我意识的特征,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缺乏评估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或解决方案。此外,大学生正处在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而缺乏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以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弱。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很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伤害,容易产生自杀问题。
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重视安全教育,制定完善的安全防范制度。高校领导要进一步重视校园安全教育,成立负责实际安全管理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安全管理的组织和领导,完善安全管理,并确定职责范围。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工程训练等实践课程教学计划;相关学院(中心、室)对大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纳入学分课程管理;利用各种活和途径宣传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开展安全教育应当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在新生入学后,学校负责安全教育部门应根据现实情况和学生特点,制定安全教育工作的规划,在安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针对目前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和安全意识现状,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应该不断丰富安全教育的形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包括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技能演示等,通过各种安全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近年来,我国也相继颁布了不少关于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学校应依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包括各种制度规定、操作规程及相关技术规范、应急预案等。让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使管理工作呈现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特点。
(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队伍建设。高校应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学校校园安全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大学生安全事故和发生的安全问题。其次,要构建高素质的安保管理队伍。学校安保要负责校园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负责消防安全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消防器材配备,消防、安防应急演练的组织、指导及监督等。完善学校门卫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所以要从思想素质、职业情感、业务能力等方面提升治安保卫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探索建立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第三,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日常事务管理。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所以在校园安全管理之中,辅导员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理论知识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应当出台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程度。
(三)建立网络安全平台,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高校管理人员应建立网络安全平台,建立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教育,发表校园安全管理实时动态,提升高校校园师生安全工作管理的参与度,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普及程度,在校园网平台的基础上宣传安全教育知识,通过结合热点时事,抓住教育时机,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应急方法。
(四)多方合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加强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支持和帮助,需要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营造一个安全的育人环境。比如对于渗透到高校校园的各种商务活动,学校与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积极协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为大学校园创造纯净安全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方正泉.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刍议[J].江苏高教,2017(08):34-37
[2]谢振坛,申伟.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9(18):52-54
[3]李鸿涛,许嘉悦.以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3):66-69
作者:任金凤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