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党的提出“要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17年修订的《预算法》也明确将“讲求绩效”作为预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特殊背景下如何将有限资金有效的花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入手,探讨加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对策
引言
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推出新政,明确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从宏观和政策层面推进绩效管理的实施。特别是今年肺炎疫情以来,对国家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国家各级财政相继出现紧张状况。目前多家高校相继宣布缩减年度经费预算,压缩公用开支,做好过紧日子准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有限资金有效的花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预算编制方法较为简单陈旧,科学化程度不够。目前高等学校的预算编制没有与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缺少可持续性,影响着预算管理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发挥;在具体编制预算时,对具体业务掌握不够,融合不够,经济用途分析不够,导致没有合理地进行预算分配;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对一些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不够,匆匆上马,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等问题;目前在编制方法上,大多数高校采用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法及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法,但普遍存在简单的在往年经费运行的基础上做加减法来确定当年的预算经费,缺乏对现有资源占用、教育资产配置、学科教学布局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考虑,精细化和科学化程度不够,很大程度上造成预算编制结果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二)预算管理较为粗放,精细化水平不够。财务预算工作是高校管理的货币化形式,在高校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现阶段大多数高校财务预算仍是粗放型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目前公办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收入和收取学费、住宿费等事业收入,高校对这部分经费进行初次资源配置决策,下发到各院系、各部门进行经费使用。这当中存在预算分配不够权威、预测的资金需求不准、在资金使用和跟踪评估上也不够全面和细致;不合理的资金调配,导致出现资金冗余或短缺等问题。在高校财务预算工作中融入精细化管理和绩效管理、实行预算精细化绩效管控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高校的各种资源,保证预算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为学校资金的筹集、分配以及使用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保障,是消除这些弊端的有效途径。
(三)经费使用较为随意,绩效理念有待提高目前高等学校的经费预算大多是将事业经费分配到个院系和部门自主安排使用,各个部门负责人作为“一支笔”对经费安排和使用负责。而部门负责人在具体经费使用时往往是根据事情做了之后需要开支多少就花多少,他们的精力重点用在怎么把事办好上,而没有花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用最少钱办更好的事,对经费使用随意性较大,没有效率意识。高校绩效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还未实现从“重分钱、重支出”到“讲绩效”的思路转变。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非常重要。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高等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是以实现成果和提高效率为目标,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优化资金分配、提高资源配置和注重业绩考核的预算管理体制。学校内部很多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还不强,意识还不到位,要提高绩效认识,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意识,定期开展绩效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笔者从财务工作者的角度,就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管控环节入手,谈谈加强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结果导向,提高预算编制水平。1.以服务战略为目标,强化预算编制意识。高等学校的预算编制以服务学校事业发展,成就战略规划实现为目标。强化以战略规划实现为结果的预算编制,就是编制预算要与学校战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目前国内高等学校的实际管理中,经费预算的编制都是由财务部门组织编制,由于业务水平和意识水平的局限性,造成经费预算与学校战略契合度不高,只考虑当期的计划和任务,而忽略学校整体的未来规划,导致经费使用的效率性自然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费对战略实现的保障功能。必须强化全校人员的预算编制参与意识,加大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使其预算编制在预算管理的前端环节上与高校的发展相匹配。2.以业财融合为抓手,助增财务预算准确率。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财务管理要围绕这项根本任务,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增进与业务部门合作,增强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只有了解业务,才能服务和推进业务,在高校财务工作本身并不能完成人才培养这项根本任务,需要通过财务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来保障和推动业务部门实施完成根本任务。现实中高校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间往往存在壁垒,缺乏沟通,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导致财务预算制定时没能准确把握业务部门的资金需求,进而影响目标实现。3.以目标实现为导向,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财务预算就是通过对所有的资源力争以最优的配置,通过预算的分配、执行和控制后来实现学校战略目标。在预算编制最始端就按照目标来拟定任务、以任务来核算成本、按成本来配置资源,形成预算编制科学化的决策依据。以目标实现为导向进行预算编制,可以确保资金预算的可行性,通过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合理引导资源使用,提升资金配置效率,为高校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保障。
(二)加强预算资金执行监管,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1.强化预算刚性执行。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中心环节,预算执行力度不足,刚性较差,缺乏约束力是高等学校预算执行中的常见问题。预算执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全校各个部门。首先,各个部门和二级学院要认真执行预算,并真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保障预算目标的实现。其次,财务部门要实时监管资金的使用,及时纠正预算执行的偏差和调节执行速度的快慢,并提醒和督促各二级部门及时改进。同时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力,预算一经审定下达后具有很强的严肃性,不得随意更改。2.建立预算资金项目库。预算资金项目库对于项目预算的编制具有很强的作用力和规范力。首先,在项目入库时建立严格筛选关,能够入库的项目必须符合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并且经过充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论证通过之后才能入选项目管理库。其次,项目出库管理时,按照项目的优劣、急缓、资金量大小等因素,综合排序并结合当年的预算资金安排情况,确定当年在预算中可以安排的项目,避免项目上马的盲目性,杜绝资金浪费,提高资金效率。3.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运用现代化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及管理软件,优化预算管理流程,是保障高校预算顺利执行的基本条件。一个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预算管理的工作要求及业务操作,规范预算管理的业务流程,加强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分析,提高数据的时效性;同时加强执行情况的分析和监管,并对运行超常的数据和部门经费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及时纠错。同时还要满足不同需求人的数据共享,使得各个经费使用人能够主动、自觉的开展经费执行分析,提高使用效率。
(三)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注重目标考核。1.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根据高校运行的特点,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对跨年度的重大专项资金项目可根据项目完成进度或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阶段性评价。评价方式分为学校组织评价、部门自我评价和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价。学校组织评价可以由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牵头成立绩效评价小组,小组成员根据经费使用性质由相关责任部门组成。自我评价是经费使用部门自我开展的评价,聘请第三方开展的评价要在学校绩效评价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无论是哪种方式开展的绩效评价工作,均可以分为财务指标评价和业务指标评价两个部分组成。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是高校预算资金常态化管理和提高预算绩效水平的必然之举。通过事后对项目资金使用的评价来促进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优化流程和规范管理,进而改进工作也是大势所趋。2.注重目标考核。为了便于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各类资金的使用一个尺度去衡量,应当建立科学的资金绩效指标库,在年末进行指标考核时可以一目了然的评价资金的运行结果,考核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效果。指标库里设置绩效目标,通过对绩效目标的考核,重点对照分析年初设定的预计目标有无实现,实现有无偏差现象;对照结果的资金使用有无浪费,是否体现效率性;从产出效果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情况等多方面综合性的进行考核,并将注重结果的运用。
三、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高等学校目前对于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处于刚起步阶段,几乎还没有建立对于评价结果运用的机制,现阶段强调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尤为重要。第一,高度重视评价结果,并组织相关人员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理清当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按资金性质和部门不同等进行分类后反馈给各个业务部门,以便业务部门在下一年度的预算执行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和吸取经验。第二,年末对于绩效评价的结果应当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对于评价结果好的项目和部门可以考虑增加预算经费,但是对于评价结果差的项目和部门必须缩减下一年度的预算经费,对于低效和无效项目甚至取消经费。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挂钩的机制,推动预算管理的规范化运行。第三,高等学校应当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对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年终考核中,以此来提升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对于绩效评价的结果及时的公开,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避免评价工作的封闭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度,完善效益分析,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并建立激励机制,保障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学校战略规划与预算资金分配的一致性和契合度,从而为高校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田晓雷.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20(15):78–79.
[2]夏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20(01):172–176.
[3]王金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9(22):15–16.
[4]王志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西部财会,2019(02):12–15.
作者:母丹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