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改革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改革研究

摘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在面对很多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逐步宽松、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的环境下,必须对存在一些问题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和家庭、学生对学校的期望。

关键词:

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改革

高校学生管理是指以学生为对象的以学生政治、品德、思想、心理的提高为目标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高校开展学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其依据是教育规律,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为了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开展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活动的总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依据就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各种政策法令,管理的期限是整个大学时期,即从入学到毕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其改革的措施。

一、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学生管理理念落后。

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理念落后是目前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首先,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注重业务,轻视政治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学生招生和就业工作很重视,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其二,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时效性。其三,管理层次不清晰,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体制不科学。

(二)学生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高职院校发展比较迅速,但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强。因此,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的学历大多数本科生,而且不一定具备辅导员所需的专业背景及管理工作经验。

(三)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稳定性差。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的性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有所改变。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稳定性差首要原因使工作比较累,任务重,对体力和精力的要求比较高。辅导员一般是年轻人,当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就会转到其他岗位。

二、改革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

完善辅导员管理制度,首先必须要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设计面广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使得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对管理工作就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有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招录辅导员时应该优先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此外,在选择辅导员时,可以尽量录用学历较高的毕业生。三三制是高职院校在配备辅导员时应坚持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人员和辅导员人数不低于200:1。专职辅导员和优秀辅导员应该配备到每个班级和每个学院。在辅导员年龄方面也要注意,注意使青、中、老保持合理的比例,以使各个年龄段的辅导员都能发挥其作用。其二,要注意加强对辅导的培训。开展对辅导的培训,应该以其专业背景来分类进行,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一方面要重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要使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得到提升。其三,要使辅导员队伍保持相对稳定。对辅导员的管理要科学开展,对其工作范围要科学界定,设定可行的考核标准,增强考核力度,并使之与辅导员的津贴数量、各类评比、职务聘任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对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其发展通道进行完善,使优秀的人才能够留住这个岗位上。开展辅导考核评比,要对辅导员的综合表现高度重视。针对无意从事仕途的辅导员,可以设立专家制度,鼓励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最终是辅导员队伍达到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水准。

(二)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思想和人治思想是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管理的主要思想。这使得学生管理者在管理学生时常常使用刚性的规章制度。要改革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就应该首先改变这种管理思想。这样改变这种管理思想,学生自我管理的制度才能得以建立,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增强。更新管理理念,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生的参与权、自主权和管理权得到保障。引导学生研究解决管理中遇到的有关问题,使学生的内心想法能够显示出来,这样学校才能对学生的真实需要有所了解,才有利于学生的成才和成长。为此,高职院校要逐步对学生参与管理的体制进行完善,创造机会让学生直接参与,使所有学生的需要和意愿得到真正的体现。学校管理者还应该进行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视角来体会学生的需要。其次,通过借鉴先的管理模式确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在纪律管理中应该包含学生管理活动、学生服务以及学习的管理规定。另外,社团活动、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学术性组织、宿舍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纳入其中。职责明确、分工合理是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重要要求,专业性和服务性是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应该具备的特性。如果目前没有相关的学生管理组织,应该在学院建立学生事务处,然后对学校有关部门对这些学生组织的隶属关系加以明确,使所有的机构都具有明确的分工,都能有效运转。第三,使学生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建设

在设计学生日常管理规章制度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和遵纪守法的基本原则。所有的制度不得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严格遵守各种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的原则也应该得到贯彻实施。在学生管理方面,以人为本就是管理工作要把学生作为中心,尊重学生及其人格和利益。以人为本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上就是以学生为本。“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施和执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但是也要在管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富有爱的气息。此外,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应该努力达到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日常管理机制才能不断得到健全。

作者:张红玲 单位: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雁飞,李云健,黄悦新.大学生心理资本、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1.06.

[2]付玢.“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基于独立学院生源特点[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03.

[3]邓宏宝.高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